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誘導的自組裝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納米粒子

2021-03-01 離子液體

點擊上方「離子液體」,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掌握!

標   籤:學科前沿

關鍵詞:聚離子液體 RAFT聚合 納米粒子

由於結合了離子液體(ILs)和聚合物的優點(例如,前者的類液體離子導電性、化學及熱穩定性,後者的機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聚離子液體(PILs)已逐漸成為一類極有潛力的聚合物,在催化、能量儲存和轉換、電化學裝置、分離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通過利用逐步增長聚合工藝、鏈增長聚合工藝,並將不同的聚合物結合陽離子和陰離子物種,即可獲得PILs。

目前,基於PILs的共聚高分子材料大多是由一個PILs嵌段和一個中性嵌段組成的嵌段共聚物,但關於全聚(離子液體)兩親嵌段共聚物的報導仍然很少。僅有的全聚(離子液體)兩親嵌段共聚物的例子是由Detrembleur和Taton開發的,通過聚合誘導自組裝(PISA)在水中生成全聚(離子液體)兩親性嵌段共聚物納米粒子。研究人員發現,在全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體系中,沒有觀察到常見的從球體到纖維或囊泡的形態轉變,這可能是由於兩種嵌段的不相容性。

基於此,裡昂大學Julien Bernard等人通過水分散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RAFT)聚合誘導的自組裝,設計出具有各種形態的全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納米粒子,使用一對異構ILs單體,產生在水中具有拮抗溶液行為的大分子構件。

為了通過水分散RAFT介導的PISA(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來設計精確定義的PILs-b-PILs兩親嵌段共聚物,研究者們選擇了一對水混溶性咪唑鎓基丙烯酸酯異構體,即1-[2-丙烯醯基十二烷基]-3-乙基咪唑溴化物(ADEIBr)和1-[2-丙烯醯乙基]-3-十二烷基咪唑鎓溴化物(AEDIBr),它們在水介質中的均聚分別產生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聚合物鏈。研究人員首先詳細研究了ADEIBr的水分散RAFT均聚反應,在60分鐘內實現了高轉化率(70%以上),並隨著轉化率的提高,PADEIBr的摩爾質量逐漸增加。隨後,研究者們探究了PILmacro-RAFT與NIPAAm在DMSO中的鏈延伸能力,在70°C下聚合2小時後,SEC跡線明顯向高分子量移動,PADEIBr前體的峰不再被觀察到,從而確認macro-RAFT有效地參與了鏈增長過程。

圖1. PISA法製備PIL嵌段共聚物納米粒子

圖2. (A)70 °C,使用40% w/w的ADEIBr進行水相RAFT聚合得到的單體轉化率與時間曲線; (B)SEC跡線用於ADEIBr的水性RAFT聚合; (C)70°C,在DMSO中NIPAAm為15% w/w的PADEIBr9與NIPAAm的鏈擴展得到的單體轉化率與時間曲線; (D) 使用NIPAAm進行的PADEIBr9鏈擴展的SEC跟蹤演變

(圖片來源:Polym. Chem.)

研究者使用PADEIBr9作為macro-RAFT試劑,疏水性核PAEDIBr的聚合度(DP)為200-800,[macroCTA]0/[ACPA]0= 5時,最終固體含量為5-25 wt%,聚合溫度固定在70 ℃。最初透明的聚合介質迅速變成乳白色,與PAEDIBr嵌段的生長一致,變得不溶於水並加速膠束化,在3小時內實現了AEDIBr的完全轉化。PADEIBr9作為穩定嵌段,將全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濃度設定為5 wt%的擴鏈實驗,僅產生球形納米粒子,與PAEDIBr嵌段DP無關。然而,與在5 wt%下進行的PISA實驗相反,具有較高DP的疏水性PAEDIBr嵌段的生長提供了具有不同形貌的全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納米粒子,聚合度為600或800的PAEDIBr產生了100-200 nm長的棒狀PIL納米粒子以及自組裝的囊泡。

圖3. 固體含量為15 wt%的PADEIBr9與AEDIBr擴鏈獲得的全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納米顆粒的TEM圖

(圖片來源:Polym. Chem.)

