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建成智庫,上海影視產業升級將迎來「藍海行動」

2020-12-23 新民晚報

一年前,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在巨鹿路709號掛牌成立,首批共推出四類20項版權服務,覆蓋整個影視產業鏈。

一年來,中心讓影視企業在劇本階段,就有了版權開發的意識;在製作過程中,為他們積極牽線搭橋,讓優秀項目和授權需求方對接;在後期,又幫助完成版權推廣、保護、維權……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工作,貫穿了全年、全產業鏈。

一年後,在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初冬,今天下午,《上海影視版權指南》系列叢書發布,「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正式成立。據悉,首批智庫專家近30人,分別來自影視製作、法務、金融、視頻平臺、電影節電視節組委會、授權業務公司,實現了產學研以及相關領域的全覆蓋。

圖說:一年前,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機構正式掛牌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一二三四五

據介紹,「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智庫」將以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為依託(一個中心),以影視版權發展與研究、授權與衍生為重點(兩個重點),以版權創造與開發、版權評估與投資、人才培養與扶持為輻射(三個輻射),完善影視版權推廣與監測服務諮詢體系、影視版權的價值評估與轉化服務諮詢體系、影視版權監測與維權服務諮詢體系以及影視版權市場投融資及產業孵化服務與諮詢體系(四個體系),努力推進輿情監測、分析報告、峰會論壇、投融資指導、平臺綜合服務等五大落地模式(五個模式),促進智庫成果的轉化應用。「「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特別需要,特別好。「著名編劇賈鴻源讚嘆說。

潤物細無聲

「相比於『窗口式』的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服務闖的是一條新路,」此前因為市影視版權機構的運作,被全國劇組譽為「劇組保姆」的於誌慶,在一年的版權中心運作之後,如此告訴記者,「頭部影視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專職版權部門,我們服務的對象,是中小影視企業,他們更需要的,是了解影視版權是怎麼回事,所以,版權服務的工作是『潤物細無聲』的普及型——它是一項長遠的工作。」

「相比於頭部影視企業,我們版權中心的難點在於,本身是沒有版權在手的,作為政府設立的第三方官方平臺,我們做得最多的是跨界,幫影視企業的創意或產品,找到合適的落地方,包括融資、法律、生產等環節,版權的衍生開發上,我們幫他們對接嬰幼童協會、演藝協會等。」版權中心工作人員有辛苦,也有驕傲。

圖說: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機構服務清單

疫情沒停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影視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無奈停工了。但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卻從未停止運轉。一年來,中心最核心的工作是版權開發的前期工作,幫影視企業做項目評估,再牽線去給他們的優秀項目對接各類融資渠道:銀行、保險、基金。同時,針對影視企業的版權意識培訓,編纂系列叢書,並在版權中心的新媒體號上,開設了影視版權的培訓大講堂。截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共發布影視版權法律知識達46期,累計問答數近140個,影視版權系列講堂21期,影視版權講堂抖音內容錄製12期,優質版權項目推介三期,線下影視版權講堂3場,編印《上海影視版權指南》一套,《影視版權普法手冊》兩本,《影視版權案例詳解》一本。

下一片藍海

前不久,市影視版權中心和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首次聯袂參加長三角文博會,引起了媒體和行業的廣泛關注,兩大機構也被譽為上海影視產業服務的雙「影」擎——確實,上海已經將影視版權服務視為帶動影視產業發展的另一大火力點。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成立6年來,影響力已經從長三角輻射到全國,有志於在影視產業發展的各地政府主管部門,經常來上海「取經」。「我們當然會繼續做好攝製服務,但同時,市委宣傳部、市電影局、市文廣局等影視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上海影視產業在高速發展後,必須要迎來『產業升級』,大家一致認為,版權開發將成下一片『藍海』。」於誌慶說。

「明年,我們一定要拿出新的、更好的乾貨來。」於誌慶告訴記者,2021年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的工作將更忙,「有了智庫之後,我們的大資料庫也將正式運營,此外我們還將和市紅色文化創意大賽合作,爭取把『蛋糕』做得更大,讓影視企業更有版權意識、更好地看到版權前景,這些都將會讓影視產業能更好地和文化產業消費升級相結合。」(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相關焦點

