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宵節,我們一群人,就在臺灣清境農場的半山上,一起喝米酒,吃甕窯雞。
明月當空,青山在懷。不知今夕何夕。
元宵節當天,我們從臺北出發,大約三四個小時汽車,蜿蜒進入南投縣。
南投縣是臺灣山區,除林地外,也開墾種植茶樹、果樹、檳榔樹、花卉和高冷蔬菜。平地農田則以種植糧食、蔬菜和花卉為主。丘陵地大都開發為茶園、荔枝園、香蕉園,或種植生薑、鳳梨及其它蔬果,別看一個小小的內陸縣,分布著60多處風景名勝區,包括著名的日月潭。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清境農場,現在是一處著名的風景區,這裡原是幾十年前安置退役老兵的地方,後來他們在此安家,發展農牧業,二十多年前,這裡成為了絕佳的旅遊勝地,山上精緻的民宿林立,朝霞落日,芳草連天,素有「小瑞士」之稱。
進入清境農場,就盤旋而上,溫度要比山下低幾度。
山上櫻花盛開,遠處青山隱現,恰逢周末,全家老少來度假的很多,還可以和小羊近距離接觸,這裡的羊群溫順極了,隨便摸摸,也是照樣低頭吃草。
春天午後,在小山青苔下吹個風,說不出的愜意。
往上走,就是一個接一個民宿,這裡的民宿很出名,設計精良,推窗都是滿眼櫻花,宛若一幅山水畫,在這樣一個處處可見溫泉的地方,很多民宿都自帶溫泉。晚上可以在櫻花樹下泡個溫泉,抬頭一輪明月,在雲朵間穿行。
當晚,我們就在山上,吃臺灣著名的「甕窯雞」。
古早味的甕窯雞,在臺灣大約就相當於「北京烤鴨」「道口燒雞」之類的,是當地最特色的美味。
在臺灣,處處可見「古早」這個詞。所謂古早,就是指有一些歷史感的值得懷念的建築、氣味或者食物。
我們吃飯的地方,是一處山崖邊的飯店。
甕窯雞的做法非常接地氣:門口一排大甕窯,大約有水缸那麼大,這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烤爐,要用五種不同的甕土、窯灰……手工打造。
甕窯雞均是採用130天~150天的上等跑山母雞,重兩三斤,肉質滑嫩,甜而不膩。
烤雞的木柴也是有講究的:只採用低海拔質地堅硬的龍眼木,燃燒時產生的薰香才能彰顯更獨特的口味。
然後就開始進入主題啦:將甕窯燒到一定溫度,把雞洗乾淨, 然後放入甕窯內掛爐燒燜,先低溫,再慢慢高溫,前後大約需要40分鐘。
這時候,外邊必須有個人全程盯著,調節火候的大小,差不多的時候出鍋或者放入新雞。
吃起來的時候,其實有點像烤鴨,又有點像燒雞,但是外酥裡嫩,鮮嫩多汁,有點Q彈又不乾澀,不需蘸調料,原味就很贊。
*美味的甕窯雞
再配上一口當地小米酒,推窗就是皓月當空。想想也很特別,這個元宵節,居然和一群朋友,在臺灣的山間,同品一桌甕窯雞,這樣的體驗,不知道下次會是什麼時候?
早上,便要和這些小院告別。
門外,太陽已經升起,有小孩在草叢裡嬉戲。片片櫻花如煙霞,小院的青石凳上,青苔細細。
這樣的美景,哪怕多看一眼,也常常是心頭好了。
離開的時候,要經過一個小小的山洞。山洞裡掛滿了當初老兵們和家屬開發這個清境農場的畫面。
看得出來熱火朝天,篳路藍縷。
這些老兵多來自雲貴川,他們在此開荒經營農牧,後來建成農場,逐漸成了最著名的觀光區。幾十年過去,他們可能已經不在了,但是卻把家鄉的口味留了下來,所以這邊也能吃到不少雲南菜。
這裡的果木、牛羊,林草山花,背後應該也有一代人的芳華吧。
文 | 李肖肖 編 | 阿南
這是食記君為您分享的第675期匠心內容
新朋友搜索微信號haoshiji001或掃描二維碼關注
歡迎轉發朋友圈,歡迎提供美食線索。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留言微信後臺或發郵箱:370829586@qq.com
或者加微信chenqingmeng520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