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漫畫/王志超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訊 「ɑ、o、e」裡的「o」到底是讀「襖」還是「喔」?「f」在四線三格本上到底佔幾格?「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開學兩個多星期,不少小學生家長開始不淡定了:怎麼孩子學的漢語拼音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啦?到底怎麼樣讀、怎麼樣寫才正確?記者昨天專門請教語文學科專家,這些把孩子和家長繞暈了的拼音確實有點難。

  [「o」到底是讀「襖」還是「喔」?]

  70後、80後家長讀「我」,孩子讀「襖」

  「早就聽說拼音是個難點,現在終於有切身體會了,『ɑ、o、e』裡的『o』的讀音就困惑到我們了。」周女士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級,這兩天家長論壇裡熱鬧談論的都是拼音,不少70後、80後家長發現,老師教的拼音和自己當年學的有點不一樣。「我們小時候學的『o』音是和『我』同音的,但是小朋友回家後說老師教的要口型圓,讀出來的音是『襖』。」為此周女士還反覆看了學校發的配套語文學習光碟,示範口型和讀音都是「襖」。

  單單讀一個字母問題還不大,可是上個星期開始學聲母,周女士和家長們發現,「bpmf」這些聲母和「o」的「襖」讀音拼在一起特別怪。「比如『婆婆』『伯伯』,如果和『p』和『o』的『我』讀音在一起,讀起來比較順,如果和『o』的『襖』讀音拼在一起就感覺不對了。」

  ■專家看法

  觀點1:讀「喔喔奶糖」的「喔」

  「『o』的讀音一直有爭論,單韻母要保持口型的不變化,必須讀『襖』,讀『喔』口型就要變化,但是在拼讀的時候,就不能讀『襖』又必須讀『喔』。」南京一所小學一年級語文王老師告訴記者,她在教學時都是從實際識讀出發,讓孩子讀「喔喔奶糖」的「喔」音,嘴巴圓圓。

  「小朋友本來就有母語的發音經驗,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知道『喔喔奶糖』,把漢語拼音學習放到具體的語境中更容易學,也更具有操作性,孩子們也不會有困惑。」這位老師認為,拼音本來就是給漢字服務,讓人能讀清楚漢字的,不能本身複雜化。

  觀點2:哪個更符合口語經驗讀哪個

  「o」到底是讀「襖」還是「喔」?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楊新富認為,還是應該把拼音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哪個更符合口語經驗和生活經驗,就讀哪個音。

  「漢語拼音學習不必鑽牛角尖,發聲部位、口型舌型這些都是語音專家要研究的技術問題,我們的孩子沒有必要那麼講究,漢語拼音的教學定位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讀音首先來自於生活實踐,要放到具體的情境中讀。」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shuāi還是cuī?]

  課本「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讀shuāi

  劉先生的孩子上小學四年級,前幾天回家讀語文閱讀的古詩——賀知章《回鄉偶書》,劉先生發現和自己當年學的不一樣了。「我們當年學的時候,老師特別強調『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讀cuī,說這樣讀才押韻,可是兒子說老師讓他們讀shuāi,讀本上的漢語拼音注釋也是shuāi,到底應當怎麼讀?」劉先生把自己的困惑在家長群上一發布,引來一陣共鳴,大家基本上都是70後的爸爸媽媽,對當年老師教的「鬢毛衰(cuī)」記憶深刻,紛紛大呼「錯亂了」。

  ■專家看法

  從今不從古,教材上統一讀shuāi更容易理解

  記者昨天採訪了一位參與蘇教版語文教材編寫的專家,「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的確由cuī的讀音變成了shuāi。「我們蘇教版語文教材並沒有把這首古詩編入課文,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有這篇課文,『衰』的讀音註明shuāi。」專家告訴記者,儘管蘇教版教材沒有這篇古詩,但是不少小學在自己的閱讀校本課程中都收錄了這首詩,讀音也統一改為shuāi。「在古今語音變化中,我們語文學科有一個原則是『從今不從古』,這首詩用shuāi這個音基本意思是衰老、衰落、衰殘、衰敗等,人老時鬢髮疏落變白,也是一種衰殘的現象,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專家表示,「衰」讀cuī的音,在古代漢語中,一是表示用粗麻布製成的毛邊喪服,二是表示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標準遞減,在現代漢語中「衰」讀cuī的音要寫作「縗」,只表示「喪服」的意思。「這樣的意思當然與『鬢毛衰』的意思不相吻合,在現代漢語規範化詞典中基本不提了。」

  [「f」在四線三格本上到底佔幾格?]

