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Chemistry | 靜電組裝導向聚合——聚電解質納米凝膠量化製備...

2021-02-0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高分子科技 ,作者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為全球高分子產業門戶及創新平臺「中國聚合物網www.polymer.cn」的新銳媒體,實時報導高分子科學前沿動態,關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一線科技創新設計、解決方案,促進產學研及市場一體化合作的共同發展。

華東理工大學王俊有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可控量化製備聚電解質納米凝膠的通用方法,提出了靜電組裝導向聚合(Electrostatic Assembly Directed Polymerization)的技術途徑,實現了一系列聚電解質納米凝膠的高效、量化製備,為該類材料的實際應用奠定了基礎。

聚電解質納米凝膠是由聚電解質交聯形成的水凝膠納米粒子,不僅具備常規納米水凝膠的結構特徵,同時還帶有大量的電荷,可以高效地負載生物功能分子(酶、DNA,RNA、多肽等),並保持其(次級)結構和生物功能。因此,聚電解質納米凝膠作為功能性「軟」載體被廣泛應用於藥物傳輸、組織工程、生物傳感、以及催化等不同領域。然而,聚電解質納米凝膠的高效、量化製備仍然比較困難,發展新的合成策略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考慮到單體的電荷特性,近期,華東理工大學王俊有課題組在前期聚電解質可控組裝的研究基礎上(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680;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8494),利用靜電組裝構築限域環境,實施可控聚合,提出了靜電組裝導向聚合的方法,實現了不同聚電解質納米凝膠的高效、量化製備。

圖1 靜電組裝導向聚合量化製備聚電解質納米凝膠

該方法利用聚離子-中性嵌段聚合物為模板,引發帶相反電荷的單體與交聯劑原位共聚,得到分散均一的複合膠束。反應完成後,利用高鹽溶液脫除複合膠束中的嵌段聚合物,得到結構和尺寸高度可控的聚電解質納米凝膠,且分離出的嵌段聚合物可再次作為模板重複循環使用(圖1)。

圖2 (a)不同正電單體合成的納米凝膠的粒徑分布;(b)不同氯化鈉濃度下合成的納米凝膠的粒徑;(c)不同交聯劑合成的PDMAEMA納米凝膠的粒徑分布;(d)不同單體濃度和體積下合成的PDMAEMA納米凝膠的粒徑分布。

靜電組裝導向聚合方法具有以下特點:1. 方法簡便通用:水相自由基聚合,適用於多種正、負電荷單體,可以製備一系列聚電解質納米凝膠(圖2a)。2. 凝膠尺寸、結構可控:改變合成過程中的鹽濃度可調控納米凝膠尺寸(圖2b),調控交聯劑和交聯度則可控制凝膠結構和性能(圖2c)。3. 高濃度和體積下聚合可控,可量化製備聚電解質納米凝膠(圖2d)。4. 模板可回收循環使用。

為驗證聚電解質納米凝膠作為「軟」納米載體的普適性應用,該團隊將一系列功能性客體如脂肪酶、AIE螢光分子以及Au納米顆粒負載於聚電解質納米凝膠中,並研究了納米凝膠的微環境對功能性客體性質的影響。研究發現,所製備的納米凝膠能夠有效地負載脂肪酶,並顯著提升其催化活性(圖3a);由於不同聚電解質納米凝膠內部微環境存在差異,使得所負載的AIE分子表現出不同的螢光特性(圖3b);此外,所製備的納米凝膠對Au納米顆粒亦展示出很好的負載能力,並可催化模型反應高效進行(圖3c)。

圖3 (a)游離脂肪酶與負載於PDMAEMA納米凝膠中脂肪酶的催化活性;(b)AIE分子在不同納米凝膠中的螢光強度;(c)Au@PDMAEMA納米凝膠催化對硝基苯酚過程中,紫外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

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展示了一種簡單、高效、量化製備聚電解質納米凝膠的新策略和新思路,將為聚電解質基「軟」載體材料的實際應用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該工作以research article 的形式發表在CCS Chemistry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丁鵬,通訊作者為王俊有副教授。Cohen Stuart教授和郭旭虹教授在材料表徵及數據分析上提供了幫助與支持。

文章詳情:

Efficient and Generic Preparation of Diverse Polyelectrolyte Nanogels by Electrostatic Assembly Directed Polymerization

Peng Ding, Jianan Huang, Cheng Wei, Wei Liu, Wenjuan Zhou, Jiahua Wang, Mingwei Wang, Xuhong Guo, Martien A. Cohen Stuart & Junyou Wang*

Citation:CCS Chem. 2020, 2, 1016–1025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0.202000354

