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上有甕窯雞,也有一代人的芳華丨 好食真我臺灣行

2021-01-13 好食記

今年的元宵節,我們一群人,就在臺灣清境農場的半山上,一起喝米酒,吃甕窯雞。


明月當空,青山在懷。不知今夕何夕。





元宵節當天,我們從臺北出發,大約三四個小時汽車,蜿蜒進入南投縣。


南投縣是臺灣山區,除林地外,也開墾種植茶樹、果樹、檳榔樹、花卉和高冷蔬菜。平地農田則以種植糧食、蔬菜和花卉為主。丘陵地大都開發為茶園、荔枝園、香蕉園,或種植生薑、鳳梨及其它蔬果,別看一個小小的內陸縣,分布著60多處風景名勝區,包括著名的日月潭。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清境農場,現在是一處著名的風景區,這裡原是幾十年前安置退役老兵的地方,後來他們在此安家,發展農牧業,二十多年前,這裡成為了絕佳的旅遊勝地,山上精緻的民宿林立,朝霞落日,芳草連天,素有「小瑞士」之稱。




進入清境農場,就盤旋而上,溫度要比山下低幾度。


山上櫻花盛開,遠處青山隱現,恰逢周末,全家老少來度假的很多,還可以和小羊近距離接觸,這裡的羊群溫順極了,隨便摸摸,也是照樣低頭吃草。



春天午後,在小山青苔下吹個風,說不出的愜意。



往上走,就是一個接一個民宿,這裡的民宿很出名,設計精良,推窗都是滿眼櫻花,宛若一幅山水畫,在這樣一個處處可見溫泉的地方,很多民宿都自帶溫泉。晚上可以在櫻花樹下泡個溫泉,抬頭一輪明月,在雲朵間穿行。




當晚,我們就在山上,吃臺灣著名的「甕窯雞」。


古早味的甕窯雞,在臺灣大約就相當於「北京烤鴨」「道口燒雞」之類的,是當地最特色的美味。



在臺灣,處處可見「古早」這個詞。所謂古早,就是指有一些歷史感的值得懷念的建築、氣味或者食物。


我們吃飯的地方,是一處山崖邊的飯店。


甕窯雞的做法非常接地氣:門口一排大甕窯,大約有水缸那麼大,這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烤爐,要用五種不同的甕土、窯灰……手工打造。



甕窯雞均是採用130天~150天的上等跑山母雞,重兩三斤,肉質滑嫩,甜而不膩。 


烤雞的木柴也是有講究的:只採用低海拔質地堅硬的龍眼木,燃燒時產生的薰香才能彰顯更獨特的口味。 


然後就開始進入主題啦:將甕窯燒到一定溫度,把雞洗乾淨, 然後放入甕窯內掛爐燒燜,先低溫,再慢慢高溫,前後大約需要40分鐘。



這時候,外邊必須有個人全程盯著,調節火候的大小,差不多的時候出鍋或者放入新雞。


吃起來的時候,其實有點像烤鴨,又有點像燒雞,但是外酥裡嫩,鮮嫩多汁,有點Q彈又不乾澀,不需蘸調料,原味就很贊。



*美味的甕窯雞


再配上一口當地小米酒,推窗就是皓月當空。想想也很特別,這個元宵節,居然和一群朋友,在臺灣的山間,同品一桌甕窯雞,這樣的體驗,不知道下次會是什麼時候?

 


早上,便要和這些小院告別。


門外,太陽已經升起,有小孩在草叢裡嬉戲。片片櫻花如煙霞,小院的青石凳上,青苔細細。



這樣的美景,哪怕多看一眼,也常常是心頭好了。


離開的時候,要經過一個小小的山洞。山洞裡掛滿了當初老兵們和家屬開發這個清境農場的畫面。



看得出來熱火朝天,篳路藍縷。


這些老兵多來自雲貴川,他們在此開荒經營農牧,後來建成農場,逐漸成了最著名的觀光區。幾十年過去,他們可能已經不在了,但是卻把家鄉的口味留了下來,所以這邊也能吃到不少雲南菜。



這裡的果木、牛羊,林草山花,背後應該也有一代人的芳華吧。





文 | 李肖肖 編 | 阿南


這是食記君為您分享的第675期匠心內容

新朋友搜索微信號haoshiji001或掃描二維碼關注



『點擊藍色字樣,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本公眾號發布內容均屬原創,版權屬於河南觀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歡迎轉發朋友圈,歡迎提供美食線索。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留言微信後臺或發郵箱:370829586@qq.com

