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媽媽理論 vs 奶奶經驗

2020-10-06 曉惠薈美

給寶寶餵輔食的過程中,當媽媽的理論遇上了奶奶的經驗:先吃米粉,還是先吃蛋黃?喝奶重要,還是吃飯重要?什麼時候能吃鹽……孰是孰非?專家幫你來評評理。

ROUND 1

專家說:是否給寶寶添加輔食也因人而異,要根據寶寶的早期餵養情況、神經系統發育和生長情況等來共同決定。

給寶寶添加輔食前,可觀察寶寶是否有以下信號:

1、寶寶口水明顯增多,表明寶寶的消化系統可能開始成熟,為吃固體食物做好了準備;

2、寶寶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是否能牢固地豎起頭和脖子;

3、大人吃飯時,寶寶是否表現出對食物有極大的興趣;

4、你拿一個小勺嘗試餵寶寶食物時,寶寶是否不再像以前一樣把食物頂出來而是開始吞咽。

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那試著給寶寶餵固體食物吧。


ROUND 2

專家說:寶寶的第一款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因為米粉中強化了寶寶所需的鐵、鈣等營養素,而且對寶寶來說更容易消化和吸收。隨後可逐漸添加菜泥、肉泥和蛋黃等。

老一輩兒的人強調蛋黃的營養,其實和以前的年代食物種類不那麼豐富、物資相對匱乏有關。蛋黃和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交替添加即可,沒必要每天一個蛋黃。

而且寶寶剛開始添加蛋黃時應當先從1/4個開始,逐漸增加到半個、1個。但是蛋清建議1歲以後再添加。


ROUND 3

專家說:應當將媽媽和奶奶的理論相結合。

輔食添加過程中,鼓勵寶寶接觸各種不同的味道,可以促進寶寶的味覺發育,以後也容易接受更多的食物。但是給寶寶添加輔食應當循序漸進,新加一種食物時,應該觀察至少3天,看看寶寶有無過敏反應。一旦發現對某種食物過敏,應當儘快停喂。


ROUND 4

專家說:二者均有道理。寶寶的輔食性狀,取決於寶寶的咀嚼能力,因為寶寶將食物吃進去以後,要靠咀嚼來幫助消化,如果寶寶不能有效咀嚼,就會影響食物的吸收,咀嚼是最主要的消化過程。

如果單純為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而給寶寶提供不能有效吸收的食物,那必定會影響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還是應該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以提供寶寶合適的食物為主。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少量提供給寶寶一些塊狀的食物,作為鍛鍊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


ROUND 5

專家說:6個月以上寶寶的輔食中,應當考慮主食的量,即碳水化合物的量。至少應該佔每次餵養量的一半,如果碳水化合物的量不足,就會影響寶寶體重的增長。

寶寶的主食可以是米粉、米粥或者麵條,添加的過程也應該是由稀到稠。在此基礎上,再添加蔬菜、蛋黃和肉泥以及水果。

奶奶所認為的蒸米飯,不太適合1歲以內的寶寶吃,因為質地太硬的飯,寶寶不容易消化吸收。寶寶輔食添加初期,即可以開始添加大米,但是限於比較稀的米粥或米糊,逐漸增加黏稠度,到寶寶10個月左右,可以吃比較黏稠的大米粥,慢慢地到1歲以後,可以吃很軟的蒸米飯,但是注意要比成人的米飯軟爛很多。


ROUND 6

專家說:寶寶從母乳、配方奶、輔食中都能得到鈉和氯,只不過鹹味被其他的味道掩蓋了。這些從寶寶的日常飲食中得到的鈉足夠滿足生長所需。寶寶的腎臟功能還不夠成熟,鈉攝入過多,會給腎臟增加負擔。

