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議,孕前BMI在18.5~24.9kg/m2的孕媽,孕期的體重增長控制在11.5~16kg為最佳。其中BMI指的是身高體重指數,也就是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編輯:邱寫寫
人人羨慕女明星,生娃宛如「撿了個孩子」一般,每次出現在鏡頭前,都是一副「健康瘦」的樣子,再反觀我們素人寶媽,生個娃胖幾十斤的大有人在。
其實想要做到「長胎不長肉」並不難,只是孕媽們很多都走進了「一人吃兩人飯」的誤區。
學會這幾招,你也可以實現「長胎不長肉」
玲花懷孕三個月,別人這個時候還沒顯懷呢,玲花看上去卻是整個人都膨脹了一圈,大起來的不只有小腹,而是整個身體都被「吹」起來了。
都說女星生孩子身材不走樣,玲花對此一直嗤之以鼻,覺得女明星和常人體質不一樣,直到前幾天見到同樣懷孕仨月的鄰居,玲花才終於幡然醒悟了。
鄰居小姐姐是個熱愛健身的孕媽,懷孕後不但沒有顯懷,肚子上的腹肌還隱隱若現。
健身鄰居看到玲花,也感到頗為詫異:「我記得你孕前很瘦啊,這是吃了啥啊?懷孕也不能吃太多啊,不然以後生孩子很困難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玲花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飲食習慣有問題。才懷孕三個月就胖了十斤,以後孕期的健康問題,肯定是要接踵而至的。
孕期增重多少是標準?記住「半斤八兩」法則
我們總說孕期要控制體重,那麼孕期的體重增長,究竟要控制在怎樣的區間和速度,才算是符合標準呢?
孕期的體重增長情況,和準媽媽在孕前的BMI有關:
孕前偏瘦的準媽媽,懷孕後需要適當多增重一些,而孕前偏豐腴的準媽媽,懷孕後則需要少增重一些,以求平衡。一般認為,孕前BMI處於18.5~24.9kg/m2的準媽媽,懷孕後的最佳體重增長範圍在11.5~16kg。孕期的體重變化並非全程勻速,孕早期的1~3個月,孕媽體重持平,甚至出現5%以內的下降都是正常的,如果有增重,建議控制在2kg以內。
進入孕中期(孕4月)以後,每周的體重增長最好控制在450g以內,孕媽可以參考「半斤八兩」法則,即每周的體重增加量,在半斤(250g)到八兩(400g)之間。
那麼如何讓體重完美地契合這個數字?怎樣保持均衡身材、營養又健康呢?滿滿的乾貨,建議孕媽先收藏~
孕期體重要靠飲食把控
◆ 均衡且營養
2011~2012年中國孕婦營養情況調查表明,有約43.2%孕婦存在營養過剩的情況,但同時還有22.9%的孕媽存在營養不足。
這裡的「過剩」和「不足」並非互斥條件,營養過剩的孕媽,依然可能存在不足的情況,如糖和脂肪的攝入超標,但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 建議:均衡營養,少食多餐。
每天攝入主食穀物200~300g,蔬菜400~500g,水果200~300g,肉類150g,雞蛋50g,堅果25~35g,牛奶400~550ml。每周引入1~2餐海產品,如魚蝦、貝類等;每周2餐豆製品、1餐動物肝臟和動物血,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 粗糧合理運用
現在國人的飲食習慣,普遍以精細製作的糧食為主,為了做好孕期控糖,孕媽們可以適當引入粗糧,以1∶1的比例在主食中混入粗糧,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
膳食纖維不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孕期便秘,還可以降低糖和脂肪的吸收,對於孕期控制體重有戰略性意義。
「管住嘴」與「邁開腿」兼顧,你也可以「長胎不長肉」
關係到體重的因素,從來都不只有飲食,運動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大項。孕期適度運動,不僅可以實現體重管理,還可以強健體魄,對分娩也非常有幫助。
推薦的孕期運動項目,主要有散步、慢跑、孕婦瑜伽、遊泳等,身體條件較好的孕媽,可以延續孕前的健身項目,但要注意安全哦。
有些拉伸、扭轉、跳躍類的運動,不建議孕媽去嘗試,可能會伴隨一些危險,如登高、滑雪、競技球類運動等。
▼ 小島建議:
孕早期對運動的需求不高,為了安全起見,可以適當放鬆,日常上下班就可以了;孕中期以後,建議孕媽保持每天不低於30分鐘的戶外活動,對自己和寶寶都好哦。小島今日話題:孕媽們增重多少了?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