掃碼在線閱讀

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

在線閱讀全文

原標題:《CCS Chemistry | 靜電組裝導向聚合——聚電解質納米凝膠量化製備新方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CCS Chemistry | 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齊上陣,烯烴聚合調控策略取得...
    在乙烯聚合過程中,組裝的鈀配合物產生高分子量組分,而離散的鈀配合物產生低分子量組分,進而得到具有雙峰GPC分布的聚乙烯,而甲基化的對應物(沒有超分子相互作用)只能夠得到分子量較低的單峰GPC分布的聚乙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催化劑濃度,聚合溫度和溶劑對催化劑組裝均有很大影響。
  • CCS Chemistry | 「特洛伊木馬」螢光探針—精準甄別「超級細菌...
    10.31635/ccschem.020.202000517掃碼在線閱讀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在線閱讀全文推薦閱讀DNA去甲基化新通路:5-羧基胞嘧啶直接脫羧基當金屬團簇化學「邂逅」動態共價化學——利用動態共價鍵構建的銅(I)基框架材料diSUMO光親和探針——高效識別多聚SUMO
  • 江南大學陳正行、田納西大學鍾啟新在JAFC封面闡述支鏈澱粉-棕櫚酸鈉納米水凝膠的製備及其性質
    生物聚合物製備的納米水凝膠由於其可再生性、生物兼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無毒等特性,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澱粉中含有兩類生物聚合物-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再經過冷卻後,一些澱粉糊能夠形成不溶性的三維凝膠。眾所周知,釋放的直鏈澱粉能夠形成雙螺旋結構,螺旋的形成能夠導致澱粉分子的聚合和沉澱。如此差的膠體穩定性在納米水凝膠的製備中是不希望看到的。直鏈澱粉在形成螺旋的過程中,它能夠與脂類、碘、風味化合物、疏水性有機聚合物形成絡合物。棕櫚酸鈉(SP)包合在直鏈澱粉螺旋結構中能夠抑制直鏈澱粉的回生,而且直鏈澱粉-SP絡合物具有聚電解質特性。
  • 《AFM》綜述:為水凝膠的應用量身定製膠凝機理
    同時,共價交聯也已被研究作為形成聚合物-納米顆粒水凝膠的一種途徑。靜電相互作用:水凝膠網絡也可以通過靜電相互作用來穩定。例如,金屬藻酸鹽水凝膠由螯合在相鄰生物聚合物鏈上的羧酸鹽的二價陽離子(例如Ca2+,Mg2+,Ba2+)組成,三價陽離子(例如Al3+,Fe3+)可以與三個羧酸根基團相互作用形成更緊密的網絡,從而生成具有改善機械性能的金屬-藻酸鹽水凝膠。
  • 北海道大學龔建平團隊:反覆冷凍製備堅韌雙/三網絡超大孔隙凝膠
    因此,作者使用常規的DN系統,由聚電解質,聚(2-丙烯醯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鈉鹽)(PNaAMPS)作為剛性的第一網絡和中性聚合物聚(丙烯醯胺)(PAAm)製成了超大尺寸水凝膠。柔性的第二層網絡,聚(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PHEMA)和聚(N,N二甲基丙烯醯胺)(PDMAAm)。對這些DN低溫凝膠的多孔結構和力學性能進行了表徵。示意圖1.
  • 聚合誘導的自組裝聚離子液體嵌段共聚物納米粒子
    標   籤:學科前沿關鍵詞:聚離子液體 RAFT聚合 納米粒子由於結合了離子液體(ILs)和聚合物的優點(例如,前者的類液體離子導電性、化學及熱穩定性,後者的機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聚離子液體(PILs)已逐漸成為一類極有潛力的聚合物,在催化、能量儲存和轉換、電化學裝置、分離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分子合成仿生納米複合水凝膠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
    圖3製備納米複合水凝膠的各種物理方法:(A)範德華相互作用,(B)氫鍵,(C)離子交聯,(D)結晶,(E)嵌入,(F)自組裝 (G)主客反應。例如,需要Cu2+離子來催化不同的聚合反應,並且難以去除有毒的Cu殘留物。因此,該方法不適用於生物醫學應用的納米複合水凝膠的製備。除此之外,共價交聯的水凝膠具有較高的機械穩定性和耐用性,並且降解速度往往非常緩慢。由於生物降解性差,持久性納米複合材料會積聚在水中納米粒子在其預期用途後會在更長的環境中使用,並且納米顆粒廢物會對生物體和環境產生有害影響。
  • 《納米快報》高介孔碳/硫石墨烯氣凝膠,穩定鋰硫電池約束基質
    更重要的是,由自立式3D石墨烯網絡和NMHC基質封裝而成的G-NHMC/S氣凝膠提供了互連的導電路徑,極大地提高了所製備硫磺陰極的電導率。因此,無論在低電流密度或高電流密度下,G-NHMC/S氣凝膠陰極都可提供1322 mAh g-1的高比電容,出色的倍率能力以及高達1000次的極大改善的循環壽命。
  • 東華大學魯希華課題組構建 「軟球」凝膠光子晶體固定化新方法
