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經典:系統論之通盤無妙手

2020-12-13 騰訊網

  「通盤無妙手」是下棋術語,原話是「善弈者通盤無妙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下棋高手在一整盤棋裡,你看不到力挽狂瀾、石破天驚的招法,而是在不知不覺中給對手布下了局,讓對方在自己的局裡行走、跳坑;這個局,能借勢就借勢,不能借勢就造勢。

  無獨有偶,寧向東在《清華管理學》中也講到:管理就是不斷造局破局的過程。對於管理者來說,管理就是不斷給下屬製造各種局,讓下屬不斷把這個局打破,在破局的過程中,下屬就得到了鍛鍊,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回到下棋中,力挽狂瀾、石破天驚的招法,看起來是妙手,實際上只不過是「術」的表現,而通盤無妙手則是「道」的展示,需要具有通盤考慮的能力。實際上,在自然科學、社會學、管理學等領域也有這樣的理論支撐,這個理論就是系統論。

  「通盤無妙手」之中醫:

  治未病——時間系統論

  中國有句古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意思是說:「善於打仗的人往往沒有什麼顯赫的功績,而好的醫生沒有很大的名聲。」

  扁鵲是春秋戰國時的名醫,他有兩個哥哥,三兄弟都精通醫術。魏文王同扁鵲的對話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原文如下:

  魏文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

  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

  魏文侯曰:「可得聞邪?」

  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閒而名出聞於諸侯。」

  譯文如下:

  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中誰的醫術最好?」

  扁鵲回答:「大哥最好,二哥稍次,我是最差的」

  魏王不解地說:「但是你的名氣卻是最大,為什麼呢?」

  扁鵲說道:「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尚未形成,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所以他的醫術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症狀還不明顯時,二哥在病人沒有覺得痛苦時就能藥到病除,病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所以二哥的名聲只及於鄉裡;而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

  可見,扁鵲三兄弟各有優勢,但相比之下,長兄治病於未發之際;中兄治病於初發之時,他們都有防患於未然的意識,更加追求道的一面,因此扁鵲很清楚他們才是真正的高手。反觀管理的實踐,又何嘗不是如此?高明的企業家都能做到提前謀劃和布局,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是典型地運用了系統論的理念。

  「通盤無妙手」之撞球:

  整盤局——空間系統論

  斯諾克撞球比賽的規則簡單明確:臺子上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分數,兩個人按照規則輪流擊球;只要球進了,就可以一直打下去,直到打丟了一顆球,就換對方上場擊球,把最後一個球打進洞後兩者比較得分,多者勝出。

  為了確保得分優先,斯諾克撞球比賽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自己擊球的連續性。在打球的時候,球手一定要對整盤球的形勢有整體的分析和規劃,並且每一桿擊球都要為下一桿做好鋪墊,這樣才能打得比較順,否則就是自己給自己製造麻煩。

  縱觀斯諾克的歷史,經常拿大賽冠軍的頂尖球手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球手天賦極佳,擊球特別準,即使對別人來說難度很高的球他也能打進,甚至會挑戰自己打出匪夷所思的球來。雖然整體控制局勢的能力稍差,甚至會在局面上給自己「挖坑」,但由於在進入狀態下能夠超水平發揮,打得別人毫無辦法,所以能充當黑馬奪得冠軍。

  第二類棋手對局面的掌控非常完美,每一桿每一次計算都非常到位,給後面留了很多的餘地和鋪墊。看這種人打球你很少會發現有那種難度很大、非常精彩的擊球,但他經常不知不覺、波瀾不驚地就贏下了比賽,這樣的球手也經常是大賽的冠軍得主。

  如果再深入一層分析,就不難發現:這兩類頂尖選手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後一類球手職業生涯的長度往往比前一類要長得多。而前一種天賦型的選手,往往會在巔峰期的幾年裡非常耀眼,但一旦過了巔峰期,就很快淡出公眾的視野了,像曇花一現,而柔和的選手更具有生命力。

