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能源車之後,可再生能源已達成全球共識,光伏未來潛力巨大!

2020-12-23 鏈策商學院

今年最火爆的概念非新能源車莫屬,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是由國家倡導,在新能源車領域積極布局。

我國在新能源車領域更是實現彎道超車,在美上市的幾家車企股價節節攀升,躋身全球車企總市值的前十名,超越了豐田寶馬等百年車企。

其實新能源車概念的興起歸根結底來源於減輕碳排放,合理利用綠色能源的理念。

因此,可再生能源開始為各國政府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如果說新能源車只是人們消費的一個分支,那麼可再生能源便是關乎到人們未來低碳生活的轉折點,其意義遠超於新能源車。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來自大自然的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潮汐能、地熱能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且資源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

在如今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開發,世界環境不斷惡化的環境下,開發可再生資源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近期我國南方地區用電緊張問題變充分體現出開發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目前用電的70%以上都是依靠煤炭的火電,隨著煤炭供應量的減少,價格不斷上漲,加上煤炭對於環境的汙染嚴重,國家對於很多煤礦企業也進行了管控,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用電量猛增,於是出現了用電緊張的狀況。

而可再生能源就可以完美解決資源短缺問題,並且更加環保和清潔。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會計劃推動一項刺激計劃,延長太陽能項目的稅收抵免。在未來幾年為太陽能開發商提供動力。

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美股新能源概念逆市大漲!

即將上任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是新能源的倡導者,對於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極為重視。

根據拜登團隊此前宣布的計劃,拜登上任後,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2050年前實現100%清潔能源經濟和淨零排放。

我國自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一直倡導「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而剛剛舉行的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了這個目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於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視。

除了中美兩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陸續制定新能源發展戰略。

歐盟通過了更激進的碳減排目標,從減排55%提升到減排60%,日本公布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報告中指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

在開發可再生清潔能源,實現低碳戰略的規劃中,光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光伏產業將會是未來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

根據CPIA預期,全球年均新增裝機222GW-287GW,到2025年當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達到400GW,2019年-2025年新增裝機的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3.1%!

由於光伏發電在過去十年中成本下降了82%,未來30年光伏度電成本還能夠下降70%,光伏發電將成為全球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

我國光伏行業無論在技術、產能還是在市場、發電量等方面均位居全球首位!

CPIA預期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約35GW-45GW,預計「十四五」期間行業年均新增裝機達70GW-90GW。未來光伏產業將會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升。

從行業技術來看,以M10的182聯盟和M12的210聯盟為代表的大矽片趨勢已確立,滲透率持續提升,HJT等高效電池技術有望突圍。大尺寸矽片以及HJT將成為光伏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根據我們以前的認知,光伏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成長型」行業,市場產生的這種認知主要來源於補貼/政策周期、技術周期、產能周期等幾個方面。

如今,隨著全球平價和光儲平價的逐步實現,補貼周期逐漸消除,光伏行業的周期屬性將逐步向著成長屬性轉化,隨著板塊估值的逐步提升,已經開始進入主流成長性板塊的行列。

從光伏產業的產業鏈來看,矽料>玻璃>逆變器(設備)>膠膜>組件(矽片、電池)構成了光伏產業的完整鏈條。

上市企業中,各個產業鏈環節都出現了極具市場佔有率的龍頭企業:

隆基股份: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單晶光伏產品製造企業。單晶矽行業龍頭。公司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最高水平達到24.06%,轉換效率持續刷新世界紀錄。

通威股份:矽料電池片雙料龍頭,目前矽料產能8萬噸,市佔率約14%。

福萊特:國內首家光伏玻璃生產企業,全球第二大光伏玻璃企業。

陽光電源:國內最早從事逆變器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絕對龍頭地位,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保持第一,2015年出貨量首次超越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發貨量第一的SMA公司,成為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最大的公司。

福斯特:全球光伏封裝材料EVA膠膜的龍頭企業。

晶盛機電:單晶矽爐龍頭企業。是一家國內技術領先、國際先進的專業從事晶體生長、加工裝備研發製造和藍寶石材料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

捷佳偉創:國內領先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供應商,主營PECVD設備、擴散爐、制絨設備、刻蝕設備、清洗設備、自動化配套設備等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工藝流程中的主要設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新能源技術革命,將會成為2021年疫情之後經濟復甦的主要推動力。

太陽能光伏技術革命已成為中、美、歐三大主要經濟體的最大公約數。

中國的多晶矽、矽片、電池和組件四個環節產量在全球佔比均超過三分之二;多晶矽、組件產量分別連續9年、13年位居全球第一。

相信在2021年的A股市場中,光伏板塊會有令人驚喜的表現!