  「f」小尾巴拖到第三格被老師打了叉

  「漢語拼音『f』在四線三格本上到底佔幾格?兒子說老師教的佔兩格,尾巴不許拖到第三格,我怎麼記得自己以前學的是佔三格啊。」孩子上星期新學了聲母「f」,一年級家長楊女士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的「f」書寫小尾巴拖到第三格的都被老師打了叉,她把自己的疑惑發在了家長群裡立刻引起了熱烈討論。「f佔兩格多不舒展啊,怎麼看都彆扭,我們以前學的好像是三格啊。」一位家長認為,印刷體f的寫法和手寫體的f是不同的。「手寫體f應佔『四線三格』的拼音本中的三格,印刷體只是佔兩格,不知道老師是什麼評判標準。」

  ■專家看法

  拼音應該佔兩格,英語應該佔三格

  記者為此採訪了南京一所小學有著多年拼音教學經驗的劉老師。「我們漢語拼音的『f 』在四線三格本上的確就是應該佔兩格,書寫示範上是不能把尾巴拖到第三格的,家長和孩子有疑惑主要是受英文書寫影響,很多孩子從小學雙語,英文中的『f』在四線三格本上就是應該佔三格,小尾巴必須拖到第三格。」

  這位老師同時也建議家長不必太糾結。「有些老師教漢語拼音時,讓學生花費了較多的時間來抄寫,我認為這沒有必要。漢語拼音是個工具、是根拐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認、讀』。因此,我們應該在讀準上多下功夫。至於寫要適當,不要片面追求書寫得漂亮、入體,做到『正確書寫』就可以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鄉音無改鬢毛催,讀shuāi還是cuī?
    (點擊閱讀:遠上寒山石徑斜,讀xiá還是讀xié?)當時有很多讀者留言問另外一個和我們小時候學的教材不同的古詩讀音,那就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裡面那句「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小時候語文老師教我們這個字應該讀「cuī」,但目前的多數教材裡則基本都會標註成「shuāi」的讀音。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怎麼念?老師坦言:家長不懂就別亂教
    「一月離校五月回,童音未改視力衰。同學相見不相識,驚問胖子你是誰?」經歷了四個月左右的「寒假plus」之後,很多人不禁這樣感嘆在朋友圈瘋傳這首被改版後的《回校偶書》。說到被改版的這首詩,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原版中的第二句——「鄉音無改鬢毛衰」。
  • 「鄉音無改鬢毛衰」,究竟該咋讀?
    前天有老師發消息來問我:「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究竟讀哪個音?  什麼?這也成問題了?
  • 南郭居士|鄉音無改鬢毛衰|古詩詞中的「衰」字到底該怎麼讀?
    「兒子在家背《回鄉偶書》,我還特意糾正他,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應該讀cuī而不是shuāi,沒想到糗大了,兒子拿了課本指著注音給我看,果然書上注的是shuāi。」於是呼關於該字的讀音就出現了兩派意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於是解讀該字的讀音也許就成一塊硬骨頭,因為不管你作何解釋,都會有一派反對你。那麼這個「衰」到底該怎麼讀呢?
  • 鄉音無改鬢毛衰
    「鄉音」的另一名稱是「母舌」或「母語」(Mother Tongue)。一個嬰孩在慈愛的母親的撫育下,心裡非常愉快,模仿的本能又極強烈。友人劉攻芸先生非常推崇韓素音女士的英文學造詣。 「鄉音無改鬢毛衰。」③任何人朗讀這句詩的時候,應該引以為榮,因為無情的光陰雖然一天一天摧人衰老,但濃厚的「鄉音」卻屹立不動,一點也不會變更。尤其健全的母語教育,使人有表情達意的良好工具,同時,使人有立身處世的技能。本來教育是發揮本能的手段,人類的良知良能,因教育得法而能夠充分發揮,教育的目的便算達到。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怎麼念?是「shuai」還是「cui」?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怎麼念?是「shuai」還是「cui」?賀知章有一首詩特別有意思,歷來教材也是為之大動幹戈,這邊是小學課本中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一首詩有趣點就是在於「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字怎麼念?
  • 「鬢毛衰」的「衰」不宜讀cuī
    「回」讀huí,「衰」讀shuāi,「來」讀lái,要說押韻,只有同屬開韻(ɑi)的「衰」「來」可以算得上,屬於微韻(ui)的「回」是不能與之相押的。研究唐詩吟誦的人,為了解決今音不同韻的矛盾,特地把「衰」字原來的讀音shuāi 改為cuī(催)。許多唐詩選本、音碟和小學的語文教師都對此加以採納,仿佛已成定論。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到底怎麼念?
    比如說回鄉偶書中的「鄉音無改鬢毛衰」,衰字我們原本的正確讀音念為(cui),而現在老師則說現在規範讀法為(shuāi),這確實讓我們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本身漢語文字就有一字多音,一詞多意本就繁瑣,現如今有些字詞改來改去,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讀法呢?
  • 「鄉音無改鬢毛衰」讀音考,到底誰讀錯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鄉音無改鬢毛衰」以後讀音是shuai,是時代變化還是文明讓步?
