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愛情我會死!一一愛情成癮綜合症!

2020-12-19 SD動物一番賞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要聲明的是,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並沒有把戀愛成癮症或者性癮症列為一種疾病或者一種「症狀」。戀愛成癮症只是對於一種在親密關係中固有模式的統稱。

首先說下成癮的概念。成癮指的是,強迫的(無法停止的重複行為入持續的使用物質(藥物)或者使用行為來撫慰、平緩或者刺激感覺。即使知道這些物質或者行為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成癮者仍然會持續重複使用。

近幾年來,感謝泰格伍茲,性癮的概念逐漸進入大眾眼球,大多數人都知道性癮是一種不自覺地、強迫地、持續地非常渴望被性喚起。戀愛成癮的定義要比性癮難多了。準確來說,所有人類都是戀愛成癮症患者——我們一生都需要愛情,我]花了大部分人生在尋找、建立和維護愛情上,一旦失去了愛情,我們都會非常痛苦。

真正值得擔憂的戀愛成癮是一個人強迫地,持續地渴求和追逐愛情,並且只能通過戀愛關係中的他人或者戀愛關係本身來獲得自己的安全感和價值感。

戀愛成癮的人很好辨別。他們一般缺乏對自己的信任,缺乏穩定的、足夠的依戀關係(原生家庭無法提供)和支持網絡(朋友、社交圈無法提供支持),缺乏積極的戀愛模板(原生家庭沒有提供),或者被當代公主與王子(或者女僕和霸道總裁)的童話故事重度洗腦。一旦進入戀愛狀態,戀愛成癮的人會變得非常「粘人」,非常依賴對方,害怕改變和風險,常常喜歡控制對方,一直要求對方要儘可能多地投入到戀愛中去,要求對方儘快給出承諾,但是其實自己與對方的關係缺乏真正的(精神上的,或者是其他深層次的)親密。

戀愛成癮的人對戀人的期待和定義是有個人能夠解決他們的所有問題,提供無條件的、無間斷的關愛、撫育和依戀,換而言之,就是有一個永恆的「照顧者」(caregiver )。

令人羨慕的愛情!

然而,愛情的天性使然,在熱戀期間讓戀愛成癮症人心醉的、愛情帶來的安全感和價值感會在激情消散之後瞬間轉變成失望和空虛。事實上,沒有人能夠永久地、不間斷地、無條件地給他人提供這樣的「照顧J (caregiving )和「撫育J (nurturing )。這種前後的反差之大,會對充滿期待的戀愛成癮人造成十分重大打擊。這時候,在對方看來是逐漸進入平靜期的戀愛關係,在戀愛成癮人看來,就是一段愛情的終結。最終,他們會尋找各種辦法說服自己,也說服對方,這是一段不「適合」的戀情,應該被終結。

消沉一段時間後,重新出山的戀愛成癮人還是會相信「真愛」可以解決一切,「只要找到那個對的人」。只是,他們不明白的是,錯的不是他們找的人,而是他們對待戀愛的態度和期待。

也許,在投入下一個懷抱之前,戀愛成癮的人可以先停下奔向愛情的腳步,回頭看看過去戀情中的模式和行為,是不是在每段戀情中都有一個類似的主題? 這個主題,是不是能夠喚起你對童年的與父母相處的一些回憶?然後,問問自己,怎樣才能通過自己來獲得幸福和快樂,而不是依靠別人?能不能好好愛自己,就像你希望別人愛你一樣?

寫這個的時候,馮唐的一首詩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

煲湯比寫詩重要

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

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更重要

內心強大到混蛋

男人同理共勉。

長得好看聲音好聽的小哥哥小姐姐,覺得不錯就關注一下我喲!

