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後主頁會有更多資料敬請查詢,請收藏,轉發,關注點讚!您小小的舉動是作者努力的動力!
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對於家長批改作業問題議論紛紛,各大媒體也對此問題發表看法。究竟問題的根源再何處?本人就從自身感受來說一說這個問題,力爭揭秘這個問題的根源吧!以兩句話為闡述本節的原則:「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沒有作業可以不?
說起不布置作業,估計孩子們是很開心的。每次說今天沒有作業,孩子們可是歡呼雀躍。至於家長方面就看對孩子學習的情況如何去認識了,當然意見不一,對於不布置作業多數家長肯定有意見。但是真正不布置作業真正高興的還是老師,這是為什麼,稍後一併來解釋,現在這兒賣個關子。
在一個班級當中孩子的學習程度個不一樣,但是老師很難做到針對每一個孩子,只能是統一布置。而孩子們因為各自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因素完成作業的時間也各不一樣。所以出現好的吃不飽,弱的吃不了等情況。而作業拖拉的孩子最容易出現在習慣差或學困生當中。這些都是目前作業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說個實在話,老師不和你談作業的問題。估計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過於優秀,作業問題不大;另一種是這位老師覺得你孩子作業無所謂。後者是不是更為恐怖啊!所以首先的明白老師和你談孩子的作業,說明老師還是比較重視你孩子。
也可以這樣說吧!目前學校都有各式各樣的考核,所以老師儘可能讓每個孩子成績有所提高,所做的除了平時上課,所能督促的只能是作業這個環節了。所以對於老師和你談孩子作業至少說明孩子還有進步的空間,所以這個時候和老師多溝通一下,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穫。
當然看到微信群裡說老師語言、語氣不好,這個我不做過多的評價。這種情況畢竟少數,不代表全體教師隊伍。有時對於個別家長,我有時也醉了,一件事叮囑三四遍還是無所謂。老師是你孩子的老師,同樣不可能成為家長的保姆。當然這也是極少數家長,同樣也不是主流群體。有些事不親身經歷或洞悉事情原委,有些事真不好評價。
上面說了說作業的必要性,以及作業當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接下來我說一說,為什麼會出現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
二、作業的批改主體。
對於網上、媒體一致都認為你老師不批改作業就是一種錯誤、是教育當中你老師的缺失。表象確實是這樣的,批改作業本身也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有些網友也說以前老師多辛苦,作業帶回家中批。這也是事實,無法反駁呀!說個實話有些老師真沒辦法批完作業。
這是我從百度搜索《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在校生2.82億人》南方都市報的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簡單估算一下小學寫作業人數和批改作業的老師。專任教師批改作業的我們算三分之一,來算一算。大概一個老師對應50多個孩子。但實際情況比這嚴重的多,2008年外出在一所西部小縣城賽課,二年級一個班63個孩子,四個班都是60多人。數學老師2人承擔這麼多孩子,可以想像在小學高年級老師批改作業的情況。
以我熟悉的數學作業為例一般有課堂作業寫在作業本上,課外留一項作業2頁b5大小,每個孩子課外批改作業時間平均2.5分鐘(這也是最低時間,不含課堂作業時間),老師批改作業的時間大概300分鐘,如果仔細批改的話無論從作業的數量和種類上來說遠遠多餘這個時間。再加上上課至少三節課還有課後要盯孩子大概150分鐘,總計450分鐘,7.5個小時高強度的勞動,就是剛入校的年輕老師也受不了。語文學科除了常規的作業,還有作文。如果再有個平時測驗啥的那就花費更多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備課,教研,每年80學時的繼續教育和其他學習,業務筆記,政治筆記,聽課記載,教學反思等各種筆記,咱們這兒還算是情況特殊,相等輕鬆一些,地方教師事情更多,教師一天工作的時間大家可以腦補一下,時間夠不夠。
如果要訂正孩子錯誤,估計好多老師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老師即便有時間,孩子不一定有時間。並不像好多人想的那樣,一天上上課。我一直都帶兩個班數學,好在咱們這兒是小班額,兩個班最多不超過70人。一天最忙的就是批改作業,督促改錯,這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上課。一天只少3節課時間話費在作業上面,如果再碰上個測試啥的,只能拿回家批改了。
這就是目前批改作業的現實情況,現在科技進步了,可批改作業這還是個純手工活。教學設備現在大幅度的提升,而在作業這一塊一直是教師當中的痛點。作業批改了,如果不訂正錯題對於孩子學業水平的提升起到的作用很小。雖然對於這一塊有各種各樣的研究,可這都是針對少量孩子的,無法真正做到大面積普及。
但是由於期末考核,另外孩子知識的夯實還得依靠平時的作業。在教師眾多時間當中部分教師對於作業的批改只能另想辦法,只能把作業的批改轉移到家長身上。這就是為什麼有家長批改作業情況的發生。而各媒體責怪教師對不批改作業,並沒有真正深入其中了解真正原因。當然我說到這裡並不是為這部分老師洗白,這僅僅是目前有些老師批改作業的現實困境。
總結一下作業困境,目前有些班級人數多,而相應的教師比較少;學校之間考核壓力大,只能把這個壓力轉移到學生平時作業上面;現在教學技術和設備有明顯進步,而作業的批改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純手工作業上,絲毫沒有進步。這當中老師的時間是最為主要的,也許有人說學校時間不夠,可以帶到家裡。偶爾幾次可以,如果成為常態那那是不顯示的,還成是你自己,天天把工作帶回家行嗎?
