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美的發布公告,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協議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支付對價7.42億元,對應收購價3.57元/股,相比收盤價溢價5.62%。本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合康新能2.09億股(佔總股本18.73%),同時疊加上豐集團、葉進吾委託(不可撤銷)的0.56億股表決權(約佔總股本比例5%),合計控制合康新能2.64億股表決權(約佔總股本23.73%),成為間接控股股東。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暖通」)以協議方式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康新能」)控股權(以下簡稱「本次收購」),總金額為7.43億元。
這並不是美的第一次出手收購,近年來,美的收購動作頻頻,但多起「相加」收購,並未在市場中激起浪花,至今仍在整合中。
2016年,美的集團宣布正式完成對日本東芝白電業務80.1%的股份收購,2018年籌備新產品線,2019年東芝冰箱落地銷售。此時距離完成收購已時隔三年,但是在此期間關於被收購的東芝品牌似乎鮮有聲色,與之前轟動整個家電行業的收購場面相比,收購後東芝冰箱聲音稍顯羸弱。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冰箱市場,國內前五大冰洗品牌分別為海爾、容聲、西門子、美的、美菱,市場份額分別為34.6%、11.7%、11.4%、11.0%、9.9%。雖然收購東芝拓展白電,但從市場份額可以看出海爾的優勢地位並未被撼動。
2017年,美的集團正式宣布,其對庫卡歷經6個月的要約收購正式完成交割工作。美的收購庫卡,選擇將「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作為新產業,一是為了尋求業務新的增長點,二是為了多元化發展,集團業務向B2B延伸。但除了合併報錶帶來的數字增長,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並不那麼美的。
從近六年營收來看,庫卡2018年之前營收增長較好,營收增長率大於ABB、發那科和安川,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指數級的增長。併購首年的業績及市場整合的協同,並未讓庫卡迎來持續增長的2018年,其淨利潤反而出現斷崖式下跌。
2019年美的三季報也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6%,主要得益於空調業務的良好表現;新並業務方面,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緊縮拉長KUKA整合時間,前三季度庫卡收入略有下滑,報告期內營收下滑2%,訂單下滑16.7%。
單庫卡和東芝這兩項收購,就花掉了美的325億元。花費如此多的價錢收購,美的的目的很明確,收購東芝是為了彌補美的在技術上的不足,獲取專利;收購庫卡,使其進入高科技和2B業務。
美的集團表示,在工業變頻與伺服領域,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逐年提升,合康新能在工業變頻器領域已處於行業市場領先地位,其工業變頻器、伺服系統將使美的集團進一步加強工業自動化與電力電子軟體驅動領域的產業布局,提升工業自動化產業鏈協同機會,拓展美的集團ToB業務規模,強化ToC和ToB業務「雙輪驅動」 的業務模式。合康新能的業務和優勢:目前主要業務包括三大板塊:節能設備高端製造業(佔比74.94%)、節能環保項目建設及運營產業(佔比17.44%)、新能源汽車總成配套及運營產業(佔比7.62%)。公司生產的合康變頻器已有良好的運行業績,在諸多應用領域處國內領先地位;公司生產的工業變頻器、伺服系統,是工業網際網路架構中與工業自動化緊密相關的核心控制系統。目前被收購標的合康新能的主要業務包括三大板塊:節能設備高端製造業(佔比74.94%)、節能環保項目建設及運營產業(佔比17.44%)、新能源汽車總成配套及運營產業(佔比7.62%)。公司2017-2019年收入規模分別為13.51、12.06和13.05億元,淨利潤0.68、-2.37和0.24億元。
收購將有利於提升工業自動化和中央空調業務競爭力。合康新能的高、低壓變頻器有助於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調的變頻化進程,提升對傳統定頻產品的競爭優勢。
在國內產業升級、節能改造以及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在內的新基建背景下,工業變頻器與伺服系統正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的自動化需求是美的該業務重要增長點。
合康新能在工業變頻器領域已處於行業市場領先地位,其工業變頻器、伺服系統將使美的集團進一步加強工業自動化與電力電子軟體驅動領域的產業布局,提升工業自動化產業鏈協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