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136、尿蛋白2個+號,腎病還能治好嗎?結果令人欣喜

2020-12-17 腎病之友

腎病早期最先發出「警報信號」的,主要是尿潛血、尿蛋白這兩項指標。通常檢查後出現明顯的+號,呈現陽性,基本可以確定腎功能出現問題了,進一步檢查如果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可明確確診慢性腎病。

中後期常看的指標主要是血肌酐、尿酸等等,這幾項指標升高是病情惡化的表現,既反映出腎功能過濾排毒能力在變差,同時也是血液內毒素蓄積的表現。如果這幾項指標同時升高,是不是表明病情已經很糟糕了?

最近有位患者私下留言說,醫生我剛查出來肌酐130多,潛血、尿蛋白都是2+,病情嚴重嗎?能不能治好?

從肌酐來看稍稍超出正常值,處於腎功能不全早期階段,但通常我們說別等著肌酐升高再來治,肌酐升高雖然只有一點點,但腎功能可能早受損一半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看腎小球濾過率的情況,如果低於60min/ml就需要儘量止損,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尿蛋白、尿潛血的出現,同樣表明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臟細胞濾過膜遭到炎症反應的攻擊,受到破壞,導致大分子蛋白、紅細胞等物質的漏出,而這些物質就像一粒粒沙子掉到濾過網上,衝擊著濾過膜,導致基底膜受損越嚴重,如果不及時抑制炎症、修復受損的細胞膜,任憑大量蛋白、紅細胞漏出,形成惡性循環,腎細胞硬化速度加快,腎衰竭風險也會增加。

整體來說,這位患者的病情說嚴重也不是很嚴重,預估是在腎病2期或腎功能不全早期階段。

腎病發展到這個階段還能不能逆轉?恢復如初?關鍵是看這2點:

能否及時抑制炎症反應

腎病能否好轉,關鍵是看蛋白尿控制的好壞。影響蛋白尿穩定的一項關鍵因素就是腎臟內炎症的活躍程度。抑制炎症反應,一方面是服用消炎藥物,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等,另一方面是防止感染,感染是炎症反覆的主要原因。此外,要抑制炎症反應,還有重要的一點常被忽視,就是提升免疫力。

為什麼會發生免疫炎症反應?主要是腎臟內的抗體打不過炎症分子了,也就是免疫力差,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別忘了注意監測免疫力的情況。

修復細胞的程度

受損的腎臟細胞到底能不能恢復?其實不能一棍子打死。分兩種情況:

受損過半的細胞,如果沒有及時糾正治療,逆轉的可能性不大;

受損輕微,剛發現就及時糾正血氧的供應,逆轉的機率很高,恢復也不難。難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腎功能受損的具體情況,只知道肌酐升高了,但腎細胞受損的情況卻忽略了,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如何修復細胞?抑制炎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保證細胞血氧的供應。這方面吃西藥沒多大用處,可以輔助中藥或艾灸、熨帖等中醫療法來保證腎臟內血流的充足,細胞賴以存活的基礎就是血液,就像人必須要喝水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如果病情一直處於惡化或治療效果不好,也要考慮這方面是否處理好了。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這位患者是2年前發現的腎病,是位22歲的剛畢業的大學生,當時發現是還在上學。一開始發現血尿時把她嚇壞了,初次來院檢查時潛血3+,尿蛋白3+,肌酐138,初步確診igA腎病,腎功能不全期。

年輕的姑娘雖然患病後難以接受,但馬上調整好情緒積極配合治療,一個多月的時間,激素衝擊配合中醫療法治療,肌酐降到了90的正常值,尿蛋白、潛血分別降到了+、-。出院後繼續服用鞏固治療,中間只有一次感冒引起的復發。

當然她也遭受了激素副作用的折磨,對於一個如花的女孩來說,滿月臉,水牛背,多毛,失眠,便秘等都經歷過,但正是這些副作用讓她更加堅定治療的決心。經過半年多的治療尿蛋白完全轉陰,如今兩年的時間病情終於控制住。