對於目前某些部門處理這個問題的憂慮。前段時間看到某省明文規定不需家長批改作業等方面報導,很是憂慮。當然憂慮的不是說不允許家長批改作業這事,說白了讓家長批改本身也不可取,又時緊急了一兩次家長也能理解,次數多了就成問題了。
那麼目前面臨教師作業批改沒有合理的途徑解決問題,只能是少布置作業或不布置作業。這樣就減少作業的批改,當時這對於多數孩子來說就很不利,作業練習量沒達到,學習的知識就無法夯實,受損的還是孩子。時間一長,孩子的問題就暴露無遺。
問題的解決方法:
1、實行小班化教學,這個推行起來還得一定時間。目前義務教育當中的老師還是很缺的,更不要說新增班級,老師的缺口會更大了。另外這樣一來就得加大基礎建設,投資比較大等現實問題也在制約。但這也是解決目前作業批改的問題。算是一種方法吧!
2、依靠科技的進步,建立智能化的作業批改系統或智能作業資料庫等,減輕批改作業強度。同時也通過學生作業的提交,對於孩子們作業中出現的問題,經過智能批改系統統計出來,讓廣大教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投入到孩子們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糾錯中。使作業的批改從形式轉為質的提升。
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在某機構的作業系統當中已經實現作業自動批改(這僅限於選擇題),之後有數據統計,那些題型孩子出現的錯誤率比較高。同樣也提供了一些練習題,老師可以選題,系統對於選擇題自行批改,對於其他題型還得自行批改。批改完之後對於本次作業有個直觀的數據統計,還是很便捷的。當然也有個不好的問題,就是終端問題,需要電子設備,這肯定會引起各種爭論。當然也可以在逐步實踐中,進行探討和完善。
像這種創新系統難度不大,對於整個教育系統來說解決這個問題應該不難。但是從目前來看並沒有聽說任何從教育部門機構進行對於此問題研討。我覺得比起什麼教學法的研討等,解決教師目前作業批改問題還是最有效的,具有普偏性,更容易被教師接受。
當然建立這種智能的作業系統,損失最大的是,以教輔為主的各大出版商。這對他們的利益衝擊最大,當然這些出版商也可以和教育部門聯合開發這種智能作業系統。當然這也是無法繞開的題外話。
這實際就是燈下黑的問題,大家都覺得批改作業是你老師的問題。多少年來一直如此,而忽視了社會的發展,有些問題已經不是老師能解決的。面對孩子眾多,教師時間缺乏等現象,這都是目前時代發展的現狀。我覺得當遇到問題,先去深究問題的根源,再來解決問題才更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流於表面,這樣只能讓問題解決的更加畸形。試想一下如果老師都減少作業或不布置作業,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放心嗎?
3、也可以購買目前有些作業批改系統,緩解教師批改作業的壓力。當然這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增加電子設備方面的經濟壓力,無人監管下孩子對於電子設備使用問題。只能在使用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最後我希望各位老師,家長和孩子共同呼籲教育部門能通過科技創新,建立健全新的、智能的、作業批改系統!讓孩子們通過作業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學業水平和學習能力!讓作業成為孩子們學習的真正助力!也讓老師從簡單的作業批改上升到孩子們學習盲區的指引上來!
題外話:勿噴,不在教師行業不知教師心酸!絕大部分教師還是比較敬業的!
關注後主頁會有更多資料敬請查詢,請收藏,轉發,關注點讚!您小小的舉動是作者努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