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常見輔食真的不適合孩子,寶寶根本消化不動,許多奶奶還在餵

2020-10-30 糖果媽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輔食烹飪蒸與煮是最佳方式,需要儘量保持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和原有口味。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寶媽每天最頭痛的,莫過於今天給娃吃什麼,很多時候辛辛苦苦「做飯兩小時」,寶寶則是「吃飯五分鐘」。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寶媽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在眾多的輔食裡,如果能開發出幾樣適合寶寶的菜品,那簡直是比中了頭獎還高興的事。但是寶寶吃飯只注重口味,有些輔食雖然寶寶「吸溜」得快,卻在無形中傷害著孩子的胃。

營養都在湯裡?這種輔食許多奶奶還在餵

從寶寶出生以後就是婆婆幫著帶,林西一直覺得很輕鬆,對於養孩子的事,她一直很少過問。到了寶寶能吃輔食的年紀,卻暴露出不少問題。

這天家裡做了一大盆香噴噴的豆角燉肉,林西卻發現婆婆沒準備孩子的夥食。婆婆說著不急,直接盛了小半碗飯泡上菜湯,一勺一勺地餵給了孩子。

林西本來覺得,這不是大人吃的飯嗎,就這麼餵給孩子?但礙於自己沒有付出勞動,也就隨著婆婆去了,反正寶寶一口一口吃得挺香。

之後婆婆如法炮製,特意在做菜時多留一些湯,用來給寶寶泡飯吃,美其名曰:營養都在湯裡。

但是一段時間後,孩子卻經常捂著胃喊難受,到了醫院醫生一問飲食,才知道問題出在了湯泡飯上。

為什麼老人都喜歡給孩子吃「湯泡飯」?

我們大家對湯泡飯都不陌生,許多人用湯泡飯的吃法,都是和自己的父母長輩學的。有許多家庭如今一直沿用這種吃法。

從前做個好菜不容易,老人通常不願浪費美味的湯汁,結果意外發現湯泡飯很好吃又容易嚼,於是就開始把這種飯給小孩喂。

老人通常認為,湯裡濃縮了菜中大部分的精華,湯泡飯是十分易嚼、好吃、有營養的食物,製作起來又容易,只要在做菜時多添一勺湯就可以了,實在是忙不過來時給孩子的最佳輔食。

這種常見輔食真的不適合孩子,寶寶根本消化不動

1. 太鹹

7~12月齡的嬰兒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得鈉,不需額外補充,24月齡嬰幼兒攝入食鹽量不超過0.9~1.8g克/天。

嬰幼兒的日常飲食不需要太多鹽,過量攝入反而會使他們感到不適甚至生病。

成年人平均每天會從菜餚中至少攝入5克鹽,這對於幼兒來說超出了幾倍的劑量。因為鹽易溶於水,湯泡飯甚至要比正常吃菜要鹹得多。

2. 太硬

湯泡飯與粥不同,粥在熬製過程中已經吸飽了水分,米粒十分軟爛。但是湯泡飯中的飯粒還是硬硬的、一顆一顆的。

在吃湯泡飯的過程中,因為湯汁的關係,孩子往往不經仔細咀嚼就會將飯與湯一起咽下去,長此以往將為腸胃增加沉重負擔,影響消化功能。

而且米粒在胃裡還會繼續吸水膨脹,讓孩子產生飽腹感,通常吃不到幾口就飽了甚至漲肚,身體無法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經常吃湯泡飯的孩子很容易營養不良。

3. 太油

營養學家已經證實,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 1%~2%。而肉裡的蛋白質高達 15%~20%,礦物質、鈣、鐵等微量元素同樣不溶於湯,反而大部分油質都會被保存下來。

在烹飪過程中,油類和脂肪會非常容易浮在湯裡,湯泡飯是實打實的既沒營養脂肪含量又超標,這種高油、高鹽食物,實在是不適合餵給孩子。

延伸閱讀:輔食添加急不得,按齡餵養有順序

① 6個月後加米粉

米粉是寶寶最先接觸的第一種輔食,除了容易容易消化吸收,在寶寶適應之後也便於在其中添加其他輔食。

② 7~8個月加泥糊

寶寶適應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讓他品嘗一些蔬菜、肉類的滋味,打成泥糊狀即可,但要注意不要過早給孩子餵雞蛋。