    具有溫度響應性的基於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m-based)的「軟球」凝膠光子晶體(CPCs),在相變溫度以上,由於顆粒急劇收縮,導致結構色以及晶體結構的消失。目前,常規解決方法是凝膠固定化,即將凝膠光子晶體通過不可逆的共價鍵「嵌入」另一個水凝膠基質中。該方法製備過程複雜、低效且耗時。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討論了具有聚合物,納米顆粒,核苷酸,富勒烯等的基於肽的雜合水凝膠的特性,特別關注了藥物的輸送,細胞培養,生物傳感和生物成像特性。因此,本綜述簡述了在過去幾年中製備的不同聚合物和肽水凝膠的製備,性質和應用。
  • 《AFM》背封面:高分子材料合成與自組裝「一步」完成!
    在傳統的「兩步法」中,高分子學家需要首先精確地合成聚合物分子,再通過控制其自組裝過程來得到微觀尺度有序的功能高分子納米材料。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樣的「兩步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材料一經合成,材料學家對其微觀有序納米結構及相應宏觀性能的調控方法即變得十分有限。這是由於材料的熱力學穩定狀態主要取決於其內部的化學組成。
  • Horiz.》封面:構建「軟球」凝膠光子晶體固定化新方法
    具有溫度響應性的基於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m-based)的「軟球」凝膠光子晶體(CPCs),在相變溫度以上,由於顆粒急劇收縮,導致結構色以及晶體結構的消失。目前,常規解決方法是凝膠固定化,即將凝膠光子晶體通過不可逆的共價鍵「嵌入」另一個水凝膠基質中。該方法製備過程複雜、低效且耗時。
  • 《Nature》:新型聚合物單元引領行業革命——短肽四聚體再聚合為剛性聚合物
    他們將物理(非共價)相互作用和點擊共價組裝相結合,以合成肽基聚合物。這種聚合物單元可以被精確設計組裝形成具有可控性和穩定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bundlemer兩端之間精確的共價連接,導致聚合物具有可控的物理特性,如剛性棒,半柔性或扭結鏈,和熱響應的水凝膠網絡。鏈條的剛度可以通過改變bundlemer之間的作用來控制。
  • 水凝膠納米粒子的相變驅動熱電池
    為了獲得更好的熱電轉換效率,科學家們廣泛研究了使用具有較大表面積的碳納米管電極,引入電解質中分子之間的主客體相互作用以及添加帶塗層的多孔分離膜的設計。最近,實現了熱電偶的轉換效率,該熱電偶的ZT為0.16,塞貝克係數(Se)為-1.4 mV K-1。然而,在有限的溫差下電池的實際使用需要改善Se。
  • 合成聚合物也可以模擬DNA自組裝!《Nature》子刊:動態非共價碸-碸...
    組裝由易受溶劑極性影響的動態非共價碸-碸鍵控制,由較低極性的水混溶性溶劑(如二甲亞碸)中水比例的逐步增加所指定的水合歷史,可控制均聚物組裝成球形,囊狀或圓柱形形態的晶體骨架或均勻的納米結構水凝膠。DMSO溶液中製備所有三種納米凝膠形態。
  • CCS Chemistry | 結晶驅動自組裝,構築結構明確有序的雜化分離膜
    在這種複雜的多級次結構構築過程中,需要將將有機聚合物與無機納米片層複合到統一材料中乃至分子級複合,從而得到具有規整層級結構的過程,必須要考慮三個問題:二維納米片層形貌的規整性、二維納米片層與有機聚合物空間分布的規整性、有機-無機界面相容性。在弱相互作用,如範德華力、氫鍵、靜電作用下,通過簡單的物理共混製備的雜化膜較易出現相分離及相界面間的滑移等問題,嚴重影響雜化膜在實際應用中的穩定性及分離性。
  • 水凝膠納米粒子的相變驅動熱電池
    為了獲得更好的熱電轉換效率,科學家們廣泛研究了使用具有較大表面積的碳納米管電極,引入電解質中分子之間的主客體相互作用以及添加帶塗層的多孔分離膜的設計。最近,實現了熱電偶的轉換效率,該熱電偶的ZT為0.16,塞貝克係數(Se)為-1.4 mV K-1。然而,在有限的溫差下電池的實際使用需要改善Se。
  • 北海道大學龔劍萍教授團隊:基於兩性離子聚合物及強酸性電解質聚合物構建了一系列不同性質的水凝膠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本研究通過在一個系統中組合兩性離子單體和酸性電解質單體,成功設計和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調節物理性能的水凝膠。兩性離子聚合物(PCDME)具有兩性離子結構(同時含有帶負電的-COO-基團和帶正電的-R3N+基團),不僅表現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在不同pH條件下可形成中性聚合物或帶正電的電解質聚合物(圖1 A)。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打開APP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7:14:19
  • 聚·資訊 高分子系研究所及課題組簡介
    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敏感型水凝膠、兩親性高分子載體和生物粘附性靶向給藥系統;臨床醫用高分子材料;同軸靜電紡絲法製備載藥纖維膜;自發光性能的生物降解聚酸酐的研究等。研究人員:王利群教授、塗克華教授、王紅軍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