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光明,用腳步丈量新城蝶變之美。
9月4日下午,在光明區成立行政區兩周年之際,區委書記王宏彬率隊前往玉塘街道龍灣片區、光明街道紅橋公園、新湖街道鹿珠廣場、公明街道左岸科技公園及展廳,開展「行走光明」活動並調研城中村整治、公園之區、城市品質提升、核心區景觀提升工作。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榮生,區政協主席李世清,區領導劉大嶺、劉桂林、姚高科、陳佩群,及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街道主要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科研機構代表、醫療機構代表、學校代表等參加活動。
走社區
查看城中村發生的變化
據了解,為了消除城中村各類安全隱患突出、市政配套不足、市容環境較差等問題,市政府印發了《深圳市「城中村」綜合治理行動計劃(2018-2020)》,啟動為期三年的城中村綜合治理工作。根據《光明新區城中村綜合治理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1+12+6文件,光明區在十項工作任務基礎之上,另外增加物業管理和綠化品質治理兩項任務。
行政區成立後,光明區通過「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等舉措,全方位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目前,已經完成110個城中村綜合治理,獲評市財政支持優秀項目91個,市獎補金額25.7億元,全市佔比約31%,居全市各區第一。
調研中,王宏彬一行首先來到玉塘街道龍灣片區,查看玉龍灣公園建設及龍灣片區城中村整治提升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玉龍灣公園內設置了兒童遊樂設施,種植了多種植被,很多市民在湖邊乘涼,欣賞湖中央的音樂噴泉;隔壁的城中村內路面乾淨整潔,分類垃圾桶整齊地擺放在路邊,整體環境安全有序。據了解,玉塘街道田寮社區松白路與田寮路交會路口西北側是田寮龍灣片區城中村,城中村靠近玉田河及松白路的區域原本為鐵皮廠房、釣魚場、二手車交易市場等,區域內臨時廠房等建築物雜亂,釣魚場水體黑臭,二手車交易市場黃土裸露、揚塵汙染嚴重。2019年,玉塘街道結合深圳市城中村綜合治理工作,按照光明區大美特色村落試點工程建設有關要求,挖掘城中村內的歷史和文化特色,重點圍繞「兩帶」「兩園」「三建」等為核心進行建設,實現轄區整潔美、人文美、生態美、形象美、夜景美。
王宏彬對公園建設及城中村品質提升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城中村環境有了很大變化。要進一步做好後續管理,防止髒亂差現象回潮,全力提升城市品質,提升市民幸福感。同時,要加大宣傳,呼籲市民養成自覺維護社區環境的良好習慣。在公園建設中,要對標識設置、微地形打造等方面多花心思,體現城市品位,打造一體化的城市景觀。要將公園綠地、河道水系充分利用起來,完善獎懲機制,強化管理,延續城中村治理成效,讓市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逛公園
了解公園之區建設的成效
據了解,光明區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定位和使命,依託「山水田林湖」生態優勢,制定《光明區公園建設專項規劃研究》,設立「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總體目標,按照「一心五片四廊」的公園空間布局,做好山水文章,建設公園之區。行政區成立後,全區新建公園113個,6個獲評市財政支持優秀項目。
調研中,王宏彬一行來到位於光明街道光僑路與牛山路交會處的紅橋公園,現場調研光明「公園之區」建設情況。據了解,紅橋公園是光明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402.93萬平方米,整體規劃結構為「一軸三區」,一軸即紅橋,從公園主入口延伸至馬拉松山湖綠道,貫穿全園,長4公裡;三區分別為入口區、碧湖運動區和森林運動區。王宏彬指出,紅橋建設要保證工程質量,做好公園綠化。同時,要因地制宜打造周邊景觀,使其與紅橋風格相統一,一體化打造靚麗公園之區。
當天,王宏彬一行還乘車調研了光明科學城展示中心周邊、中大書吧等地的景觀提升工作,並在鹿珠廣場聽取了科學城核心區全域景觀提升工作匯報。據悉,光明區將道路景觀作為提升全區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道路全域景觀」理念,制定了道路景觀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通過開展三線下地、電力遷改、慢行系統改造和綠化品質提升等內容,打造大氣、疏朗、通透的道路景觀,力求向往來客人呈現不一樣的精彩。
王宏彬表示,近年來,光明區不斷創造奇蹟、不斷見證奇蹟,城市面貌有了顯著提升,希望接下來光明區能夠發展地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