不要用成人的味覺習慣去衡量寶寶,寶寶的味覺比成人敏感,他們不會因為食物中沒有加鹽而拒絕食物本身的味道。而且寶寶的味覺習慣正處於發育中,對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過早添加調味品,反倒容易造成寶寶挑食偏食。1歲以內不給寶寶吃鹽,少油、少糖,大人飯菜不要給寶寶吃。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只做推廣和傳播,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上班族媽媽如何合理安排寶寶輔食?
    可能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想知道別人家的媽媽是如何帶娃的嗎?今天請到了哈雷媽媽、lhn媽媽、湯圓媽來和大家分享上班族媽媽如何給寶寶安排輔食一起來看看吧!Q:寶寶現在多大了?白天是誰在帶寶寶?飲食會如何達成共識?A:寶寶現在9個月+19天。白天是奶奶帶寶寶,媽媽給奶奶說大概吃什麼、怎麼做,奶奶會在家做。Q:如何安排孩子一天的飲食?
  • 還在為6個月寶寶輔食發愁?二胎媽媽分享經驗,簡單好學又專業
    所以,孩子添加輔食階段吃得好不好,還得看媽媽是否有添加輔食的知識。我自己是二胎媽媽,學過不少早期餵養的課程,在書苑也常常跟媽媽們分享,自己帶倆孩子時的經驗,包括早期輔食餵養。她們表示很受用,餵養上越來越順手。我把這些經驗整理成文字,分享給你們,希望有一點點幫助。米糊如何衝?
  • 奶奶餵6個月寶寶吃米飯,稱:「媽媽沒奶」,看寶寶著裝網友怒了
    一般在寶寶出生以後,如果媽媽有母乳的情況下,會實行母乳餵養,而有些寶媽母乳不足,也會實施混合餵養,隨著寶寶一天一天的長大,當寶寶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會給寶寶逐漸添加輔食了,而且媽媽的母乳也沒有最開始的時候那麼多,營養那麼豐富,所以說添加輔食也是很有必要性的。
  • 媽媽走投無路求助醫生,竟是奶奶做了這件事……
    同時寶寶的語言交流、社交互動等方面也都發展得不錯。但在與醫生交流過程中,爸爸媽媽眼神憂鬱,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原來,這對年輕的家長,特別是媽媽與奶奶有一些育兒觀念上的矛盾。醫生發現,在與這位媽媽交流時,一旁的奶奶一直試圖插話,想表達自己的意見,這說明她們在使用輔食機這個問題上可能有分歧。醫生見過很多這種情況,猜測可能老人認為用輔食機做出來的輔食不好吃,用嘴嚼碎食物來餵寶寶才好。
  • 30秒學會營養滿滿的寶寶輔食,廚房小白的媽媽也可以輕鬆掌握
    「娃該加輔食了,可我不懂怎麼辦?」前兩天朋友問我這個平時不進廚房的人,怎麼搞定妤寶輔食的?在這裡我就想要告訴為輔食心急的媽媽們,其實做輔食有捷徑可走,只要你找對路。我很幸運,在輔食這塊上有妤寶的奶奶、外公幫忙具體操作,同時他們也能認真的聽我對妤寶科學輔食的安排計劃。
  • 6個月內寶寶不能餵輔食?錯!有經驗的媽媽教你如何餵輔食
    導讀:6個月內寶寶不能餵輔食?錯!有經驗的媽媽教你如何餵輔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寶寶吃輔食難,難於上青天,幾位媽媽談心得:如何讓寶寶愛上輔食
    第一次當媽媽的我沒有什麼經驗,還覺得輔食就是輔助的食物而已,喝奶為主不斷就行了。於是,一開始填輔食,我根本就沒有上心,任由著寶寶被「老一輩的經驗」來餵養。直到我發現因為寶寶一直吃得比較稀、軟,沒有及時改變輔食的濃度和硬度,導致他的咀嚼和吞咽能力發展得相對有點滯後,我才恍然大悟,趕緊詢問一些有經驗的寶媽,補上關於輔食的知識。
  • 寶寶輔食怎麼加?張思萊奶奶推薦215道輔食,教你每周吃什麼
    ,如果太晚開始吃輔食,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就算是及時補鐵、不吃輔食,可能也會增加寶寶排斥固體食物。一般來說,滿6月齡是首次輔食添加的最佳時機,對寶寶近期和遠期健康更加有利,但是寶寶的發育有個體差異性,4-6個月添加輔食都是可以的。
  • 嬰兒輔食添加,關於寶寶輔食添加有什麼作用呢?
    隨著月齡增加,寶寶對營養的需求越來越多,母乳已經很難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這時,輔食添加就該提上日程了。但是輔食添加時,怎麼添加才是最安全、最健康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輔食添加的一系列問題。4~6個月開始,母乳或配方奶不再能滿足寶寶營養上的全部需求。特別是鐵,寶寶們從媽媽肚子裡帶出來的鐵只能維持到4~6個月左右,而母乳是貧鐵食物,並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要量。
  • 給寶寶添輔食的4大誤區,尤其是最後一個,很多新手媽媽都在犯!
    小寶寶越來越大,媽媽心裡除了對寶寶成長的喜悅之外,還多了一樣擔心,寶寶要開始吃輔食了,那麼到底應該怎麼添加才是正確的呢?新手媽媽都沒有經驗,可能忽略了一個小細節,就會對寶寶的健康發育產生影響,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媽媽們經常會走進這4個誤區,尤其是最後一個,很多新手媽媽都在犯!
  • 寶寶吃輔食最好的時間段,你做對了嗎
    眼看自己的寶寶從一個胖娃娃慢慢變瘦。一問才知道,她家寶寶是從第6個月時開始添加的輔食,還說別人家寶寶都是這個時候添加輔食,我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是你家寶寶吃輔食過早,損害了她的進食興趣,她滿臉詫異過晚小區有個2歲半的大胖小子一直喝奶粉,不肯吃輔食和其他固體食物。
