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科目一綜合素質關於教育觀考查的比較多,多數都是單選題和材料題的形式來考查,教育觀是人們對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和觀點,它受到環境、制度和教育要素的制約。具體來說,教育觀就是人們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係的認識。教育觀的核心是「教育為了什麼」,即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由於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實施的教育活動也不同,從而產生的教育效果也會不同。
一、素質教育觀概論
一
素質教育觀的含義
素質教育觀之「素質」,指人的全面素質。既包括先天的生理素質,又包括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發展起來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開發人的身心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得人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二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科教興國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發展教育,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
(1)提高全民素質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宗旨。
(2)把教育、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我們強調的是「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兒童」。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社會主義現代化大生產需要全面發展的新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人與人之間在基本素質大體相同的基礎上,每個人由於先天稟賦、環境影響、接受教育的內化過程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存在多樣的個性,我們把人的個性看作是人性在個體上的反映,是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因此,教育在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以外,也應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兩者是相互依存、互為表裡的關係素質教育是立足於人的個性的教育。它在承認人與人在個性上存在差異的基礎上,從差異出發,以人的個性發展為目標,實質上是一種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提出挑戰的回應。
(1)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人格特徵,是一種精神狀態;
(2)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相輔相承;
(3)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觀
(一)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1.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2.創設智力操作活動。
3.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並加強訓練。
(二)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1.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
2.指導學生了解學科特徵,掌握學科研究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1.讓學生經歷過程。
2.要創設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動形象且符合實際特點。
3.要善於引導,教學的本質在於引導。
(四)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1.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的局限: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
2.關注人的教學理念的表現: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牛刀小試】
1.素質教育是以( )為重點的教育。
A.面向全體學生
B.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C.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D.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素質教育基本觀點的理解。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