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士速寫|同濟大學徐祖信:蘇州河治理她功不可沒 中國經驗向全球...

2020-12-14 新民晚報

圖說: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徐祖信(右二) 同濟大學供圖

今年3月,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召開期間,聯合國人居署與同濟大學聯合發布了《加強河流汙染治理,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報告。報告時,來自中國的一位女科學家獲得與會代表的齊聲點讚,她就是同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祖信。當時,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邁穆娜·穆赫德·謝裡夫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在治理汙染河道中的成功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範例。

蘇州河是徐祖信長期奮鬥的事業。她一直致力於城市河流汙染綜合治理,長期深入工程一線,研究揭示我國城市河流汙染有別於歐美國家的汙染成因和主要問題。充分發揮環境、水力、市政三個學科交叉優勢,創新了系統、協同、耦合治理的技術體系。她領銜並參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水汙染治理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針對高效治汙,研發混接汙水特徵流量溯源追蹤和管網與河網協同控汙技術,創新輸入型汙染簡便經濟檢測和高效淨化技術,這是發展中國家河流汙染治理面臨的難題。她還針對生態自淨,突破河流氧化性調控技術瓶頸,建立流量與容量協同調控模型,攻克無需額外能量提高複雜河網自淨容量的國際性難題。針對系統治理,她發明城市管網溢流汙染晴天和雨天耦合控制裝置,突破農村汙水單級人工溼地脫氮技術瓶頸,研發雨天黑臭治理核心技術,這是發展中國家河道水質穩定改善的關鍵。

上海蘇州河是國內最早開展黑臭治理的河流,徐祖信在同濟大學領銜並參與重大技術攻關,在蘇州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蘇州河治理成為國際上重汙染河流治理的成功範例。

如今,徐祖信的身影又出現了國內其它的大江大河。由於她在河流汙染治理方面的學術造詣和實際經驗,擔任了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被多個城市和環保企業聘為技術支持專家,負責並參與了多個城市河流汙染治理工作,研究成果編入多部技術規程和指南,為我國城市河流汙染治理做出突出貢獻。

在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徐祖信這樣說:「蘇州河區域人口、建築密集,曾是中國汙染最嚴重的河網水系之一,蘇州河綜合治理也是世界上城市河流汙染最複雜的工程。12年的治理成功歸因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政府職能部門有序協調、依靠專家科學決策、創新科技成果的應用以及公眾廣泛參與。」

【院士簡介】

徐祖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9月畢業於河海大學。歷任河海大學副教授、同濟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同濟大學校長助理、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局長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參事。1995年回國至今,一直堅持在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徐祖信一直致力於城市河流汙染綜合治理,擔任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領銜並參與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水汙染治理重大科技專項項目。排名第一,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出版學術著作4部,授權發明專利23件,以第一或通訊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5篇。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相關焦點