相關焦點

  • 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可再生能源概念後市潛力巨大
    目前碳中和規劃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始,一直到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都是重點強調要減少碳排放。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共計200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巴黎協定》,這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就是要推動全球儘早實現碳中和。美國在川普黨政期間退出了巴黎協定,而候任總統拜登表示,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要重返《巴黎協定》!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近40%的電力供應。  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顯示,在全球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的同時,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佔2019年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  歐盟統計局11月最新出版的報告顯示,2018年歐盟範圍內可再生能源生產總量同比上升了2.8%。
  • 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和Second Nature:為全美校園帶來可再生能源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相信各大高校也能實現吉瓦規模的可再生能源應用。我們很高興能與Second Nature達成合作,在一些諸如價格對衝和聯合交易等專業問題上,為高等教育機構提供戰略建議指導。」喬治華盛頓大學與美國大學以及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通過創新的合作方式, 籤下了北卡羅來納州杜克能源項目的52兆瓦裝機太陽能光伏電力。這種聯合多家負荷需求小的買家共同籤約一個大型項目的交易概念成為了當下企業買家間熱議的話題。這也是2016年11月在通用汽車總部召開的企業可再生能源大會的主要議題以及Second Nature的未來工作重點。
  • 海內外新能源概念齊漲 全球可再生能源風起 光伏、電動車產業鏈...
    投資者認為,該計劃將在未來幾年為太陽能開發商提供動力。由於協議未能通過可能導致政府關門,因而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天出臺經濟刺激方案的可能性很大。海內外新能源概念齊漲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高度一致此外,雖然拜登尚未正式上任,但隨著美國大選的逐步落定,海內外分析師大部分認為其當選將對世界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能源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 清華大學能源轉型中心為十四五能源規劃建言獻策——可再生能源
    綜合土地的太陽能輔照強度、生態環境敏感度、淨生態效益潛力等因素,確定擬建設光伏電站用地的優先等級。最終實現光伏發電收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最優平衡。3、光伏電站多重生態效益的評估:光伏電站在解決多個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上都有著巨大的潛力。為最大化光伏電站的生態效益,需聯合多家單位共同對生態光伏電站在不同面向的效應進行綜合評估。
  • 光伏發電代表著未來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發展光伏產業作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中國與很多國家在太陽能光伏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共同為推動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彭博新能源財經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光伏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市場潛力巨大。
  • 施正榮:全球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這個願景可以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未來25年,68%的電力將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可以預見,光伏產業又一個『風口』已至。」施正榮進一步認為,在國家「碳中和」戰略目標下,城市要大力推進「+光伏」,而非「光伏+」,從而實現各行各業與人民生活與光伏融合發展。「展望未來,我的個人暢想和願望是,將光伏、風能作為一次能源,通過『綠氫』和燃料電池,以及全球電網互聯兩條路,實現全球100%可再生能源,進而達成『碳中和』目標。」施正榮說。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報告導讀  報告認為,整體來看可再生能源投資呈現上升趨勢,發展勢頭良好。但要實現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目標,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還遠遠不夠。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整體情況  2013年至2018年間可再生能源全球投資取得了重大進展,總投資額達1.8萬億美元。
  • 可再生能源是未來主導能源——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許洪華
    當前,全球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全球能源轉型:2050路線圖》報告中顯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給總量中的佔比達到2/3,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佔比將高達85%。同時,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記者了解到,丹麥、挪威、芬蘭等多個國家規劃提出2050年前實現100%可再生能源。
  • 英國《自然》雜誌:可再生能源強化了中國的能源安全
    例如美國和歐盟對進口中國光伏電池板徵收高額貿易關稅,這樣的政策不利於行業的發展。限制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全球貿易,只會減緩其成本下降的速度,並延緩世界向低碳經濟轉化的進程。        事實上,當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仍然過於緩慢,以至於不足以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措施。
  • 摩洛哥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 摩洛哥光伏市場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MoroccoSolarPlan)的一部分,是繼580MW光熱光伏發電綜合體NoorOuarzazate(NOORo努奧)之後第二個大型光熱+光伏發電項目。(CSP)綜合電廠,預計可在2018年10月全數完工,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公園。