  從管理的角度分析,首先柔和的管理方式要比剛硬的管理方式更加容易推行,而且更具有生命力,換言之,改革不能改的幅度過大,變化不能節奏過快,否則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理念都會於管理實踐脫節,造成「欲速則不達」的結果,這恰恰是管理者不希望看到的,這在劉軍寧先生的《保守主義》中也有經典描述。其次,柔和的管理方式講求的是組合拳,各項管理制度的相互配合與嵌套,實現治理於無形的境界,更適合長期的管理政策;而剛硬的管理方式,則是要求能夠立竿見影的高效,但往往會因為考慮不周,當前的決策恰恰成為日後的發展的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成些蕭何敗也蕭何」。

  「通盤無妙手」之圍棋:

  半目勝——時空系統論

  韓國有一位圍棋選手叫李昌鎬,是圍棋界的世界級頂尖高手。李昌鎬16歲就奪得了世界冠軍,巔峰時期橫掃中日韓三國棋手,號稱「石佛」,是圍棋界一等一的絕頂高手。

  李昌鎬下棋最大的特點,也是最讓對手頭疼的手法,就是從不追求「妙手」。而是每手棋,只求51%的勝率,俗稱「半目勝」。

  通常一局棋下來,總共也就200-300手,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點的勝率,最多只要一百多手,就能穩操勝券。就是說,只要每一步比對手好一點點,就足夠贏了。李昌鎬曾對記者說:「我從不追求妙手,也沒想過要一舉擊潰對手。」

  李昌鎬理解圍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清楚地知道,所謂的「妙手」,雖然看起來很酷很炫,但存在一個問題——給對方致命一擊的同時,往往也會給自己製造困境,圍棋講究的是每一個子聯合起來的整體效力,講究的是整個棋局,而不是局部的得失,過度追求局部的死活,一定會破壞整體的優勢。古人云「大勝之後,必有大敗;大明之後,必有大暗」,其實說的就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妙手」存在不穩定和不可持續性,無法通過刻意練習來形成技能上的積累,一旦「靈感」枯竭,難免手足無措。正如守衛一座城池,只靠「奇兵」是不行的,終歸要有深溝、高壘的防護。

  與「妙手」相比,「通盤無妙手」看似平淡無奇,但是積勝勢於點滴、化危機於無形,最終取得勝利是穩穩噹噹的,體現出來的是遠高於「妙手」境界的整體性智慧。

  圍棋比賽是有時間限定的,選手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因此必須在限定時間內統籌考慮每一個子在棋盤裡的布局,所有棋子的聯合形成自己的局,贏棋是一個結果性要求,半目足矣,無須過多。所以要通過時空布局把自己的失誤降到最低,充分利用對方所犯的錯誤,因此這才是智者的遊戲。

  真正的高手,不太會去做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事情,因為他們懂得「善弈者通盤無妙手」。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事情,往往風險很大,失誤率也高(投資忠告:高回報必然伴隨高風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一次失誤後果就很嚴重。

  巴菲特的合作夥伴芒格說,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死在哪兒,那我一輩子不去那裡就好了。他們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看問題,提前防範危險、消除隱患、把威脅化解於無形,這就是把時間和空間因素統籌考慮的結果,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真正能從管理實踐中應用系統論的,一定是有格局、有胸懷、有眼界、有判斷的頂尖高手。

