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課堂看電影學歷史:看懂《八佰》需要了解的五個歷史背景(上)

2020-12-17 達有可觀

捨生取義 兒所願也

——《八佰》

最近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讓所有觀眾熱血沸騰,在2020年這樣的特殊背景之下更突顯了其愛國主義的意義。時至今日,中華民族依然需要這樣的愛國情懷。

但是,要想完全的看懂這部電影,還是需要有一些歷史知識作為背景,儘管這些知識大家都在中學學過,我還是想給大家在「複習」一下。不明所以,就不明白此中意義。

1、為什麼一河之隔,兩個世界?

一河之隔、兩個世界

事實上,這個問題本身也是一段屈辱。這就是中國近代除了割讓領土之外,對中國領土主權破壞最嚴重的一件事——租界

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說簡單點,就是在中國土地上的一塊歸外國人統治的區域,基本可以等同於「國中之國」。在租界內居住的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但是租界內卻完全由外國人統治,採用外國的法律。

據統計,中國自1845年英國從《上海租界章程規定》中取得第一塊租界,至1902年奧匈帝國設立天津租界。前後共有27塊租界,其中有25塊租借國單一的專管租界,2塊公共租界(公共租界舊時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我國大城市以租借名義強迫劃定的共同管理的區域。中國共有兩處公共租界,分別是上海公共租界和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

各國租界的分布:(1911年)

英國7處

天津英租界

漢口英租界

廣州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廈門英租界

鎮江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

日本 5處

天津日租界

漢口日租界

蘇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

法國 4處

上海法租界

天津法租界

漢口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

德國 2處

天津德租界

漢口德租界

俄羅斯 3處

哈爾濱俄租界

天津俄租界

漢口俄租界

義大利 1處

天津意租界

奧匈帝國 1處

天津奧租界

比利時 1處

天津比租界(1931年中國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處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併而成)

鼓浪嶼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麥、荷蘭、瑞典-挪威)

天津最高峰時有9個國家設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併入英租界)

仔細觀察大家會發現,上海的租界並不多,這是因為上海作為中國近代經濟的中心,始終都是英美帝國主義的勢力範圍。儘管日本在中國不斷擴張,但是其租界基本都建立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後《馬關條約》開放的口岸,上海是輪不到日本的

上海租界(仔細觀察會發現堂堂上海縣城

上海租界分為法租界公共租界。所謂公共租界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併而成。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分別對應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北區與東區。

今天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和世界最大的銀行之一滙豐銀行分別於1919年及1865年創始於原上海公共租界。今天美國最大的金融集團摩根大通的首個亞洲分支機構及世界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在美國以外的首家分支機構均成立於原上海公共租界。

而四行倉庫就位於公共租界的中心地帶,其南側與東側都與公共租界相鄰。而南側的界限就是蘇州河。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為什麼國民黨軍隊會選擇「四行倉庫」作為最後的據點,這場號稱「八百壯士」的戰鬥有特殊的意義。

首先,大家要明白所謂「淞滬會戰」,日軍進攻和國軍防守的並不是整個上海,甚至不是上海的市中心,而只是上海的郊區!因為上海最繁華和最核心的地區並不歸國民政府管轄。

其次,四行倉庫可以說已經處在英美公共租界的中心地帶,投鼠忌器的日軍在1937年是不可能讓戰火燒到公共租界裡的。一旦任何槍彈落入租界,那無異於向英美宣戰。當然,這也是蔣介石選擇此地作為「表演戰」的目的,說到底,蔣介石巴不得日軍犯下錯誤,把英美拖入戰爭。

八百壯士的背後,這段租界的歷史,一河之隔,恥辱背後書寫著的依然是恥辱!中國的命運沒有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相關焦點