相關焦點

  • 那些容易愛情成癮的星座
    【導語】對於一些人來說,愛情就像是海洛因,一碰便成癮。而愛情這種情感本身真的會成癮,當愛情成癮的人在失去愛情的時候也會出現戒斷症狀,沒有辦法理性思考,被內心的需求感驅使,不挑對象,就如同即將淹死的人拼命抓住救命稻草,只要能抓住,管它來自何方。那麼,在十二星座裡面,容易愛情成癮的星座有哪些呢?
  • 愛情成癮 渴望會受傷—新聞—科學網
    強烈的浪漫感通常會伴隨著類似成癮的症狀——興奮、渴望、依賴、戒斷和復發,大腦掃描顯示它與大腦酬謝中心類似藥物成癮的活動有關。 但人們對愛情成癮的想法存在爭議。「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人們不贊成愛情成癮的理論,尤其是人們不贊成使用『愛情』這個詞時所指的含義。」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病學中心的Brian Earp說。
  • 科學網—愛情成癮容易受傷
    強烈的浪漫感通常會伴隨著類似成癮的症狀——興奮、渴望、依賴、戒斷和復發,大腦掃描顯示它與大腦酬謝中心類似藥物成癮的活動有關。 但人們對愛情成癮的想法存在爭議。「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人們不贊成愛情成癮的理論,尤其是人們不贊成使用『愛情』這個詞時所指的含義。」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病學中心的Brian Earp說。
  • 陷入「婚外愛情」,不想失去家庭?那就克服「成癮心理」
    現實的生活中,猶如劉伶一般對某件事、某個人、某個物品「成癮」的人不少見。在心理學上,「成癮心理」是一種在心理和生理某種多次嘗試行為中產生的愉悅反應,並在愉悅反應的影響下,形成一種人對愉悅刺激補償的渴求和依賴。
  • 「愛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怎麼回事
    「愛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怎麼回事戀愛婚姻當中的賤骨頭是怎麼回事戴浩然 2020年12月14日我用咱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解析一下所謂的愛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用五個字講就是「跟自己較勁」,總覺得自己有成本投入,不能輸,對方給自己痛苦越多,自己越來勁。
  • 愛情就像古柯鹼,使人上癮
    ——蕭伯納顯然,蕭伯納深知愛情和依戀的強大力量。而我堅信,二者的實質都是某種形式的成癮——美妙的感情是甜蜜的癮,而關係破裂時就會變為苦澀的癮。這種成癮行為的進化起源非常古老,大約可以追溯到320萬年前,南方古猿露西和她的同伴們漫步在東非草原之時。哪怕是身陷蜜糖的情人也會表現出癮君子的特徵。
  • 戀愛也會上癮?沉迷於愛情,可能也是一種心理病
    我喜歡每年的這個時候。其實,我愛「戀愛」。並且,我愛看人們墜入愛河。如果強烈的浪漫愛情能永遠持續下去,那不是太美妙了嗎?但是,如果某些人對愛情的渴望過度了呢?01什麼是戀愛上癮?例如,在某些人中,高衝動和追求獎勵的行為會與高水平的依戀行為同時發生,從而導致強迫性或依賴性的愛。而在另一些人中,高獎勵和衝動會與依戀缺陷共同發生,從而導致高性慾和多個性伴侶。因為戀愛上癮難以自抑的基本特徵,有些人曾設想過:病態愛情會不會是一種上癮?顯然一些研究者相信,因此它得名為「戀愛上癮」。
  • 戀愛也會上癮?沉迷於愛情,可能也是一種心理病
    戀愛會上癮嗎?戀愛在空氣中瀰漫。我們離七夕情人節只有幾天的時間。我喜歡每年的這個時候。其實,我愛「戀愛」。並且,我愛看人們墜入愛河。如果強烈的浪漫愛情能永遠持續下去,那不是太美妙了嗎?但是,如果某些人對愛情的渴望過度了呢?01什麼是戀愛上癮?
  • 我相信愛情,卻不相信愛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原創|徐輝說感情我相信愛情,卻不相信愛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世界上沒有最合適的,也沒有不合適的,全在物是人非的失落與擦肩而過的遺憾中一點點失去,不是未曾擁有,只是不敢開口罷了,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或許我們對愛情有著新的看法
  • 17年後,不得不承認我視為生命的愛情已經死了!
    曾經一直堅信有永恆的愛情,17年後,卻總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驀然回首,曾經在我心底肆意盛開的愛情,其實她已經死了。如同歲有四季,花有枯榮,愛情其實也是有生命的,會萌芽、綻放、盛開、死亡,自有其生命規律。
  • 王爾德《夜鶯與玫瑰》:失去愛情從來不是因為一朵玫瑰
    我飽讀智者寫下的書卷,所有哲學的秘密也已瞭然於胸,但我的生活卻因為找不到一朵紅玫瑰就變得這樣悲慘!《夜鶯與玫瑰》中的學生,以為自己得不到的愛情,只是因為沒有一朵紅色的玫瑰,但是當紅色的玫瑰有了之後,他也沒有得到愛情。現實不會因為一朵玫瑰失去愛情約會時,一個女孩兒在咖啡店裡等了男孩好幾個小時,後來才知道男孩因為跟兄弟打遊戲忘了時間。
  • 愛情與年齡的關係:越長大越失去,但其實並未真正的失去
