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中國新一代創業人都是伴隨網際網路而生,看到了豐富多彩的商業世界,尤其被媒體放大的造福神話。不過,近一兩年有一個現象出現,大家好像又開始看衰網際網路,這個主要還是大家發現線上並不好賺錢。
流量見頂,流量成本攀升,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使利潤微薄。實際上,發達國家並沒有像中國這麼推崇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只是一個工具,改變了原有的商業形態,並沒有產生新的產品。最後大家會發現,等資本退去,過去靠補貼而佔領市場的企業如果沒有核心競爭產品,最終企業還會倒閉。
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為什麼智慧財產權如此重要?
最主要的還是競爭力的問題,小到企業個體之間的競爭,大到國家之間的較量,最後還是靠產品質量來說話。正如美國有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日本有豐田、京瓷、索尼、佳能,德國有奔馳、寶馬、西門子,英國有登喜路、巴寶莉、尊尼獲。我們拿什麼來和他們競爭呢?
王鳳英在建議「實施國家品牌戰略 促進中國品牌全球發展」中提到,中國當前還不是品牌大國,更不是品牌強國,缺少能夠引領國內乃至全球消費的世界頂級品牌。相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對本國品牌的重視程度而言,除消費環境和消費結構因素之外,我國在品牌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方面亟待提高。在這樣的現狀下,未來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將是修煉內功的時候,是要出來一批像華為這樣能夠與世界頂尖企業競爭的民族企業,也是未來企業能夠生存的根本之道。
實際上,對於大型企業,他們已經意識到品牌、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但是中小企業由於資金、人員的限制,他們並沒有對品牌有很好的重視。當然,品牌更不是簡單的註冊一個商標,申請一個專利,品牌建設是需要根據市場判斷未來企業的差異化優勢,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解決我是誰的問題。在不斷的塑造過程中讓大眾對品牌符號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同時也提高企業的營收。
擁抱品牌,尊重智慧財產權。這也是企業擺脫價格戰的唯一出路,也是能夠擁有未來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