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即可收聽李榮德先生(新加坡)朗讀音頻
◆ ◆ ◆
文 | 連士升
圖片 | 來自網絡
本文選自《連士升文集第二卷》
健全的母語教育,使人有表情達意的良好工具,同時,使人有立身處世的技能。
「鄉音」的另一名稱是「母舌」或「母語」(Mother Tongue)。一個嬰孩在慈愛的母親的撫育下,心裡非常愉快,模仿的本能又極強烈。從他一歲左右剛學話的時候起,母親怎麼說,他也跟著怎麼說。到了四或五歲生日的時候,他已經能夠自由運用各種語法和語氣了。他的字彙和成語天天在增加。除非在十歲以前,把他換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環境,另一地方,強迫他從頭學習另一國語或方言,他的濃厚的鄉音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友人劉攻芸先生非常推崇韓素音女士的英文學造詣。他說:「韓素音的英文才夠英國的味兒。」但是韓素音本人說:「我之所以能夠寫得一手英文,為的是得力於中文。」這話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事實的根據。蔣彝先生二十年來靠英文謀生,也靠英文成名。在他所發表的二十種英文著作中,除小部分以「啞行者」的名義撰述各地的遊記外,比較充實的著作不但以中文材料做背景,而且根本上是用英文來討論中國的書法和美術。此外,他書中的插圖是純粹中國的筆調,這對於外國的讀者不消說有新鮮的感覺。
我固然注意「鄉音」或母語的重要性,但我不反對人家學習外國語。我所爭的就是韓文公所提出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①這一點。換句話說,華人的子弟須先精通中文,等到行有餘力,才兼治英文。假如華人的子弟先學習英文,甚至把中文置之腦後,這不但使他見棄於高明的外國人,而且使他在華洋雜處的社會裡不知所措。
提到學習「母語」問題,我們不禁會想到瑞士。瑞士的人種很複雜,它的一切公文是用德、法、意三種文字寫成的。在法律上,任何人都得享受平等待遇。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學校;兒童把母語讀通後,便開始學習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種語文。對外政令統一,對內彼此平等,所以瑞士的社會秩序的良好,在歐洲可以說首屈一指。
中國有兩句俗語:「子不嫌母醜,犬不厭家貧。」這些話最能道出中國文化的偉大,中國民風的醇厚。
離開故鄉三十多年了。我承認我的故鄉是個窮鄉僻壤,我也承認我的故鄉是個風氣閉塞、文化落後的地方。但故鄉賜我以健康的體魄,故鄉賦我以善良的心靈,故鄉更給我以百折不撓②的意志、積極樂觀的精神。這些東西是我出而問世的唯一可靠的本錢。
「鄉音無改鬢毛衰。」③任何人朗讀這句詩的時候,應該引以為榮,因為無情的光陰雖然一天一天摧人衰老,但濃厚的「鄉音」卻屹立不動,一點也不會變更。尤其健全的母語教育,使人有表情達意的良好工具,同時,使人有立身處世的技能。本來教育是發揮本能的手段,人類的良知良能,因教育得法而能夠充分發揮,教育的目的便算達到。不然削足適履④,儘量貶抑「母語」,藐視「鄉音」,這種辦法我卻不敢領教。
1955年9月4日於東海酒店
注釋
1.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知道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
2.百折不撓(náo) :折,挫折;撓,屈服。形容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屈服。
3.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古音讀(cuī),現在的語文教科書已改成(shuāi)了。
就,勉強湊合。
「給新青年」電臺已在喜馬拉雅FM上線
搜索【給新青年】
來這裡聆聽經典的聲音
榮譽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連士升文集》。《給新青年》公益公眾號已獲版權所有人授權發布。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給新青年》公眾號及作者「連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