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歐陽修與茶

2020-12-19 小潮流大激浪

歐陽修與茶

1

歐陽修(1007- -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人,宋天聖年間進士,性格剛直,不畏權貴,因為替範仲淹辯誣,被貶為夷陵縣令。嘉祐年間加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後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成為皇帝身邊的寵臣。歐陽修文才超群,是當時詩文革新的領袖,被後人列為唐宋八大名家之一。歐陽修頌揚武夷茶多有警句,其寫法也如他寫《醉翁亭記》一樣,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在《嘗新茶呈聖俞》一詩中,他寫道:「建安三千裡, 京師三月嘗新茶。人情好先務取勝,萬物貴早相矜誇!萬木寒凝睡不醒,惟有此樹先萌芽。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在這首詩中,歐陽修以武夷茶早春先萌芽,誇其為天地之間的最靈物。

在《次韻再作》一詩中,他寫道: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

建溪苦遠雖不到,自少嘗見閩人誇。

論功可以療百疾,輕身久服勝胡麻。

親烹屢酌不知厭,自謂此樂真無涯!詩中這位親自烹茶斟茶、以茶自得其樂的嗜茶老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十分親切。詩中「論功可以療百疾,輕身久服勝胡麻」,反映出宋代茶人對武夷茶的養生功效已有了深刻的認識。

歐陽修在《龍茶錄》後序一文中,對武夷茶之貴重有一段極有史學價值的記載。他寫道:「(宋)仁宗尤所珍惜,雖然輔相之臣未嘗輒賜。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樞密院龍團鳳餅,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金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四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相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歐陽文忠公集.卷六十五》)原文大意是:對於龍團茶,宋仁宗尤為珍愛,連最親近的輔政大臣也不輕易賜給。只有在南郊舉行祭祀大典之後,掌管全國行政的中書門下長官和掌管軍事邊防的樞密院長官(宋代並稱為「二府」)才能得到皇帝賞賜的龍團茶,並且是4人共分一餅。歐陽修還寫道,他在皇帝身邊供職二十餘年,才僅僅得到皇帝賞賜給一餅完整的龍團茶,難怪他供在內堂為傳家之寶不敢碾試,只有知己親友來時,才拿出來炫耀把玩。

