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尿蛋白輕重,不能只靠尿常規!

2020-12-17 腎病早知道

這是怎麼了?上廁所小便怎麼有越來越多的泡沫啊?是不是馬桶裡面殘留洗衣液的緣故呢?小孫最近總是發現尿中有泡沫,也曾了解到出現泡沫尿可能是腎臟有問題,現在泡沫這麼多,是不是意味著腎病非常嚴重了啊?

索性,小孫就決定去附近的醫院做個尿常規檢測,檢查結果發現已經尿蛋白2+,潛血2+,當時醫生說可能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建議去大醫院腎內科詳細診治。

但很長一段時間,小孫並沒有身體上的異樣,即便現在查出尿蛋白,這樣又是為什麼呢?

如果有蛋白尿和腎損害病人往往自己沒有什麼不適,所以蛋白尿、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發展都很隱匿,有一部分病人甚至已經發展到尿毒症期,出現噁心嘔吐,才意識到自己的腎臟出現了問題,可能就已經晚了。

少數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表現為乏力,有時候伴有眼瞼、下肢浮腫。所以正常人每年體檢時有必要查一個尿常規,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病史的人,還應再加一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這樣才能及早預防疾病的發生。

當然,想要進一步確診腎病的嚴重與否,只靠一個尿常規是不行的。

說到尿蛋白,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尿蛋白+,但是我們為了準確定性疾病,更多的是參考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多少。

一旦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1g(小於3.5g),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而超過3.5g,就意味著患者出現了明顯的大量蛋白尿,腎功能明顯受損,很容易引發腎衰竭尿毒症的發生。

尿蛋白的治療需參考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情況

當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水平在1g以下時,一般會選用普利類(培哚普利、依那普利等)或沙坦類(氯沙坦、厄貝沙坦等)降壓藥,在穩定血壓的同時,還能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和心臟功能。還有可以服用酮酸(開同)及支鏈胺基酸,調節機體蛋白代謝,改善腎小管轉運功能,從而間接降低尿蛋白。

當患者尿蛋白定量超過1g,此時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先行完善腎穿刺活檢,明確病理,按醫生要求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予以治療,一旦出現激素依賴或抵抗,可嘗試激素、免疫抑制劑聯合治療,此時需注意監測藥物副作用。

