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最脫俗的詞牌,六首最經典《臨江仙》,感受坦然與釋懷!

2020-12-16 有伴陪你讀詩詞

臨江仙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臨」本意是俯身看物,臨江而看的自是水仙。南宋黃昇《花庵詞選》註:「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明董逢元《唐詞紀》認為,此調「多賦水媛江妃」,即多為詠水中的女神。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是明代才子楊慎所作《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後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歌詞有引用。

〔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何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託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不如與知己同飲共醉,將歷代興亡事都付之談笑中。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宋〕晁衝之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這是作者和舊遊離別後懷念往日汴京生活的詞,是一首懷舊之作。全詞以淡雅的筆觸追憶昔日的歡娛和友情,由歡聚寫到分離,由分離寫到夢思,由夢中相見而不願相問,歸結到春歸花落,不問自明。筆法層層轉進,愈轉愈深,愈深則愈令人感慨不已。內容傷感悽楚而情調開朗樂觀,詳盡了坎坷的遭遇和人世的滄桑,同時朦朧地透出了一種悵惆情緒,可謂獨具匠心。

〔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上片先從時間著筆,回憶前番離別,再就空間落墨,概述仕宦生涯。分別雖久,可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東坡對友人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節的評價,也是他的自勉自勵,寓有強烈的身世之感。詞的下片切入正題,描繪出一幅月夜送別的孤獨、憂傷的畫面。

「樽前不用翠眉顰」一句,由哀愁轉為曠達、豪邁,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最後,以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胸懷總收全詞,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度。

〔宋〕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首《臨江仙》含蓄真摯,字字關情,在作者眾多的懷念歌女詞中更有其獨到之處。詞的上闋「去年春恨卻來時」可說是詞中的一枚時針,它表達了詞人處於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於他和小蘋有過一段甜蜜幸福的愛情。時間是這首詞的主要線索。其餘四句好像是四個相對獨立的鏡頭,即夢後、酒醒、人獨立、燕雙飛,每個鏡頭都渲染著詞人內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

〔清〕納蘭性德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這篇臨江仙題為寒柳,詠物為古典詩詞之大宗,而原其宗旨,「物」本是外殼,是媒介,抒情才是本質,是核心。這首詞中,在「層冰積雪摧殘」、「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等句刻畫出那婀娜楊柳的「寒意」之外,詞人更著重「摧殘」、「憔悴」、「夢斷」、「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的情感的抒寫,亦將他複雜悽咽的內心感受特別深曲又特別準確地傳遞出來。寫寒柳而字裡含情,弦外有音,此之謂「言之有物」。

〔宋〕辛棄疾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此篇臨江仙題為探梅,詠梅而扣住一個「探」字。惜花心懶而獨愛梅者,梅花先於眾芳,更冰姿玉肌,獨立不阿。此詠梅而寫人,譏嘲世俗而自抒懷抱。下片因愛梅而賦清新之詩,由「流水帶溪雲」,至「歸路月黃昏」,足見探梅之時久,愛梅之情深。

〔五代〕李煜: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五代〕牛希濟:簫鼓聲稀香燼冷,月娥斂盡彎環。風流皆道勝人間。須知狂客,拼死為紅顏。

〔宋〕蘇軾: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宋〕蘇軾: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宋〕毛滂: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宋〕陳克: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宋〕史達祖:羅帶鴛鴦塵暗澹,更須整頓風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

〔宋〕陳與義: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宋〕李清照: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宋〕李清照: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宋〕歐陽修: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閒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清〕曹雪芹: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關注有伴陪你,便是人間好時候

