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尿蛋白、血肌酐沒事,腎病也可在暗中加重

2020-12-17 騰訊網

尿蛋白和血肌酐,幾乎是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兩項指標,二者升高,提示腎臟出現了病變。在很多情況下,這兩個指標越高,代表腎病越嚴重。

那麼,尿蛋白、血肌酐只有輕度異常或是正常,腎病的病情也是輕度的嗎?

半數以上的患者是這樣的,但仍有不少重症患者並非如此。

比如:

膜增生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IgA腎病等腎病,部分患者僅有輕度蛋白尿,沒有明顯症狀,但腎病仍在暗中進展,腎臟會逐步纖維化、硬化、萎縮,失去功能。

糖尿病腎病在早期時,檢查尿蛋白和血肌酐是正常的,但糖尿病腎病治療較為困難、進展很快。

狼瘡性腎病處於非活動期時,尿蛋白很少,肌酐也不高,但進入到活動期時,病理改變加重、腎功能下降,可能在短時間內進展到腎衰竭、尿毒症(多是可逆的)。

慢性間質性腎炎在早期時,雖然血肌酐正常,但肌酐清除率是下降的,腎功能已經受損。

多囊腎患者在青少年時期,尿蛋白和血肌酐也可以是正常的,但到中年,腎功能下降很快,是一種嚴重的遺傳病,尿毒症風險很大。

所以說,尿蛋白、血肌酐沒事,不代表腎臟就沒事,很多腎病病種和進展風險,是此二者診斷不出來的。

腎友們除了尿蛋白和肌酐,還要結合血壓、血糖、腎臟B超、尿蛋白組分、尿微量白蛋白、腎臟病理等檢查,進行明確診斷、綜合評估,才能發現潛在的進展風險,以免腎病在暗中進展到末期、錯失最佳的治療機會。

