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無改鬢毛衰

2021-03-05 給新青年


點上方即可收聽李榮德先生(新加坡)朗讀音頻

 ◆ ◆

文 | 連士升

 圖片 | 來自網絡

本文選自《連士升文集第二卷》

健全的母語教育,使人有表情達意的良好工具,同時,使人有立身處世的技能。

 

「鄉音」的另一名稱是「母舌」或「母語」(Mother Tongue)。一個嬰孩在慈愛的母親的撫育下,心裡非常愉快,模仿的本能又極強烈。從他一歲左右剛學話的時候起,母親怎麼說,他也跟著怎麼說。到了四或五歲生日的時候,他已經能夠自由運用各種語法和語氣了。他的字彙和成語天天在增加。除非在十歲以前,把他換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環境,另一地方,強迫他從頭學習另一國語或方言,他的濃厚的鄉音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友人劉攻芸先生非常推崇韓素音女士的英文學造詣。他說:「韓素音的英文才夠英國的味兒。」但是韓素音本人說:「我之所以能夠寫得一手英文,為的是得力於中文。」這話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事實的根據。蔣彝先生二十年來靠英文謀生,也靠英文成名。在他所發表的二十種英文著作中,除小部分以「啞行者」的名義撰述各地的遊記外,比較充實的著作不但以中文材料做背景,而且根本上是用英文來討論中國的書法和美術。此外,他書中的插圖是純粹中國的筆調,這對於外國的讀者不消說有新鮮的感覺。

 

我固然注意「鄉音」或母語的重要性,但我不反對人家學習外國語。我所爭的就是韓文公所提出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①這一點。換句話說,華人的子弟須先精通中文,等到行有餘力,才兼治英文。假如華人的子弟先學習英文,甚至把中文置之腦後,這不但使他見棄於高明的外國人,而且使他在華洋雜處的社會裡不知所措。

提到學習「母語」問題,我們不禁會想到瑞士。瑞士的人種很複雜,它的一切公文是用德、法、意三種文字寫成的。在法律上,任何人都得享受平等待遇。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學校;兒童把母語讀通後,便開始學習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種語文。對外政令統一,對內彼此平等,所以瑞士的社會秩序的良好,在歐洲可以說首屈一指。

 

中國有兩句俗語:「子不嫌母醜,犬不厭家貧。」這些話最能道出中國文化的偉大,中國民風的醇厚。

離開故鄉三十多年了。我承認我的故鄉是個窮鄉僻壤,我也承認我的故鄉是個風氣閉塞、文化落後的地方。但故鄉賜我以健康的體魄,故鄉賦我以善良的心靈,故鄉更給我以百折不撓②的意志、積極樂觀的精神。這些東西是我出而問世的唯一可靠的本錢。

 

「鄉音無改鬢毛衰。」③任何人朗讀這句詩的時候,應該引以為榮,因為無情的光陰雖然一天一天摧人衰老,但濃厚的「鄉音」卻屹立不動,一點也不會變更。尤其健全的母語教育,使人有表情達意的良好工具,同時,使人有立身處世的技能。本來教育是發揮本能的手段,人類的良知良能,因教育得法而能夠充分發揮,教育的目的便算達到。不然削足適履④,儘量貶抑「母語」,藐視「鄉音」,這種辦法我卻不敢領教。

 

1955年9月4日於東海酒店

 

注釋

 

1.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知道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

2.百折不撓(náo) :折,挫折;撓,屈服。形容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屈服。

3.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古音讀(cuī),現在的語文教科書已改成(shuāi)了。

就,勉強湊合。

「給新青年」電臺已在喜馬拉雅FM上線

搜索【給新青年】

來這裡聆聽經典的聲音



榮譽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連士升文集》。《給新青年》公益公眾號已獲版權所有人授權發布。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給新青年》公眾號及作者「連士升」。

