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玩具又被搶了,但我很欣慰……

2020-12-20 點點家的土小豆

#育兒#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很多人說有點意難平。我最大的意難平是,再也不能看到李爸式育兒了,哈哈哈,意不意外?現在回過頭來,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還是開頭幾個孩子打架的那一段。

看到凌霄被欺負,風風火火的尖尖立馬上去幫忙,連最膽小的子秋都敢去打架。

孩子被欺負、被搶玩具、被大孩子打,似乎是好多媽媽的一個痛點,包括土豆,有一次因為沒用零花錢給朋友買吃的,就被踢了一腳。

怎麼更好地保護孩子,怎麼培養孩子還擊的勇氣和智慧,真的太重要了。

今天朋友的分享我覺得很有用,所以也貼出來給大家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你們的應對方法哦。

周末我帶孩子去遊樂場的兒童玩具區玩,那裡擺放了不少簡易模具供小孩子們DIY。

費了大半天勁後,兒子拼出了一個紅色小飛機,正待舉起向我炫耀時,就被一個稍微年長點的男孩子搶走了。

兒子撇撇嘴,想哭,但忍住了,而後轉身去跟那位小男孩要。但小男孩不給,兒子便倔強地拉著玩具一角。

即便小男孩身塊大點,也壯點,兒子力氣不夠沒有奪回小飛機,可雙手依然不鬆開。

站在一旁的我,「觀戰」此幕甚感欣慰。

小男孩的奶奶有點不樂意了,朝我喊:「瞧你家孩子。」

我無視,衝小男孩道:「小朋友,這是弟弟的飛機,把小飛機還給弟弟,如果你喜歡那就自己拼一個。」說罷,我手已暗自使勁,迅速從小朋友手裡搶回了小飛機,塞到兒子手裡,並誇讚:「兒子真棒!」

我說「棒」有兩方面:一是他不怕比自己大的孩子,敢於搶回自己的玩具;二是小飛機確實拼得不錯,值得表揚。

有人說:「孩子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來解決,你這個大人插什麼手?」也有人可能會說:「孩子搶回自己的玩具這不正常嗎?有什麼棒的?」

也許這對別家孩子來說挺正常的,但於我家孩子,真稱得上「邁出了一大步」。

要知道以往他再喜歡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奪去,他只會眼淚汪汪地躲在我的身後。

「你的孩子被打了怎麼辦?」

育兒界裡有個很火的話題:「你的孩子被打了怎麼辦?」大多數的家長的回答必然是:「自然得要孩子打回去啊!」

可怎麼樣讓孩子打回去呢?

我曾經見到過一個挨了別的小朋友打的孩子哇哇哭得很傷心,而旁邊的媽媽一臉的恨鐵不成鋼,咬牙吼他:「他打你,你也要打他,你打回去啊。」

她越吼,孩子哭得越傷心;越吼,孩子就越慫。

我也曾經像那個催促孩子還手的寶媽一樣,我的孩子也曾像那個哭得悽慘的被打的孩子一樣。無論怎麼要他還手,他都不會動手打對方。

不是不會,是不敢!即便對方那個孩子年齡比自己還小,個頭比自己還矮,身材比自己還單薄。

有媽媽自我寬慰:「我家孩子天性內向、膽小。」「孩子太善良了,可能長大了就好了。」我也這樣自我安慰過,可當再次看到孩子受欺負和委屈時,心裡還是不甘的。

孩子已經三歲多,且有了自己的思想。我曾經多次針對這個問題跟他溝通引導,得到的回答只是三個字「我害怕」。

我也信奉:「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來解決」,但有時候,我們必須想一想:怎樣引導孩子自己來解決自己的事情?

只教孩子打回去,就像點菜說「隨便」一樣,沒有任何建設性意義,父母的助推很關鍵。

為什麼孩子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

某天,孩子跟一個認識的的小朋友玩耍,被那個小朋友推倒摔了腦袋,痛得直哭。我心疼地抱著孩子安撫,卻對那個孩子家長連連說:「沒事,沒事。」

其實是有事的。

回到家我才發現,孩子的後腦勺磕破流血了,趕緊跑去醫院包紮還打了破傷風針。

孩子爸爸很生氣,要找對方家長理論,我卻糾結:「都是認識的,多不好意思,再說也沒花多少錢。」

孩子爸爸氣結:「這不是錢的事!你總抱怨孩子膽小怕事,你有沒有想過,就是自己的行為影響了孩子?!」

他氣乎乎的話瞬間點醒了我,那天我反思了很久。

確實,在每次看到孩子的玩具被搶了,我總沉默著寄希望於對方家長發現並把玩具還回來;發現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我心裡憤怒嘴上卻說「沒事,沒事」,看到孩子受委屈我通常的做法無非是帶孩子「逃走」,不讓孩子再跟他們玩而已。

最應該保護孩子的我,卻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沒有正確捍衛孩子的利益!