或者加微信chenqingmeng520進群。

相關焦點

  • 臺灣宜蘭旅行金字招牌:古法製作的甕窯雞,連肯德基都不在當地開
    去一個地方旅行,其實最不容錯過的肯定是當地的美食,所謂「吃好,才能玩好」。像我這樣的吃貨,走到一個地方自然是不可能錯過當地的美食的。這次到訪臺灣宜蘭,被當地「一隻雞的傳說」所深深地吸引,就連快餐連鎖品牌肯德基都不敢在當地跟它搶生意,號稱「臺灣第一雞」一點也不為過,每天本地人都趨之若鶩。
  • 好食·真我——臺灣古早味深度美食之旅
    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我們這些人,選擇在正月十五的前夕,去臺灣過一個不一樣的元宵節。走進臺中最有名的50年老店甕窯雞。嚴選的跑山雞加30年以上的阿嬤配料,一個甕窯只能燜烤一隻雞,手做的古早味火遍臺中。走進宜蘭,品嘗「臺灣十大讓人流口水的烤鴨」票選第一名的冠軍櫻桃鴨,感受櫻桃鴨結合在地食材、三星蔥香獨創的五種吃法。走進阿妹茶樓,看老舊打鐵鋪改造成的茶館,如何成為九份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茶藝館之一;走進香蕉新樂園,感受古早味的茶與餐如何結合。
  • 鬧元宵新意鬧:郊外打雞甕(圖)
    】【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打雞甕」是從過去的「打番薯甕」延伸而來的。以前當地的農村非常貧窮,放牛娃每天都要牽牛到山上放牧,常常早出晚歸,中午沒有吃的,放牛娃為了充飢,利用放牧之餘在山上找來一些泥團,砌成一個小窯,找些柴草將窯燒紅,再找來番薯放在窯裡,然後將燒紅的泥打爛,把窯裡的番薯熟來吃。用這種辦法熟的番薯,確實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 紫金首家自助窯雞火爆開啟!!
    如果有這麼一個地方,能窯雞窯紅薯,回歸自然,重拾童心,關鍵還離市區不遠,空氣清新環境又美!想必小夥伴們一定樂意前往。食妹忍不住向盆友們橫坑裡頭的自助窯雞場。山裡頭窯雞絕不要冰鮮雞,而是選用農場放養雞。放養的雞都要從小訓練,以高山林木為棲,每天呼吸新鮮空氣,飲用原生態泉水,吃昆蟲、玉米、青草、蟲子,養足七個月。保證骨軟肉嫩,美味可口。重點是這裡的窯雞!真!好!吃!重點是這裡的窯雞!真!好!吃!
  • 看看廉江人怎麼「窯雞」?網友圖解「打雞甕」全教程(多圖)
    點擊廉江微社區關注我喲☀ 廉江微社區(微信號:lj_0759)是一家專注於本地微信息平臺。
  • 窯山上故事 作者 滕遠淵
    這個賣家具的老闆,是江西人,有兩個兒子,名叫:楊志奇、楊志譜。他倆經常愛找我一起玩樂。(45)在老真的皮鞋店上大家玩熟悉了,還給我起了個別名、喊叫:」滕樹鐵」最先喊我這個名字的人,便是皮鞋店裡的老真。原由,一天我正在皮鞋店裡玩鬧,身旁還有幾個婦女也在店裡閒聊著。這時,有一個女的走了進來瞧著我。
  • 嘉州長卷·天街專場之翁窯雞丨「悶烤」的甕中之雞
    不過做不做英子男神這些小事現在都無所謂了,重點是那隻雞真的很好吃。  甕窯雞,既是主角美食,也是哥要介紹的這家店的名字,文中隨時出現,請自行轉換。  先來普及一下,甕窯雞原產臺灣宜興,是臺灣「古早味」傳統美食。沒看懂?就對了!這種雞,哥也是第一次在樂山吃到。甕窯,直觀點講就是一口土窯,腦補一下燒磚什麼感覺就明白了:不完全是悶,也不完全是燒,是悶燒!
  • 別樣窯雞,你來不來
    推倒,敲碎疊泥土窯要一定的技術才行,不然疊到一半塌下來的風險是極大的。泥土窯要留一個燒柴口。疊好泥土窯好,就可以往燒柴口處放柴燒了。用7~8個月雞齡的土雞放入醬油少許,食鹽適量,料酒少許,胡椒粉少許,白糖少許,蔥頭5個,辣姜5~6片。把雞醃製20分鐘左右。(之所以講少許,是因為各人口味不一致,有愛清淡,有重口味的,所以各取所需,不拘泥食材配料統一性)
  • 窯山上的事兒 作者:滕遠淵
    聽我爸講起,這整個事情的經過:「原來我爸那天本想是去寨上人家,拿了米便回山上來的。」但當時人走到寨子上,又正好碰到原來的一個山主老闆;如是,那山主老闆硬要我爸非得陪他到別處幫忙看山;說是,等倆個把山看完了之後,要是山上的樹木長得好的話,以後就叫我爸給他(燒火炭)加工;事情,便也就這樣開始發生了。那天的中午,我爸陪著山主老闆開摩託車去看了一兩天的山林。
  • 晴耕雨讀 江南舊物丨黃孝紀:《醃菜甕》
    在此後的兩三個月裡,這些醃菜是村人日常三餐的重要菜餚。尤其是在農曆四五月間,糧食青黃不接,應季的菜蔬也還沒有長成,那段難挨的日子,幸虧有了這大甕小甕的醃菜。這個時候,倘若家中還剩有紅紅的辣椒灰,又甚或是黴了小半缸黃豆醬,把醃風菜稈子和大頭蘿蔔一拌和,紅紅辣辣的,醬香噴噴的,鹹鹹脆脆的,還真是讓人饞涎欲滴的佳餚。
