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伊川縣融媒體中心 伊川新聞
伊川縣融媒體中心●伊川新聞●
【歷史人物故事之十三】
歐陽修父子與邵雍諡號的來歷
常銨家
說起歐陽修,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著名政治家,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歐陽修與他的小兒子歐陽棐和伊川翁—邵雍之間,還有一段傳奇故事,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
歐陽修天聖八年(1030年)與誠信狀元王拱辰是同榜進士,參加工作後的第一站即是洛陽,他給時任洛陽主事的錢惟演當主簿。洛陽美麗的山水風景,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讓這個初出茅廬的文壇青年,詩興大發,寫了很多有名的詩篇。可是當邵雍皇祐元年遷居到洛陽時,歐陽修卻在外地做官。「士大夫過洛,不之公府,必至先生其廬」,程顥在邵雍墓志銘中記述的這種盛況,歐陽修肯定是早就聽說了,只可惜兩人無緣謀面,深以為憾。
嘉祐六年,歐陽修已經是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了。有一天,他的小兒子歐陽棐前往洛陽探望生病的姨母,即王拱辰的妻子。臨行前,歐陽修把兒子叫到面前,再三叮囑他:「洛陽的邵堯夫,我是久聞大名,從來沒有見過面。這次你去洛陽,一定要代我去拜見拜見他。」歐陽棐當時只有十四五歲,按現在說也就是個初中學生。他到了洛陽後,在探親之餘,專門抽出時間,到「安樂窩」替父親去拜望邵雍先生。
以歐陽修出眾的文學才華和卓而不俗的為人,想必邵雍也早有耳聞,肯定也有像歐陽修一樣的心情。雖然兩人未曾謀過面,但也非常期待能夠相識。當他看到這樣一個聰明才俊,而且是歐陽公子前來看望自己的時候,內心十分高興。所以在接待上,非常重視,他除了詢問歐陽公子的學業和個人志趣外,一反常態,滔滔不絕,竟然向這位只有一面之交的年輕人,詳細地介紹了自己一生的經歷和立身本末。臨別時,還意味深長的交待歐陽棐:「孩子,希望日後不要忘記山野老夫的這些話啊!」歐陽棐莫名其妙,心想:您說的基本都是自己的事,也沒有指教我什麼!要記取啥事呢?
歐陽棐始終猜不透這位邵先生的意思,回家便一五一十地把拜見邵雍的過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父親。「兒啊!你太幸運啦!你未來的前程,邵先生已明確的告訴你了」歐陽修聽後高興地說。實際上,歐陽修早已聽出了邵雍與他兒子對話裡的深意了,而歐陽棐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還是一頭霧水,不知何故。
二十年後的哲宗元佑中期,韓維到洛陽任留守,向朝廷提案,要給已經去逝多年的邵雍封個諡號。歐陽棐當時正任太常博士,專門負責擬寫已故名人的生平事跡和議定諡號。皇帝命令一下,負責起草諡議文書的歐陽棐,猛然想起二十年前邵雍向他不厭其煩地講述自己身世時的話了,頓時若有所悟。在草擬奏章時,他幾乎是不假思索,一揮而就。按照《諡法》用字的特定含義,溫良好樂曰「康」,能固所守曰「節」,所以擬定諡號為「康節」。從此「康節」邵雍名揚天下,以至於到了後來,人們只知有個邵康節,而很少有人提到他的名諱「邵堯夫」了。
伊 川 新 聞
伊川縣廣播電視臺 伊川縣融媒體中心
新聞發布官方平臺
總監製 郭明傑 監 制 趙豔紅
編 審 謝 琨 周中強 制 作 姜 琰
原標題:《【歷史人物故事之十三】歐陽修父子與邵雍諡號的來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