相關焦點

  • 多種腎病,降低尿蛋白與降血肌酐可同時進行,但需注意5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僅有尿蛋白升高,而不伴有血肌酐升高的腎病患者,相對來說,病情較輕。當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升高與血肌酐超標同時出現在同一位腎病患者身上時,多提示病情較重或非常嚴重。到了這個時候,腎友不能只盯住尿蛋白或只關注血肌酐,而應該全盤考慮患者的病情。
  • 腎病患者出現尿蛋白異常,血肌酐,血尿素氮偏高情況怎麼辦?
    尿蛋白就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不是哪種腎病類型,尿蛋白幾乎都如影隨形,讓腎友們操碎了心,也花了很多金錢。
  • 腎病只知道尿蛋白、血肌酐?3個更有用的指標你卻錯過了
    說到腎病,不得不提的是它的一大特性「隱匿性」,部分人發生腎病早期往往症狀不是很明顯。判斷腎病,大多需經過系統的檢查,其中最基礎的是「兩規+一超」,即尿常規、血生化檢查和腎臟B超。基本上可以把腎臟的問題查得透透的。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出現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腎臟生病了,但不能說明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嚴重到了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腎病的發展程度,是看血肌酐,血肌酐高了,才表明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進入腎功能不全和腎衰竭。分階段來看: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衰竭期→尿毒症期,是逐步發展嚴重的。
  • 尿蛋白降了,但血肌酐還是很高?怎麼辦?
    尿蛋白與血肌酐分別是反應腎病不同階段腎功能情況的兩個重點指標。尿蛋白則更準確的反應出腎臟中早期的情況,且影響著病情的整體預後。血肌酐主要是反應病情中後期的發展變化,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動而變化,受到腎功能的直接影響。
  • 4類腎病需要更重視降肌酐,而非尿蛋白!不少人給搞錯了
    我們都知道,血肌酐一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已經出現損傷了,基本達到腎功能不全的程度甚至腎衰竭。所以基本上慢性腎病早期醫生不會看血肌酐來衡量病情。 相比之下,尿蛋白相關指標是判斷腎病早期情況的「寵兒」,是關注度最高的檢查。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一看到腎病有加重的跡象,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多,咱們腎友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加降蛋白的藥,趕緊上激素上免疫抑制劑!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原創 鄧元俊 腎上線一看到腎病有加重的跡象,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多,咱們腎友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加降蛋白的藥,趕緊上激素上免疫抑制劑!
  • 這6種腎病,即使尿蛋白陰性,病情仍可能非常嚴重
    判斷腎臟病的病情,很多患者習慣看尿蛋白多少。可是有幾種腎病,可能從發病開始一直進展到尿毒症,尿蛋白始終很少,不能依據尿蛋白來判斷病情。 高血壓腎病
  • 腎病醫生:這才是10年老患者對尿蛋白、肌酐的正確認識
    作為一名10年的腎病「老病號」,你認為他對尿蛋白、肌酐的認識,會跟你有多大區別?   一、尿蛋白只是腎病治療中的細枝末節
  • 感冒後,尿蛋白、血肌酐為什麼會升高?還能恢復嗎?
    感冒後可能誘發腎病復發、加重,出現尿蛋白、紅細胞增多,甚至是血肌酐升高。為什麼感冒有時會傷害腎臟?感冒好了,升高的這些指標還能恢復嗎?感冒為什麼能引起腎病加重?腎友感冒引起腎病加重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導致:1)誘發腎臟病情活動目前很多研究認為大多數人的腎小球腎炎是由免疫機制導致。而感染,是誘發腎病患者免疫活動的一個外因。感染可誘發免疫複合物沉積,補體激活、釋放炎症介質等造成腎臟損害。
  • 檢查尿蛋白正常,但血肌酐高,要緊嗎?
    人的腎臟,大致可分為兩部分:腎小球和腎小管。 腎小球疾病,尿檢會有明顯異常,主要表現為尿蛋白和(或)紅細胞升高,檢查尿常規會發現尿蛋白、潛血陽性,有「+」。 而腎小管間質病,尿檢可以是正常的,但腎功能會發生異常:血肌酐和胱抑素C升高。
  • 明明血肌酐還好,可腎病已處於嚴重階段,怎麼回事?
    周遜 腎內科主任筆者在臨床中常常遇到這樣腎病朋友,首次門診時或複診時,化驗檢查的項目往往並不十分全面,如化驗血常規與尿常規、尿蛋白分析、腎功能及其它生化檢查,以及腎臟彩超等等,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化驗檢查就是反映腎功能指標的血肌酐(SCr)
  • 肌酐飆升卻沒有尿蛋白,被查出腎衰竭?
    判斷腎病功能情況的好壞,有三大關鍵性指標:尿蛋白、高血壓、血肌酐。 如果腎病早期明確有大量蛋白尿漏出,且發生水腫、高血壓的症狀,基本判定腎功能受損,即發生腎病。血肌酐反應較滯後,一旦升高表明腎功能基本損傷一半,病情已發展到中期。
  • 血壓、尿蛋白都高?腎病已加重,中醫教你如何治療腎病
    腎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腎病是指腎臟裡的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或腎血管因為缺血、感染、藥物、免疫等傷害,在數小時至數日間,產生腎臟功能急劇變化家住湖北的祁先生,今年62歲,在2015年雙下肢出現無明顯誘因的水腫,身體乏力,食欲不振,還伴有腹脹等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腎病症候群。
  • 肌酐多少是腎病?血肌酐正常值是多少?
    肌酐多少是腎病?血肌酐正常值是多少?肌酐是腎功能的指標,正常人的血清肌酐是53—140μmoI/L,腎炎的人肌酐都會升高到140μmoI/L以上。當慢性腎炎引發的腎衰竭,如果肌酐在700以上,就可以診斷為尿毒症。
  • 肌酐136、尿蛋白2個+號,腎病還能治好嗎?結果令人欣喜
    腎病早期最先發出「警報信號」的,主要是尿潛血、尿蛋白這兩項指標。通常檢查後出現明顯的+號,呈現陽性,基本可以確定腎功能出現問題了,進一步檢查如果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可明確確診慢性腎病。中後期常看的指標主要是血肌酐、尿酸等等,這幾項指標升高是病情惡化的表現,既反映出腎功能過濾排毒能力在變差,同時也是血液內毒素蓄積的表現。如果這幾項指標同時升高,是不是表明病情已經很糟糕了?最近有位患者私下留言說,醫生我剛查出來肌酐130多,潛血、尿蛋白都是2+,病情嚴重嗎?能不能治好?
  • 沒有尿蛋白,肌酐卻很高被查出腎衰竭?傷腎「元兇」意想不到
    判斷腎病功能情況的好壞,有三大關鍵性指標:尿蛋白、高血壓、血肌酐。如果腎病早期明確有大量蛋白尿漏出,且發生水腫、高血壓的症狀,基本判定腎功能受損,即發生腎病。血肌酐反應較滯後,一旦升高表明腎功能基本損傷一半,病情已發展到中期。
  • 尿蛋白高預後也不會差?此類腎病約1/3可自發緩解
    慢性腎病種類眾多,最不缺的就是有大量尿蛋白的症狀的,幾乎80%的腎病都存在明顯的漏蛋白的情況。通常我們默認為,尿蛋白定量漏出越多,腎功能受損越嚴重,相應的腎衰竭風險就越大,預後不理想。膜性腎病或許屬於例外!
  • 腎病對於「頑固性」尿蛋白,怎麼辦好
    尿蛋白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腎功能的穩定,及整體病情的預後,因此腎病治療過程中必須要加以重視。不同病理類型尿蛋白的程度也有差異,比如高血壓腎病尿蛋白並不很高,多為1g以下,腎炎症候群類腎病蛋白尿多為1-3.5g之間,腎病症候群類腎病多數存在大量蛋白尿超過3.5g,如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等。多數腎病在於用藥後,對激素比較敏感尿蛋白大多能降下來,但也有少數腎病尿蛋白下降比較慢,需要更長時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