  • 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建成智庫,助力影視產業升級--上觀
    對連載漫畫《耐撕房東》的創作企業來說,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堪稱「娘家人」。他們想進行版權開發,中心免費分析各種開發的可能性,還將漫畫推介給了市演藝協會,進行舞臺劇開發。儘管去年12月17日才掛牌成立,但這樣的牽線搭橋已是上海市影視版權服務中心過去一年的日常。
  • 千億產業藍海:如何抓住影視特效技術的巨大市場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陳小彬)當電影開始進入「重工業時代」,特效技術也迎來了突飛猛進的時代;當無限的想像力和先進的技術融入電影藝術,也同時撬動了一個巨大的產業藍海。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固守傳統作坊式的生產方式,或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甚至紙醉金迷的奢侈之風都不能使中國影視產業走得更加健康和長遠。科技的發展才是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根本手段。影視特效產業的藍海有多大?
  • 廈臺籤約影視合作 期待攜手共進「藍海」
    廈臺籤約影視合作 期待攜手共進「藍海」 2015-10-30 21:13:1830日與廈門影視產業服務中心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臺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俊榮表示,現在是兩岸攜手開拓「藍海」新領域的最佳時刻。  據陳俊榮介紹,根據此次合作協議,臺灣對兩岸交流感興趣的電影公司和個人,就可以藉由公會協助,進入廈門影視產業服務中心。並在服務中心全方位服務及廈門當地政府支持下,獲得孵化和培育。同時,雙方亦可進行兩岸影視項目的開發與合作。
  • 同安區出臺扶持政策 統籌推進影視演藝等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對被省級以上大型展覽、會議等採用的同安區文化單位原創生產的舞臺藝術精品、影視精品、動漫遊戲產品、地方特色文創產品等,給予一次性獎勵。未來,同安區還將出臺影視產業獎勵扶持政策,即將設立全市第一支文旅產業基金,為影視產業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除了成熟的影視產業發展政策,同安區還加大企業服務力度,持續打造『親』『清』政商關係。」
  • 影視產業看相城!
    水墨江南の光影歷程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今天(11月19日),「水墨江南的光影歷程」——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近年來,相城區將影視產業作為大文化發展的「引爆點」,通過搭臺築巢、政策引領,加快優質項目集聚,致力打造影視「夢工廠」。
  • ...新作為 新篇章】5G賦能 科技造夢 無錫開拓數字文化產業廣闊藍海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數字文化產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無錫以數字影視為龍頭,以數位技術為依託,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優化服務保障等一系列舉措,加快促進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專業化、國際化、數位化的現代影視產業發展之路。
  • 一業興百業旺,小小服務窗口見證上海影視激活新一代消費
    推動這一改變的,是上海電影產業促進政策的「窗口」、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自2014年10月27日成立,該機構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政策、信息諮詢和協調服務,經六年運轉,已有了較成熟的模式,不僅100%完成7818件次服務,並不斷把上海的優勢經驗輸出到全國、輻射到整個長三角地區。
  • 懷柔成國內首家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
    目前,示範區核心區累計完成投資近50億元,已建成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星美今晟影視城、影人酒店、百匯演藝學校、老爺車博物館、北京人藝藝術創作中心和影視文化街等重大影視產業項目16個。   今後,示範區將以體制機制創新、重大項目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去年,示範區管理辦公室已成立,專門負責推進產業發展。
  • 坐標上海,成都帶來了千萬元音樂影視產業補貼!
    合作項目天府影都(峨影金磚國家電影產業園)項目按照建成後實現年接待劇組300個以上,吸引超100家影遊漫龍頭企業入駐,年培育產業人才5000人以上,三年內實現「雙百」影都(年產影片100部,年創票房100億)的目標,圍繞高端數字影視製作、高端影視節慶活動、高端沉浸式體驗三大高端業態,在技術、品牌、業態、服務四個方面較東方影都全面升級
  • 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在這裡,人們迎接一座新影視文創園的崛起。  廈門·永青樂竺影視文創園正式啟航!這是去年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成功舉辦之後,正式落地生根的大型影視文創園之一。  它將由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廠房改造而來,項目啟動後改造工程將第一時間啟動。不久的將來,這裡將變身「影視+」產業綜合體,為廈門提供影視產業「一站式服務」。
  • 從「天然攝影棚」到產業高地 青島影視文化產業迎新機遇
    「這次電影節嚴格按照國際慣例和涉外規範做好外事接待、志願服務等工作,設置電影節媒體中心,精心做好媒體服務,通過市場化方式高標準建設電影節場館,食品監管、消防、醫療、通信等隊伍24小時現場保障,堅持安全至上原則,做好安保工作,全面優化提升城市環境。」他說,電影節目前已成功舉辦了系列重要活動,在社會和行業內形成良好反響。
