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不想耽誤病情,4項指標最好快點弄清楚

2020-12-14 腎病之友

我們常說尿液是反應腎臟的一面鏡子,腎臟一旦出問題,往往是尿液先出現異常。慢性腎病發生後,及時判斷評估腎功能的情況以及掌握腎衰竭的風險,都需要通過一些尿液檢查指標來深入了解。

其中最為熟知最受關注的就是尿蛋白相關的指標。包括尿常規中的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還有NAG酶、α1微球蛋白等等。單純看尿蛋白漏出的情況的,可以反映出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程度,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

尿蛋白常被看作是檢驗腎功能好壞的「金指標」,固然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但更深入的了解腎功能,還有腎臟內部生存環境,只看尿蛋白還不夠。還有一些尿檢的相關指標,同樣對治療腎病具有重要意義,不可忽視。

除了尿蛋白,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指標,其實對腎病治療也非常關鍵。

尿沉渣檢查,全面掌握你的尿

常看到化驗單上除了尿蛋白的指標外,還有就是尿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還有葡萄糖、亞硝酸鹽、膽紅素等相關的指標。這些都是對尿液中有形成分檢驗的結果。

有些腎炎早期並沒有明顯的尿蛋白異常,但存在尿潛血、尿紅細胞、白細胞、膽紅素等指標異常,同樣表明腎臟內存在炎症反應,需要及時診斷糾正。

膽紅素是比較特別的一項指標,不少患者檢查發現膽紅素升高,常常懷疑是肝膽器官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想到腎功能。尿膽紅素其實是尿紅細胞破壞後出現的產物,一般經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比較少,但如果突然增多要考慮腎小球受損的情況。

尿紅細胞相位(變形率)檢查

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則表明尿液中存在紅細胞,單純尿潛血對腎功能的影響並不大。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尿潛血一段時間後,開始出現尿蛋白的症狀,且腎小球開始出現明顯損傷,整體腎功能受到影響。

因此單純潛血的患者,即使早期沒有明顯不適症狀,仍然需要早點查清,及時加以糾正治療,以免越來越嚴重危及腎功能。

對於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現尿潛血和腎炎中期階段潛血越來越嚴重的患者,都需要做這項檢查。

尿滲透壓,可以預測腎病惡化風險

觀察尿蛋白我們更多了解的是腎小球的情況,而尿滲透壓則是反應腎小管的強有力指標。

腎小球完成過濾任務後,腎小管則負責重新吸收,使尿液濃縮,維持腎臟體內的血流的穩定。當腎小管出現間質性損傷後,濃縮能力下降,則可觀察到尿比重會降低,尿滲透壓低。

尿滲透壓降低的患者常伴有夜尿增多的情況,夜尿越多表明腎小管間質損傷比較嚴重。且有研究表明,尿滲透壓越低,腎小管與腎小球都出現損傷的患者,尿毒症的風險更高,甚至達到2倍。

