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馬首回歸,但它眺望海外的目光何時能收回,祖國在等你們

2020-12-20 龍貓觀世界

關注我,我們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世界

圓明園獸首的來歷

十二生肖獸首銅出生於清朝乾隆年間,設計和創造是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還有全體的清宮廷匠師的努力下共同完成的。

十二生肖獸首的出現也有一個故事,設計者郎世寧起初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覺得這和中國的社會思想和傳統文化不符,沒有同意郎世寧的想法。

十二生肖建成後就被放置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中,兩岸分左右相向放置,南岸有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而北岸則有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

完整的十二生肖,獸首人身,高50公分,雕刻精細,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它設計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做噴泉之用,獸首頭部中空,相連水管,一個時辰(兩小時)為獸首的噴水間隔,而在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湧射噴泉,十二生肖獸首的出現是當時的工匠技術的典範,一出現就引得宮裡宮外世人稱讚,它代表了中國青銅器的輝煌謝幕。

淪落海外

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那一天被刻在了中國的恥辱碑上面,無數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珍貴典籍被焚燒,被掠奪,圓明園成了中國歷史文物和文化的墳場。

十二生肖獸首的丟失和中國清朝統治下的軟弱分不開關係,清朝統治時期,英國政府以清政府「不講道義,不顧國際法」,將英法「僑民」十八人虐待致死為子虛烏有的理由,悍然進攻圓明園,參與進攻軍官宣稱:「此舉將使中國震怖,讓清朝人永遠活在西方的陰影下。

侵入圓明園的西方之徒,把所有能搬得動的文物全部搬走,據為己有,軍官們士兵成群結隊的掠取大而笨重的物件,還向清朝附近的普通居民租借或者直接搶奪交通設施。

據傳說,在火燒圓明園的幾日,北京交通各條主要幹路上,到處可見裝載得滿滿當當的大車,浩浩蕩蕩,絡繹不絕。

」看看這些侵略者的自我坦白

「一處處熊熊燃燒的大火和一堆堆的瓦礫攔住了我們的去路,大火已經殃及附近眾多的農民房屋。我們走出圓明園的大宮門,興奮中帶著一絲感傷,回首望去,只見火苗跳躍著、飛舞著,像一道道飄動的垂花飾和花彩環,點燃併吞噬了一個個門扇。與此同時,一根巨大的黑色煙柱從大宮門倒塌下來的屋頂那裡升上天空,給這幅火焰構成的生動畫卷加上了一道邊框,火舌呼嘯著,劈剝作響,仿佛為周遭的毀滅而歡呼。」

濃煙席捲了整個北京城,被燃燒的樓宇無聲地述說和揭露皇家宮苑所遭受的毀滅與懲罰。日光被天空的濃雲所籠罩,仿佛一場持久的日食,圓明園在哭泣,文明在哭泣。

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提升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民對這些流出海外的文明歷史瑰寶越來越重視。

目前的十二生肖,牛、虎、猴、豬、馬5件銅獸首在2000年,2003年及2007年由中國愛國人士出資購買,回歸祖國的懷抱。

但還有銅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五件生肖像下落不明。

就在昨天,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了關於圓明園馬首銅回歸儀式。馬首銅像與其他六尊獸首銅像再次聚首,如果他們能說話的話,那麼一定在夜闌人靜時候互相傾訴了很多吧。