  • 雲霄「土」滋味——燒窯雞
    燒窯雞3(吳景川攝影)  在雲霄,有這麼一道小吃叫人聞之垂涎,吃來叫絕,過後念念不忘,便是「燒窯雞」。  盛盤上桌的燒窯雞,光是那金黃燦燦的顏色便讓人食指大動,夾一筷子,滑嫩多汁,香而不膩,讓人不禁就要問,這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燒窯雞的做法非常獨特,離不開一個字——「土」。
  • 來自山野,最接地氣的雞,竟也這麼好吃?
    對於當地的雲霄人來說,坐在將軍山的大排檔,吃著美味的燒窯雞,這就是最市井、最接地氣的「雲霄味道」。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為何說這燒窯雞最接地氣呢?請聽老玉米細細道來。原來啊,這燒窯雞的做法,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土」。
  • 臺灣味道 一座島嶼的感官記憶(2)
    嘉義Taiwan古法甕窯雞的鮮甜記憶翁窯雞是這次在臺灣吃到的最特別的料理,臺灣人對待古早味翁窯雞的態度,像極了北京人對待烤鴨的態度關於翁窯雞翁窯雞已經被註冊成為這家店面的商標,因此全臺灣只有這一家以及其連鎖店可以取名「翁窯雞」,烤雞按整隻售賣,價格在550臺幣左右,端上桌後,燒烤師傅會為大家表演徒手拆雞。此外還有許多平時吃不到的野菜,以及免費的窯控脆筍湯可以品嘗。2.
  • 嘉義縣美食爆發商標戰 土窯雞告甕缸雞(圖)
    菜公店甕仔雞土窯雞餐廳賴姓業者表示,開店30多年建立商譽,商標法實施就註冊「菜公店」。  據臺灣媒體報導,聞名的嘉義縣美食、番路鄉菜公店土窯雞、甕缸雞,爆發商標權紛爭。擁有「菜公店」商標權的老店菜公店土窯雞負責人賴張秀琴,向嘉義地檢署控告「菜公店甕缸雞」負責人陳伯恭擅自使用她的商標當招牌,還以此商標在中華電信市話登錄,製作網頁,讓消費者誤認混淆,侵犯商標權。昨天檢方將陳伯恭依違反商標法起訴。  土窯雞作法是將窯土加熱,再把調理封裝好的土雞埋入窯土悶上;甕缸雞做法是將土雞放入水缸,用龍眼木烤,作法不同,店名都是菜公店;告訴人賴張秀琴兼賣甕仔雞。
  • 惠州這個地方藏有美景美酒,還有美食!烤全羊、烤乳豬、窯雞、野炊燒烤~統統滿足你!
    烤乳豬也是需要技巧的,師傅介紹,首先將屠宰好的乳豬剖開、碎骨,上好佐料,然後放在炭火之上用文火烘烤。一邊不停地翻動,烤出來的乳豬皮脆而不起泡,增色又增味。出爐的乳豬衣在你面前,看之聞之,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食指大動。外焦內嫩的乳豬,那美味兒在舌尖集體綻放!
  • 杭州隱秘地圖之:窯山,文明的傳承
    死後歸葬於瓶窯,他的故事,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凝眸:有幽默,有喜悅,有悲苦,也有戲謔……而歲月不居,一切都在變化,像良渚文明,在被再次發現之前,它埋藏於土層之下,只有在再次挖掘出來的時候,才顯出它光彩奪目的質地。我們要有對文明的呵護之心。
  • 打雞甕
    文\茂名石化  潘為軍    前天,下班途經湛江市郊的森林公園門口,回茂名時,看到公園裡遊客如雲,在公園圍牆邊的一角,一個個壘起的土窯,炊煙繞繞,那是遊客們正在進行著一個很有湛江特色的美食娛樂節目---「打雞甕」.
  • 大年不想出遠門,不用土,窯雞這樣搞,好吃的到停不下來
    吉士為我友,好景為我觀。美酒為我飲,美食為我餐。此身生長老,盡在太平間。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少不了吃,自古美食美酒引人贊,現在過年怎麼能少得了美食呢?今天我們就說窯雞怎麼做又快又好吃。說起窯雞,不少朋友就說了,窯雞雖然好吃,可是要挖土又要擺窯,真真的很麻煩的。小編告訴一教,不用挖土也能吃到美味窯雞。作為一名好有深度的吃貨!
  • 司馬光:我砸的真不是缸,是甕!缸和甕到底咋辨別,各有啥妙用?
    一般來說收口為甕,敞口為缸二者在形狀上有著明顯區別這麼說來我們熟悉的「司馬光砸缸」不妨說「司馬光擊甕」更為合適不管是甕還是缸在歷史發展的潮流中一代代先民都賦予其更多功能使之從簡單的水器發展為多功能器具那甕和缸各有啥妙用?
  • 【書中食話】老甕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