所以腎友們在改善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腎小管的情況。

尿蛋白電泳,查清尿蛋白來源

一般常見的尿蛋白多數腎小球性尿蛋白,多為大分子蛋白和中分子蛋白。所以我們常常只要針對腎臟腎小球內炎症反應加以控制,尿蛋白水平可以迅速降下來。

但有部分患者在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後,降低尿蛋白並不是很順利,容易出現反彈甚至加重的情況。此時進一步查清楚尿蛋白成分,有助於更深入地進行治療。如果檢查發現存在小分子蛋白,則多表明病變的位置不僅只在腎小球,還包括腎小管,那麼只保護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就不行了,還需要改善腎小管的情況,全面的系統的來維護腎功能。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尿檢還有2個問題,不得不知
    多數人發現腎病,都是尿檢出現了異常,進一步檢查追蹤到腎臟的問題。判斷腎病兩項典型的尿檢指標就是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兩項指標都出現了異常,腎炎機率非常大。 其中尿蛋白指標對反應腎功能的情況較為敏感,如果檢測尿液中有大量蛋白漏出來,表明腎臟內細胞腎小球受到損傷,整體腎臟的濾過功能也出現了下降。
  • 腎病防範腎衰竭,最該關注哪項尿液指標?腎內科醫生超全解答
    尿液檢查項目也是判斷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一些腎友發病之初,往往就是發現了尿檢指標異常,進而查出了病情,抓住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很多腎友知道要查尿,但卻不知道重視哪些化驗指標。及時檢查後也對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不能系統地進行規範的管理病情。腎病最該關注的尿液指標是什麼?
  • 不想腎病進展太快,2項指標必須早診斷,是治腎的關鍵
    腎病進展得快慢,主要是看腎功能下降的速度,評估腎功能的好壞,不同階段反應的指標有差異。 腎病早中期典型的包括尿蛋白、尿潛血、紅細胞、白細胞、尿蛋肌酐比等等,以尿液檢查相關指標為主。
  • 這6種腎病,即使尿蛋白陰性,病情仍可能非常嚴重
    判斷腎臟病的病情,很多患者習慣看尿蛋白多少。可是有幾種腎病,可能從發病開始一直進展到尿毒症,尿蛋白始終很少,不能依據尿蛋白來判斷病情。 高血壓腎病
  • 腎病尿蛋白降得越快越好?不少人做錯了,2個建議值得看
    尿蛋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腎功能的好壞,觀察尿蛋白的情況,除了看尿液泡沫,還需要檢查下尿常規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更準確了解漏蛋白情況及腎功能是否穩定。利處確實尿蛋白漏出的越少,對腎小球基底膜的損傷越少,受傷的腎小球越少,腎臟纖維化進程越慢,尿毒症風險越低。弊處在於,尿蛋白的發生是腎功能慢性損傷的結果,水平的高低是依託於腎功能的情況來看,單純的降低指標,忽視腎臟本身的情況,一葉障目,反倒會耽誤病情的治療。
  • 最關鍵的3個腎病指標,可惜多數腎友只看1個
    剛患腎病的「新手」,以及不太關注腎內前沿領域的人,經常會對腎病相關的檢驗指標產生誤解,或是理解有偏差。以致於出現「降肌酐」「消潛血」「尿蛋白至上」等錯誤觀念。對指標有誤解,就可能會捨本逐末,求醫問藥誤入歧途,幡然醒悟時腎功能已經嚴重衰竭。
  • 尿檢還只知道看尿蛋白?這項指標也可以提示腎病進展!
    咱們很多腎友去醫院進行尿檢,往往只關注尿蛋白、尿潛血、鏡檢紅細胞等指標,比如根據尿蛋白的「+」號看看腎病有沒有加重,根據紅細胞數量看看有沒有血尿,到此就覺得本次尿液複查已圓滿結束了。其實,除了上述「老朋友」外,在尿液的相關檢查中還存在著不少有用的指標,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腎病進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尿滲透壓。滲透壓是啥?溶液的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其實說白了就是溶液的壓強。
  • 腎病有4項尿液指標非常重要,查清有利於降蛋白,別漏了
    尿常規、血常規和腎功能檢查能判斷腎病嚴重程度,尤其是尿常規中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能大致了解蛋白尿穩定情況。腎病患者做尿液檢查時不能忽略這4種重要的指標,以免影響病情穩定。 除了尿蛋白外,腎病患者需注意觀察哪4項尿液檢查?
  • 判斷病情,不要只盯住尿蛋白加號啦,這兩項指標也非常關鍵!
    在腎內科,經常能聽到類似關於尿蛋白加號的問題,為啥腎友們對尿蛋白這麼重視呢?原來,尿蛋白加號的多少就代表著尿液中漏出的蛋白質量的多少,而通常漏出的蛋白越多,腎病就越嚴重,因此尿蛋白是幫助判定腎病損傷程度以及腎病治療效果的重要監測指標,難怪它在腎科這麼「紅」了。
