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討論允許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0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相柴山昌彥2月19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將修改文科省在2009年下達的「原則上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手機上學的通知。由於手機攜帶率的提高以及不少監護人擔心緊急情況時聯繫不上孩子,文科省將討論放寬上述通知的限制。

圍繞中小學生攜帶手機上學,大阪府教育廳18日針對府內中小學生公布了允許攜帶手機上學的指導方案。此舉是考慮到2018年6月發生大阪北部地震時聯繫不上孩子的家長的要求。

大阪府明確指出,允許攜帶手機上學是出於「防災和防範」目的,僅限在地震等災害發生時或是遇到犯罪等危險情況下使用手機。

2009年的通知以「對學校的教育活動無直接必要」等為由,原則上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手機上學。文科省計劃今後基於老師和監護人等相關人士的意見修改通知。還將討論監護人方面的應對措施,例如在家給孩子制定手機使用規則等。大阪府的指導方案要求監護人為孩子的手機等設置限制瀏覽有害信息的過濾軟體等,文科省將參考該方案。

相關焦點

  • 日本或允許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 媒體:有待商榷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5日報導,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讓學生們專心學業,日本文部科學省曾經出臺規定,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然而近期,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柴山昌彥卻明確表示,將重新審視該規定。這一話題引發日本社會熱議。
  • 日文部科學相:將重新評估是否允許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NHK電視臺2月19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相柴山昌彥當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鑑於在發生災害時需確認孩子和學生是否安全,日本政府將重新評估是否允許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日本文部省在2009年曾發布一份通知,認為手機與教學活動沒有直接關係,原則上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但大阪府教育廳在18日發布一份方針草案,決定允許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以在發生災害時能確認學生們的安全。
  • 歐洲多國中小學生上學不能帶手機?希臘教師都被限制…
    原標題:歐洲多國中小學生上學不能帶手機?希臘教師都被限制…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生用手機、玩「平板」日漸成為學校、家庭共同面臨的教育話題。   沉溺手機者呈現「低齡化」趨勢。很多中小學生在學校頻繁使用手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學習和生活。
  • 日本中小學生上學的出行方式(組圖)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日本中小學生上學的出行方式(組圖) 2011-12-06 11:35 來源:新東方網
  • 今年秋季開學起,銀川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等電子產品上學
    》(教基廳函〔2018〕21號)精神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等文件中關於「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的要求,在廣泛進行調研並徵求學校意見的基礎上,經銀川市教育局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全面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校園
  • 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徐州的情況是......
    近日,教育部發布新規,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徐州情況如何?近日,徐視融媒記者走訪了我市多所中小學。
  • 周知 || 今年秋季開學起,銀川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等電子產品上學
    》(教基廳函〔2018〕21號)精神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等文件中關於「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的要求,在廣泛進行調研並徵求學校意見的基礎上,經銀川市教育局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全面禁止中小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校園
  • 教育部重要通知: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
    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 「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是善意保護
    《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2月1日《中國新聞網》)  截至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不僅在家裡用手機,不少學生還將手機帶入校園,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教育問題。
  • 教育部正式回應,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家長拍手支持
    近幾天教育部回應,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引導中小學生合理上網,建立綠色網絡,加強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家長監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其實隨身攜帶手機,對於中小學生而言,有利也有弊。中小學生隨身攜帶手機的弊端1.
  •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帶手機入校園.你怎麼看?
    今天,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
  • 教育部發文,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帶手機入校園.武岡人你怎麼看?
    今天,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
  • 高中生到底應不應該帶手機去上學?這些人說:不行
    反對學生帶手機進校園@Balle陳:不支持學生帶手機上學,因為未成年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大多數學生拿到手機就屬於完全淪陷型。而對手機中的各種各樣信息又都缺乏準確的甄別能力,可能會影響身心健康的發展!孩子們,甚至成人迷戀手機、網絡,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捉摸一下這其中的奧秘,與其鬱郁然堵之,我認為不如疏之……將洪水猛獸將成為創新創造的洪荒之力!別慌!
  • 你支持「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嗎?
    01教育部回應近日,教育部公示了對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三次會議中「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02討論如今,大多數中小學都是禁止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進入校園的,對於「手機能不能進入校園」這個問題,大家也持有不同的態度
  • 中小學生不能帶手機進校園:難在哪裡?
    近日,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的答覆中稱,對於「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的建議,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長效機制。該答覆還提及,2018年教育部已聯合衛健委等8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從網上的輿情反饋看,教育部的答覆收穫不少點讚,很多將之直接解讀為「教育部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 日本「黑校規」超嚴格,內衣顏色都要管,16萬名中小學生拒絕上學
    近年日本中小學生拒絕上學人數連年上升,這些在日文中被稱為「不登校」的學生人數去年創下歷史新高,原先人們覺得這是學生本身的問題,但隨著愈來愈多學生拒絕上學,讓人開始懷疑日本中小學和教育制度是否有問題。根據報導,10歲的伊藤勇太(音譯)去年春天黃金周假期全家一起出遊之時,告訴父母說他不想去上學了。
  • 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為中小學生書包減負|平視日本
    最近,日本文部科學省也決定給廣大中小學生減負,但不是減輕課業負擔,而是減輕書包重量負擔。明治18年(1885年),學習院初等科本著「學校內人人平等,不能將家庭環境帶入學校」的教育理念,禁止學生騎馬上學或由傭人幫著拿學習用品,規定「自己的學習用品必須自己拿」。隨之導入的是可以解放雙手的軍用雙肩背布包。
  • 法國教育部將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如何實施或成難題
    據《歐洲時報》報導,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12月10日宣布,為維護學校秩序以及國民健康,新學年起將禁止小學生和初中生帶手機上學。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資料圖布朗蓋說,2018學年起,法國將禁止在小學和初中使用手機。他說:「我們正在研究相關問題,在實施層面可以採取不同形式。使用者可能有教育目的和緊急情況的需要,但原則上手機應當被限制。」 布朗蓋補充說,有幾個中學已經成功實施了此項禁令。
  • 十年前,日本全面禁止學生帶手機,我們今天還在爭論是否侵犯自由
    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尤其智慧型手機出現以後,人們更是寸步不離的看著手機。於是,滿大街無論幹什麼,都是「低頭族」。即便是中學生,也是手機不離手。網上也經常會出現有關學生是否應該帶手機入校的討論,有的人認為手機影響學生學習,應該禁止所有學生帶手機;有的人認為應該視情況而定,不應該搞一刀切;更有甚者,認為帶手機是個人自由,學校應該以教育為主。
  • 教育部正式回復「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沉迷手機有哪些危害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3號建議,提出「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對此,教育部近日在官網公開答覆稱,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長效機制。二是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正向引導,加強對中小學健康上網、合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教育引導工作,鼓勵各地各校積極創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加強對中小學生網絡和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日常管理。三是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淨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四是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發揮家長監管作用,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