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檢還只知道看尿蛋白?這項指標也可以提示腎病進展!

2020-12-22 腎泰網

咱們很多腎友去醫院進行尿檢,往往只關注尿蛋白、尿潛血、鏡檢紅細胞等指標,比如根據尿蛋白的「+」號看看腎病有沒有加重,根據紅細胞數量看看有沒有血尿,到此就覺得本次尿液複查已圓滿結束了。

其實,除了上述「老朋友」外,在尿液的相關檢查中還存在著不少有用的指標,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腎病進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尿滲透壓。

滲透壓是啥?

溶液的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其實說白了就是溶液的壓強。中學大家可能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當用半透膜把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隔開時,根據兩側溶液壓強的不同,溶液之間會發生滲透現象,這種液體流動滲透的壓力就是滲透壓。

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滲透壓越高;反之,溶質越少,滲透壓就越低。

就尿滲透壓而言,尿液內的溶質微粒,如電解質、尿素、糖類、蛋白質等越多,滲透壓就越大,尿滲透壓的正常值一般為600-1000mmol/L。

尿滲透壓和腎功能有什麼關係?

已知腎臟是通過對尿液濃縮或稀釋作用來達到調節體液滲透量的平衡,當腎功能(這裡主要指腎小管間質)完好時,濃縮能力正常,尿液中的溶質微粒就多,尿滲透壓就會保持在600mmol/L以上;而當腎功能受損時,濃縮能力下降,使得尿液中溶質微粒數目減少,尿滲透壓就會降低,多見於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尿酸性腎病等慢性間質性腎病,也可見於慢性腎炎後期,以及急慢性腎衰竭累及腎小管和間質。

因此尿滲透壓的高低可以用來評價腎小管濃縮功能的好壞,從而提示腎病進展的狀況。

多項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例如,國內有專家將健康人群和慢性腎病不同分期人群的尿滲透壓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尿滲透壓會隨著腎功能損傷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說明該指標對慢性腎病的進展,包括慢性腎衰竭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尿滲透壓與尿比重

說到腎臟的濃縮功能,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過尿比重這一指標,它可反映單位容積的尿中溶質的質量,同樣可幫助了解腎臟的濃縮和稀釋功能。那麼有了尿比重,為什麼還要關注尿滲透壓呢?

原來,尿比重的精確度相對較差,可因飲食和飲水、出汗和排尿等情況的不同而有較大的波動,另外,當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葡萄糖和酮體等大體積溶質時,尿比重也會異常增加,影響對病情的判斷。

而尿滲透壓不受溶質顆粒大小和性質的影響,只與溶質微粒的數量有關,在反應腎臟的濃縮功能方面更為準確。

早期關注尿滲透壓,有助於早期了解腎臟狀況,大家不妨下次去醫院檢查一下該指標,檢查方法也很方便,與常規尿檢一樣留尿即可。

參考文章:

1.尿滲透壓與尿生化指標在慢性腎炎診斷中的意義

關注腎泰網,您身邊的腎臟健康管理專家!