  • 尿蛋白尿越多腎病越嚴重?帶你30秒看懂尿檢報告
    尿常規檢查是腎病必查項目之一,如果腎臟出現問題,多數能從尿液中發現「蛛絲馬跡」。很多患者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不看不懂檢查結果,對自己的病情也一知半解,很容易耽誤治療。腎病尿常規常看的指標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等,那這些指標的變化又代表什麼?今天就給大家一一揭開答案。尿白細胞:尿液中檢測白細胞項增多或陽性(+),往往提示存在尿路感染,如果白細胞超過5個,基本可以確定。
  • 別被尿蛋白給騙了!腎病尿檢有2個問題,腎友不得不知
    多數人發現腎病,都是尿檢出現了異常,進一步檢查追蹤到腎臟的問題。判斷腎病兩項典型的尿檢指標就是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兩項指標都出現了異常,腎炎機率非常大。其中尿蛋白指標對反應腎功能的情況最為敏感,如果檢測尿液中有大量蛋白漏出來,表明腎臟內細胞腎小球受到損傷,整體腎臟的濾過功能也出現了下降。對於尿蛋白的情況,大家對於常常用尿常規尿蛋白加號(+)這項指標的變化,來判斷尿蛋白的嚴重性,還有腎功能的損傷程度,單純認為尿蛋白加號(+)越多,病情越嚴重。
  • 「看4眼」尿蛋白,可幫助看好腎病,快記下來
    尿蛋白升高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最典型的表現,貫穿腎臟病的預防、檢查、診斷、治療、效果評估、療效鞏固等整個防治過程。 所以患腎臟病後,腎友們要懂得如何看尿蛋白,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看以下4項: 一看定性:尿蛋白有沒有?
  • 出現尿潛血、尿蛋白「+」一定是腎病來了?別急著治療,先搞清楚
    不少人在檢查時發現了一些異常,比如尿潛血出現「+」、尿蛋白出現「++」,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這些異常的真正意義和原因,穩定好心態。 如果患者只有尿潛血,血壓、尿蛋白定量正常,沒有水腫出現,定期監測相關指標即可。
  • 早期發現腎病,只知道尿常規、尿蛋白?更可靠的指標近在眼前
    許多慢性腎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常認為雖然有蛋白尿,但身體沒有什麼不適,根本不怎麼重視。事實上尿蛋白是腎臟有問題的信號,腎臟是人體排洩器官,如果此處有問題會影響人體,甚至致命。
  • 多種腎病,降低尿蛋白與降血肌酐可同時進行,但需注意5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僅有尿蛋白升高,而不伴有血肌酐升高的腎病患者,相對來說,病情較輕。當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升高與血肌酐超標同時出現在同一位腎病患者身上時,多提示病情較重或非常嚴重。到了這個時候,腎友不能只盯住尿蛋白或只關注血肌酐,而應該全盤考慮患者的病情。
  • 尿蛋白高的腎病患者,在用藥上需把握5個關鍵點!
    因此,當檢查發現患者仍有明顯尿蛋白時,即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00mg的少量蛋白尿,或超過1000mg的中等量蛋白尿,甚至超過3500mg的大量蛋白尿,都屬於尿蛋白高,化驗尿常規可顯示為PRO +、2+或3+,也有化驗室顯示為尿PRO 4+。腎病患者首次檢查尿蛋白高,並不代表腎病就很嚴重,也不能說明預後就一定不好。
  • 腎友尿蛋白3+比1+嚴重?看病情是否嚴重與難纏,這5項才重要!
    周遜 腎內科主任數天前在腎內科病區查病房時,同一病房的才住進院數天的兩位女性腎病患者正在談論自己的病情,筆者剛好聽到吳姓女子跟華姓女子說這麼一句話「我的尿蛋白有3+,而你的尿蛋白只有1+,我的病情肯定比你嚴重,你為何還那麼擔心?」。
  • 尿蛋白3+、4+,是不是病情很嚴重?會進展成尿毒症嗎?
    尿蛋白定性分為-、+-、1+、2+、3+、4+,通常加號越多,對腎臟的損害越大。 那麼,如果尿蛋白出現3+、4+,表示病情很嚴重嗎?是不是會成為尿毒症?
  • 腎病是輕還是重?關鍵看4點,其中2項與尿毒症直接掛鈎
    前天有病友留言:醫生,我剛查出尿蛋白3+,血肌酐136,病情嚴重嗎?該怎麼治療? 不論是初次查出腎病,還是在治療過程中,有兩方面問題都備受關注:病情的輕重和能不能治好。
  • 尿蛋白檢查分析全覽!弄清楚你屬於哪種情況,降蛋白不難
    尿蛋白是檢驗腎功能早期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尿檢查出尿蛋白反覆有+號,呈陽性,就要進一步明確尿蛋白漏出情況,及腎功能相關檢查,以儘快了解病情的發展。尿蛋白漏出反應出腎臟的濾過功能受損了,如果不加以控制,病情會加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