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一句「惡語」所帶來的果報有多嚴重,佛用一個故事揭曉

2020-12-14 凡心問禪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六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6分鐘!

在當下,有很多人覺得「因果之說,只是佛門中忽悠他人的一種手段。」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古人云:「不要以為無人知曉,虛空中有注視你的眼睛,善惡臨終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就是在敘說「因果報應,並非虛談。」

對於不明因果之理、不信因果之人來說。往往遇到事情,都喜歡抱怨,甚至於做出種種傷害他人之事。如惡口而言,大部分都覺得「辱罵」了就辱罵,反正我贏了沒有吃虧。但實際上,卻是自己已經吃了大虧。你罵他人,他人不理你是在修「忍辱」。而你只要一張口罵人,其實就已經種下了惡因,有這個惡因,果報自然你也逃不了。

關於「惡語」在當下其實很普遍,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鬥角」。無論在何處,我們皆可以聽聞到很多「惡語」。但就是這麼小小的一句「惡語」,往往就會給我們鑄下大錯。在佛教諸多典籍之中,佛就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以此告誡諸比丘和眾生惡語的果報到底有多嚴重。

佛陀住世期間,在舍衛城中有一位富豪,名叫「師資」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有一天,他準備了各色各樣的飲食虔誠地供養佛陀和諸僧眾。佛陀受過其供養,又開示一番之後,就帶領諸比丘回到精舍。

在回去精舍的路上,佛陀和諸比丘在河邊大樹底下休息之時,從樹上跳下來一隻猿猴,求借佛陀的缽具。猿猴接過佛陀的缽具之後,馬上就跳入了樹林,一會會就出來了,並且在缽中裝滿了「甜蜜」。

此猿猴來到佛陀跟前,雙手恭敬地將缽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其缽,並且將缽中的甜蜜分施給諸比丘,令猿猴多得其福報。猿猴看到佛陀的一舉一動,歡喜跳躍。此事之後沒過多久,猿猴便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大富豪師資家中。在他出世之時,師資家中所有的食具,都裝滿了蜜糖。師資夫婦覺得奇異,遍給這個孩子取名為「蜜勝」。

光陰如劍,歲月如梭,一轉眼過了幾年,蜜勝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厭煩塵俗,想要出家,在得到父母的允許之後,蜜勝到祇園精舍,投佛出家。因為他前世供佛的功德,所以成就了他很快就證到了果位。

在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們除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大家都想要一杯飲料。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往空中一擲,然後用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了佳蜜。並且將這些佳蜜,送給眾僧解渴。在回到精舍之後,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請教說;「蜜勝比丘過去修的是什麼福?為什麼能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你們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猿猴求借缽具,裝滿了佳蜜前來供養佛陀和僧眾嗎?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轉生為人。由於他的誠心,供養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佳蜜。」

在佛陀說完之後,比丘又問道;「佛陀!蜜勝的前世,是什麼因緣造成,才墮生為猿猴的?」這個時候,佛陀看了看四周,已經圍繞了很多弟子。

佛陀看了看他們說道;「蜜勝比丘會墮為猿猴,那早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了。在當時是迦葉如來住世弘法,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間看見另外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同猿猴一樣,因此種下了惡語之因。而這個惡語的果報,使他墮落為猿猴,但他後來知道自己錯了,並且向那一位比丘懺悔,從而免墮地獄受苦,並因此殊勝因緣,猿猴能夠遇佛的度,今生也很快證的阿羅漢果。」

在佛陀講完之後,諸比丘們都知道了,一句惡言,就會招來不可思議的苦報。因此在往後修行之中,時刻告誡自己需要善護口業。因為一句惡語的果報,就讓一位比丘受到如此嚴重的果報,更何況我們還是愚痴凡夫。