  • 徐祖信院士加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
    11月9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特聘教授徐祖信院士聘任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呂建,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等出席聘任儀式。
  • 同濟大學呂西林、徐祖信兩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有1位...
    同濟大學呂西林、徐祖信兩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有1位講座教授和3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中… 2019-11-22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2019年當選院士師生座談會舉行
    、方平、馮身洪、雷星暉等在校校領導,呂西林、徐祖信兩位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黨辦、校辦、宣傳部、人事處、發展規劃部、科研管理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職能部處負責人,土木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及師生代表出席座談會。
  • 首位院士加盟!南大蘇州校區引得「鳳凰」來
    1978年,想當醫生的她考進河海大學水利學專業,從此與「水」結緣;中國汙染最嚴重的河網水系之一——蘇州河在她手中由黑變綠;她提出的管網系統基於可靠性的線性優化模式,攻克城市給排水系統的世界難題;她編著了聯合國人居署專題技術報告,介紹中國河流治理模式和成功經驗,獲聯合國副秘書長肯定,提升了中國治水模式的國際影響力
  • 5位同濟女性獲「卓越女性獎」
    12月1日,以「卓越女性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同濟大學女教師論壇在四平路校區舉行,百餘位女教師代表及女大學生代表參加會議。論壇上,5位同濟優秀女性被授予「第四屆同濟大學卓越女性獎」,其中,萬明玉、嚴雋薇、徐祖信榮獲「同濟大學卓越女性榮譽獎」,龔沛曾、何敏娟榮獲「同濟大學卓越女性教學獎」。
  • 同濟大學「全球抗疫與治理」線上學術報告會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近日,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主辦的「全球抗疫與治理」線上學術報告會在滬召開。近200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報告會。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鄭春榮教授主持會議。
  • 同濟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學校「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
    同濟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學校「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11-20  瀏覽:
  •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成立
    3月30日,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成立,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行。出席成立儀式及學術研討會的,還有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機構的近30位專家學者及部分企業家。
  • 首屆全球治理與外語學科發展高峰論壇在同濟大學召開
    11月15日,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同濟大學文科辦公室及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協辦的「首屆全球治理與外語學科發展高峰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行。同濟大學副校長呂培明,浙江大學許鈞教授,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特聘教授吳贇分别致辭。
  • 武大不如蘇州大學,深圳大學力壓同濟!這個世界排名,你相信嗎?
    如果一個世界大學排行榜單中,百年名校武漢大學不如蘇州大學,建校不到40年的深圳大學力壓同濟大學,這樣的排名你相信嗎?可能你會認為這個肯定是一個不入流的機構進行的排名,因為武大、同濟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今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武大不如蘇州大學,同濟不如深圳大學。
  • 同濟大學亞洲第一!不見清華北大!
    引得全球高校積極參與該排名作為開創性的新排名,是一種超越以教學和研究為重點的評估大學卓越表現的排名,是記錄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產生的影響力的全新嘗試。主要根據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大學對於社會產生的影響力,而不是採用聲譽和聲望等傳統指標。
  • 同濟大學亞洲第一!不見清華北大!
    >本次排名中除了同濟大學位居第13名為之外,我國還有八所進入全球總排名。對比2019年我國卻只有蘇州大學、湘潭大學和南華大學三所大學進入總排名。不僅入選高校數量有所增加,排名更是有著喜人的表現,可以看出我國以同濟大學為代表的部分高校在社會上產生了些許影響力。
  • 第九屆河湖治理與水生態文明發展論壇
    本次論壇編輯出版《2017第九屆河湖治理與水生態文明發展論壇論文集》,評選出的優秀論文將作為《長江科學院院報》增刊成冊出版發行,(《長江科學院院報》是全國水利系統優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同時將被中國知網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收錄,頒發收錄證書及收錄編號。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15年12月10日  來源:同濟大學
  • 同濟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
    洋山深水港興建,浦江大橋設計建造,地鐵工程貫通,越江隧道掘進,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研發,蘇州河治理……上海城市建設的重大工程,浸透著幾代同濟人的心血。同濟大學的老校長、兩院院士李國豪教授,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上世紀80年代,上海決定修建跨越黃浦江的南浦大橋。當時,日本專家提出免費設計大橋,並提供貸款,條件是工程必須由日本公司承擔。
  • 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等校領導出席。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受聘儀式後,姚期智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圖靈獎唯一中國得主,成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受聘儀式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等校領導,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處處長宋揚等出席。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受聘儀式後,姚期智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
  • 會拉大提琴的城市規劃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當選院士
    正是這份心底油然而生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讓他在重大項目、重要關頭不曾缺席;他一次次帶領一支支團隊,以愛國情懷和專業智慧作筆,在祖國大地傾情書寫著同濟規劃的精彩華章。他,就是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教授。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蘇州河的水質治理和城市人的自然觀
    ,「沿蘇州河而行」的參與者們針對蘇州河的水質治理、代表物種、蘇州河邊的自然教育以及現代人的自然觀等方面進行了一番探討。 城市荒野工作室創始人郭陶然參與編纂的《尋夢清源——上海蘇州河夢清園自然導覽》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出版的自然導賞系列讀本之一。在編寫過程中,他和工作室成員做了大量調查,以圖鑑的形式展示了夢清園中的生物物種,書中也梳理了蘇州河治理的全過程。此次漫步夢清園,嘉賓們的討論首先從蘇州河的水質治理和夢清園的誕生開始。
  • 「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8月28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在騰訊會議平臺圓滿舉行。本次論壇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