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826GW總投資近萬億美元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隨著COVID-19衝擊化石燃料行業,彭博社新能源財經BNEF一份新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成本效益,為在經濟復甦計劃中優先考慮清潔能源提供了機會,並使世界更接近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法蘭克福學校UNEP合作中心和BNEF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趨勢報告分析了2019年的投資趨勢以及清潔能源國家和企業在下一個十年中所作的承諾。

研究發現,承諾到2030年將相當於826吉瓦的新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其成本可能約為1萬億美元。。要想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2攝氏度以下(《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將需要在2030年前增加約3,000GW,具體數量取決於所選擇的技術組合。但是,計劃的投資也遠遠低於過去十年用於可再生能源的2.7萬億美元。

但是,該報告顯示,安裝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達到新的低點,這意味著未來的投資將提供更多的容量。可再生能源容量(不包括超過50兆瓦的大型水電大壩)在2019年增長了184吉瓦(GW)。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年度增加量,比2018年投產的新容量增加了20 GW,即12%。但2019年的美元投資僅比上年增加1%,達到2822億美元。

得益於技術進步,規模經濟和激烈的拍賣競爭,風能和太陽能的總成本或平均成本不斷下降。 2019年下半年新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電力成本比十年前降低了83%。

「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政府使用其COVID-19復甦計劃來創造可持續的經濟,」環境署執行董事Inger Andersen說,「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是他們可以在這些方案中做出的最明智,最具成本效益的投資之一。」

「如果政府利用可再生能源價格不斷下跌的優勢,將清潔能源置於COVID-19經濟復甦的核心,它們可以朝著健康的自然世界邁出一大步,這是應對全球大流行的最安全的政策,」 Andersen說。

在過去的十年中,可再生能源一直在蠶食化石燃料在發電中的主導地位。 2019年全球新增淨髮電裝機容量的近78%來自風能,太陽能,生物質和廢物,地熱和小型水電。不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是新化石燃料工廠投資的三倍以上。

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院長Nils Stieglitz表示:「我們看到能源轉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同時,化石燃料行業受到COVID-19危機的沉重打擊,許多國家對燃煤和天然氣的電力需求下降,石油價格暴跌。氣候和COVID-19危機儘管性質不同,都是破壞性的。兩次危機都表明,有必要增強氣候野心,並將世界能源供應轉向可再生能源。」

2019年的投資使不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中的份額從2009年的5.9%上升到13.4%。彭博新能源財經執行長Jon Moore說:「清潔能源將在2020年處於十字路口。過去十年取得了巨大進展,但2030年的官方目標遠遠沒有解決氣候變化所需的目標。當前的危機緩解時,各國政府不僅需要在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上,而且還要在運輸,建築和工業的脫碳領域上加強措施與行動。」

(文章來源:維科網)