相關焦點

  • 善弈者通盤無妙手 同向為競 相向為爭
    通盤無妙手「通盤無妙手」是一個下棋的術語,原話叫做「善弈者通盤無妙手」——也就是說很會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盤棋你是看不到那種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瀾的一手的。我們可以把這句話和另外兩句話結合起來理解一下: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這兩句也很好理解,也就是:善於打仗的人往往沒有什麼顯赫的功績,而好的醫生沒有很大的名聲。
  • 科學網—《知識系統論》:知識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查有梁 李喜先等學者撰寫的《知識系統論》近期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7位資深研究員,歷經22年的合作研究,先後出版《科學系統論》、《技術系統論》、《工程系統論》,最後完成《知識系統論》。這是一本有自主創新的「知識論」力作,是一本學術精品。
  • 人民慕課吳晨光工作室:妙手著文章的「妙手」從哪裡來?
    我們無法想像無本之木能長大,無舵之船能遠航。對於一篇文章而言,根基就是其主題,再往前推就是選題(關於選題,參見第一課《萬裡長徵第一步,選題怎麼找角度》)。根基埋於土壤之中,它支持著粗壯的樹幹。樹幹相當於文章的邏輯,其中的主幹相當於文章的整體邏輯,枝枝丫丫是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段落中的邏輯。在文章中,如果有一段的邏輯是游離於全文邏輯之外的,那麼就相當於殘枝,需要給它修剪掉。
  • 用系統論的思想認識和實施「六個規模推進」
    1、要用系統論的觀點深化對「六個規模推進」的認識。按照系統論的理論,把「六個規模推進」當做一個系統去對待,作為這個系統組成要素的工業經濟、綠色經濟、畜牧經濟、非國有經濟、外向型經濟和市本級經濟,就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是相互包容的關係。六個方面內容是相互依存、協調一致的;二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 基於系統論的現代大學知識創造能力思考
    本文基於系統論的框架對現代大學知識創造能力進行多學科探討,以期對這一問題有所裨益。關於知識的定義,目前尚無統一的認識。基於系統論,從知識管理視角分析,現代大學知識創造能力應包括教師自身的知識創造能力、教師傳授知識的創造能力、學生知識創造能力等三部分。這幾部分相互作用,動態地發展和變化,形成了複雜的知識系統。第一,教師的知識創造能力。教師的知識創造能力是以教師的思想素養為基礎的能力,它是既熟悉本專業知識,又吸納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具有知識「複合型」特點的能力。
  • 有品新上架,妙手蒸汽眼罩
    包裝:看世界盃,你怎麼少得了妙手蒸汽眼罩看世界盃,你怎麼少得了妙手蒸汽眼罩妙手蒸汽眼罩的包裝正面是比較卡通逗趣的漫畫,比較的偏文藝女風格。背面是產品的基本參數,產品的成分,使用方法,適合人群都有詳細的介紹,保質期為兩年。
  • 妙手醫生亮相第二屆上海進博會,與德國百年藥企共創網際網路醫療...
    妙手醫生聯合創始人羅東滔先生與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人用藥品業務總經理馮耐德先生籤約圖(左:羅東滔先生,右:馮耐德先生)妙手醫生網際網路醫院與慢病管理系統,全面助力健康中國 2030羅東滔表示妙手網際網路醫院除了在線複診、線上科普等關鍵服務環節,還重點圍繞者重、大、慢病,協助醫生進行患者管理,深耕專科專病的精細化管理和運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診後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了對患者的隨診隨訪管理以及對處方的實時監管。
  • 妙手蒸汽眼罩,給你的眼睛放個假~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妙手蒸汽眼罩的問世,可能給你的眼睛放個假,其作用可以滋潤雙眼,熱敷助眠,緩解眼疲勞等等,下面就跟隨筆者一起來了解一下。妙手蒸汽眼罩採用萌系女生的包裝風格,左上角印有有品,左下角為介紹數量,總體看來還是比較適合女生的使用,我們男生呢?
  • 蒸汽眼罩,妙手蒸汽眼罩更真更安全哦