  • 關於電影八佰的一些歷史背景 電影八佰歷史背景介紹
    關於電影八佰的一些歷史背景參演此片的姚晨曾發博,稱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幕。有鑑於此,加上電影片頭掛著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故現把搜集到的四行倉庫之戰的一些情況發一下,供大家參考。一、謝晉元守四行倉庫,是所謂「為掩護數十萬大軍撤退"嗎?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深圳學生看《八佰》直呼震撼,稱對中國近代史有更深了解
    南都訊 記者何思敏 攝影 趙炎雄8月26日下午,深圳湛雲課堂組織開展了電影《八佰》愛國主題觀影活動以及分享交流會,帶領深圳的學生和家長共同觀影,追憶民族先烈奮起反抗、頑強奮鬥的精神,本次觀影活動包含對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講解、影片現場觀看以及觀影后的探討等環節。
  • 《八佰》歷史電影還是要落點在電影上
    時間與政治會模糊歷史的真相,所以我從來是個對歷史沒什麼大興趣的人。 以前的歷史是書裡的白紙黑字,現在的歷史是大熒幕上的模糊血肉。 只是,再多的聲光電也拍不出真實戰場的殘忍。 八佰震撼到我了,中間我哭了很多次。
  •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 八佰真實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佰結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看懂這個結局,因為裡面幾個主要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待,其實原本導演是有拍的,但後來都給剪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八佰》電影結局沒有交待這些人怎麼樣了,李晨、姜武、王千源等人飾演的角色結局都沒有交待,但其實原本這些人的結局都是拍攝了的
  • 八佰:比電影更殘酷的歷史事件
    走出電影院,腦海裡不斷閃現出「八佰」壯士跳樓護牆時的吶喊、是蘇州河對岸同胞振奮人心的鼓舞、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陰險和西方列強的漠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尾彩蛋上一張張真實、淳樸的面容。 作為疫情以來的第一部大製作,《八佰》給了我太多驚喜。 比電影更動人的是其背後更動人的歷史背景。
  • 電影《八佰》為何爭議那麼大?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票房贏家就是《八佰》了,從八月份上映到現在已達到了30億左右的票房了,但這部電影從上映開始就引起了人們巨大的爭議,為何爭議那麼大呢?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先從電影本身說起,電影叫做《八佰》重點講述的應該是戰士,但這部電影更大的重點是側重在歐豪飾演的端午,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張譯飾演的老算盤,而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些是什麼人,當初都是逃兵,後來才被抓到四行倉庫。
  • 深圳學生集體觀影《八佰》對中國近代史有更深了解
    來源:讀特8月26日下午,深圳湛雲課堂組織開展了電影《八佰》愛國主題觀影活動以及分享交流會,帶領深圳的學生和家長共同觀影。本次活動包含看了歷史背景講解、影片觀看以及觀影后的探討等環節,還特別邀請深圳松禾成長關愛基金會秘書長王芳老師出席。
  • 《八佰》:年度最好哭的戰爭片?還是歷史虛無主義?
    《八佰》院線上映那會,列表首頁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群人說,這是今年看過的最好哭的戰爭片;另一群人說,《八佰》根本沒有尊重歷史,完全是歷史虛無正義。最近,《八佰》上線網絡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觀看了這部影片,關於影片的爭議再次成為熱點,那麼,《八佰》應該如何被看待?
  • 《八佰》歷史永遠銘記
    管虎導演執導的近代戰爭電影《八佰》歷時三年審查、多次撤檔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電影上映就以震撼的場景、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和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深深感動大家。電影從平民、軍人、愛國學生、記者等多視角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阻擊日軍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悲壯故事。現在讓我們還原一下當時的歷史場景。
  • 八佰的歷史坐標
    伴隨電影《八佰》的點映和即將公映,「八佰壯士守四行」的事跡再度回到公眾視野。 《八佰》電影海報 事實上,「八佰壯士守四行」是1937年淞滬抗戰的局部,在放大局部的同時,我們不妨也把「局部」回嵌到「整體」。
  • 觀看八佰的說說 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
    觀看八佰的說說電影《八佰》上映後很多人都說不好看,理由千千萬,但這部電影的確有它獨特之處,它沒有很多激烈的交戰場面也沒有太多的的血腥場面,而且大部分戲份都著重的放到那幾個逃兵身上,集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確有一種代入感。
  • 謝晉元次子謝繼民講述抗戰歷史評價電影《八佰》—— 「八百壯士...
    謝晉元次子謝繼民講述抗戰歷史評價電影《八佰》—— 「八百壯士」鼓舞民族精神 2020-08-26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世純:看完《八佰》,感覺就兩個字——擰巴
    對於管虎來講,他似乎想把《八佰》拍攝成一個有關看客的故事。在訪談中,管虎對於為什麼歷史上會出現「八百壯士」這種孤軍奮戰的行為是有自己看法的。歷史上,由於國民黨腐敗無能,將抗戰的前途寄希望於國際調停,因而在本就不適合作為決戰戰場的淞滬戰場中白白葬送掉中央軍和雜牌軍幾乎全部主力。
  • 《八佰》中國版斯巴達300勇士 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引起熱烈的反響,這樣一部抗戰影片真實地還原了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以謝晉元為首的五二四團八百勇士們堅決抵抗日寇的滿腔熱血和抗戰到底的決心,或許影片的場面不夠恢弘,但是絕對震懾人心。回想中華民族十四年的抗戰歲月,不知我多少熱血兒女為保家衛國抵禦日寇而灑血戰場,《八佰》只是那段壯烈的抗戰歲月中我中華民族熱血軍人的縮影。據相關史料記載,始於1937年8月13日的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隊集結七十萬大軍與日寇二十萬軍隊展開了兩個多月的激烈對抗,在戰局慘烈的情況下,蔣介石為保守實力下令國軍於十月底撤離上海,同時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留守單獨抵抗。
  • 電影《八佰》值得看嗎?
    我只是拉拉雜雜寫一點個人對《八佰》這部電影的看法。下面有些劇透,介意的讀者就不要看了,你們可以先收藏這篇文章,等電影看完再看再交流。但是我覺得《八佰》拍的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結局的故事,劇透影響不大。
  • 銘記抗日歷史 緬懷革命先烈——九江三中黨委第四支部組織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八佰》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通訊員 周會文)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民族責任感,凝聚奮進新時代的偉大力量,8月29日晚,九江三中黨委第四支部組織教師黨員和部分教職工走進九江橫店電影城,觀看了以真實事件為背景改編的愛國教育題材電影《八佰》。九江三中校長張成卓、校黨委書記汪世共參加了觀影活動。
  • 到此一遊|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五層建築,面積達11984平方米,是當時蘇州河北岸規模最大、結構堅固的倉儲建築。最近熱映電影《八佰》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小歷史就不好,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八佰壯士其實只有四百多人,《八佰》以一群臨時應召、本意去打掃戰場卻無意中被併入阻擊部隊的「保安團」為主視點,由一開始的怕死畏戰到最後拿步槍與敵機「單挑」的無所懼怕,由遇到敵襲就各自逃命的一盤散沙到最後全副武裝的鋼鐵城牆,電影的整個過程一方面是與日軍作戰、另一方面也是非正規部隊的成長過程、他們在迷茫怯懦中逐漸找回民族大義的過程
  • 《八佰》:催人淚下又震撼人心
    作為2020年首部上映的國產商業巨製,自《八佰》宣布定檔以來,便受到了許多觀眾的關注和期待。8月14日晚,該片在廣州開啟首輪提前點映。首批先睹為快的觀眾看完電影後紛紛點讚。「催淚」「感人」成為映後評價的高頻詞。截至記者發稿時,電影《八佰》點映票房已突破千萬,並將在8月17日到20日繼續開啟點映,於8月21日正式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