該項工作首次製備得到了基於全聚(離子液體)兩親嵌段共聚物的不同形貌的納米粒子,為後續該領域的研究做出了一定鋪墊。

原文連結: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PY/D0PY00698J

原文作者:

Jérémy Depoorter, Xibo Yan, Biao Zhang, Guillaume Sudre, Aurélia Charlot, Etienne Fleurya and Julien Bernard

DOI: 10.1039/d0py00698j

更多科技前沿、論文綜述、儀器表徵、會議實時,盡在「離子液體」!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獲取相關文獻

相關焦點

  • 《ACS Macro Letter》多嵌段複合納米自組裝獨立釋放親水/油載體
    具體而言,作者使用疏水塗層作為驅動力來實現目標複合組裝。組裝的簡單性和附加性提供了這種共組件的形式,從而形成了實現組裝複雜功能的聚合納米材料。首先使用兩親性三嵌段共聚物形成反膠束(NP1),其中內部和外部嵌段分別是親水性和疏水性。為了實現對疏溶劑性的要求,作者通過中間嵌段(NP2)的交聯來穩定反膠束裝配體。
  • CCS Chemistry | 靜電組裝導向聚合——聚電解質納米凝膠量化製備...
    聚電解質納米凝膠是由聚電解質交聯形成的水凝膠納米粒子,不僅具備常規納米水凝膠的結構特徵,同時還帶有大量的電荷,可以高效地負載生物功能分子(酶、DNA,RNA、多肽等),並保持其(次級)結構和生物功能。因此,聚電解質納米凝膠作為功能性「軟」載體被廣泛應用於藥物傳輸、組織工程、生物傳感、以及催化等不同領域。
  • 《AFM》背封面:高分子材料合成與自組裝「一步」完成!
    通過聚合物分子 「自下而上」的自組裝方法來獲得先進納米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材料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在傳統的「兩步法」中,高分子學家需要首先精確地合成聚合物分子,再通過控制其自組裝過程來得到微觀尺度有序的功能高分子納米材料。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樣的「兩步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材料一經合成,材料學家對其微觀有序納米結構及相應宏觀性能的調控方法即變得十分有限。這是由於材料的熱力學穩定狀態主要取決於其內部的化學組成。
  • 含苯硼酸的嵌段共聚物PNIPAM-b-PPBA
    兩親性有機硼嵌段共聚物,特別是含丙烯醯胺親水嵌段的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溶液行為受到密切關注。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RAFT)聚合易於在溫和條件下進行,可以產生複雜的大分子拓撲結構。部分研究團隊已經利用RAFT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獨特葡萄糖響應性的硼酸聚合物。葡萄糖響應性聚合物可用於治療糖尿病等疾病。
  • 華東理工在基於多肽的手性環狀納米結構自組裝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目前所知,在納米尺度,同時具有環和手性兩個特徵的多級結構尚未見報導。最近,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林嘉平教授團隊在手性環狀納米結構的製備上取得了新發現。研究發現,聚(γ-苄基-L-穀氨酸酯)(PBLG)均聚物與聚(γ-苄基-L-穀氨酸酯)-嵌段-聚乙二醇(PBLG-b-PEG)嵌段共聚物二元體系在溶液中自組裝形成尺寸均勻、手性可控的螺旋環狀多級納米結構。
  • Nature子刊:末端帶電荷的可結晶均聚物的二維自組裝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設計和構建了一種通過晶核生長形成可結晶高聚物的自組裝平面結構,利用表面電荷提高自組裝平面結構的穩定性。將超聲破碎得到帶有晶核的共聚物膠束團作為晶種,並將添加末端帶電荷的均聚物添加到共聚物膠束團中製備尺寸均一可控的片晶嵌段共聚物。晶種誘導生長過程可根據類六邊形或矩形的原始晶種前驅體的形態記憶效應進行二維片晶形態表徵。
  •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產氫的特殊定製的自組裝光催化納米纖維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6:32 一個由布裡斯託大學Ian Manners課題組領導的國際合作小組,通過自組裝納米纖維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高效產氫