相關焦點

  • 宋詞中最芳香甜蜜的詞牌,十首最經典的《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等。宋人將七言八句仄韻之《玉樓春》誤作《木蘭花》,其第一、三、五、七句,每句減三字,成為四字句,於是創為《減字木蘭花》,首先以這個詞牌名填詞者為柳永,屬仙呂調。宋人用此調者極多。,適於各種題材。〔宋代〕朱淑真: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 宋詞中最浪漫的詞牌,六首最經典《蝶戀花》,感受愛的喜與傷!
    《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關於蝶戀花的由來,明人楊慎在《詞品》中附會為取自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東飛伯勞歌》:「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然此調本為唐代教坊曲,源於盛唐時期,屬於新的燕樂曲,絕不可能是六朝時所創製的曲。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是第一首易「鵲踏枝」為「蝶戀花」的詞作。
  • 宋詞詞牌釋義:《浣溪沙》,最為常見的詞牌名,經典詞作甚多!
    ,宋詞詞牌名非常多。雖然宋詞是盛於宋代,但是從歷史上來看,最早不晚於齊梁就有了詞的含義,唐代的溫庭筠原則上被稱為「宋詞」鼻祖。很多詞人喜歡用這個,經典之作也非常多,比如晏殊、李清照、蘇軾、秦觀等等均有以《浣溪沙》為題的經典詞作,而且很多傳誦久遠。而且更重要的《浣溪沙》更傾向唐詩的組成結構,都是七字為一句。表達上更連貫更一氣呵成。而且易記。
  •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驚豔世人千年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都有佳句,令人叫絕。讀一讀,你最愛哪首?01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 這首宋詞,每一句都包含一個詞牌名,你能看出是哪些詞牌名嗎?
    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說:南宋以後,詞亦為羔雁之具!意思就是,宋詞發展到南宋,就變成了人們之間相互饋贈的禮物,失去了真情。失去真情之說太過絕對,不能盡信。但宋詞成相互饋贈之禮確實有之。在南宋,文人之間唱和、祝壽、慶賀都必填詞相贈,這類詞多是應酬之作。即便是詞中之龍辛棄疾,也曾寫下大量祝壽之詞。
  • 唐詩宋詞之最,最稀有的詞牌名,至今沒人敢為其填詞
    在這些詞牌名中,有幾個可是非常難填詞的,號稱最稀有的詞牌名,至今都沒人敢為其填詞,大冰就帶大家去看看這些最稀有的詞牌名吧。《字字雙》這種詞牌名雖然稀有,可是也達不到孤品這種程度,還是有詞人喜歡寫這樣的詞,這種詞可是非常有格律的,因為它的格式,在一句詞中的最後一個字和倒數第三個字是一樣的,而且這首詞居然還有平仄,而且平仄押韻,可見這詞的難度,比如這兩句。
  • 宋詞中最滿懷希望的詞牌,史上最經典的《謁金門》,感受悲傷失落
    謁金門,詞牌名,又名「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出塞」「東風吹酒面」「不怕醉」「醉花春」「春早湖山」等,原為唐教坊曲。此調因有三個六字句,使此調表情壓抑,悲咽;韋莊此詞最能體現調情特點,並為唐宋通用之體。西漢武帝以西域大宛馬銅像立於皇宮魯班門外,因改魯班門稱金馬門。
  • 詩詞:十大經典詞牌名,誰是你心中的第一?
    詞牌,即詞的格式名稱。詞的格式多達上千種,古時的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故命名為「詞牌名」。這些精巧的詞牌名,每個都有它特定的聲情,或細膩輕揚,或激越豪放;或幽怨悽涼,或慷慨雄壯。
  • 描寫婦女勞動的詞牌,八首經典宋詞《搗練子》,感受辛勞與孤獨!
    李清照《行香子》中有:「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古代詩歌中,搗衣或搗練聲已經抽象為一種意象,是一種情感的符號,常常用來表現徵人婦對遠戍邊關的丈夫之思怨,當然不僅僅限於徵婦怨,也可以是一般夫婦、情人的思憶之情,甚或是實際並無具體對象而純屬某種心理感覺的類似情緒。
  • 2020東大通知書為學子唱一曲《臨江仙》!你了解「臨江仙」嗎?