  • 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投資將...
    3.4萬億美元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能源投資將逐漸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未來十年,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3.40萬億美元。1、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不斷增長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資源分布廣、開發潛力大、環境影響小、可永續利用的特點,是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能源資源。當前,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保障能源安全、加強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
  • 歐盟就2030氣候目標計劃達成共識 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迎利好
    原標題:歐盟就2030氣候目標計劃達成共識,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產業迎利好   經過數月磋商,歐盟27個成員國領導人在歐盟峰會就最新減排計劃達成共識。
  • 「全球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裡程碑示範項目
    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融合對歐洲向低碳型社會發展過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歐盟已頒布相關法令,2020年2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32%的可再生能源來自歐洲。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電動汽車與電網互聯互通及儲能方面的技術與驗證處於領先地位。歐洲國家支持建立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電網與電動車融合項目從而改變汽車的出行和運輸方式以實現向低碳社會過渡及氣候目標實現。
  •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已與火電比肩!
    世界性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已急速下降,可再生能源「貴」的常識正在成為歷史。本文介紹大規模風力發電廠和百萬瓦級光伏電站接連投入運轉的美國,其低成本之低很具有衝擊性。  奧斯汀市為應對氣候變暖及穩定採購低成本電源,提出了大幅擴增可再生能源採購的目標。到2016年,要把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35%。現在,以風力為中心,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25%。該市已經籤訂了85萬kW的風力發電購買協議。  除此之外,該市還制定了在2020年之前,使光伏發電的使用量達到20萬kW的目標,光伏發電活躍的舞臺今後將越來越多。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位新能源企業高管認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後,更應該注重強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真正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先發、滿發。報告指出,雖然產業發展迅猛,但目前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仍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在非水可再生能源將在明年開始陸續迎來平價上網時代的背景下,新能源發電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能源轉型不能一蹴而就。「我們正在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強化規劃銜接,為可再生能源長期可持續發展爭取資源空間。」鄭聲安說。
  • 國際能源署: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小幅增長
    來源:光伏能源圈國際能源署在近日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報告中評估認為,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下降5%,能源投資將下降18%,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7%。預計今年全球電力需求將下降2%,天然氣需求下降3%,石油需求下降8%,煤炭用量下降7%,與可再生能源小幅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報告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能源產業造成較大損害,其影響還會持續多年。著眼未來十年關鍵時期,報告深入探討了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並且研究消除疫情影響的不同途徑。
  • 永泰能源旗下華元新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項目獲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
    日前,永泰能源下屬子公司華元新能源有限公司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公司收到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5104萬元。華元新能源總經理姚延舒說,調整能源結構,推動清潔新能源的發展,為城市與經濟發展提供清潔動能,是政府的職責,也是企業的責任。
  • 到2030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826GW總投資近萬億美元
    要想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2攝氏度以下(《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將需要在2030年前增加約3,000GW,具體數量取決於所選擇的技術組合。但是,計劃的投資也遠遠低於過去十年用於可再生能源的2.7萬億美元。但是,該報告顯示,安裝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達到新的低點,這意味著未來的投資將提供更多的容量。
  • 智庫論壇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
    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和生產國2019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總量達到17.95EJ(1EJ (艾焦)是10的18次方J。自2005年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超過巴西和美國後,我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生產國(可再生能源除了生物質能外,太陽能、風能、水能不易儲存,因而消費量與生產量相差不大)。2019年我國佔全球可再生能源(含水電)消費量份額高達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