③ 9~10個月加碎末

此時寶寶已經長出了幾顆小牙,有了一點咀嚼能力,蔬菜水果都可以切碎之後合理搭配餵給孩子,適當吃點硬物還能刺激牙床,促進牙齒發育。

④ 10~12個月加丁、塊

此時的寶寶可以試著吃些軟爛的主食,麵條、稠粥等,在其中加入一些切成小塊的蔬菜和肉類。雞鴨魚類都能給孩子提供優質蛋白質。

糖果媽媽叮囑:

寶寶的輔食是大事,媽媽千萬不要因為犯懶,提前讓孩子接觸成年人食物,以免傷害寶寶尚未發育完全的腸胃功能。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以下兩種食物不適合寶寶,根本消化不動,可惜很多奶奶還在餵
    但是添加輔食這件事也有不少誤區,做不好還有可能影響孩子健康。有兩種輔食,醫生都不建議過早添加,甚至已經被寶媽們列入「輔食黑名單」,可惜很多奶奶還在喂。,前天哆咪拉肚子拉脫水了,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因為吃的太油膩,孩子消化不動了,就開始拉了。
  • 這種常見的輔食不適合孩子,影響消化,很多奶奶還在餵
    寶寶開始吃輔食後,每天會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好吃的。寶寶吃飯很重要,每個媽媽多希望孩子能夠吃飽吃好,但是有些輔食卻並不適合孩子吃,吃不對還會讓孩子身體不舒服。寶寶的腸胃都比較柔弱,這就是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只能吃奶,因為其他的消化不動,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是循序漸進添加的。
  • 6-12個月寶寶吃什麼?這種輔食真的不適合,孩子消化不了
    遠離錯誤餵養,尤其是這種常見輔食有些父母忙於工作,有些父母廚房小白,有些老人帶娃,輔食基本湊合了事,為了讓孩子快點填飽肚子,常常會給他們吃「湯泡飯簡單來說,就是湯和飯混合在一起的食物,有湯有菜又有飯,看起來營養,卻不適合孩子吃!6-12個月寶寶吃什麼?這種輔食真的不適合,孩子消化不了1、湯多代表水分多。
  • 2歲寶寶腹痛難忍,被送醫搶救,這4種坑娃輔食你還在給娃餵嗎?
    2歲寶寶腹痛難忍,被送醫搶救,這4種坑娃輔食你還在給娃餵嗎?現如今養娃已經成了很多人的一種經驗之談了,寶寶自從出生之日起,就成為了全家人生活的重心,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家長的心。後來濤濤也愛上了輔食,這天,濤濤吃完輔食後就說肚子疼。剛開始奶奶還以為濤濤只是吃壞肚子了,拉出臭臭來就好了。結果濤濤肚子疼了一下午,後來,奶奶趕緊將濤濤給送醫搶救,結果醫生卻表示,濤濤已經患上了腸炎。後來,經過了解,是孩子的奶奶天天給孩子餵蛋炒飯和鹹菜,這才讓濤濤患病的。
  • 別再這樣餵寶寶輔食了,真的很傷寶寶
    添加輔食的量要根據寶寶的營養需要和消化系統的成熟程度而定,並且實際上不同寶寶的食物攝入量和消化吸收情況還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所以請不要嚼食餵養孩子,這真的對孩子的健康不利。臨床中食物不耐受前三位是雞蛋、牛奶、小麥。而這三個食物,是孩子在輔食添加中最常見的。現在,普通醫生和家長對它的認識和重視,遠遠不夠。
  • 5個月寶寶腎結石,醫生:都是輔食惹的禍,很多家庭還在這麼餵
    而早早給孩子餵輔食這種情況,還真是不少見。 之前老家鄰居,剛出生了個小寶寶,爺爺覺得孩子吃奶是不是吃不飽,為了讓孫子不餓著,直接給孩子餵了旺仔小饅頭,結果把孩子送進了醫院。
  • 5個月大寶寶竟患腎結石,輔食成罪魁禍首,醫生:很多家庭還在餵
