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冷戰?無故受氣?有多少夫妻感情死在了不會溝通

2020-12-20 木槿木木兮

你有沒有經歷過,不會溝通,無故受氣的場景?你有沒有跟伴侶吵架時,往往因為你的一句話,伴侶就跟你冷戰好幾天,而你卻不知自己哪裡做錯了?你有沒有跟孩子溝通時,孩子根本就不願聽你的?

我想不少人可能都遇到過,不會溝通,一句話說錯,往往讓你深處尷尬的境地。而這樣的次數多了,不僅溝通效率不高,更影響感情。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名為《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就讓我們從中了解了多種溝通誤區,你曾經以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為何會招來伴侶的反駁?你只是抱怨了幾句,伴侶回來晚,他就脾氣比你還大。也許你中了不會溝通的招。

那麼如何來衝破溝通陷阱,讓我們順暢溝通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非暴力溝通。

首先,我們得避開溝通陷阱。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馬歇爾就提出,我們曾經所認為的批評、抱怨、指責對方,或把責任推脫到他人身上,最後卻給自己帶來麻煩或煩惱,其實就是不會溝通惹的禍。

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聽選手寇乃馨說過她跟老公的一段往事,因為跟老公吵架,為了能掙個輸贏,寇乃馨放出狠話:「黃國倫,你哪一點配得上我,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是二手貨,你根本配不上我!」

寇乃馨說完這句話,老公只說了一句:「有些話是不能說的」,就默默收拾東西就離開了。寇乃馨聯繫他,也不回應。她當時真擔心,如若他不回來了怎麼辦。

寇乃馨後來回憶,她說,其實這就是一種語言暴力。本來跟老公是一點小事吵架,最後卻因為她的一句話,直接讓老公離家出走。這樣的溝通方法,其實正是讓我們陷入了溝通陷阱。我們本以為這樣去指責人,會對自己有利,可相反,這反倒讓我們自己陷入了痛苦。

除了吵架時很容易陷入溝通陷阱外,平常我們說話,可能也容易陷入。比如我們總是會更多地會關注他人的責任,缺點,或是抱怨對方。

舉個例子:你跟伴侶約了外出吃飯,可他因為某些原因回來晚了,最後你們的計劃都泡湯了。

這時,你可能就怪他,說如若不是他回來晚了,你們就可以一起外出吃個飯。這時,你的伴侶多半會覺得你不可理喻,本來他已經很忙了,你不能理解他,反倒把事情都怪罪在他身上。也就因此,可能你的伴侶會為此而反駁你。

可如若你換種說話方式:你今天回來晚了,我感到很失落,原本我是希望你吃完飯陪我去看電影的。

這樣說出來,你既表達了自己的內心,又沒有把責任歸咎到他人身上,這樣就很容易避免誤會的產生。

非暴力溝通,其實就是避免我們產生衝突,避免我們因為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出現兩個人都不愉悅的時刻。

其次,學會如何表達感受,讓你的親人、伴侶不再跟你的感情更進一步。

在《非暴力溝通》中 ,作者馬歇爾曾經也經歷過無法與伴侶溝通的情況,但自從他學會了如何表達感受,他身邊的人跟他越來越親密了。

我們通常表達感受的情形,可能多半是通過抱怨而表現出來的。

比如:你知不知道,你經常加班這麼遲回來,弄得我也很晚睡覺。

可如果你換一種表達,比如:你沒回來,我心裡很擔心你。

兩種表達雖然都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可前一種方式,很明顯帶有抱怨的意味。而後一種則只是表達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如果我們是以抱怨的方式來表達感受,多半會引起伴侶的不滿,可如果我們只是表達自己的真切感受,對方多半能夠理解你。

再次,學會如何表達需求,讓你們溝通越來越順暢

我們除了要學會及時表達自我感受,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表達自我需求。有人說,我明明已經表達了需求,可對方還是聽不懂我的話怎麼辦呢?

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是怎麼提需求的?你的需求有具體嗎?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馬歇爾提出,需求也分抽象和具體,如果你表達的需求太過抽象,對方也許並不能明白你的意思。這樣就很不利於你們進一步的溝通,也容易讓人造成誤解。也就是說,我明明提了自己的需求,為何你卻還是不明白呢?