相關焦點

  • 高盛看好可再生能源 「這是個16萬億美元的大機會」
    高盛集團稱,由於清潔能源到2030年將會提供16萬億美元的投資機會,明年可再生能源支出將首度超過石油和天然氣。Michele Della Vigna等高盛分析師的報告稱,明年包括生物燃料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將佔到總能源支出的四分之一左右,遠高於2014年的15%。「據我們估計,2021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行業最大的支出領域,歷史上首次超過油氣行業。」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報告導讀  報告認為,整體來看可再生能源投資呈現上升趨勢,發展勢頭良好。但要實現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目標,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還遠遠不夠。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整體情況  2013年至2018年間可再生能源全球投資取得了重大進展,總投資額達1.8萬億美元。
  • 海內外新能源概念齊漲 全球可再生能源風起 光伏、電動車產業鏈...
    海內外新能源概念齊漲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高度一致此外,雖然拜登尚未正式上任,但隨著美國大選的逐步落定,海內外分析師大部分認為其當選將對世界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能源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根據拜登團隊此前宣布的計劃,減碳排放方面,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2050年前實現100%清潔能源經濟和淨零排放;新能源汽車方面,制定截止2030年所有美國製造的新客車實現零排放目標,並使用聯邦政府的採購系統(每年花費5000億美元)來實現100%的情節能源和零排放車輛。
  • 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
    新華社巴黎10月25日電國際能源署25日發布報告說,2015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報告說,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53吉瓦,佔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50%以上。不過,煤炭發電量仍佔全球發電總量的近39%,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佔23%,預計這一比例到2021年將增至28%。
  • 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投資將...
    3.4萬億美元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能源投資將逐漸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未來十年,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3.40萬億美元。1、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不斷增長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資源分布廣、開發潛力大、環境影響小、可永續利用的特點,是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能源資源。當前,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保障能源安全、加強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
  • 吉寶海工鎖定可再生能源船舶訂單
    10月9日,新加坡吉寶海工(Keppel Offshore & Marine Ltd)宣布,與一家能源公司籤署價值6億新幣(約合4.4億美元)訂單,為海上可再生能源行業建造一艘船舶。
  • 2030年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有望增至60%
    根據巴基斯坦制定的清潔發電目標,到2025年,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從目前的6%提升至25%;到2030年,這一佔比將進一步提升至30%。如果再加上水電,2030年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甚至有望增至60%。
  • 國際能源署: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小幅增長
    來源:光伏能源圈國際能源署在近日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報告中評估認為,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下降5%,能源投資將下降18%,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7%。預計今年全球電力需求將下降2%,天然氣需求下降3%,石油需求下降8%,煤炭用量下降7%,與可再生能源小幅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報告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能源產業造成較大損害,其影響還會持續多年。著眼未來十年關鍵時期,報告深入探討了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並且研究消除疫情影響的不同途徑。
  • 英國《自然》雜誌:可再生能源強化了中國的能源安全
    限制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全球貿易,只會減緩其成本下降的速度,並延緩世界向低碳經濟轉化的進程。        事實上,當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仍然過於緩慢,以至於不足以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措施。由於傳統能源行業既得利益的阻礙,以及各國對使用替代能源成本的擔心,各國並沒有完成「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減排目標。
  • 獨家翻譯 | IRENA: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佔總發電量的85%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在IRENA最新報告「全球能源轉型:2050年發展藍圖」中,IRENA總幹事Adnan Z. Amin表示,要實現全球能源結構脫碳,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必須佔總能源的三分之二,累計排放量至少應比目前預計的少4700億噸。
  • 到2030年美國淨零排放將需要2.5萬億美元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鑽機地帶12月16日彭博社報導,據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稱,未來10年美國將需要2.5萬億美元的支出才能走上無碳經濟的道路,但這一轉變將有助於收回成本。
  • 獨家翻譯 | BNEF:印度可再生能源目標可為其節省780億美元系統成本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報告顯示,如果印度能在2030年前實現其450GW清潔電力目標,可為其節省780億美元的電力系統成本,並減少28.6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據悉,該報告由BNEF與彭博慈善基金會(Bloomberg Philanthropies)合作發表,概述了印度通過採取綠色刺激措施,最大限度發揮經濟、健康和環境效益,在可持續經濟增長和清潔能源方面取得的快速進展。
  • 繼新能源車之後,可再生能源已達成全球共識,光伏未來潛力巨大!
    其實新能源車概念的興起歸根結底來源於減輕碳排放,合理利用綠色能源的理念。因此,可再生能源開始為各國政府關注的又一個焦點。如果說新能源車只是人們消費的一個分支,那麼可再生能源便是關乎到人們未來低碳生活的轉折點,其意義遠超於新能源車。
  • 義大利國電將投資1900億美元用於可再生能源基建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能源網址Oilprice11月24日消息,歐洲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周二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資高達1900億美元(1600億歐元),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脫碳和電網基礎設施建設,這是該公司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超級巨頭」新計劃的一部分。
  •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容量約為147GW 成歷年最高
    活動現場 7月9日,《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現狀報告報告指出,2015年對於可再生能源行業而言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創歷年新高。其中,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容量約為147GW,為歷年最高。截止2015年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包括水電)中國位居第一,美國第二。 據了解,2015年全球電力行業新增發電容量創歷年新高,各地均出現顯著增長。風能和太陽能光伏新增發電容量連續兩年創下新紀錄,佔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77%。
  • BP:204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份額將上升到15%左右
    英國石油公司將其對中國能源需求的預測較去年報告中的預測下調了7%,反映了中國適應更加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的步伐。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能源基本情況演變轉型情景,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約33%,這主要得益於亞洲中產階級的迅速擴大。可再生能源預計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為7.1%,佔全球能源增長的一半。204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在總的能源市場中的份額從現在的4%將上升到15%左右。
  • 加拿大亞伯達省計劃到2030年實現30%可再生能源電力
    亞伯達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新的可再生能源方針和目標,被稱為Climate Leadership Plan,日前出臺以推動該省從煤炭向新綠色能源方案的過渡。新計劃的特點包括為油砂設定排放限制以及推出新計劃,旨在提高能源效率,促進綠色技術創新以及削減甲烷排放。該計劃的目標包括為2030年設定一個目標,其中可再生能源將佔亞伯達電力生產的30%。
  • 施正榮:全球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這個願景可以有
    12月10日,第三屆(2020)中國城市能源變革峰會暨第二屆分布式能源生態論壇上,澳大利亞國家技術科學和工程院院士、上海電力大學教授施正榮在做主旨發言時指出,初步預測,到2025年,全球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220GW,樂觀地預計,這一數字可望達到250GW;此期間,中國光伏一般性增長每年預計將增加70GW,樂觀預計高達90GW,遠遠超過「十三五」期間的平均每年50GW增幅。
  • 哥斯大黎加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
    &nbsp&nbsp&nbsp&nbsp哥斯大黎加國家能源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年哥斯大黎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達到99.78%,化石燃料發電量創1986年以來最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