相關焦點

  • 蘇軾、歐陽修求而不得的「龍團鳳餅」,究竟是什麼茶?
    龍團鳳餅,是中國古代制茶史上的第一個頂峰之作。宋徽宗為何曾提筆「龍團鳳餅,名冠天下」? 朱元璋為何曾下詔「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歐陽修做官20年才4人分到一餅龍團?叫今人百思不得其解!又有多少文人雅士曾為其詩歌?
  • 【歷史人物故事之十三】歐陽修父子與邵雍諡號的來歷
    【歷史人物故事之十三】歐陽修父子與邵雍諡號的來歷 2020-08-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語故事:一日千裡,歐陽修的勵志故事
    故事出自《湘山野錄》#歐陽修是我國唐宋時期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散文寫得非常好,他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四歲喪父,家貧如洗,母親沒錢供他讀書,只能親自教他讀書,用草棍代替筆在地上寫字,母親的要求十分嚴格,雖沒有筆和紙,但是寫在地上的字必須橫平豎直工工整整,不能有半點馬虎。習文作對必須字斟句酌,一絲不苟。母親給歐陽修打下來很好的文化基礎,也練就了他勤奮嚴謹的學風。
  • 關於中國古代名人故事主題的作文素材
    關注寫作能力 解決寫作困惑點擊藍字關注,開啟提升寫作之旅名人故事:蘇軾才華橫溢的故事_1500字
  • 解讀「三蘇」憑啥得到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
    可以說,「三蘇」能很快成為文壇明星,和歐陽修這位大師級人物的推薦是分不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三蘇」的崛起得益於歐陽修的慧眼賞識。 有一天,歐陽修下班回到家,喝了一口茶,就高興地拿起蘇東坡的文章讀起來,這時,歐陽修的好友梅堯臣來訪,歐陽修和他談起了「三蘇」,談起了蘇東坡,感慨萬千地說:「蘇東坡雖然是初到京城的文壇新人,但是,他和他父親、弟弟的文章寫得才情橫溢,讀來令人嘆服,『三蘇』的崛起,是大宋文壇上百年不遇的盛事啊!」
  • 「鋤禾日當午」出自安徽詩人的《憫農》,安徽名人館裡講故事
    今天咱們接著講述安徽名人館裡的故事,在名人館裡參觀是個苦差事,質量量太大,這不,兩個小時過去了,才走到第三展廳,加油。安徽名人館座落於巢湖之濱的草坡高臺之上,佔地面積6.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展陳面積達1萬平方米。名人館免費開放參觀,開館時間為9:00至17:00,周一閉館。
  • 蘇軾、黃庭堅、歐陽修紛紛打call的「龍團鳳餅」究竟是什麼茶?
    ——宋徽宗趙佶茶之品無有貴於龍鳳者,小龍團茶,凡二十餅重一斤,值黃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大文學家歐陽修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建州產茶歷史悠久,品質優異,在唐朝就很出名,陸羽在《茶經》稱讚建州茶「往往得之,其味極佳。」五代十國時期,建州以東鳳凰山一帶茶園被獻給閩王,成為閩國的官方茶園。因茶園地處閩都以北,故命名為北苑御茶園。宋建立之後,貢茶的慣例被沿襲了下來。
  • 宦海沉浮,人生易老,歐陽修《秋聲賦》
    歷史上有很多文化名人都擅長寫賦,比如西漢的司馬相如,東漢的班固。大家最熟悉的一篇賦應該是《阿房宮賦》,杜牧通過這篇文章抒發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北宋時期,文壇領袖歐陽修也寫過一篇名垂千古的賦,叫《秋聲賦》。歐陽修歷經宦海沉浮,由秋風想到了人生易老,世事艱難,表達出渴望超然物外的願望。四季更替,周而復始,每一個季節帶來的感受都不一樣。
  • 名人故事:魯迅與茶
    紹興名茶中,平水珠茶「始於明末清初,原名玉珠,謂由天台山寺僧精心創製,此茶外形渾圓綠潤,身骨重實,清香濃鬱,經久耐泡」,是魯迅的最愛。五口通商之後,此茶從上海轉道出口歐美,被譽為「綠色珍珠」,是當時大宗出口的綠茶。其時,紹興府轄山陰、會稽、諸暨、蕭山、餘姚、上虞、嵊縣、新昌 8縣。魯迅出生在會稽縣,平水是該縣的管轄地。
  • 窮困潦倒而不失信念:六個古代名人窮困中信念不滅的故事
    很多古代勵志故事都是從名人窮困潦倒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作為起點,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牛角掛書等故事,還有很多值得我們了解的故事。當我們一無所有眼望著滿城的高樓大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自己一間,當我們意志消沉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自己一輛,都不要因眼前的困難放棄希望。
  • 文宗故裡元宵節美食:相傳是歐陽修母親發明的月季餅
