歐陽修與茶
1
歐陽修(1007- -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人,宋天聖年間進士,性格剛直,不畏權貴,因為替範仲淹辯誣,被貶為夷陵縣令。嘉祐年間加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後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成為皇帝身邊的寵臣。歐陽修文才超群,是當時詩文革新的領袖,被後人列為唐宋八大名家之一。歐陽修頌揚武夷茶多有警句,其寫法也如他寫《醉翁亭記》一樣,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在《嘗新茶呈聖俞》一詩中,他寫道:「建安三千裡, 京師三月嘗新茶。人情好先務取勝,萬物貴早相矜誇!萬木寒凝睡不醒,惟有此樹先萌芽。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在這首詩中,歐陽修以武夷茶早春先萌芽,誇其為天地之間的最靈物。
在《次韻再作》一詩中,他寫道: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建溪苦遠雖不到,自少嘗見閩人誇。
論功可以療百疾,輕身久服勝胡麻。
親烹屢酌不知厭,自謂此樂真無涯!詩中這位親自烹茶斟茶、以茶自得其樂的嗜茶老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十分親切。詩中「論功可以療百疾,輕身久服勝胡麻」,反映出宋代茶人對武夷茶的養生功效已有了深刻的認識。
歐陽修在《龍茶錄》後序一文中,對武夷茶之貴重有一段極有史學價值的記載。他寫道:「(宋)仁宗尤所珍惜,雖然輔相之臣未嘗輒賜。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樞密院龍團鳳餅,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金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四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相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歐陽文忠公集.卷六十五》)原文大意是:對於龍團茶,宋仁宗尤為珍愛,連最親近的輔政大臣也不輕易賜給。只有在南郊舉行祭祀大典之後,掌管全國行政的中書門下長官和掌管軍事邊防的樞密院長官(宋代並稱為「二府」)才能得到皇帝賞賜的龍團茶,並且是4人共分一餅。歐陽修還寫道,他在皇帝身邊供職二十餘年,才僅僅得到皇帝賞賜給一餅完整的龍團茶,難怪他供在內堂為傳家之寶不敢碾試,只有知己親友來時,才拿出來炫耀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