其實,這個不能怪別人,只能怪你的需求不太具體,沒有明確自己想要的。因此,別人還是不清楚你具體想要什麼。真正的提需求,往往是具體的,能夠明確出。

舉個例子:

(抽象的提需求)你跟伴侶說,讓他下班沒事的時候早點回家。可他回家後,就喜歡玩遊戲,跟你和孩子沒有很多互動。這時你又不開心了,而原本你讓伴侶早點回家,是想他能夠多多跟孩子溝通下,多儘儘做父親的責任。

(具體的提需求)你跟伴侶說,讓他下班沒事的時候早點回家,陪孩子寫寫作業,多跟孩子交流下。

這樣對比一下,我們發現,如果你的要求不具體,往往也會讓自己陷入不好的狀態,甚至會責怪對方沒聽懂你的意思。那為了避免這種誤會,為何我們不具體點呢?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輕鬆,也能讓伴侶輕鬆與你溝通。

最後,懂得如何表達請求,而不是命令。

在《非暴力溝通》中作者馬歇爾提出了,請求和命令是有區別的。如若我們在提出請求時,他人並不答應,而此時我們若把對方的這種不順從看作是對我們的厭惡或排斥,那我們所提出的請求就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舉個例子:你要求你的伴侶能每天按時回家,可對方往往因為實際的問題而做不到。接著,你就表現出很不開心的樣子,其實,這個也就是在強迫對方去執行你的請求了。這樣的話,對方可能更不會按照你的意思去做。