相關焦點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原標題:「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漫畫/王志超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訊 「ɑ、o、e」裡的「o」到底是讀「襖」還是「喔」?「f」在四線三格本上到底佔幾格?「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怎麼念?是「shuai」還是「cui」?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怎麼念?是「shuai」還是「cui」?賀知章有一首詩特別有意思,歷來教材也是為之大動幹戈,這邊是小學課本中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一首詩有趣點就是在於「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字怎麼念?
  • 「鄉音無改鬢毛衰」讀音考,到底誰讀錯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怎麼念?老師坦言:家長不懂就別亂教
    「一月離校五月回,童音未改視力衰。同學相見不相識,驚問胖子你是誰?」經歷了四個月左右的「寒假plus」之後,很多人不禁這樣感嘆在朋友圈瘋傳這首被改版後的《回校偶書》。說到被改版的這首詩,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原版中的第二句——「鄉音無改鬢毛衰」。
  • 「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孩子:不懂別亂教
    「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孩子:不懂別亂教琪琪是一位85後媽媽,因為丈夫工作忙,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琪琪在輔導女兒寫作業,這天琪琪正常輔導女兒做功課,突然看到女兒做題的時候,「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琪琪瞬間就不高興了,以為是老師判錯了。
  • 「鄉音無改鬢毛衰」,究竟該咋讀?
    前天有老師發消息來問我:「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究竟讀哪個音?  什麼?這也成問題了?
  • 鄉音無改鬢毛衰shuai?問過賀知章同不同意了嗎?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說是「說shui服」改「說shuo服」了,「粳jing米」改「粳geng米」了……更奇葩的是將很多古詩詞的讀音也改了。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cui。」給改成了shuai。
  • 南郭居士|鄉音無改鬢毛衰|古詩詞中的「衰」字到底該怎麼讀?
    「兒子在家背《回鄉偶書》,我還特意糾正他,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應該讀cuī而不是shuāi,沒想到糗大了,兒子拿了課本指著注音給我看,果然書上注的是shuāi。」於是呼關於該字的讀音就出現了兩派意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於是解讀該字的讀音也許就成一塊硬骨頭,因為不管你作何解釋,都會有一派反對你。那麼這個「衰」到底該怎麼讀呢?
  • 鄉音無改鬢毛催,讀shuāi還是cuī?
    當時有很多讀者留言問另外一個和我們小時候學的教材不同的古詩讀音,那就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裡面那句「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小時候語文老師教我們這個字應該讀「cuī」,但目前的多數教材裡則基本都會標註成「shuāi」的讀音。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留住鄉音,就留住了鄉愁,也就留住了中華文化根脈。>鄉音 入心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似乎愈遠愈久便愈感到它不可抗拒的引力……鄉音 入脈鄉愁不墨千秋畫,鄉音無弦萬古琴。只因年少時在四川度過,喜歡上文學與詩詞在四川,妻子也曾在四川樂山念書……六十餘年鄉音無改,興致上來,他還用四川話「擺起龍門陣(聊天)」,「我們兩個說的四川話,加起來比岷江、嘉陵江都長。」
  • 「鄉音無改鬢毛衰」,怎麼讀才對?
    宋代趙令畤所著《侯鯖錄》卷二有「賀知章回鄉偶書詩」條,其中第二首作:「幼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面毛。兒童相見不相識,卻問客從何處來。」據孔凡禮先生考證,《侯鯖錄》大約刊刻於南宋初年。這是《回鄉偶書》第二早的版本,相比於《總集》,其中有兩處非常關鍵的異文。其一,「面毛䰄」。「䰄(sai1)」字不見於《廣韻》,但是見於《集韻》的咍韻。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到底怎麼念?
    比如說回鄉偶書中的「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我們原本的正確讀音念為(cui),而現在老師則說現在規範讀法為(shuāi),這確實讓我們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本身漢語文字就有一字多音,一詞多意本就繁瑣,現如今有些字詞改來改去,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讀法呢?
  • 「鄉音無改鬢毛衰」shuai終究成了標準讀音?
    唐朝詩人賀知章的詩歌裡,有這樣一句:鄉音無改鬢毛衰。其中,最後一個衰字,按照以往的規定,正確的讀音是「cuī」。如果在高考或者中考中,給這個字注音為「shuāi」,那麼丟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現如今相關部門宣布,從此以後,在這句詩歌裡,標註為「cuī」是錯誤的,而標註為「衰」是正確的。這個規定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論,有人認為:這意味著文盲戰勝了有文化的人。
  • 孫玉文: 試解「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
    引申指流連,留戀,《漢書·杜欽傳》:「仲山父異姓之臣,無親於宣,就封於齊,猶嘆息永懷,宿夜徘徊,不忍遠去,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魏曹植《上責躬詩表》:「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又指安行貌,徐行貌,班固《西都賦》:「大路鳴鑾,容與徘徊。」《文選·張衡<南都賦>》:「總萬乘兮徘徊,按平路兮來歸。」李善註:「徘徊即遲遲也。《毛詩》曰:行道遲遲。」 張銑註:「徘徊,安行狀。」
  • 「原創連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感動了多少遊子?
    那些書法家們~第47篇【原創連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感動了多少遊子?文/盧秀輝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他八十六歲回鄉做道士了,還寫下千古絕唱: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不會背的同學請舉手!我們保證不打死你,只會用唾沫星子淹死你。喝酒能喝到什麼程度呢?講一個故事。一次李白到京城來了,他聽說了,去看李白,倆人一聊十分投機。
  • 「鄉音無改鬢毛衰」以後讀音是shuai,是時代變化還是文明讓步?
    唐朝詩人賀知章的詩歌裡,有這樣一句:鄉音無改鬢毛衰。其中,最後一個衰字,按照以往的規定,正確的讀音是「cuī」。如果在高考或者中考中,給這個字注音為「shuāi」,那麼丟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現如今相關部門宣布,從此以後,在這句詩歌裡,標註為「cuī」是錯誤的,而標註為「衰」是正確的。這個規定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論,有人認為:這意味著文盲戰勝了有文化的人。不過,也有說法認為:這種改變其實也是一種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體現,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應該如何評判?
  • 在千帆,「鄉音未改鬢毛衰」「笑問客從何處來」之後,是我嗎?
    回到這裡,我穿著城市的外套,裹著「鄉音未改鬢毛衰」的心臟,說的是「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地方口音,這不適合這種情況。每日旅遊之家前面的小馬路現在改名為北四環,原來,道路兩旁都是長得很快的高大泡桐樹,一般都長到兩邊一大片夏天,樹冠就像一把大扇子,緊緊地覆蓋著馬路,頂部是一個大的太陽,樹下是陰涼。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假如時間靜止
    所以啊,那個將李白稱作「謫仙人」的賀知章多年後返鄉,也不得不發出寂寥蕭索的感慨——《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現在的我們不用少小離家老大回,只用十年的時間,就可以失去故鄉。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中的「斜」,原來讀作「xiá」,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卻改成了「xi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古時候讀「cuī」,現在改為「shuāi」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的注音由「jì」改為「qí」。這樣的改動有科學依據嗎?這些字到底該怎樣讀呢?
  • 古詩詞中「衰、斜、騎」怎麼讀?長沙名師指點迷津
    星辰在線2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中,「衰」、「斜」、「騎」究竟該怎麼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