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3-6歲寶寶社會情感發展還沒完善,因此他們對於情緒的掌控能力薄弱,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會哭一會笑的情況。
3歲左右時,寶寶就會被爸媽送進幼兒園,而一到幼兒園孩子卻總是生病?這時,多半的家長會埋怨老師的「不周到」,但實際上,孩子常常「生病」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父母。
3歲娃上幼兒園的第一年總生病
林霞家的兒子3歲了,她終於可以松一鬆了。熬了3年,終於熬到幼兒園收孩子的時候了,這3年裡,她無時無刻不在帶孩子,無時無刻不擔心孩子磕了碰了。
如今,能給孩子送進幼兒園,她鬆了一口氣。
但沒想到,送進幼兒園的第二天,3歲的兒子就開始「發燒」,沒辦法,只好給孩子請假。
等了3天,孩子好的差不過了,她又給兒子送幼兒園去了。沒想到,剛送去,老師就打電話說孩子吐了。
這讓林霞又鬱悶又心疼。當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林霞就開始和老師發牢騷「我這孩子為啥一上幼兒園就生病,一上幼兒園就生病,是不是你們沒照顧好他啊!」
聽到林霞說這話,老師急忙解釋道:「您家的孩子可能是有了分離焦慮,所以才會生病的。」
「分離焦慮」林霞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難道孩子「生病」和焦慮有關?那麼小的孩子有什麼可焦慮的啊?揣著滿滿的疑問,林霞默不吭聲。
「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父母分開,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和不熟悉的人接觸,而產生的緊張、不安、哭鬧不休的情緒問題。
而當孩子產生「分離焦慮」時,也會造成孩子的不舒適生理反應,即:發燒或感冒、嘔吐等。
除了分離焦慮使得孩子在上幼兒園時總生病外,這2種情況,也可能造成孩子上幼兒園總生病!
孩子上幼兒園總生病的原因
1、分離焦慮(情緒病)
作為情緒病的一種,分離焦慮是常見的兒童類疾病。當孩子與家長分開後,都會產生一個情緒的過度時刻。而這種情緒多為負面情緒,當負面情緒引起孩子的緊張、害怕時,孩子就會從身體反應上表現出來,這就導致了孩子總這疼或那生病的情況出現。
2、體質較弱(身體病)
除了情緒病外,身體疾病也是孩子總生病的原因之一。而造成孩子身體不好的主要責任人就是父母。
一是懷孕時,孕婦不好好吃飯,導致孩子出生後體弱,二是在撫養的過程中,孩子缺乏體育運動。
同時媽媽對孩子的關心過度,總是給孩子多加衣物或少穿衣物導致的,冷熱交替感冒生病。
3、不好好吃飯(臭毛病)
另一點也與家長有關,就是孩子不好好吃飯,挑食等。這些臭毛病都是被家長慣出來的。因此,也會造成愛生病的情況出現。
當孩子上幼兒園總生病時,家長不要急著埋怨老師,找幼兒園的「茬」,而是要先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由於自己的教育習慣,導致了孩子身體差,愛挑食等。
那麼對於家長來說,怎麼做才能減少孩子上幼兒園時總生病的情況呢?
如何幫助孩子上幼兒園
1、掌握獨立能力
當準備讓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要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擦臭臭。當孩子擁有獨立能力時,就能減少一部分上學的恐懼,放鬆自己的心情。
2、提前適應分離
父母若是想要孩子上幼兒園,那麼可以在家提前演練,提前適應分離。例如:將孩子教給其他人,自己離開一會,從3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慢慢幫助孩子適應分離。
同時,這種分離方式也可以幫助家長減少焦慮情況。
3、建議4歲在送
除了以上的方式外,建議當孩子4歲的時候再送幼兒園。4歲的孩子比3歲的孩子更加成熟,自理能力也很出色,也懂得求助大人。
也會主動與人溝通,而且這個時候的孩子,也嚮往與其他人玩耍。因此,選擇4歲時,送孩子進幼兒園,也能減少孩子生病的情況出現。
在孩子上幼兒園總生病的問題上,真的建議父母多反思自己的問題。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撫養方式出了問題,不要著急推脫責任。
只有找到孩子愛生病的真確原因,才能解決他,才能給予孩子幫助。而一味的指責別人,這只能教會孩子「甩鍋」與「逃避」!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上幼兒園,也總生病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