因此,我們提出請求時,不要帶有強迫對方的性質,這樣就不容易讓對方感覺到他是被逼來做的,從而心生不滿。

有人說,一場溝通可能是兩個心靈之間的捷徑,溝通好了很多誤會就不容易產生,很多感情也容易更進一步。而溝通不好,容易引起雙方的衝突,更容易破壞雙方的情感。

如若你經常跟自己的親人、孩子,或是伴侶鬧不愉快,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如若你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如若你曾因為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而獨自痛苦,那不妨看看這本《非暴力溝通》,一本幫你快速、輕鬆化解矛盾與衝突的書。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 兩性篇)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非暴力溝通》
    小時候,孩子不懂得頂嘴和分辨,往往就是接受父母的「暴力」,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看法。也看了幾本書,知道一些道理,自然懂得了反抗和反叛,如果父母還是用類似的語言,馬上和父母頂嘴,「我這麼笨,還不是因為你笨啊,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算是輕的。有時候會和父母對抗,冷戰。這個時候的父母會覺得千般委屈。
  • 《非暴力溝通》: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暴力溝通
    本書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專家,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在全世界35個國家成立了非暴力溝通中心,並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不僅調解了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國家的宗教暴力衝突,而且說服了威脅自己人身安全的巴勒斯坦聽眾,及時化解了一觸即發的衝突。
  • 非暴力溝通中的4大要素
    而非暴力溝通可以「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
  • 《非暴力溝通》——兩句話四個步驟輕鬆搞定優質溝通
    而人際關係不好往往源於溝通的問題。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明明是為了對方著想想要對方更好,但是溝通的時候並沒有正確表達,從而導致心生芥蒂,關係破裂。溝通能力強的人,別人聽他說話就是一種享受,不會溝通的人,總是得罪了人也不自知,古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中「隱蔽的暴力」比「身體的暴力」更加對人有傷害。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減少語言衝突帶來的痛苦呢?
  • 非暴力溝通的魔法
    點開語音哦,超級好聽的xiaoxiao6 的天籟之音溝通就像空氣一樣被需要,但往往卻被我們忽視。有調查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溝通佔了70%,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沒有選擇最好的溝通方式。今天推薦的書《非暴力溝通》就將教給我們一種聰明而有效的溝通方式。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作家盧森堡博士。一位能去巴勒斯坦演講的美國人(因為美國對巴勒斯坦的排擠,這是有生命危險的)。生活中人們的溝通常有暴力傾向,比如有壓迫的巴勒斯坦人與美國人的溝通,夫妻之間溝通,親自之間的溝通,但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本身是暴力溝通。
  • 非暴力溝通初階
    在跟朋友討論的過程中 也會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非暴力溝通的這個問題。書作者,馬歇爾博士分享了個例子,一對夫妻之間長達39年敵人形象的衝突例子,39年來衝突不斷,當倆人真正了解了新的溝通方式,並且願意嘗試去用時,從那時候開始,解決39年的衝突問題二十分鐘就完成了。(當然,進入到用這種新的溝通方式,愛的溝通方式並不容易,我們是如此習慣於4種異化的溝通模式,各種評判(指責),逃避責任(說不得不),比較,強人所難(說應該)。
  • 《非暴力溝通》:這個溝通公式一定要知道!
    很多經常吵架的夫妻,情侶,都是不懂得怎麼樣溝通,經常使用語言暴力,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傷害了對方,最後都精疲力盡,只能分道揚鑣。 一個幸福的,健康的親密關係,能讓我們更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如何維護好它,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必修課。
  • 《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教會你最佳溝通方式
    「都說了多少次了,你每次都說改,現在還是這個死樣,我都快被你氣死了。」「我不是道歉了嗎,你怎麼還沒完呢?」是我沒完嗎,你改了不就完了。說了800遍的話就是記不住,你就是沒把我的話當回事,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 讀書分享 | 《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一書,主要分為三個板塊:「異化溝通」:主要講我們忽視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主要有道德判斷、比較、逃避責任、強人所難、行為評判。 暴力溝通比非暴力溝通容易,暴力溝通是發洩自己,非暴力溝通是控制自己。使用暴力的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採取一種錯誤的方式用暴力來維護心靈的和平。
  • 《非暴力溝通》:用非暴力的語言化解爭吵,四個要素幫你解決問題
    >老公:這個就是很正常的夫妻溝通,你說咱們家兩個孩子,小的剛剛學吃喝拉撒,大的到了連狗都嫌棄的年紀了,我上班那麼忙,你不是不知道,天天加班,壓力那麼大,回到家累得臭得要死的,你還讓我怎麼跟你溝通交流。夫妻之間遇到問題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且不會傷害到彼此的感情呢?《非暴力溝通》是一本探討有效溝通,避免衝突,解決矛盾的書籍,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展出適用於所有人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教我們用有效的溝通使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 人際溝通神書——《非暴力溝通》
    [美]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剝開種種外在的語言和行為表達,去體察溝通雙方的內心需求,直接表達自己的請求,並回應對方的請求,最終建立起基於理解和關愛的關係。這是一本人際交往的神書,在都豆瓣上超過2w人對它給出好評,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了你,一旦我們之間發生衝突,會彼此提醒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溝通。
  • 《非暴力溝通》——教你如何更好的跟孩子溝通?
    但是,我仍然認真的看了下去,因為我覺得我很有必要嘗試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我家那位三歲不到,脾氣性格有點難以捉摸的小夏天身上。,非暴力溝通的四原則:1.在溝通中說出你的觀察,而非評價兩者的區別舉個例子:我覺得你不愛我------這是評價,因為這完全是主觀認定。
  • 非暴力溝通:一條說話公式,解決90%溝通問題
    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認為:說話也有一條萬能公式,當你這樣說話時,別人真的會聽,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倡導,在交流過程中,通過專注於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及需要,可以減少爭辯和對抗,培養彼此的尊重與愛;這樣,通過建立雙方的感情聯繫並促進理解,矛盾就能以「非暴力」的方式解決。
  • 非暴力溝通 | 你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非暴力溝通中心」成立五十多年以來,已協助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成年人處理情緒反應與人際溝通的難題,義大利分社更是應學員們的要求,進一步將幫助對象擴大到了兒童。非暴力溝通中心義大利分社社長朱利亞•科爾西說,他們出版的多套童書已在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瑞典、波蘭、荷蘭、韓國等許多國家發行,幫助了無數的孩子。
  • 非暴力溝通,改善師生關係的利器
    、「我覺得你一點上進心也沒有」、「你比你同位差遠啦」、「你真是不懂事」、 「你真笨」、 「你看看你,才考了多少分?成績這麼差還違反紀律?學習不好,你以後還能幹什麼?」等等這樣的話語掛在嘴邊呢?這些批評和指責、隨意評判,進行比較都阻礙了我們和學生之間的正常交流,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牴觸情緒,激化師生的矛盾。可惜,我們自己從未認識到這種溝通方式是暴力的。我們總是抱怨學生感情冷漠,不理解我們的苦口婆心。
  • 豆瓣8.5《非暴力溝通》解讀二:非暴力溝通4要素,學會好好說話
    昨天在我的身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對夫妻原本在正常的聊天,然而不大一會兒僅僅是因為一個用詞不當就讓夫妻吵了起來,而且越演越烈,這種情況是否也發生在你的身邊呢?時光飛逝的同時有很多道理需要我們去領悟,溝通這件事很多人都意識到其重要性,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的實現了好的溝通。
  • 如何進行良好溝通?幸福關鍵是什麼?善於溝通,建構良好人際關係
    溝通不暢,會進入到下一層次,即說服。說服意味著有主有次,目的是有勝有負,當然也就有了不平等意味。特點是一方想說,另一方想聽,這也是日常用的交流方式。常用的說服方法就是胡蘿蔔加大棒,獎賞和懲罰結合,獎賞引起欲望,懲罰引發恐懼,由此說服別人。
  • 讀《非暴力溝通》: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親子關係中、夫妻關係中、同事關係中,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那麼到底該怎麼來踐行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呢,結合理解和實踐,圍繞「我觀察到了什麼,我的感受是怎麼樣的,找出是自己的哪種需要使我有這樣的感受,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的請求是什麼,希望自己或他人怎麼做。」
  • 《態度》:讀懂親子教育這4條底層思維,實現夫妻「非暴力溝通」
    這種「暴力溝通」會直接影響主動溝通一方的情緒和接下來的態度和行為,進而影響親密關係的走向,長期而言直接破壞家庭的幸福和諧。下面,我們以《態度》這本書為參考,雖然它是一本親子教育書籍,但是通過分析其背後的邏輯思維便可以發現,這本書其實也是一本很好的家庭親密關係間的「非暴力溝通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