相關焦點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尿檢還有2個問題,不得不知
    多數人發現腎病,都是尿檢出現了異常,進一步檢查追蹤到腎臟的問題。判斷腎病兩項典型的尿檢指標就是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兩項指標都出現了異常,腎炎機率非常大。 其中尿蛋白指標對反應腎功能的情況較為敏感,如果檢測尿液中有大量蛋白漏出來,表明腎臟內細胞腎小球受到損傷,整體腎臟的濾過功能也出現了下降。
  • 尿蛋白尿越多腎病越嚴重?帶你30秒看懂尿檢報告
    腎病尿常規常看的指標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等,那這些指標的變化又代表什麼?今天就給大家一一揭開答案。尿白細胞:尿液中檢測白細胞項增多或陽性(+),往往提示存在尿路感染,如果白細胞超過5個,基本可以確定。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不想耽誤病情,4項指標最好快點弄清楚
    慢性腎病發生後,及時判斷評估腎功能的情況以及掌握腎衰竭的風險,都需要通過一些尿液檢查指標來深入了解。其中最為熟知最受關注的就是尿蛋白相關的指標。包括尿常規中的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還有NAG酶、α1微球蛋白等等。單純看尿蛋白漏出的情況的,可以反映出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程度,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
  • 別被尿蛋白給騙了!腎病尿檢有2個問題,腎友不得不知
    多數人發現腎病,都是尿檢出現了異常,進一步檢查追蹤到腎臟的問題。判斷腎病兩項典型的尿檢指標就是尿蛋白和尿潛血,如果兩項指標都出現了異常,腎炎機率非常大。其中尿蛋白指標對反應腎功能的情況最為敏感,如果檢測尿液中有大量蛋白漏出來,表明腎臟內細胞腎小球受到損傷,整體腎臟的濾過功能也出現了下降。對於尿蛋白的情況,大家對於常常用尿常規尿蛋白加號(+)這項指標的變化,來判斷尿蛋白的嚴重性,還有腎功能的損傷程度,單純認為尿蛋白加號(+)越多,病情越嚴重。
  • 腎病只知道尿蛋白、血肌酐?3個更有用的指標你卻錯過了
    其中尿常規中反應腎功能典型的指標就是尿蛋白,尿蛋白陽性表明有大分子蛋白漏出,可能腎小球出現問題,要具體確定到底有多少蛋白漏出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基本上就能把尿蛋白的情況及大致腎小球損傷的嚴重程度摸清。
  • 尿蛋白忽高忽低?預防尿毒症,這些尿檢常識腎友們不得不知
    腎病早期一般可以直接通過觀察尿液顏色、形態及是否含有異物等發現尿液異常。但要明確腎功能受損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做檢查相關的尿液檢查。既有利於確診腎病及腎臟受損部位,也有利於儘快制定治療方案,穩定後續的治療。預防尿毒症,這些尿檢常識腎友們不得不知!
  • 腎病尿蛋白怎麼治療
    很多人體檢時候,或者因為其他疾病查尿時,尿檢結果提示:蛋白質 陽性(+)。趕緊上網搜索,查後很多人問到:「網上說這是得了腎病,最終都是尿毒症,我可怎麼辦啊」。很多問題就出現了,尿蛋白怎麼產生的呢?出現尿蛋白就一定是腎臟疾病嗎?尿蛋白需要怎麼治療呢?
  • 「看4眼」尿蛋白,可幫助看好腎病,快記下來
    很多人之所以發現腎病,是因為體檢時檢查尿常規。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是一項定性檢查,分為陰性、弱陽性、陽性(1+~4+)。可以在醫院檢查,也可以在家用尿檢試紙檢查。
  • 張家口檢查尿蛋白陽性去哪看?
    核心提示:尿蛋白是檢驗腎功能早期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尿檢查出尿蛋白反覆有+號,呈陽性,就要進一步明確尿蛋白漏出情況,及腎功能相關檢查,以儘快了解病情的發展。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這項指標常被尿蛋白「搶風頭」,為人忽視,其實也能影響腎病預後
    自從被腎病「找上門」,腎友們日常就少不了要關注尿蛋白這「傢伙」的身影,早期要注意尿微量白蛋白,後面要監測尿蛋白「+」號、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難怪不少腎友說最熟悉的指標就是尿蛋白了。其實,除了尿蛋白外,還有一種蛋白,平時名聲沒那麼「響亮」,比較默默無聞,但同樣能顯著影響腎病預後,大家不妨關注一下——血漿白蛋白。血漿白蛋白是什麼?血漿白蛋白是存在於血漿中的水溶性很高的球狀蛋白質,也稱血清白蛋白, 佔血液中總蛋白含量的50~60%,簡單來說,就是血液中的白蛋白。