  • 上海對標全球頂尖體系提升影視產業鏈發展能級
    2014年,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影視局等九部門共同頒布《關於促進上海電影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內容涵蓋財政、稅收、金融、用地、人才、區域發展、攝製服務七大領域。同一年,上海率先成立電影攝製服務機構,鼓勵和支持國內外劇組來上海取景拍攝,為電影企業提供包括政府溝通、拍攝協調、信息服務、人才中介、宣傳推廣等一條龍拍攝服務,進一步優化和改善上海電影拍攝環境。
  • 海口影視文化產業大放異彩
    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海口市扛起省會城市責任擔當,搶抓歷史機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加快影視文化產業發展,隨著一批重點影視文化項目的建成、一批優秀影視作品在海口取景或完成拍攝,海口影視文化產業大放異彩。
  • 上海楊浦區出臺「電競23條」、「影視網絡視聽35條」
    條政策」和影視網絡視聽產業發展「35條」政策,今後,電競和影視網絡視聽企業在該區可享受辦公用房補貼、經營性扶持、上市獎勵、人才補貼和營商服務等五大普惠政策。上海市楊浦區是國家創新型城區,是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是更高品質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是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該區出臺「電競+影視網絡視聽」產業發展政策,旨在打造上海「全球電競之都」和「全球影視創製中心」的創新文化薈萃地。楊浦區將電競和影視網絡視聽產業納入「兩個優先」重點扶持產業。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生態等「四個支撐」,重點打好體制優化戰等「六場硬戰」,全力打造產業實力最強、精品作品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城市能級提升的重要增長極。集聚區成為全省文化產業的龍頭基地和全國影視文化產業的集聚中心、孵化中心、交易中心、人才中心、體驗中心,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三)2025年工作目標:影視文化產業總收入力爭突破1300億元,納稅500萬元以上影視文化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年接待影視文化體驗人次達到7000萬。
  • 北京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創新協拍服務 助力影視製作​
    從前期籌備到現場拍攝,再到後期製作和新片發布,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完備的劇組協拍服務管理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的團隊和人員為影視劇組提供推薦外景地、協調攝影棚、招募群眾演員等10餘項全流程保姆式無縫隙服務事項,盡最大努力讓劇組及演職人員能夠騰出更多心神和精力,專注到影視作品拍攝和製作,從而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和經典佳作。
  • 杭州這座影視中心正式開工!
    今年,市擁江辦參與編制的《杭州市擁江發展行動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出要打造特色旅遊品牌。近日,之江文化產業帶又有新動作,西投橫店之江影視中心正式開工,杭州人家門口要有「橫店」了!註:之江文化產業帶是全省打造萬億級文化產業的重大項目,是建設「文化浙江」的戰略支撐,打造「一帶一核五極多組團」空間布局。本次開工的西投橫店之江影視中心,是「一核」(之江發展核)的重點項目之一。杭州這家「橫店」有啥特別之處?
  • 李滄百果山老虎山整治改造 將建影視文化基地
    近年來,我市圍繞「2020年建成影視企業總部基地」這一「小目標」,強化影視產業配套服務,著力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影視製作基地,市北、西海岸等區市也積極打造影視「軟環境」,吸引國內外影視大鱷前來。
  • 懷柔上線劇組「協拍」服務助興影視產業
    11月30日,記者從懷柔區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獲悉,從前期籌備到現場拍攝,再到後期製作和新片發布,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已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完備的劇組協拍服務管理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的團隊和人員為影視劇組提供推薦外景地、協調攝影棚、招募群眾演員等10餘項全流程保姆式無縫隙服務事項,盡最大努力讓劇組及演職人員能夠騰出更多心神和精力,專注到影視作品拍攝和製作,從而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和經典佳作
  • 《2019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重點文化企業和項目加快落戶自貿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開展文創產品項目合作,上海東方匯文國際文化服務貿易有限公司入選自貿區第二屆制度創新十大經典樣板企業。文化服務平臺集聚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版權服務中心和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於9月正式啟動,為自貿區的文化服務業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提供重要載體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