    禮盒形式,經典「東大藍」,打開封套,《臨江仙》的校歌悠揚響起。先了解一下「臨江仙」吧! 《臨江仙》本是唐教坊曲名,後為詞牌名。屬雙調,間於中調與小令間。柳永《樂章集》入「仙呂調」。「仙呂調」是「黃鐘宮」的六調之一,「黃鐘大呂」屬高亢激越的聲調,故極長於抒情。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對於蘇軾這樣的宋詞大家來說,對於詞牌的運用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君不見一曲「水調歌頭」,原本並沒有多少優秀作品,但是自從蘇軾吟出「明月幾時有」,就已經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而他用同一個詞牌,卻寫出了兩首情感色彩截然相反的宋詞作品,更能夠看得出他對宋詞詞牌運用得駕輕就熟,隨心所欲。而這個蘇軾最偏愛的詞牌,就是「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詩詞天地」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
    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據統計,在詞海中,有3000多個不同的詞牌名。去除掉非名家詞牌,也有800多個,光柳永一個人就使用過100多個詞牌。這麼多的詞牌,即使是專業填詞的人,也記不住啊。好在,我們常見的其實也就100多個。
  • 極其生僻的詞牌,《全宋詞》中僅收錄了一首作品,卻是佳作!
    當然,說起宋詞,也肯定是人人熟悉的,但是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宋詞的創作要遠遠難於唐詩!何也?唐詩的格律平仄對我們來說雖然也有些拗口,卻也在短時間內可以很輕鬆的記住!但是宋詞就麻煩的多,因為宋詞的創作比唐詩要自由的多,於是就出現了數不清的所謂的詞牌,每個詞牌對應自己特有的韻律和平仄,除非是極有文化修養和音律格調修養的人,很難在短時間內記清每個詞牌的格律和平仄!
  • 中國詩詞大會:一首《臨江仙》,引出才子楊慎一曲《西江月》
    那首《臨江仙》,是出自這彈詞的第三段《說秦漢》,今天接著分享其它的。就從頭開始吧。第一段是「總說」。我們且來看它都說了些什麼?《西江月》詞牌,另有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叶韻,五十一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代表作有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 哪一個詞牌最深情?這3首分別寫於唐宋清的代表作,把相思寫絕
    我是@最愛宋詞,陪你讀最美的詩詞、品最甜的愛情。歡迎關注加轉發如果說宋詞是一園嬌豔的玫瑰,詞牌就是那花圃的小徑,只有走過幽長的芳徑才能目睹最靚麗的風光。如果說宋詞是一曲悠揚的清歌,詞牌就是那最初的音符,只有穿過淺淺的前奏才能撩撥最溫暖的律動。
  • 覓我風情句,還君婉約愁;六首最難填的詞牌,說最深情的相思
    在一千多個宋詞詞牌中,最短的是《十六字令》,總共只有16個字;最長的是《鶯啼序》,四闋長調,共240個字;最流行的詞牌是《浣溪沙》,最出名的是《念奴嬌》、《水調歌頭》,最美的是《蝶戀花》和《西江月》。而最難填寫的,應該是有「二仗三槍一破一襯一應」要求的《喝火令》了。
  • 讀了那麼多宋詞,你真的知道詞牌是什麼嗎?
    作為華夏民族的傳人,可以說我們打小就接觸唐詩宋詞,我猜大家背的第一首古詩不是《春曉》就是《靜夜思》。這些經典古詩幾乎都有也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讀起來朗朗上口。而既然有這麼多個格式,那麼後人為了方便記憶和使用,就將同一個格式的若干個變體,或者幾個格式合併為一起,為它們共取一個詞牌,也就是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至於這個詞牌的取名主要有以三個來源:一、來自樂曲名稱。
  • 這八首《臨江仙》流傳千古,你都知道嗎?
    關於詞牌《臨江仙》 龍榆生先生《唐宋詞格律》記「《臨江仙》雙調小令,唐教坊名曲。《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 史上最「拗」的一首宋詞,開頭第一句就五連平
    唐詩宋詞都講究格律,字數、句數、平仄、對仗、雅韻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唐詩中的近體詩有絕句、律詩,又分五言七言,每種形式的格律體式不過四個類型,倒不難記。而宋詞則繁瑣多了,宋詞詞牌上千種,每個詞牌都有各自的格式,而且填詞需合音律,用字之時還要考慮用字平仄音聲是否符合音律聲調。
  • 臨江仙·自勉|莫問青春餘幾許,韶華飛逝總難收
    臨江仙·自勉文/曉安不覺天邊紅日落,餘暉又上高樓。隻身碌碌懶回眸。註: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等。屬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的臨江仙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