因此,無論學佛與否,這「善護口業」是必須要做好的。若不能善護住自己的口業,一句惡語接著一句惡語,那麼所種下的惡因有多大,而自己需要受到的果報又有多大。從此佛陀開示之中,就能很好得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一直都在,不要以為不信,就不會受到的該有的果報。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感恩閱讀、分享、關注、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這5種人,不要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有的人說不相信因果報應,因為今天做了壞事隨後並沒有任何報應出現啊!這些人真是天真!以為因果報應會馬上顯現。因果報應是不虛的,會在你不知道的時間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出現。因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為重要。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
  • 佛教:不要傷害這5種人,因果報應很嚴重!
    因果報應就是因緣和果報,因果就是前因和後果,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前因和後果,你若能仔細去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世上沒有一件無因之果的事,也沒有一件無果之因的事。無論你當下正在經歷任何事情,你當下的經歷都是過去的行為,來帶的一個結果,如果沒有過去就不會有現在,更不會有將來。
  • 佛教:這十種話不要亂說,因果報應太大!
    佛教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在佛教的十大戒律當中,有四條戒律都是用來約束我們這張嘴的,因為我們的嘴,總是不斷的造業,我們每說過的一句話,都是一個因果報應。這10種話不要亂說了,因為每一句話都會帶來一個結果,說這10種話,損福最嚴重,而且還容易招來更大的災禍。第一、經常喜歡說髒話罵人,這種人容易痰多口臭,還會埋下種種禍根。
  • 佛教:這四種話,不要再說了,因果報應很重
    一個層次高的人很懂說話,認為說話是一門藝術,恰到好處的表達可以在人際交往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收到的效果自然就是人脈和暢、處事順遂,人生也可謂春風得意。佛教認為,口是患苦之門。老話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因為一句話而引發的悲劇實在太多,原因就是只要你一句話說出去,就會種下一個因,將來因緣成熟時,一定會得到一個果報。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一個人若守不住自己的嘴,也必然守不住人生的福氣。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口業重的人,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貌的不端莊,就是相貌粗鄙,使人難以親近,和邪淫的果報一致。
  • 佛教:殺生有多嚴重的果報?你須清楚
    菩提達摩祖師東渡時,曾遇到一個獵人在打獵,獵物是一隻鳥,從天而下,達摩祖師用手快速接著受傷的鳥,並將其體內的箭拔出來,替它醫好傷,並說道:「此生成為鳥,全是前世造業,中箭受傷也是因果循環所致,心中不要存有怨恨,我為你受三皈依,他日做人好修行」。而後將此鳥放歸山林。
  • 經常說這四種話,因果報應很重,最好不要說了
    佛法認為,世間的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我們此時的遭遇,是我們過去行為來帶的結果,如果你過去經常說這四種話,此時就會諸事不順。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白說的一句話,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一個善惡之因。如果經常說這四種話,很容易招來災禍,要想自己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學會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要說造下惡業嚴重的話,就可以減少災禍的發生。
  • ——淺談果報的種類
    不論是行善或為惡,都有一定的果報。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夫妻不合,沒能好好教養兒女,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就因果來看,如果大多數的人在邪淫上不越犯的話,自然而然,許多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都能慢慢獲得解決。4.妄語的受等流果:說妄語的果報,會常常被別人欺騙,被別人毀謗。有時候,有些人實在沒有犯罪,但卻受到毀謗和誣告,這些都是前生妄語的業力所帶來的惡果。
  • 不管信不信因果報應,這3件有損陰德之事,切記不可為
    你造的口業越大你的果報就越重,倘若你還想知道果報是什麼,那就先看別人的損失會有多嚴重。佛經上曾講過這樣一件因果故事:相傳,有一名叫君提的七歲男孩被僧人帶到寺院修行,當他修到羅漢時,用天眼看自己的前世。五百世以前,他輕視一位老比丘說她唱念的聲音好像狗叫。
  • 真的存在因果報應嗎?聽108歲高僧講的這個故事,讓人心向善
    中國古話也曾經說過:「自作孽不可活」,很多人自作聰明,自欺欺人,做了許多壞事都以為沒人知道,卻不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事情都逃不過因果循環。其實,很多人都懷疑因果的存在,畢竟凡塵不過幾時載,而因果通三世,有時候,看不到因果也實屬正常。但是,因果報應確實是真實不虛而存在的。接下來讓我們聽一聽高僧給我們講的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因果的力量。
  • 「嘴是福禍門」:這3種話,儘量別講,因果報應太重