再次團聚,一晃就是幾十年

但還有熟悉的臉從那一別後就再也沒見到了

希望十二生肖能夠有一天一起站在一起

那時候的中國必然進入一個新時代

相關焦點

  • 一馬當先,首件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回歸圓明園,激勵吾輩當自強
    獸首中的馬首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正式的回到了圓明園,這也是首個海外流失重要文物回歸圓明園。 圓明園中珍貴的文物 圓明園的建立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國力十分強盛,長春園也是按照西洋建築設計的,海晏堂更是這一組建築中的最大亮點。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關鍵詞: 作者簡介:   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馬首的百餘年流離史,歷經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新中國的誕生,直到今天百年民族復興夢想近在咫尺。這塊華夏文明瑰寶的曲折故事告訴我們,它身上所系的,從來都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數量十分龐大。
  • 「馬首」重回圓明園,文物回流還有多少待續篇章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001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11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這是第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回歸祖國,未來將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
  • 馬首正式回歸圓明園 國家文物局長:不再是皇家私藏,是屬於全體人民...
    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園的12獸首,回歸的7尊是如何收回的?另外的5尊到底去哪了?
    在前不久,一條消息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在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回到圓明園,並且完成了首秀。而它的歸來,也充滿著曲折,在2007年,馬首銅像在香港最終被於今年去世的愛國企業家何鴻燊以6910萬港元收回,在2019年,這一尊馬首銅像正式被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經過一年的準備,馬首也得以再次返回故地。
  • 圓明園馬首回歸再引關注,十二獸首現在命運幾何?
    今天,圓明園馬首回歸引起了社會廣大關注。圓明園十二獸首頭像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海晏堂取「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之意,位於圓明園西洋樓。十二獸首銅像由著名的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設計,以水報時,融藝術性和準確性為一體,是圓明園的鎮園之寶。
  • 圓明園「馬首」今天回家了!五尊獸首銅像仍下落不明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有幾尊已回歸祖國,又有哪幾尊仍下落不明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原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造於清朝乾隆時期。英法聯軍入侵時,火燒圓明園,導致十二生肖獸首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涯。獸首的設計者,是宮廷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那麼直到今天,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有幾尊已經回歸祖國了?又有哪幾尊仍下落不明呢?已回歸: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鼠首在外流落一段時間後,首次現身已是2009年。當時在法國的一場拍賣會上,鼠首原本以1400萬歐元被拍走。
  • 馬首回家後,還有「未完待續」的文物歸途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民的文化遺產。馬首的回歸引發了人們對於「十二獸首何時圓滿重聚」的期待,以及更多海外文物回家的探討。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延伸閱讀曾流失海外百餘年的馬首銅像,年內將回到圓明園馬首銅像 資料圖,王海欣 攝去年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流失海外百餘年、在2007年由澳門企業家何鴻燊購得,並在澳門公開展示多年的馬首銅像被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經過雙方協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後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與四太完成賭王遺願,捐贈馬首回歸圓明園
    近日,有媒體爆料何超瓊和賭王四太梁安琪已經正式完成了何鴻燊遺願,代表家族將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此消息一出讓人忍不住疑惑,難道何超瓊這是大權在握了嗎?乾隆年間,圓明園的海晏堂外有著12隻生肖銅像,他們是噴泉的一部分,但是在1860年發生火燒圓明園事件之後,馬首頭像被掠奪到了法國。直到2007年的時候,香港企業家何鴻燊以6910萬的港幣將馬首購買,隨後捐贈給了國家。
  • 圓明園12生肖獸首銅像回來幾個? 已回歸中國多少個
    【今天,馬首回到圓明園了】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多年來,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
  • 圓明園十二獸首,已回歸7件,剩餘的5件都在哪裡
    我們一直心心念的圓明園十二獸首,就已經有7件回歸了我國,剩下的5件獸首現在都在哪裡呢? 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期間,放火燒了圓明園,還將裡面的寶物洗劫一空。從此之後,圓明園十二獸首流失到了海外。 7件獸首已經回歸我國 鼠首和兔首。
  • 「馬首」歸園,這些曲折你可能不知道
    今天,馬首銅像「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此前,已有6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分別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馬首銅像是怎麼「回家」的?這匹「駿馬」的其他「小夥伴」如今都在何方?一組快問快答,帶你「漲姿勢」。
  • 圓明園迎來馬首銅像,民間收購海外中國文物之路有多遠?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至此,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近年來,眾多中國文物陸續回流,頻頻回歸公眾視野。然而,流失文物回國之路有多艱辛?民間力量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
  • 「馬首」回歸——園明園的輝煌與毀滅
    前不久,作為我國十二生肖獸獸銅像之一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馬首銅像它原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在清朝乾隆年間被鑄造成功。但是在距今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從此馬首銅像等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就下落不明。
  • 馬首成功回歸圓明園,原來不是何鴻燊的決定,而是何超瓊拍板的
    馬首在最近正式回歸圓明園,並且將公開展出3年。馬首也成為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珍貴文物。100多年之前英法聯軍燒掉了圓明園,並且搶走了大量的文物,如今馬首回歸,可以說是意義重大。很多人說馬首的藝術價值不高,算不上國寶,不過許多人不明白,馬首真正的意義是見證了那段歷史。
  • 馬首回歸:為什麼圓明園十二獸首如此受關注
    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將馬首帶離中國的 「關鍵人物」曝光,十二生肖獸首可不僅是「水...
    一念在茲,萬山無阻,歷經160年顛沛流離,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歸家」。在圓明園正覺寺,為了給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接風」,「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精彩上演,約100組件珍貴文物與照片一同亮相,將百餘年回歸路上的故事娓娓道來。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160年前屈辱的一幕背後是強盜的無恥行徑
    馬首銅像近日,圓明園十二銅首之一的馬首在北京圓明園正覺寺進行了《百年圓夢——馬首銅像回歸展》展出,在全國引起了熱議,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去參觀。這是馬首銅像在1860年唄英法聯軍搶走之後,經歷了160餘年的輾轉,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馬首銅像是由澳門賭王何鴻燊先生用高價拍得隨後捐贈給祖國的,這是何先生向祖國捐贈的第二顆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首,在之前還捐贈過豬首銅像。看著馬首銅像靜靜地被放置在展廳中央,他還是那麼的精美,他的身上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匠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