  • 復旦大學在超分子組裝合成新型半導體納米線氣敏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超分子組裝在自然界和生命體系中廣泛存在。科學家師法自然,藉助各種非共價鍵作用和超分子組裝仿生合成了大量具有新穎結構和獨特性能的自組裝納米材料。作為一類重要的納米結構材料,半導體納米線(semiconductor nanowires)因其獨特的電學、光學、熱學以及電化學特性日益成為國際納米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
  • 長春應化所等實現聚合物納米相區的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近年來,法國科學家Dazzi等人基於光熱誘導共振現象,將原子力顯微鏡與紅外光譜相結合,開發了原子力紅外(AFM-IR)技術,空間解析度達到~50納米,在各種納米、微米結構的研究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由於多組分的聚合物體系大多存在相分離,難以獲得在納米尺度上組成均勻的標準樣品,AFM-IR技術迄今未能應用於定量分析。
  • 蘇州大學屠迎鋒教授團隊《Nano Letters》:由嵌段分子有序翻轉構築的超晶格超分子液晶
    其自組裝結構既受組分之間的體積分數影響(與嵌段共聚物類似),還受各組分的形狀差異(空間極性)、電極性、極化率、手性以及其它非共價鍵作用力等因素影響,因此在構建新穎複雜的納米結構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一般情況下,當液晶化合物中的不相容組分具有相似的截面積時,其微相分離界面為平面,形成層狀近晶相(圖1a)。
  • 《自然·材料》:人工可控微米級膠體粒子「堆積木」——粒子...
    【製備雙面三嵌段粒子】 作者基於上述選擇性組裝的條件後,研究了基於複雜組裝基元的高級組裝結構。作者通過團簇封裝方法製備了雙面三嵌段粒子.PS二聚體是使用先前報導的方法獲得的。
  • 上海交大邱惠斌團隊最新Science:多功能聚合物膠束刷
    其實,對於材料表面的功能化,即是在材料表面上構建具有不同性能的納米結構,其在光刻、超疏水材料、細胞粘附等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其中,在材料表面上引入的聚合物刷(聚合物其中一鏈端以共價鍵形式連接到固體基質上),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功能強大且用途廣泛的表面功能化的方法,並且可在分子水平上精確調控其結構。
  • 【創新前沿】Science Advances報導我校在高分子自組裝領域新突破
    近年來,探索由柔性—結晶性的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結晶驅動組裝(CDSA)成為了自組裝研究的熱點。其中一維膠束、多嵌段、斑片狀以及非對稱的共膠束已被廣泛報導,複雜結構(如二維、混合和介孔等)也逐步出現。然而通過CDSA來製備3D結構的獨立聚合物組裝體仍然鮮有報導。
  • 靶向生物分解納米粒子可有效消除炎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北京時間)報導,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WH)、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等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不到100納米的微小納米粒子,能裝載並釋放一種促消炎的肽類藥。通過小鼠實驗證明,這些納米粒子具有強力促分解效果,能選擇性地進駐受傷組織部位,以可控方式在一段時間內緩慢釋放出治療藥物。
  • 缺氧引發的超小氧化鐵納米粒子自組裝可放大腫瘤成像信號
    缺氧引發的超小氧化鐵納米粒子自組裝可放大腫瘤成像信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51:30 國家納米中心陳春英課題組發現,缺氧觸發的超小氧化鐵納米粒子自組裝可放大腫瘤的成像信號。
  • 田禾院士團隊《AM》:仿珍珠層納米複合材料調控室溫磷光材料中的氧...
    在這些策略中,將潛在的RTP生色團結合到非晶態聚合物基質中對於實際應用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為聚合物基質不僅通過抑制k nr和k q來激活有效的RTP,而且還為有效的聚合物基處理打開了可能性。此外,通過跟蹤幹擾預設自擦除時間的截獲誘導氧歷史來實現防截獲材料。將生物啟發的納米複合材料設計與RTP材料相結合,有助於克服有機RTP化合物分子設計的固有局限性,並允許通過受控的介觀結構將可編程的時間特徵添加到RTP材料中。這將有助於為RTP材料作為新型防偽材料的實際應用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