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八佰的一些歷史背景 電影八佰歷史背景介紹

2020-12-16 中華網娛樂頻道

關於電影八佰的一些歷史背景

參演此片的姚晨曾發博,稱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幕。

有鑑於此,加上電影片頭掛著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故現把搜集到的四行倉庫之戰的一些情況發一下,供大家參考。

一、謝晉元守四行倉庫,是所謂「為掩護數十萬大軍撤退"嗎?

據研究淞滬抗戰史的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餘子道文章:

1、四行倉庫戰鬥,對「大軍西撤"並無實際影響。即使掩護西撤,也不是在閘北一帶,理應在今中山西路一帶,那樣至少在退守路線上能對日軍有所阻擋。

2、軍中最高指令中並無「掩護西撤"的任務;四行一戰後,謝晉元餘部所獲嘉獎令中也無"掩護西撤"有功的提法。

美籍歷史學家黃仁宇、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天石的文章也表明,此戰軍事意義不大,主要是政治演示,爭取國際社會同情,為國府在九國會議上加分。

蔣介石日記也寫得很清楚,「謝晉元部死守閘北一隅,用以精神打擊敵軍之一道,今其任務與目的已達,故令其榮譽之撤退。"--不過很多媒體引用蔣介石這條日記時,往往去掉"以精神打擊敵軍"這句話。

二、謝晉元部留守四行倉庫的由來

1937年10月16日,比利時發出邀請,初定同月30日召開國際會議。蔣介石希望通過該次會議,"使各國怒敵,作經濟制裁,並促使英、美允俄參戰"。

一注:關於"俄參戰"。當時蘇聯是世界上唯一軍事援助中國抗戰的大國。四行倉庫之戰前的1937年9月,就開始軍事援助中國。美國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下)》說:"早在1937年9月,沒有締結任何一項正式的援助協議,他們就開始發放物資給國民黨人」。

1937年12月1日,蘇軍志願航空隊(蘇軍現役軍人組成,不同於後來中國高薪僱傭的"美國飛虎隊")參加南京保衛戰。抵達當天就連續5次升空,3天時間擊落敵機近20架。同時轟炸了上海水域的日軍艦船,炸沉敵巡洋艦1艘和其他艦船6艘。

一-前面說了,蔣介石為了在國際會議上加分,決定留一隻部隊在蘇州河北抵抗。蔣介石本來要孫元良率第88師全部留下,孫元良先是電話拒絕,又派師參謀長張柏亭面見顧祝同面報。理由是:"不值"。"留下的部隊,兵力多是犧牲,兵力少也是犧牲"。一番討價還價,孫元良"奉令"留一個團留守第88師司令部所在地--四行倉庫。

最後執行時,孫元良又從答應的一個團,"權宜變更"為一個營--524團一營,再配屬部分兵力。派262旅中校參謀主任謝晉元任524團團附帶領該部。-不難看出,孫元良對該軍令實有消極應付之嫌,不過戰後卻因此戰之功,榮升72軍軍長兼88師師長。

三、四行之戰戰鬥過程

據國軍第88師師長孫元良回憶錄、88師參謀長張柏亭回憶錄及其他史料,特別是親歷者524團一營營長楊瑞符《孤軍奮鬥四日記》記載:1、「八百壯士"實際人數420人左右,不同資料有420人和414人等多種說法。如戰鬥第二天,經租界美軍幫助送出傷員的同時,又有一連上官連長、營部湯醫官、機槍排楊排長等人加2、作戰環境

四行倉庫原為國軍第88師司令部。鋼筋混凝土房屋、麻包構成陣地。且背靠租界,離四行倉庫數十米外有巨大煤氣罐,爆炸就會威脅租界數萬人生命。故日軍輕易不敢動用重武器。

其他情況:據524團一營營長楊瑞符《孤軍奮鬥四日記》記載:可收到報紙,可與外界通電話,記者也進倉庫採訪了他們。童子軍楊慧敏送去國旗(不是臺灣版《八百壯士》描繪的"遊過蘇州河送國旗",而是通過租界陸路送去的。),民眾也送進去大量水果、麵包、香菸。傷員可以運走。人員可補充。

3、作戰頻率

據524團一營營長楊瑞符《孤軍奮鬥四日記》表述:

10月27日下午一點到三點,日軍第一次進攻。28日下午三點到五點,日軍第二次進攻。

29日下午三點到四點,日軍第三次進攻"對峙一個小時」。

30日日軍未直接進攻倉庫,當晚12點他們撤入租界。

一-據國軍第88師參謀長張柏亭回憶錄,謝晉元部撤入租界時,租界的英軍司令斯馬萊特將軍親自指揮英軍用小鋼炮連續轟擊日軍機槍、探照燈,掩護謝晉元部進入租界。

4.日軍傷亡

一般說法稱日軍傷亡200多人。

據直接指揮戰鬥的524團一營營長楊瑞符《孤軍奮鬥四日記》的描述逐一統計:

27日,日軍傷亡約30個,其中可能死了11個。

28日,看見一個日軍被謝晉元狙擊打倒。

29日,與日軍"對峙一個小時"。無日軍傷亡描寫。

30日,日軍未直接進攻,無日軍傷亡描述。

按此記載,日軍合計傷亡30多人,可能死了12個--這是直接指揮此戰的楊營長的說法,目前未找到更多一手資料。

6、我軍傷亡

據戰鬥親歷者陳德松《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文記載:

27日,"當天陣亡兩人,傷四人";

28日,無戰鬥傷亡記錄。晚上租界商團和租界外國軍隊幫忙送食品,孤軍在接收食品過程中「陣亡三人"。

29日,無傷亡記錄。

30日,白天無傷亡記錄。

據其他相關史料,撤入租界前點名377人,進入租界後點名355人,撤入租界時傷亡22人。綜合一下總體傷亡情況:

一般說法是"陣亡9人,傷20餘人(或28人)",合計傷亡約37人。

據《上海地方志:軍事志》明確記載,"孤軍陣亡5人,傷32人",合計傷亡37人。

相關焦點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觀看八佰的說說 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
    觀看八佰的說說電影《八佰》上映後很多人都說不好看,理由千千萬,但這部電影的確有它獨特之處,它沒有很多激烈的交戰場面也沒有太多的的血腥場面,而且大部分戲份都著重的放到那幾個逃兵身上,集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確有一種代入感。
  • 八佰:比電影更殘酷的歷史事件
    走出電影院,腦海裡不斷閃現出「八佰」壯士跳樓護牆時的吶喊、是蘇州河對岸同胞振奮人心的鼓舞、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陰險和西方列強的漠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尾彩蛋上一張張真實、淳樸的面容。 作為疫情以來的第一部大製作,《八佰》給了我太多驚喜。 比電影更動人的是其背後更動人的歷史背景。
  •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 八佰真實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八佰》歷史電影還是要落點在電影上
    時間與政治會模糊歷史的真相,所以我從來是個對歷史沒什麼大興趣的人。 以前的歷史是書裡的白紙黑字,現在的歷史是大熒幕上的模糊血肉。 只是,再多的聲光電也拍不出真實戰場的殘忍。 八佰震撼到我了,中間我哭了很多次。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謝晉元次子謝繼民講述抗戰歷史評價電影《八佰》—— 「八百壯士...
    謝晉元次子謝繼民講述抗戰歷史評價電影《八佰》—— 「八百壯士」鼓舞民族精神 2020-08-26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八佰》深度影評
    電影《八佰》的上映可謂幾經波折,已經在暑期終於得以上映,作為國內少有的大製作類型片,我對其的期待堅持了一年多,自其上映以來,我綜合了各方面的評論,這些評論對其的評價褒貶不一,網上已有諸多探討這部電影歷史史實方面的文章,我在這就不累述,雖然我在看這部電影前就查閱過關於這部電影史實方面的大量文獻資料
  •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電影八佰歷史原型介紹
    《八佰》電影講述什麼故事?《八佰》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中日雙方幾十萬大軍拼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僅留下一支堅持最後抵抗的部隊。
  • 電影《八佰》的導演是誰 《八佰》劇情介紹
    八佰誰導演的《八佰》導演是管虎。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有點陌生,但是提起吳亦凡參演的《老炮兒》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吧,這也是管虎導演的作品之一。管虎,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作品犀利、先鋒,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性,視聽技巧純熟並獨具特色。24歲執導處女作《頭髮亂了》,記錄了九十年代中國年輕人的迷茫與尋找;電影《西施眼》獲得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亞洲電影評審團獎(NETPAC)、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的真實戰場,日軍攻打上海時,國民黨八十八師的「八佰壯士」堅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雖然蔣介石讓國際社會出面幹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用智慧、勇氣和鮮血最大限度喚醒了國人抗日的決心,為以後全國抗日打下了堅實基礎。
  • 電影《八佰》算不算現實主義力作?
    《八佰》源於真實歷史故事改編,以1937年淞滬會戰為背景,講述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的一個加強營,在面對不斷潰敗和毫無支援形勢下,抱著必死的決心,憑藉「八百餘人」獨自駐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設下最後一道防線,英勇阻擊日軍的慘烈故事。
  • 電影《八佰》值得看嗎?
    微信公眾號「講武堂」近期也有多篇文章,介紹88師、四行孤軍,甚至謝晉元帶的這幾百戰士的最後歸宿,詳細到個位數,都有記敘,推薦大家去看看。 我只是拉拉雜雜寫一點個人對《八佰》這部電影的看法。下面有些劇透,介意的讀者就不要看了,你們可以先收藏這篇文章,等電影看完再看再交流。但是我覺得《八佰》拍的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結局的故事,劇透影響不大。
  • 《八佰》:年度最好哭的戰爭片?還是歷史虛無主義?
    《八佰》院線上映那會,列表首頁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群人說,這是今年看過的最好哭的戰爭片;另一群人說,《八佰》根本沒有尊重歷史,完全是歷史虛無正義。最近,《八佰》上線網絡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觀看了這部影片,關於影片的爭議再次成為熱點,那麼,《八佰》應該如何被看待?
  • 達課堂看電影學歷史:看懂《八佰》需要了解的五個歷史背景(上)
    捨生取義 兒所願也——《八佰》最近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讓所有觀眾熱血沸騰,在2020年這樣的特殊背景之下更突顯了其愛國主義的意義但是,要想完全的看懂這部電影,還是需要有一些歷史知識作為背景,儘管這些知識大家都在中學學過,我還是想給大家在「複習」一下。不明所以,就不明白此中意義。1、為什麼一河之隔,兩個世界?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八佰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倉庫之後,電影之外
    圖片來自《八佰壯士》導演管虎心裡的那面旗是責任感。50歲的當口上,他將要完成40歲的夢想,扛起那面旗——關注戰爭中的困境、絕境,以及個體命運。「而這種關注在中國電影中是缺乏的,至少我們這代人中應該有人來做這件事,至少(我們)有這個責任。」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 電影《八佰》全方位解析
    01劇情介紹電影《八佰》發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02延遲上線原因第一個原因和檔期有關,今年暑期可沒有「國產保護月」,眾多外國大片都會在七月八月扎堆上,比如《獅子王》、《蜘蛛俠》 等,《八佰第三個原因和華誼有關,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華誼在故意炒作熱度,眾所周知,華誼從去年開始就不好過,目前它手裡最大的王牌就是《八佰》了,可以說,《八佰》票房能否大爆決定著華誼能否回血以心三種猜測其實都沒有得到證實,所以網友還是不要過度發散腦洞,考慮到最近影視圈作品審核比較嚴格,
  • 《八佰》為何爭議這麼多?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電影《八佰》的問題。國內的電影市場已經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而《八佰》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近幾年難得的一部戰爭佳片。首先說明一個問題,《八佰》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從戰爭片的角度上來看,這部電影證明了國內能夠拍攝出堪比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然而戰爭電影不僅難拍,投資巨大,在很多方面都容易引起爭議,所以能看到這樣一部製作精良的戰爭片是非常幸運的。1.《八佰》真的不夠還原歷史嗎?
  • 電影《八佰》為何爭議那麼大?背後歷史真相,要比電影沉重八百倍
    千等萬等,終於迎來了管虎的《八佰》。經歷了無數次的撤檔風波後,這部電影終於在上映。這部電影導演管虎花費多年的籌備,拍攝將近消耗了3年,再加上如今面臨內憂外患的華誼兄弟重金打造,這部近代戰爭電影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電影劇照)八佰,講了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