    何以愛情?記得小時候爸媽經常說一句話:「你長大了就知道了,」但是關於愛情,我卻覺得我們是越長大越不知道了。我是屬於90後的,我們這一代人相對來說也比較早熟。最初的愛情就是這樣:簡單純粹,不慘雜任何的其他想法在其中,只是心頭一種簡單的感覺,只是內心一縷單純的喜歡。愛情的模樣就這樣在我們心中定型,即使年齡漸長,但是內心對於愛情的定義估計一輩子都不會變得了。但是我們會發現,越長大,越找不到最初的愛情,後來經歷的愛情漸漸偏離了心中最初的愛情。再後來上了大學,步入社會,我們在追尋愛情的時候對於另一半就有了很多其他考量。
  • 愛情是一種怎樣的化學反應?
    愛情還是上癮?「每一次相遇都伴隨著愉悅的感受,其他的興趣突然變得毫不重要,只想時時刻刻和他在一起。每一次分離即使短暫也讓人難以忍受,隨著分離和痛苦的增加而慢慢地陷入抑鬱。」這段話不是在描述愛情,是在描述成癮。不過,是不是感覺非常類似?
  • 莫泊桑《愛情》:兩條愛情線,奏響了愛情與人性的交響曲
    他也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童年時期父母的不幸婚姻帶來的恐懼;情竇初開被心愛之人嘲笑的陰影,讓他對女人失去信任,選擇遊戲人間,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卻依然渴望著一份真摯、純粹又熱烈的愛情。1.第一重感情線:以犧牲對方來成全自己的愛情新聞裡的男人為何會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我們無從知曉。莫泊桑認為,這個男人是一直愛著這個女人的,這是從他願意和她一起死而得出的結論。
  • 柏拉圖式愛情(精神愛情)
    愛你是曾經不愛你是以後至尊寶說: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上天既然安排他拔出我的紫青寶劍,他一定是個不平凡的人,錯不了!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來娶我!
  • 成癮背後,是自我價值的缺失
    我們可以看到身邊或者網絡上有很多人不停的去整容,無論怎麼整都不滿意,過一段時間就又會去重新折騰,直到把自己折騰得不像人樣,全臉僵硬,並且也知道後果,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這樣的一種行為,被稱之為成癮;而之所以有著變態的成癮,一定是經歷了時間和歲月的積累,一點點的需要或者說欲望長時間的沒有被滿足,或者在生命中已經失去了被滿足的條件。
  •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它卻還關乎成癮和精神分裂症
    你以為多巴胺只和愛情快感有關?這一「多巴胺愛情理論」在網上熱傳,「當兩人相互吸引時,丘腦就開始下令分泌『愛的使者』——多巴胺。」事實上,多巴胺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這麼浪漫,除了愛情和快感,成癮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也和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是一種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激發人對異性好感的神經傳導遞質。
  • 愛情裡,因為太愛一個人而失去自我,才是人生最糟糕的事情
    文/學乃身之寶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小說家,俄裔美國人,安蘭德說,「我以我的生命和對生命的愛發誓,我絕不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這句話對於愛情中的我們,同樣適用。在愛情裡,我們不能為他人而活,進而失去自我。當然,也不要求他人為我們而活。
  • 假如愛情傷害了你,霍金的語錄,會讓你感激愛情對你的傷害!
    被愛情傷害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是終身都難忘的事,因為是刻骨銘心的。那麼,這個世上,會有人感激愛情對自己的傷害嗎?相信就算沒有讀霍金的語錄前,很多人都會認為有。為何要感激愛情對自己的傷害呢?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霍金的一段語錄,讀完後,你肯定也會感謝愛情的傷害,感激愛情的傷害,文字如下:假如愛情傷害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它還會繼續傷害你的。愛情是最折磨人的,但我們還是如朝聖般地仰望它、靠近它,甚至感激它。為著它曾饋贈我們的最好也是最差的時光。
  • 《好的愛情:陳果的愛情哲學課》:我愛你,如你所是
    《好的愛情:陳果的愛情哲學課》是陌妹妹(公號:陌柒柒)送我的書。在這本書裡,作者對愛情,對自由,對信仰與文化等問題做了獨特的分享。一起看看那些精彩的句子吧:「同情」絕非「愛情」的同義詞,「心動」終不能被「感動」所替代。(是的,感動得來的愛情,容易因為感動消失而導致愛情也失去了。)這世界上,你以為最美好的三個字是「我愛你」嗎?不,這世界上比「我愛你」三個字更美好的就是「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