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硬體軟體兩手抓,打造更優宜人環境)
——南溪在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中)
川宜 周仁樹 俞南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機遇與挑戰疊加,川南重鎮宜賓市南溪區開啟新的思考: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堅定不移推進轉型發展,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南溪區找到了發展新支點——根據「宜賓城市的副中心、全域開放的橋頭堡、產業活躍的增長極、創新跨越的示範區」功能定位,全區實施「產城相融、城鄉統籌、以城興區」發展戰略。一方面,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布局,全力推進舊城改造與重點項目建設,讓市民生活更舒適、更方便、更有歸屬感。另一方面則修煉「內功」,通過簡政放權、環境整治等一系列強有力舉措,提升政務服務和城市形象。
藍圖已經繪就:力爭到2018年,南溪區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綜合競爭力進入全省先進區縣行列。
宜人宜居新區建設借鑑新加坡經驗「這下好了,我們老城區的住戶再也不愁下雨天了!」4月15日,兩臺大型挖掘機在南溪區三元街上來回穿梭,將破損的路面一一修補、平整,圍觀的市民喜笑顏開:過去一下雨,道路就坑坑窪窪的「溼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今年3月初,不少南溪人紛紛發現身邊的變化:舊城道路黑化及人行道升級改造全面鋪開,過去難走的路、規劃不合理的區域日漸舒朗、整潔。
這是全區今年上馬的重大城建項目之一,工程範圍涵蓋舊城區13條城市主、支線道路,並對部分雨水、燃氣、通訊及電力管線進行改造。據負責該項工作的南溪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廷根介紹,工程實施框架借鑑的是新加坡的先進經驗,即採取地下管廊優先建設,將分散敷設在城市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及附屬設施全部納入,「有效深化規劃設計,集約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發揮城市空間更大作用。」整體布局優化也有效避免日後再有「拉鏈馬路」產生,「對城市環境和人居舒適度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利好。」
城市舊貌換新顏的同時,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也處處體現這座城市的人文溫度:文體中心、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設施先後投入使用;新建4.8公裡濱江景觀帶,宜南城際公交全面開通,900輛公共自行車布局全城;降低城市容積率、建築密度,擴大城市綠化率,增加城市教育、醫療、康復、娛樂、養老和運動休閒功能的用地數量……作為宜賓的城市副中心,這已然成為南溪區大城市、細管理的微觀新動向,折射出南溪區委堅持人性化視角塑造城市個性的落點——把城市建成老百姓真正的家。
正是如此,民生工程也始終被放在高處。南溪區委書記肖敏坦言,南溪區的建設,既是區域經濟起飛的引擎,也凝聚了百姓生活的期許:「哪怕政府土地收益減少,也要讓群眾享有更多更好的綠地和公共設施。」他認為,新常態和轉型期疊加,讓一些「城市病」出現,因此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夯實底部基礎,才是攻堅克難的真正「藥方」。
提升內涵軟體建設力促城市「升值」
要吸引龍頭企業,實現產業鏈招商,必須提升城市競爭力,積極鍛造「軟實力」。在南溪,這種軟實力來自於第三產業的發展,落腳在產業與城市的融合。
事實的確如此,產、城、人融合發展正在南溪區全域展現:依託國家4A級景區南溪古街,拓展延伸川滇黔渝藏旅遊產品交易會、豆腐乾博覽會、漢式婚禮等特色文化載體;舉辦萬裡長江第一漂、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全國山地自行車比賽等國家級賽事,打造靈性江之城,讓人氣、商氣不斷聚集;引入北大培文、保羅國際等知名教育產業落地南溪,實現優質教育資源高標準、全方位對接,增強城市配套;啟動老城區古城樓包裝策劃,深入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著力打造特色歷史文化旅遊街區,提升文化軟實力;實施翡翠行動,大力推進多層級多樣化花園建設,實現月月有花香、季季有美景、段段有彩化。
軟實力還來自於服務的自覺。讓百姓得到更加便捷的服務,才是宜人城市的核心所在。
4月12日,剛在南溪區新城中醫院看完病的張文清,掏出手機對著繳費大廳顯眼處的一塊二維碼宣傳牌掃了一下,隨即進入了該醫院的評價頁面,對「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吃拿卡要」、「投訴舉報」等選項逐一進行點評。「滿意不滿意,我們群眾說了算,還可以當場評價,我們表達意見的渠道完全暢通了!」
這是該區去年啟動的「正風肅紀在線評議系統」。據悉,全區224個機關事業單位、重點股級崗位、公共服務行業,全部設置了測試平臺,並統一在單位顯眼位置掛上了本單位的二維碼宣傳牌,群眾可隨時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指尖上的監督」。「群眾對機關事業單位的評價方式更直接且沒有顧慮,還能促進政府部門主動順應新常態的要求,創新服務理念,拓展服務思路,更好地打造高效便民、依法規範的政務『軟環境』。」南溪區委常委、紀委書記餘水情直言。
這樣的舉措,與宜賓市的要求相暗合。
今年2月23日,宜賓市第四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扛起主體責任擔子,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南溪區已然走在前列——不斷精簡審批程序,優化辦事流程,推進「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實現群眾辦事「零距離」指導、「零關係」處理、「零利益」服務;整合「12345」市民熱線、「3333580」民情通系統「書記信箱」「區長信箱」等各類投訴舉報平臺,所有接件到交辦,原則上10分鐘內完成交辦轉辦……類似創新的工作模式,讓高效廉潔、勤於政務的幹部素養,在南溪幹部的為民服務踐行中,不斷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