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孕婦在孕期檢查尿液時,會發現尿蛋白異常(陽性),這是怎麼回事,是腎病嗎?
正常人的尿液裡只含有微量的蛋白質,檢查蛋白質呈陰性;當尿液裡蛋白質的含量升高達到一定值時,檢查結果就會呈陽性。陽性通常意味著腎臟受損了。
不過在懷孕期間,即使腎臟沒有受損,尿蛋白也可能超標而呈現陽性,孕婦的這種尿蛋白異常情況通常是發生了「子癇」。
子癇是孕婦的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狀態,典型表現是高血壓、抽搐、蛋白尿。是世界範圍內的構成孕產婦生命威脅的常見疾病。在發達國家,子癇發病率大約平均1/2000次分娩;子癇患者的死亡率約1%.
這時孕婦和家人們就不淡定了:尿蛋白陽性到底是子癇還是腎病?嚴不嚴重?
怎麼分辨子癇和腎病?
如果蛋白尿出現在前20周,則是腎臟病引起的。
如果蛋白尿出現在20周以後,還伴有新發的高血壓,則是子癇。
如果只是單純地出現少量蛋白尿,沒有其它異常症狀,一般不用擔心,定期檢查即可。
如果無法判斷是哪種病怎麼辦?
有些出現蛋白尿孕婦,以前並沒有查過尿蛋白是否超標,也不知道高血壓是一直都有還是新發的,那就難以辨別是子癇還是腎臟病。
臨床上在這時會按照子癇來對待,因為子癇可能會比炎症期的腎病更加危急,會威脅母親和胎兒的生命,必要時須提前分娩。
懷孕過後,蛋白尿會不會消退?
子癇引起的蛋白尿,一般在生完後12周內自行消退,最遲不超過2年。
而慢性腎臟病引起的蛋白尿,一般不會自行消退,雖然病情不如子癇那樣危急,但病因複雜且治療難度大,往往需要多年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