相關焦點

  • 判斷尿蛋白輕重,不能只靠尿常規!治腎病還有更精準的參考
    所以正常人每年體檢時有必要查一個尿常規,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病史的人,還應再加一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這樣才能及早預防疾病的發生。 當然,想要進一步確診腎病的嚴重與否,只靠一個尿常規是不行的。
  • 腎病|24小時尿蛋白和尿常規不相符,應以哪個為準?
    我們先來說一說尿常規,主要有3點:(1)尿常規是一項普通檢查,操作比較簡單,但相對粗略,作為臨床篩選疾病的首選。(2)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測定是定性的,正常是陰性,增多以(+)到(++++)來表示,化驗起來簡單方便。
  • 尿蛋白2+有多嚴重?醫生教你如何更準確地判斷腎病輕重
    因為尿蛋白並非只是腎病導致的,還有其他原因(運動、飲食、體位等)也會導致尿蛋白出現加號。 所以初診患者尿蛋白出現加號時,醫生通常不會治療,而是建議兩周後複查。 因此,單純尿蛋白2+,只能表示你可能有腎病,無法體現腎病是否嚴重。
  • 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尿常規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檢查,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受檢者的腎臟功能,有利於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早發現、早治療。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的注意事項如下:1、尿路容易被汙染,月經期間不化驗無論是尿常規還是24小時尿蛋白,女性在月經期,尿中會混有血或陰道分泌物,可引起「假性異常」(如假性血尿或蛋白尿)。因此,女性月經期不能進行檢查。2、常規化驗取晨尿,排尿1秒中段尿尿常規檢查,結果最準的是晨尿,最好留取中段尿。
  • 尿蛋白3+、4+,是不是病情很嚴重?會進展成尿毒症嗎?
    尿蛋白定性分為-、+-、1+、2+、3+、4+,通常加號越多,對腎臟的損害越大。 那麼,如果尿蛋白出現3+、4+,表示病情很嚴重嗎?是不是會成為尿毒症?
  • 早期發現腎病,只知道尿常規、尿蛋白?更可靠的指標近在眼前
    事實上尿蛋白是腎臟有問題的信號,腎臟是人體排洩器官,如果此處有問題會影響人體,甚至致命。 因此,正常人每年體檢時有必要查一個尿常規,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病史的人,還應再加一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指標檢測。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金指標!為什麼腎病患者還要檢查尿常規?
    就有患者提問:「同時去做了一個尿常規化驗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化驗,可兩個結果不一樣,一看尿常規化驗結果陰性,再看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結果是0.2>0.15,還是高,這是為什麼?」先來說說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斷腎病患者腎臟功能的金指標?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尿檢還有2個問題,不得不知
    對於尿蛋白的情況,大家對於常常用尿常規尿蛋白加號(+)這項指標的變化,來判斷尿蛋白的嚴重性,還有腎功能的損傷程度,單純認為尿蛋白加號(+)越多,病情越嚴重。其實,你要小心被尿蛋白給騙了!為保證檢查準確性,及時了解腎功能,腎友尿檢要注意兩個問題:尿蛋白需多次檢查更準確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指標屬於單次檢查,結果易受外在因素影響較大,比如喝水多少、出汗多少、高蛋白飲食、檢查前有劇烈運動等等都會影響到指標的準確性。因此判斷是否為腎病引起的尿蛋白,至少要隔天檢查3次尿蛋白,如果均呈現陽性基本判斷腎功能問題引起的。
  • 尿蛋白有「+」就是腎炎嗎?教你看懂尿蛋白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多到0.15g/24h以上的時候、檢查尿蛋白﹥150mg/d,那就是說人體排出尿蛋白量明顯多了,尿常規可判斷是陽性(+)。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沒有或者僅有微量的蛋白,檢查結果可判斷是陰性(-),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多到一定數量,檢查結果就可判斷是陽性(+)。
  • 壁虎醫生: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尿常規有+號,尿比重升高,比重升高就提示尿液濃縮,尿液濃縮時可能會出現尿蛋白假陽性,喝水後就相當於把尿液稀釋,再做檢查就沒有尿蛋白了。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評估蛋白尿程度的金標準,尿常規中的尿蛋白可以做參考,但是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準。
  • 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做尿常規蛋白有+-、+號時,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卻又是正常的? 尿常規中的蛋白+號跟喝水、出汗和尿液的比重有很大關係。尿常規有+號,尿比重升高,比重升高就提示尿液濃縮,尿液濃縮時可能會出現尿蛋白假陽性,喝水後就相當於把尿液稀釋,再做檢查就沒有尿蛋白了。
  • 尿蛋白3+到底有多嚴重?
    尿蛋白3+到底有多嚴重?我們知道,尿蛋白最多是4個加號,如果發現尿蛋白3+,是不是表明腎病已經非常嚴重了?尿蛋白的臨床意義尿常規大多採用晨尿,就是早晨起來之後的第一次小便,並且採集的是中段尿。之所以如此麻煩,是為了避開各種影響因素,得到最能反映真實狀況的尿液標本。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不想耽誤病情,4項指標最好快點弄清楚
    慢性腎病發生後,及時判斷評估腎功能的情況以及掌握腎衰竭的風險,都需要通過一些尿液檢查指標來深入了解。其中最為熟知最受關注的就是尿蛋白相關的指標。包括尿常規中的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還有NAG酶、α1微球蛋白等等。單純看尿蛋白漏出的情況的,可以反映出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程度,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
  • 尿蛋白(+)就說明腎病了?別被「騙了」,真相是這樣
    尿蛋白有+號,不必太擔心。 在體檢中,尿常規是必然要做的體檢項目,而尿蛋白是尿常規檢查中最重要的一項。 一般尿蛋白的多少往往會與腎臟疾病有關,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在體檢後看到報告單上尿蛋白有+號就特別擔心。
  • 腎友查出尿蛋白3+,醫生卻說「不用治或不用加藥」,怎麼回事?
    在尿常規中尿蛋白(PRO)通常以「+」或「-」號來顯示,即「-、±、1+、2+、3+」,即最多顯示為「PRO 3+」(有少數醫院的化驗室可能還顯示為「4+」)。毫無疑問,尿蛋白「+」號越多(如3+),表明這一次尿液中蛋白越高,可能提示病情越重,這也很好理解。
  • 壁虎醫生:尿蛋白+號這麼多,嚴重嗎?
    尿中蛋白質含量多達0.15g/24h以上時,如檢測尿蛋白﹥150mg/d,說明人體排出的尿蛋白量明顯增多,尿常規定性可出現陽性(+)。尿蛋白持續的陽性,往往代表腎臟發生了病變,故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 正常尿液裡不含或只含微量蛋白質,檢查結果呈陰性(-),當尿液裡的蛋白質含量上升到一定量是檢查結果就呈陽性(+)。
  • 尿蛋白是怎麼形成的?
    今天上午,一個22歲女孩來就診,自述尿液發黃,尿中有少許泡沫,要查尿常規,不做其他檢查。很快尿檢結果出來了:尿蛋白+,沒有紅細胞和白細胞。她媽媽問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麼。我告訴她倆說有可能是腎小球腎炎,讓她再查一個尿蛋白肌酐比值。最後結果,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
  • 5種檢查尿蛋白的方法,哪種最好?
    所以,通過目視尿泡沫多少來判斷尿蛋白,準確性較低,可以作為未確診人群需要去醫院檢查的一種「提醒」,而不能用於「診斷」。2、尿常規檢查與家用試紙尿常規中包含尿蛋白定性,家庭中使用的尿蛋白試紙也可檢查尿蛋白定性。
  • 尿蛋白並不能「一錘定生死」!結合這幾項檢查來看更有意義
    所以,很多腎病患者窮極一生都在降尿蛋白、讓尿蛋白轉陰,大多時候,尿蛋白加號的減少或者蛋白定量的逐漸趨於正常值,說明腎病已經好轉了。即——尿蛋白減少,腎臟病變減輕,似乎尿蛋白對腎病起著「一錘定生死」的角色。可有時候,也不完全是這樣:   比如膜性腎病的治療早期,尿蛋白變化不明顯。這時可以檢測血清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滴度。如果滴度下降,則提示病情好轉(即使尿蛋白無變化)。因為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可檢測免疫學緩解,早於臨床緩解3~6個月,在滴度下降一段時間後,尿蛋白才會跟著下降。
  • 腎病尿蛋白2+去鄭州哪家醫院看?
    核心提示:尿蛋白是身體出現異常的體現,而尿蛋白高就是尿液中含有的蛋白質過高,超出正常的範圍。那麼你知道尿蛋白高的原因是什麼呢,尿蛋白高有哪些危害,尿蛋白高怎麼控制嗎?下面跟著河南譽美腎病醫院一起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