  • 最關鍵的3個腎病指標,可惜多數腎友只看1個
    那麼,哪些才是慢性腎臟病的關鍵指標呢?主要有3個。一、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指標:血壓許多腎病患者每次檢查就只顧著看尿蛋白。確實,尿蛋白是腎病最典型、最普遍的異常指標。不過,腎病最重要的指標不是尿蛋白,而是血壓!
  • 尿蛋白3+就一定是腎病嗎
    尿蛋白3+就一定是腎病嗎?人每天都是會排尿的,對於尿液那是相當的不陌生啊,但是真正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尿液是否正常還是要通過醫療的手段進行檢測,有些人在尿檢的時候蛋白質是三個+,尿檢蛋白質3個加號是怎麼回事?尿檢蛋白質3個加號需要注意什麼?尿檢蛋白質3個加號是怎麼回事?
  • 腎病防範腎衰竭,最該關注哪項尿液指標?腎內科醫生超全解答
    腎臟是生成原尿的器官,因此我們常說觀尿液可以知腎臟。尿液有什麼異常常常與腎臟功能的好壞脫不了關係。尿液檢查項目也是判斷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一些腎友發病之初,往往就是發現了尿檢指標異常,進而查出了病情,抓住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 尿檢尿蛋白3個加號是怎麼回事?
    尿檢尿蛋白3個加號是怎麼回事?人每天都是會排尿的,對於尿液那是相當的不陌生啊,但是真正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尿液是否正常還是要通過醫療的手段進行檢測,有些人在尿檢的時候蛋白質是三個+,尿檢蛋白質3個加號是怎麼回事?尿檢蛋白質3個加號需要注意什麼?尿檢尿蛋白3個加號是怎麼回事?
  • 早期發現腎病,只知道尿常規、尿蛋白?更可靠的指標近在眼前
    許多慢性腎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常認為雖然有蛋白尿,但身體沒有什麼不適,根本不怎麼重視。事實上尿蛋白是腎臟有問題的信號,腎臟是人體排洩器官,如果此處有問題會影響人體,甚至致命。
  • 哪個醫院治療腎病好?尿蛋白3+腎病嚴重嗎?
    判斷腎病是否嚴重,還要重視這兩項指標: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腎功能的「指向標」相比一次尿蛋白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變現會更穩定,更全面。通過採取抽測全天留取的尿液中的部分尿液,來推出24小時尿液中漏蛋白的情況,可以更準確的判斷腎小球受損的情況。
  • 判斷病情,不要只盯住尿蛋白加號啦,這兩項指標也非常關鍵!
    在腎內科,經常能聽到類似關於尿蛋白加號的問題,為啥腎友們對尿蛋白這麼重視呢?原來,尿蛋白加號的多少就代表著尿液中漏出的蛋白質量的多少,而通常漏出的蛋白越多,腎病就越嚴重,因此尿蛋白是幫助判定腎病損傷程度以及腎病治療效果的重要監測指標,難怪它在腎科這麼「紅」了。
  • 尿蛋白3+腎病嚴重嗎?濟源去哪看比較好?
    尿液檢查是判斷慢性腎病常見的一項檢查。不少患者初次檢查,大多是在發現尿液異常後,經過進一步做相關腎臟檢查,從而確診慢性腎病。尿常規檢查中有一項指標是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的重要依據,即尿蛋白的情況。
  • 出現這5情況,多提示腎病復發或加重,應至少檢查這5方面指標!
    萬一療效不好,患者還將增加之後發展為尿毒症的風險或進展為尿毒症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因此,已治癒或緩解或穩定的腎病患者,當出現如下這五種情況時,多提示腎病復發或病情加重。1.尿液變濃縮或尿量減少當出現尿液變濃縮或尿量漸漸減少,多為腎病症候群復發的表現,其中微小病變往往來得更快,膜性腎病及其它腎病症候群這一過程要慢一些。
  • 不想腎病進展太快,2項指標必須早診斷,是治腎的關鍵
    腎病進展得快慢,主要是看腎功能下降的速度,評估腎功能的好壞,不同階段反應的指標有差異。 腎病早中期典型的包括尿蛋白、尿潛血、紅細胞、白細胞、尿蛋肌酐比等等,以尿液檢查相關指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