天天抱怨孩子膽小、懦弱,其實他的膽小懦弱不正是我這「好面子」的「老好人」造成的嗎?

如果孩子被欺負了,媽媽說「沒事沒事」,就會讓孩子形成一個錯誤認知,誤以為自己被欺負是「正常的」;如果媽媽拉著他躲開欺負他的小朋友,久而久之自然造成了他膽小、怕事、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去爭取只會躲避的性格。

孩子年幼,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全在父母,如果他受了欺負,自己的父母不第一時間站出來為他撐腰的話,那他只能畏縮起來自我保護了。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

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

知道了根源在我,我開始真正從「身教」、「言傳」兩方面教孩子合理捍衛自己的權利。

1. 身教:我不再做慫包

那天過後,我就不再是別人眼裡只會說「沒事」的「老好人」了。

遇到再欺負兒子的小朋友,我第一時間站出來,當著兒子的面批評那個孩子。甚至,還會帶著兒子跟對方家長交涉,告訴對方家長,我兒子被欺負了,必須向孩子說對不起。

從我「好說話」到「不好惹」後,兒子的改變很明顯,性格開朗起來,不僅敢主動跟小朋友玩了,還懂得保護自己的玩具了。

如今,小朋友們都不敢隨便搶他玩具了,因為沒有提前獲得允許的話,準會被搶回來。他現在完全可以獨自處理類似問題,再也不需要我這個「靠山」介入了。

都說,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

孩子的氣場,是父母給的。

孩子有了氣場,就有了足夠的自信去捍衛自己的權益,但並不代表在力量上能贏過對方。

所以,我也會用家裡的玩偶教孩子怎麼去合理地自衛。

比如,這個小兔子是你,這個小熊是你的同學,他死死抱住了你,這個時候你可以扯他耳朵。他感到痛就放手了。

我告訴兒子,在還擊時儘量不要傷害到人家頭、眼睛等要害地位,只要點到為止,逃離魔爪就行。如果打你的小朋友個子特別大,特別胖,就趕緊跑開,一定要牢記「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同時,兒子在家裡發脾氣也有伸手打人的時候,這時我會立即打回去,一是用「身教」教他還手,二是讓他實際感受到:你如果主動打人,別人也是會打你的,你感到痛了,被打的小夥伴也會痛。

在任何時候,你都不能主動打人、搶別人東西。

我不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以暴制暴」的暴君,而是希望能培養他「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和能力。

2. 言傳:權利意識,你不教,孩子就不會

現在,很多媽媽都在教孩子「分享」,卻忘了告訴孩子你有「權利」。

我告訴兒子,你的玩具,你願意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玩,媽媽當然很支持。但是玩具是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你有權利分享,也有權利拒絕分享。

如果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你覺得可以分享的話,那就不理會了;如果你覺得你並不想分享,就把玩具要回來,要不回來,才可以動手「搶」。

而且,不管有沒有搶回玩具,有沒有還手,都要趕緊告訴爸爸媽媽或著老師,不要擔心會被爸爸媽媽批評,永遠記住爸爸媽媽是最想保護你的人。

說這些「道理」可能有些枯燥,我會給孩子講很多應對「暴力」的小故事,把一些校園暴力事件編成簡短的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培養孩子面對「暴力」事件的「情商」。

比如我自編的《小白兔上學記》孩子百聽不厭:森林學校開學了。小白兔背著書包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在校園裡它遇到了一個大熊,大熊很壞,最喜歡欺負小白兔……

杞人憂天也好,未雨綢繆也罷,及早地灌輸孩子這方面的知識,並引導孩子正確保護自己,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的性格形成跟父母關係極大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孩子3~6歲是一個非常動蕩不穩定的時期。