    孩子在一歲以前,作為年輕的寶媽,都非常關注孩子的輔食。而說起輔食,大部分家長按照孩子的生長規律給予準備輔食。有的家長覺得沒什麼可注意的,認為輔食就是給孩子準備大人吃的,而正是因為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導致孩子出現了不必要的傷害。5個月大寶寶竟患腎結石,輔食成罪魁禍首,醫生:很多家庭還在喂!
  • 5個月嬰兒腎結石,醫生:全是輔食惹的禍,許多家長還在這麼餵
    而一些媽媽則覺得,母乳不夠吃,而且看孩子吃輔食也很香,便順水推舟的餵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誰家的老爺子,感覺自己的孫子餓了,於是便將小的奶饅頭餵了孩子,結果孩子直接被送進了醫院。或許在看這篇文的你,或者你身邊的朋友也在過早的給孩子餵輔食。
  • 5個月寶寶腎結石,醫生:都是輔食惹的禍,很多家庭還在這麼餵
    說到餵輔食,很多人覺得不算什麼大事,不就是讓孩子吃點大人的食物嗎,我們能吃,孩子也能吃,可往往是覺得簡單的事,卻很有可能出問題。有一位5個月大的寶寶,全身浮腫,二十多小時沒有排尿,被媽媽送進了醫院,而醫生在檢查後發現,孩子的雙腎長滿了結石,直接給孩子下了病危通知。在詢問孩子的病史的時候,醫生發現,孩子全身長滿了結石,都是餵輔惹的禍。
  • 寶寶早飯先喝奶還是先吃輔食?兒科專家:順序不對影響腸胃消化
    很多寶媽在有了寶寶之後都變成了超級廚師,如果媽媽做完的食物孩子特別喜歡吃,媽媽也會與成就感,下次更喜歡給孩子做美食。可是如果媽媽忙了好幾個小時孩子卻一口不動,可能媽媽下次也不會再想嘗試了。所以有個愛吃飯,不挑食的寶寶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寶媽抱怨:寶寶只愛喝奶,不接受輔食小文作為一名新手寶媽,對於照顧娃這件事真的是改變了太多。雖然獨自帶娃比較辛苦但是小文也享受這份特別的體驗。轉眼寶寶已經6個月了,終於可以添加輔食了。
  • 十大最常見錯誤餵寶寶輔食方式,你佔幾條?
    寶寶到六個月就要開始添加輔食,吃什麼,吃多少,吃幾次,怎麼做,怎麼吃?是新手媽媽問的比較多的問題!今天我們重點分享一下開始吃輔食時,怎麼餵寶寶?很多媽媽們會說,這還不簡單,拿起勺子,舀起飯,送嘴裡不就完了嘛!事實上這裡面學問大得很,餵不好,很容易養成很多壞習慣,導致寶寶以後吃飯變成老大難!殊不知,最開始輔食添加的餵食過程非常重要,影響深遠!
  • 這5種食物已被列入輔食「黑名單」,你家寶寶還在吃嗎?
    寶寶長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那麼飲食對寶寶來說極其重要。小月齡寶寶主要是吃母乳或者喝奶粉,但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只喝奶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需要了。給寶寶添加輔食,不同的家長對應該怎麼給寶寶添加輔食和添加什麼輔食有著不同的意見,而在我們日常接觸的這些食物中,下面這5種常見食物,其實已經上了輔食「黑名單」,是否有的家長還在給寶寶吃?
  • 嬰兒真的不需要喝水?錯,寶寶補水要「講究」,餵水指南請收好
    周末的時候,因為自己平時工作比較累,晚上回家還要帶孩子,所以就「放肆」地多睡了一會,早上寶寶醒來的時候,就先讓奶奶帶著了。 賴了一會兒床之後,媽媽因為一種對寶寶無名的擔心,還是起床了,想要看看奶奶平時都是怎麼餵寶寶吃奶和吃輔食的。
  • 孩子的輔食餵養怎麼進行?養個健康胖娃娃,三個關鍵點爸媽得重視