最後有句話送給所有腎友:終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即使尿蛋白、血肌酐沒事,腎病也可在暗中加重
    尿蛋白和血肌酐,幾乎是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兩項指標,二者升高,提示腎臟出現了病變。在很多情況下,這兩個指標越高,代表腎病越嚴重。 那麼,尿蛋白、血肌酐只有輕度異常或是正常,腎病的病情也是輕度的嗎? 半數以上的患者是這樣的,但仍有不少重症患者並非如此。
  • 多種腎病,降低尿蛋白與降血肌酐可同時進行,但需注意5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僅有尿蛋白升高,而不伴有血肌酐升高的腎病患者,相對來說,病情較輕。當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升高與血肌酐超標同時出現在同一位腎病患者身上時,多提示病情較重或非常嚴重。到了這個時候,腎友不能只盯住尿蛋白或只關注血肌酐,而應該全盤考慮患者的病情。
  • 腎病患者出現尿蛋白異常,血肌酐,血尿素氮偏高情況怎麼辦?
    尿蛋白就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不是哪種腎病類型,尿蛋白幾乎都如影隨形,讓腎友們操碎了心,也花了很多金錢。
  • 感冒後,尿蛋白、血肌酐為什麼會升高?還能恢復嗎?
    感冒後可能誘發腎病復發、加重,出現尿蛋白、紅細胞增多,甚至是血肌酐升高。為什麼感冒有時會傷害腎臟?感冒好了,升高的這些指標還能恢復嗎?感冒為什麼能引起腎病加重?腎友感冒引起腎病加重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導致:1)誘發腎臟病情活動目前很多研究認為大多數人的腎小球腎炎是由免疫機制導致。而感染,是誘發腎病患者免疫活動的一個外因。感染可誘發免疫複合物沉積,補體激活、釋放炎症介質等造成腎臟損害。
  • 腎病醫生:這才是10年老患者對尿蛋白、肌酐的正確認識
    作為一名10年的腎病「老病號」,你認為他對尿蛋白、肌酐的認識,會跟你有多大區別?   一、尿蛋白只是腎病治療中的細枝末節
  • 4類腎病需要更重視降肌酐,而非尿蛋白!不少人給搞錯了
    我們都知道,血肌酐一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已經出現損傷了,基本達到腎功能不全的程度甚至腎衰竭。所以基本上慢性腎病早期醫生不會看血肌酐來衡量病情。 相比之下,尿蛋白相關指標是判斷腎病早期情況的「寵兒」,是關注度最高的檢查。
  • 腎病只知道尿蛋白、血肌酐?3個更有用的指標你卻錯過了
    其中尿常規中反應腎功能典型的指標就是尿蛋白,尿蛋白陽性表明有大分子蛋白漏出,可能腎小球出現問題,要具體確定到底有多少蛋白漏出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基本上就能把尿蛋白的情況及大致腎小球損傷的嚴重程度摸清。
  • 開封慢性腎炎尿蛋白2+哪裡能治好?
    核心提示:蛋白尿是腎病患者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而蛋白尿嚴重程度是腎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腎內科醫生和患者都非常關注蛋白尿情況,尿蛋白的檢測也是腎內科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那麼,蛋白尿是怎麼檢測出來的呢?
  • 尿蛋白3+、肌酐139病情嚴重嗎?一文解答,3點是金標準
    之前有患者評論留言:自己剛查出腎病,各項指標均有升高,尿蛋白3+、肌酐139,有明顯水腫,病理類型尚未確診,病情嚴重嗎?不論是初次確診還是後期發展過程中,病情嚴不嚴重,好不好治,都是有跡可循的。排除一些特殊情況,一般是從三方面來衡量。
  • 肌酐飆升卻沒有尿蛋白,被查出腎衰竭?
    判斷腎病功能情況的好壞,有三大關鍵性指標:尿蛋白、高血壓、血肌酐。 如果腎病早期明確有大量蛋白尿漏出,且發生水腫、高血壓的症狀,基本判定腎功能受損,即發生腎病。血肌酐反應較滯後,一旦升高表明腎功能基本損傷一半,病情已發展到中期。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出現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腎臟生病了,但不能說明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嚴重到了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腎病的發展程度,是看血肌酐,血肌酐高了,才表明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進入腎功能不全和腎衰竭。分階段來看: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衰竭期→尿毒症期,是逐步發展嚴重的。