  • 6-12個月寶寶可以吃什麼?媽媽這樣搭配輔食,孩子聰明又健康
    都說米粉營養好、低過敏、易消化、好吸收,是最適合寶寶食用的輔食。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米粉只能當作奶和輔食的過渡,不能用來代替所有的輔食。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媽媽應該給他們增加不同品種的輔食,才能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
  • 六個月的寶寶添輔食,吃雞蛋還是吃米粉?吃錯了寶寶會過敏
    小希寶寶馬上就六個月了,在添加輔食的問題上,媽媽和奶奶起了爭執,奶奶要給小希先吃雞蛋,說按照老一輩人的經驗都是先給寶寶添加雞蛋的,但媽媽不同意,覺得有致敏的風險,就這樣,媽說媽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都覺得為寶寶好,那小希的輔食到底要先添加什麼呢?
  • 關於寶寶添加輔食,新手媽媽餵養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
    當寶寶已經出現上面這些情況時,媽媽就要認真對待這些信號,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給寶寶吃些什麼輔食?讓寶寶吃輔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寶寶的脾性也影響到寶寶對食物的反應,媽媽根據寶寶的反應對輔食做出調整。高鐵米粉:6個月後,寶寶的身體對鐵的需求增加,所以寶寶首先添加的輔食建議是高鐵米粉,如果你給寶寶喝煮爛的米粥,也一定要補鐵。
  • 寶寶只吃輔食,不愛喝奶,媽媽怎麼辦?
    經常有媽媽對我說她的寶寶不愛吃輔食,卻很少聽說有孩子不愛喝奶的。如果有,那也只是時間短暫的「厭奶期」。如何讓寶寶愛上喝奶呢?寶寶6個月大時每天輔食1~2頓,吃多了就影響奶量;10~12個月之後,輔食可增加到每天2~3次。輔食一開始要稀、軟,利於消化。之後再慢慢增加稠的、幹的、營養密度大的(比如肉泥、果泥等)。早上,寶寶要吃奶。
  • 寶寶被錯誤餵養輔食,爸爸媽媽還不自知,甚至還洋洋得意
    真的是越看越生氣,這些爸爸媽媽也太糊塗了吧。可以理解媽媽們奶奶們都想給寶寶更多的營養,輔食被稱為「寶寶的第一口米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為什麼專家不建議寶寶過早添加輔食,原因很簡單,寶寶是否能消化吃進去的輔食。
  • 一歲半是寶寶的「餵養分水嶺」,多少寶寶輔食吃錯,媽媽後悔不已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但是說到吃,新生兒們在發育過程中,五臟六腑都還未發育完善,十分脆弱,從一歲半開始除了母乳,就要添加輔食了。而許多父母們稍不留神的餵食,就會給寶寶們造成不適,許多寶寶出現「積食」現象,就是從這時開始的。寶寶發出的六個信號告訴你:「我出現積食啦!」肚肚有響聲當寶寶的消化功能出現紊亂現象,餵進去的食物就會殘留在寶寶的消化道內,而食物殘渣經過胃部發酵,容易產生氣體,引發寶寶小肚肚脹,經常打飽嗝,或者是放屁變多等腹部出現的響聲等情況。
  •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很重要!這些初添輔食的方法,新手媽媽須牢記
    導語近兩年是短視頻盛行的時代,很多新手媽媽喜歡通過短視頻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其中也包括寶寶輔食。珠珠也看了很多關於輔食類的視頻,特別的簡單易學,可操作性強。今天珠珠就把學到的寶寶輔食添加要點分享給新手媽媽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我和老公帶甜甜做體檢時問了醫生,醫生建議寶寶滿六個月再開始添加輔食,不過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寶寶都按照這個標準,醫生讓我們注意的是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最早不能早過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
  • 說說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經驗經歷,正確認識寶寶輔食才能健康成長
    很多寶媽可能還不知道輔食是什麼意思,畢竟大多數媽媽都是第一次養育孩子,對於很多事情還是門外漢。寶寶輔食,簡單來說,就是寶寶出生之後,除了母乳之外需要的一些輔助食品,這就簡稱為寶寶輔食。寶寶輔食非常重要,很多寶媽不懂得怎麼去添加輔食,往往會傷害到寶寶的身體。
  • 6~12個月寶寶輔食食譜,學營養的媽媽這麼做輔食
    作者:子玲在子玲的上一篇輔食文章《6個月~12個月寶寶科學吃輔食,學營養的媽媽純乾貨分享》(回複數字:43查看)中跟大家分享了子玲給兒子做的輔食計劃,以及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於2010年出版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香港衛生署的《6~24個月 嬰幼兒7日飲食全攻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