    《楞嚴經》上註解:「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這一生多劫難,多災禍,言語不慎,用詞不當是非常重要的禍根來源。關於口語危害,無論是世俗還是佛家,都有描述。譬如晉·傅玄所著的《口銘》中有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以及佛家常說的:「嘴是福禍門,舌是利害本」,這兩者雖然出處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用意無非就是在告誡人們,做人應該謹言慎行,要像聖賢佛陀一樣,做一個真語者,敬語者,知道什麼話當講不當講。佛教認為,只有深知因果報應,自古不虛,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造作口業,承受果報。
  • 別再「惡語」傷害你家孩子了!語言帶來的傷害,比身體傷害更嚴重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語言的威力到底有多厲害?國外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實驗人員找來了兩株植物分開養。然後讓人們每天對這兩株植物進行語言上的交流。其中一株植物是每天必須讚美它,一株植物是每天必須批評它,罵它。
  • 這十條因果報應,一定要知道,助你避開災禍!
    為什麼有人夭折有人短命,這其實都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世間的因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其因必有其果,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可以離開因果關係的,所以短命的果報,正是因為殺死所帶來的。第二條: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
  • 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都有哪幾種?
    因果報應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中國人倫理觀的重要部分。因果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有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只見到世間有許多行善的好人,日子過得並不順遂,而那些造惡之人卻富裕逍遙,便誤以為因果業力是迷信。其實每一個事物的滋生和成長,都是有其必然性的,有如是因即感如是果。雖然其中的關係極為複雜,但都是有條不紊毫釐不差的。
  • 千萬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後果很嚴重 !
    有的人熱衷於說些沒用的閒話、廢話,就是佛法中所說的綺語。自己的經歷在別人不問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去說。如果有人想知道,在對他有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說一些。有的人因為控制不住自己,不管對方想不想知道,有沒有利益,就在那裡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事,說了半天,誰也沒聽,與沒說一樣。說閒話的果報是口才不好,說話沒分量,別人不願意聽。
  • 生氣罵人的果報很嚴重,一定要記住!
    作者:雲谷禪師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點上方綠標收聽獨家音頻這世上,有一種永遠虧本的生意,那就是發脾氣。當你生氣的時候,福氣就遠離了你!壞脾氣就是心魔,你控制不住它,它便將你吞噬。脾氣越好,福報越多;脾氣越差,坎坷越多。那些看似心大,有福的人,不過就是能忍。
  • 因緣果報
    因果,具足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因是主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稱果。宇宙中,大至一個世界,小如一個微塵,都沒有實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隨著因緣不同,果報就會有所差異。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須認識因緣,因緣的種類包括:(一)有因緣與無因緣;(二)白因緣與黑因緣;(三)內因緣與外因緣;(四)正因緣與邪因緣。能夠正確認識因緣,才能趨正避邪,才有好的果報。
  • 佛教:這6條最基本的因果報應,你一定要避免,這個一定要知道的
    佛教:這6條最基本的因果報應,你一定要避免,這個一定要知道的。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但是唯有因果不空。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絲毫不爽。就是常說的「報應」,相信很多人是相信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大寶積經》講「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當因緣具足時,果報必定就來了。
  • 不管你信不信佛,這3個與你一生相關的因果報應,一定要知道
    信佛的朋友都知道,佛教有一種說法:世間的一切事物都逃不過「因果」。越是境界高深的人,就越是篤信「因果輪迴」,沒有一個行為會自行消失得無影無蹤的,除非你嘗到了它的果報,或者通過佛法的對治方法清淨了它。有的人會說,為什麼很多善良的人過得很悽慘,而有的人很壞卻有錢又有權。
  • 這是世上最厲害的因果報應,值得每個人好好看看!
    各位善知識,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就是殺生!今早有越南人帶了兩個小孩來見我,說身體不好,找我幫忙令他一切事情順利如意吉祥。這兩個小孩子神經都不正常,我一看之下,就問他有沒有殺生,他們的母親說她沒有殺生,結果講來講去便說他們門前有一棵大樹,把大樹砍了,就見到了二條蛇鑽到樹底下窟窿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