    吉安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歐陽修、楊萬裡、文天祥、解縉等歷史名人都是吉安的古聖先賢。吉安之地名,取自「吉祥安泰」之意,吉安下面有一個縣,名曰永豐縣,寓意永遠豐收之意。永豐縣是著名的才子之鄉。文宗歐陽修和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就是永豐縣的先賢。「一代文宗名千載,八百進士耀九州」。
  • 山東青州古城,歐陽修筆下的「晴明風日家家柳,高下樓臺處處山」
    拉洋片,很好奇呢與名人相關的建築與青州相關的名人挺多的,北宋時就有範仲淹、歐陽修、富弼三人來青州做官,這三位給青州留下了不少歷史古蹟和精彩的故事當地人感念三位賢能的官員,在範公亭公園中建有三賢祠,紀念這三位名人。
  • 茶之得甘泉,猶人之得仙丹。古代名人鑑水的3個故事,你聽過嗎?
    俗話說,茶有各種茶,水也有多種水,只有好水配好茶,方能味道美。水為茶之母,水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茶湯的滋味,茶之得甘泉,猶人之得仙丹,愛茶之人對水質的追求,自古就有了,這裡便有3個古代名人鑑水的有趣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
    文章標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怎麼寫出來的?民間流傳和真實故事有本質區別」歐陽修是舉世公認的北宋文學大家,在詩、詞、文、賦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領袖北宋文壇達三十年。歐陽修是怎樣寫出這樣千古名篇同樣值得我們關注。歐陽修因為當年一樁不乾不淨的案件被人陷害無辜牽連,最終被宰相賈昌朝等人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伎倆,羅織出歐陽修侵佔財產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而宋仁宗迫於宰相等人的壓力,做出了罷黜歐陽修原有官職,將其貶為滁州知州的最終判決。歐陽修懷著落寞的心情來到安徽滁州。卻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
  • 《名人論茶與中華茶文化——隋繩武飲茶札記》出版發行
    將軍愛茶編著茶書《名人論茶與中華茶文化——隋繩武飲茶札記》出版發行百花文藝網11月20日訊(林光華)由武警部隊原副政委(中將軍銜)隋繩武主編(著)的《名人論茶與中華茶文化——隋繩武飲茶札記》正式出版發行,11月17日在武夷山舉行首發式,成為第11屆海峽兩岸茶博會的一大亮點。
  • 從朗廷到半島,酒店下午茶裡的名人豔遇
    對於倫敦朗廷酒店來說,值得驕傲的除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與其結緣的一眾名人顯貴、皇室成員和上流社會的知識分子外,或許貴為「第一家提供下午茶的酒店」這一點更值得稱道。
  • 歐陽修考試作弊
    通過上面所說的大家應該是清楚宋朝的科舉制度有多嚴格了吧,不過即使這樣嚴格依然還是存在作弊的事情發生,這個作弊的考生大家肯定聽過他的名字,他作弊不僅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考中了,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大家肯定會問他這麼有才為什麼要作弊呢,其實他自己是沒有偷看的,他是幫別人作弊。
  • 名人小故事 拓展大視野一一淅川縣九重二中 武佳樂
    不知不覺,我沉浸在了「拓展閱讀」之中:這首詩的作者蘇軾是宋朝人,號「東坡居士」,因此後人又稱之為蘇東坡,他是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與蘇洵、蘇轍都以文學名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名人。而恵崇也是名人,他是宋朝著名的畫家、僧人,即歐陽修所謂「九僧之一」,他能詩善畫,特別是畫鵝、雁、鷺鷥、小景尤為拿手。
  • 母親知書達理,咬牙買下幾套書供孩子學習,成就一代才子歐陽修
    你無法想像那個正正經經寫詩詞的名人才子罵起架來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的「背誦並默寫全文團隊」,心情有個什麼起落,朝政有個什麼變化,自己被貶官了,又被起用了,朋友被貶官了,又被起用了,都得寫點詩詞,然後又一篇需要背誦且默寫全文的詩詞出來了。
  • 文壇宗主歐陽修
    歐陽觀為官清正廉潔,為人樂善好施,致使家無餘財,歐陽修與母親鄭氏只得相依為命,到湖北隨州投奔叔叔歐陽曄。歐陽曄也是一位清官,家裡並不富裕,好在母親鄭氏受過良好教育,可以教歐陽修讀書寫字。但由於家境貧窮,買不起筆和紙,鄭母就用蘆葦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從此「畫荻教子」的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母親的睿智卓識讓歐陽修在苦難的幼年獲得了基礎教育。 歐陽修天資聰穎,自幼喜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