    所以妙手蒸汽眼罩就這樣應運而生。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款蒸汽眼罩的神奇之處究竟在哪裡。通過技術改良厚的妙手蒸汽眼罩滋潤持久時間更長了,一片蒸汽眼罩可滋潤持久長達30分鐘,這樣的更長的發熱時間,能更有效地促進眼部血液微循環,放鬆眼部肌肉,消除疲勞與不適。使用方便,攜帶方便,便利出行這款妙手蒸汽眼罩在設計上也是十分的人性化,秉著便利用戶的理念而設計。
  • 張瑞敏的「文化自信」:用實踐挑戰西方經典管理理論
    海爾首創的人單合一模式,即「員工的價值實現與所創造的用戶價值合一」,就是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統論,顛覆了以西方原子論為基礎的經典管理理論。這段話中提到了「西方原子論為基礎的經典管理理論」這個概念。實際上,這也被稱為了西方經典物理管理學。
  • 真假妙手——李喆「靈光一現」
    本文為「真假妙手」系列第10期。本期素材來源於2011年第11屆理光杯半決賽,李喆執黑中盤勝王雷,本局李喆可謂出奇制勝,進程中第63手靠(見下圖黑1)精妙絕倫。近日,關於這盤棋我們連線了對局者李喆,李老師認為這是自己下出的最有趣的一手。這步不同凡響的「奇招」意欲何為呢?我們還是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 《妙手仁心2》19年曹永廉與劇中好友相聚 這次蕭正楠成了「小三」
    可見劇集是可以促成藝人與藝人間的友誼,無獨有偶,最近曹永廉前往新加坡公幹時就相約當地的女歌手兼演員陳潔儀(Kit)敍舊。皆因當年曹永廉與陳潔儀曾經在《妙手仁心2》中合作過,角色同為急症室醫生,雖然無感情線,但有不少同場演出的機會,因此結成好友。曹永廉留言說:「開心跟好朋友Kit相聚,一起回憶2000年的《妙手》。」
  • 給眼睛做個SPA——小米有品上架妙手蒸汽眼罩
    小米的生態鏈企業愛和健康新推出了一款妙手蒸汽眼罩,通過蒸汽發熱的方式緩解眼部疲勞,就像我們會用熱毛巾敷眼睛一樣,不過效果更好也更方便、更衛生,妙手蒸汽眼罩目前已經上架小米有品,下面就談談我的使用體驗吧。
  •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宋】秦觀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 妙手:技藝高超者。寫;畫。徽真;唐代有倡女崔徽,與裴敬中善,嘗託入寫真以寄。真:指肖像。 水剪雙眸:形容眼波美麗。點絳唇:在畫像上染出紅唇。 「疑是」三句:用東鄰窺宋玉的典故寫女子之美與多情。宋玉東鄰的少女常在牆頭偷看他。典出《登徒子好色賦》。
  • 中國民航局公布國際航班新政 專家:系經過通盤考慮
    (原標題:中國民航局公布國際航班新政,專家:是經過通盤考慮,「並非一夜之功」)【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擴大『五個一』適用範圍。」中國民航局4日發布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引起「德國之聲」等外媒的廣泛關注。
  • 「妙手醫生」推出24小時發熱及心理諮詢免費問診
    日前,北京圓心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妙手醫生」推出了7*24小時發熱免費問診,並上線了「免費心理諮詢門診」。現在這些服務已經在妙手醫生APP和妙手醫生微信端上線。「妙手醫生」相關負責人介紹,發熱患者在去醫院前,可以先通過在線問診形式與醫生進行溝通,讓醫生通過症狀初步判斷發熱原因,降低患者到醫院的交叉感染機率,也保證疑似患者可以儘快到醫院接受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 系統論 丨 盧曼:一般系統理論的兩個早期模型——「平衡」與「輸入/輸出」
    建立一般系統理論的嘗試起源於五十年代,相應的術語也在這時開始形成,當時還成立了「一般系統研究協會」(General Systems Research),與之相應的《一般系統年鑑》(General Systems Yearbook)也成為了學界關注系統論專業研究的學術刊物焦點。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不同的起點出發,我們可以將各種不同的思想收集並結合起來,從而產生類似於一般系統理論的產品。
  • 管理諮詢之管理學經典定律
    但是不論外界是如何變化,總有一些東西即使經過歲月變遷也不會輕易改變,它們宛如樹根似的深深紮根在腦海裡,支撐起樹冠上的生機盈盈,這就是那些經典的諮詢方法論。今天,小麥就跟大家講講管理學中比較出名的三大經典方法論。一、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