家長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就會突然發生很大的變化,固執、任性、哭鬧,甚至動手打人等。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傾向會決定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同時,父母的期望、言行和生活的習慣標準都會被孩子內化為自己的期望、言行和生活習慣及標準。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直接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滲透到孩子的性格中去。

孩子還小,猶如一張白紙,除去某種「天性使然」的因素外,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拓印父母。父母對孩子幼年的影響,伴隨孩子一生的。

在我們疑惑甚至頭疼孩子的某種性格、行為時,不妨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很有可能,答案就在你身上。

你好,我是李點點,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

相關焦點

  • 兒子的玩具又被搶了,但我很欣慰
    費了大半天勁後,兒子拼出了一個紅色小飛機,正待舉起向我炫耀時,就被一個稍微年長點的男孩子搶走了。兒子撇撇嘴,想哭,但忍住了,而後轉身去跟那位小男孩要。但小男孩不給,兒子便倔強地拉著玩具一角。確實,在每次看到孩子的玩具被搶了,我總沉默著寄希望於對方家長發現並把玩具還回來;發現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我心裡憤怒嘴上卻說「沒事,沒事」,看到孩子受委屈我通常的做法無非是帶孩子「逃走」,不讓孩子再跟他們玩而已。
  • 「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孩子玩具被搶時,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但是兩人沒玩一會就傳出了哭聲,剛開始還以為兩個小朋友打架了,沒想到嘟嘟卻一臉委屈的哭著和我說,媽媽她搶了我的玩具。孩子在一起玩玩具難免都會想玩同一個玩具,或者就是看到別人玩了自己也想玩。孩子的玩具被搶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因為面子問題可能大多數家長會說:「沒關係,給她玩吧。」
  • 當孩子被搶玩具時,這些動作你做過嗎?
    1歲到3歲的孩子,對「所有權」的概念理解還比較薄弱,分分鐘變成熊孩子,伸手搶別人家玩具,但同時也會分分鐘變成受害者,被搶玩具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搶和被搶玩具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第一次當家長,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暗示性格,父母這樣教育,高情商解決危機
    ,當孩子玩具被搶時,父母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同,到底該怎麼做呢?上周,樂樂和小區裡的幾個小孩子在一起玩沙,中途,一個大點的小男孩將樂樂的鏟子拿走了,樂樂隨即朝男孩吼道:這是我的鏟子,請你還給我,我現在要用,如果你想用它,要跟我說一聲,而不是直接拿走。對面的男孩執拗地不肯歸還,樂樂立馬去求助媽媽,暖暖聽聞兒子的講述後,帶著樂樂一起去「討回公道」。
  •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表現,暗示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導讀:玩具被搶時孩子的表現,暗示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玩具被搶時孩子的表現,暗示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玩具被搶,簡直是分分鐘都在上演的事。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困惑,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當孩子玩具被搶時,我們不妨借著這個機會,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哪怕我們不在身邊,孩子也不至於為此手足無措。
  • 孩子玩具被搶只能生氣?聰明父母三個步驟拿回玩具,讓孩子更自信
    當孩子玩具被搶之後怎麼辦?很多家長會憤怒的幫孩子討回公道,其實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最好的教育,聰明的父母把握好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情商低的父母,只會顧慮孩子的情緒,但是同樣的問題下次還會出現。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孩子玩具被搶,表面看來是孩子吃虧了,但是反過來,孩子玩具被搶,父母們需要用對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三項能力。
  • 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聰明父母讓孩子更有主見
    在現實生活中,寶媽寶爸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自家娃心愛的玩具突然被其他小朋友給搶走了,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的,做父母的非常心疼,但是卻不知道是否該插手孩子之間的事情。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小何是一位年輕的寶媽,生下女兒的時候才二十幾歲,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是十分欣慰。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決定了他將來長大後的性格,這不是胡說