    唐朝詩人賀知章的詩歌裡,有這樣一句:鄉音無改鬢毛衰。其中,最後一個衰字,按照以往的規定,正確的讀音是「cuī」。如果在高考或者中考中,給這個字注音為「shuāi」,那麼丟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現如今相關部門宣布,從此以後,在這句詩歌裡,標註為「cuī」是錯誤的,而標註為「衰」是正確的。這個規定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論,有人認為:這意味著文盲戰勝了有文化的人。不過,也有說法認為:這種改變其實也是一種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體現,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應該如何評判?
  • 「鄉音無改鬢毛衰」shuai終究成了標準讀音?
    唐朝詩人賀知章的詩歌裡,有這樣一句:鄉音無改鬢毛衰。其中,最後一個衰字,按照以往的規定,正確的讀音是「cuī」。如果在高考或者中考中,給這個字注音為「shuāi」,那麼丟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現如今相關部門宣布,從此以後,在這句詩歌裡,標註為「cuī」是錯誤的,而標註為「衰」是正確的。這個規定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論,有人認為:這意味著文盲戰勝了有文化的人。
  • 古詩詞中「衰、斜、騎」怎麼讀?長沙名師指點迷津
    星辰在線2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中,「衰」、「斜」、「騎」究竟該怎麼讀呢?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友自嘲「上了個假學」
    這幾天,一篇《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帖子在網上引起熱議。「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cuī還是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念xiá還是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念jì還是qí?「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野」,念yǎ還是yě?
  • 鬢毛衰的衰該怎麼讀?
    【鬢毛衰的衰該怎麼讀?】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盛大林:「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可謂家喻戶曉,但詩中「衰」字的讀音,乃至此字究竟為何字,一直存在爭議。shuāi還是cuī?「衰」還是「摧」或「催」?
  • 鄉音無改鬢毛衰shuai?問過賀知章同不同意了嗎?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說是「說shui服」改「說shuo服」了,「粳jing米」改「粳geng米」了……更奇葩的是將很多古詩詞的讀音也改了。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cui。」給改成了shuai。
  • 「衰」的論爭源於韻書刪改
    【爭鳴】「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可謂家喻戶曉,但詩中「衰」字的讀音,乃至此字究竟為何字,一直存在爭議。shuāi還是cuī?「衰」還是「摧」或「催」?
  • 「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孩子:不懂別亂教
    「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孩子:不懂別亂教琪琪是一位85後媽媽,因為丈夫工作忙,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琪琪在輔導女兒寫作業,這天琪琪正常輔導女兒做功課,突然看到女兒做題的時候,「鄉音無改鬢毛衰(cui)」,被老師判讀錯,琪琪瞬間就不高興了,以為是老師判錯了。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中的「斜」,原來讀作「xiá」,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卻改成了「xi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古時候讀「cuī」,現在改為「shuāi」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的注音由「jì」改為「qí」。這樣的改動有科學依據嗎?這些字到底該怎樣讀呢?
  • 鬢毛衰cuī還是shuāi?請對傳統文化存一份呵護之心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引發廣泛關注。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如今卻得到「認證」。對此,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說服到底念shuō fú還是shuì fú,鐵騎究竟是tiě qí還是tiě jì?事實上,這些讀音出現爭議,並非首次。
  • 漢語詞典編纂方回應「拼音被改」質疑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劉丹青昨天回復北京青年報記者,網文中提到的「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等漢字讀音並沒有改動過。  網友自嘲「上了個假學」  18日,一篇題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中提到,「由於讀錯的人較多,『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等古詩文中的讀音已經更改」。有網友表示,古詩文讀音都是押韻的,如此更改之後,古詩文失去了原先的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