    同事最近非常煩惱,在吃飯的時候向我們抱怨:「孩子剛剛4個月,我這邊工作很忙,基本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孩子。但是有一天,回家發現孩子的奶奶正在給孩子餵雞湯,這可把我嚇壞了,因為孩子還那麼小,可能根本沒辦法消化這些東西,我就趕緊去制止。
  • 寶寶輔食:媽媽理論 vs 奶奶經驗
    給寶寶餵輔食的過程中,當媽媽的理論遇上了奶奶的經驗:先吃米粉,還是先吃蛋黃?喝奶重要,還是吃飯重要?什麼時候能吃鹽……孰是孰非?專家幫你來評評理。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那試著給寶寶餵固體食物吧。輔食添加過程中,鼓勵寶寶接觸各種不同的味道,可以促進寶寶的味覺發育,以後也容易接受更多的食物。但是給寶寶添加輔食應當循序漸進,新加一種食物時,應該觀察至少3天,看看寶寶有無過敏反應。一旦發現對某種食物過敏,應當儘快停喂。
  • 給寶寶餵輔食,注意避開下列幾個「坑」,孩子身體發育往往快又好
    結果幾天後,寶寶居然沒有大便了,小施催孩子便便,孩子卻哇哇大哭,沒辦法,只有帶他去醫院了。醫生檢查後,告訴小施,她給孩子餵輔食的方法有錯:「寶寶剛開始吃輔食,怎麼能馬上斷掉奶水呢?而且這麼早給孩子吃雞蛋羹,他的腸胃無法消化,哪來的便便拉出來?」
  • 具體何時給寶寶餵輔食?餵晚了錯過味覺敏感期,寶寶不愛吃
    比如之前碰到過的一個例子,出生9個月的寶寶還一直是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充足,家裡人就想多餵段時間,加上老人覺得輔食不好消化,就一直拖著。本以為寶寶大了,對輔食的接受度會更高,卻沒想到寶寶非常抗拒,又哭又鬧,香噴噴的蛋羹餵到嘴裡都會吐出來,因為這個緣故比同月齡寶寶發育慢了很多。
  • 要想寶寶少生病,輔食要餵好,有幾種「飯」不適合娃吃,父母少餵
    ,李女士也是費了不少口舌,但也並沒有什麼作用,最後她不得不追在女兒屁股後面喂。,輔食要餵好飲食可謂是人們最息息相關的事了,相信很多父母為孩子吃飯的事情感到煩惱,比如,如何糾正寶寶愛吃肉不愛吃菜的習慣?寶寶的輔食是越碎越好嗎?冷凍過的輔食還有營養價值嗎?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 求放過寶寶:別再餵這幾種輔食了,真的很傷脾胃,家長別坑娃
    &34;這一說,前幾天參加小區裡的寶媽團建,有一個年輕的90後辣媽就抱怨:大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婆婆整天給孩子餵白米粥,配上榨菜、小鹹菜,結果8個月大的時候寶寶被查出來免疫力不足,腎臟功能弱,長得很瘦弱,而罪魁禍首就是&34;,現在二寶她親自帶,每天變著花樣的做輔食,孩子胃口好,長得也胖乎乎。
  •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這幾種食物真的不能選,80%的家長錯而不自知
    奶奶說:還是爛麵條好,既營養還容易消化,我看現在超市有買專門的寶寶麵條,量身打造的肯定很不錯。 寶媽琴琴所遇到的處境,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感同身受,在自己不懂科學餵養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給寶寶添加第一口輔食,難道「老人言」的一定對嗎? 其實,無論是姥姥還是奶奶的建議都不可取,這些並不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來添加,現實生活中80%的父母做錯卻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