    小麗的姐姐一次帶著4歲的兒子小光來跟自己3歲的兒子小翼玩,因為兩個男孩相差年齡不大,兩個小傢伙很快就玩到了一塊,小翼為了表示自己對哥哥的喜歡孩子們會爭搶玩具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當孩子的玩具被搶以後,孩子的反應以及家長的處理方式基本上決定了孩子將來長大後的性格,這不是胡說,而是有一定理由的。
  • 兒子玩具被搶,父親出手教訓反被拘,熊孩子輪得著外人管嗎?
    遊樂場裡,兒子的玩具被另外一個孩子搶走,你會出手教訓熊孩子嗎?上海松江的一名男子選擇了&34;。眼見兒子積木被搶,他當場&34;給熊孩子一套掌摑、推搡、辱罵組合拳,結果因故意打人被拘留。別人家的熊孩子輪得著外人管教嗎?
  • 孩子玩具被搶了只會哭,怎麼辦?
    我的女兒 20 個月了,小朋友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她的東西,她就會主動讓出去。有時玩具被搶走,她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顧慮,擔心她會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霸道一些,讓她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呢?好的,這是關於「玩具被搶了只會哭」的話題。
  • 孩子玩具被搶咋辦?別直接搶回來,也別瞎客氣,家長這樣做才機智
    要說這些熊孩子最愛幹什麼,除了破壞別人家裡的東西,恐怕就是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了。這個時候被搶的小孩子就會哭哭啼啼找家長告狀。眾人尋聲找去,問清楚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其中一個親戚的小孩搶了多多的玩具。那位親戚很不好意思,就揪著兒子過來道歉,何峰雖然心裡不舒服,但覺得大家都是親戚,沒必要鬧得這麼僵,於是就擺擺手說沒事。
  •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超市旁邊有一個免費的娛樂區。
  • 孩子玩具被搶,父母該怎麼辦?
    一群孩子玩過家家別的孩子搶走了你家寶貝心愛的玩具寶貝哇哇大哭這時,你是應該教孩子「大度和諧」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對方玩還是逼著孩子搶回來甚至是自己出手幫孩子1 到底該如何處理其實,父母替孩子維護邊界,孩子才會懂得「我不可以隨便被侵入」。孩子生命中的那些「重要的人」如何對待孩子,將來這個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這幾乎是個不變的真理。
  •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而性格不同,面對玩具被搶,也會有做出不同的反應。我們不妨來看看,準不準?第一種:只知道哭被搶後,除了愣在原地大哭,或是找媽媽哭訴之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當孩子玩具被搶時,我們不妨借著這個機會,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哪怕我們不在身邊,孩子也不至於為此手足無措。
  • 孩子被打,被搶玩具,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孩子打人,被打,搶玩具,被搶玩具。這些都是孩子在一塊玩耍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一些敏感期。手欲期最多的表現是:推人,拍人甚至打人。而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寶寶往往會有「什麼都是我的」,「全世界都是我的」等類似的概念。因而,就出現了爭搶東西的現象。這些現象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家長適當正確地「引導」很重要!說說我家女兒經歷「被打」,「被搶」時,我的處理。一次, 在樓下玩。
  • 孩子玩具被搶了,家長應該怎樣處理?記住這兩點
    我經常在外面看到這樣的場景: 孩子玩具被別人搶走了,急得大叫,想要跑過去搶回來,然後家長就在後面拽著孩子,說:「你給他玩一下嘛,沒有關係的。」孩子更加急了,大叫:「不要!那是我的!」還是想去搶回來,然後家長就不高興了:「你怎麼那麼小氣呢,他玩一下就會還給你的。」
  • 因兒子積木被搶,父親掌摑、推搡另一個男孩。警察:毆打他人,刑拘
    近日,在上海松江的,一名男子被自家兒子玩具被搶,就掌摑、推搡另一個男孩。該男子的行為已構成毆打他人,被刑拘。最後我們得知,起因是因為該男子的兒子積木被搶。
  • 孩子玩具被搶時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但有一天,女兒放學後卻哭著向她抱怨:「媽媽,小朋友們都搶我的洋娃娃玩,我又搶不過他們,這該怎麼辦啊?」詢問幼師後,阿沁得知女兒在玩具被搶時顯得非常懦弱,基本上沒有伸手去攔,只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個不停,根本不敢拿回本就屬於自己的玩具。
  • 玩具被搶卻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對孩子的傷害,培養邊界感很重要
    孩子的玩具被搶就是常見的情況,令孩子難過,還讓家長煩惱。畢竟要教孩子還手或者是替孩子還手,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們通常會選擇委屈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大方一些,學會分享。但是,這種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方式是帶有強迫性質的,並不能夠讓孩子理解大方的概念,相反,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