  • 尿蛋白降了,但血肌酐還是很高?怎麼辦?
    尿蛋白與血肌酐分別是反應腎病不同階段腎功能情況的兩個重點指標。尿蛋白則更準確的反應出腎臟中早期的情況,且影響著病情的整體預後。血肌酐主要是反應病情中後期的發展變化,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動而變化,受到腎功能的直接影響。
  • 北京腎病專科醫院哪個好?尿蛋白越高越好治?
    事實也是如此,尿蛋白低對腎功能的威脅更小,治療起來難度小。那相反,尿蛋白越高就越難治嗎?先來看看前幾天一位腎病朋友給我發的消息:醫生,我腎穿刺確診膜性腎病,大量蛋白尿12g,經過治療1個月,蛋白尿已經降到了5g多,我覺得不是很理想,為什麼我們那醫生說尿蛋白越高其實好治?還有什麼好方法降蛋白更快嗎?
  • 全面盤點降低腎病尿蛋白的方法,肯定有你需要的!
    但並不是所有腎病患者的尿蛋白都好降。有些腎病的尿蛋白,常規治療就可以完全緩解,而難治性蛋白尿,可能用上特殊治療仍然效果不佳。我們今天盤點一下常表現為大量蛋白尿的5種腎病,看看你是否在其中。一般情況下,這5種腎病的治療難易程度是由易到難。1.微小病變這是一種喜歡找上少年兒童腎病。
  • 澱粉性腎病能活多久,還能治嗎
    主訴:反覆雙下肢水腫2月餘。  患者2個多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雙下肢水腫,伴口乾、多飲,當地醫院查尿蛋白2+,肌酐偏高(未見化驗單)。轉某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查BP:160/103mmHg,24小時尿蛋白定量:14.48g,血肌酐:151μmol/L。
  • 尿蛋白1+如何治療?為什麼腎病醫生說這些症狀不用治?
    血肌酐200怎麼辦?腎病醫生表示這些症狀不用過多治療  「沒什麼問題,注意休息,多喝水。」  有時候,我們明明非常難受,但醫生偏偏這麼回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尿蛋白1+不用治療?  賀女士在一次單位體檢中發現尿蛋白1+,略懂醫學常識的她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腎臟出了問題,於是來到市裡最好的醫院。
  • 別被尿蛋白給騙了!腎病尿檢有2個問題,腎友不得不知
    多數人發現腎病,都是尿檢出現了異常,進一步檢查追蹤到腎臟的問題。判斷腎病兩項典型的尿檢指標就是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兩項指標都出現了異常,腎炎機率非常大。為保證檢查準確性,及時了解腎功能,腎友尿檢要注意兩個問題:尿蛋白需多次檢查更準確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指標屬於單次檢查,結果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較大,比如喝水多少、出汗多少、高蛋白飲食、檢查前有劇烈運動等等都會影響到指標的準確性。
  • 尿蛋白3個加號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腎病專家為大家講解尿蛋白3個加號真的嚴重嗎,在平時有人在進行身體檢查的時候,會看到尿驗單上面寫著蛋白尿3個加號,蛋白尿3個加號是尿蛋白檢測結果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數據,由於很多人對於這個數據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意識不到自己病情的嚴重性,也就錯過了好的治療機會,導致身體嚴重的損害。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尿檢還有2個問題,不得不知
    多數人發現腎病,都是尿檢出現了異常,進一步檢查追蹤到腎臟的問題。判斷腎病兩項典型的尿檢指標就是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兩項指標都出現了異常,腎炎機率非常大。 其中尿蛋白指標對反應腎功能的情況較為敏感,如果檢測尿液中有大量蛋白漏出來,表明腎臟內細胞腎小球受到損傷,整體腎臟的濾過功能也出現了下降。
  • 尿蛋白(+)就說明腎病了?別被「騙了」,真相是這樣
    「醫生,我這尿蛋白怎麼有倆加號啊,啥意思?腎不好嗎?」 王大爺上周做了體檢,發現自己的尿常規報告單上尿蛋白後面跟著2個「+」,急急忙忙跑來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