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教科書P2~3例1、例2,完成教科書P2「做一做」第1、2題和P3「做一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認識到轉化的方法是學習新知識的工具。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教科書P2例1的四種風箏圖片、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春天來啦,又到了放風箏的季節!我們一起去買幾個風箏吧。
課件出示教科書P2例1。
師:從圖中大家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情預設】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大金魚風箏每個4.6元,蝴蝶風箏每個3.5元,燕子風箏每個6.4元,小金魚風箏每個2.8元。(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將四種風箏圖片貼在黑板上並標上價格。)
師:根據你們了解到的信息,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情預設】學生根據了解的信息,用單價、數量和總價的關係設計實際問題,如:買4個燕子風箏多少錢?買2個小金魚風箏多少錢?買3個蝴蝶風箏多少錢?
教師充分肯定學生提出的問題,並指導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來嘗試解答,如:買3個蝴蝶風箏多少錢?怎樣列式?
【學情預設】學生口頭列出算式,教師板書:3.5×3。
師:觀察這一道算式,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
【學情預設】學生發現這道算式中的一個因數是小數,而以前學的都是整數乘法。
師:小數乘整數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1)]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買風箏情境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教學教科書P2例1。
師:關於3.5×3,你們有哪些計算方法呢?
(1)放手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答。
(2)學生嘗試後匯報不同的算法。
【學情預設】預設1:3.5×3=3.5+3.5+3.5=10.5(元)。
預設2: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預設3:把3.5元看作35角,35角×3=105角,105角=10.5元。
預設4:3.5元=3元5角,4元-3元5角=5角,4元×3=12元,5角×3=15角,12元-15角=10.5元。
……
師生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3)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解題思路。
師:觀察黑板上幾種主要的解法,大家看懂了嗎?誰能分析一下每種解法的思路?
【學情預設】學生會說出:方法一是根據加法與乘法的關係,3.5×3表示3個3.5相加的和,利用連加來計算;方法二是分別算出3元×3、5角×3,再將兩部分結果合併起來;方法三是把3.5元轉化為35角,再計算35角×3,然後將結果105角轉換成10.5元;方法四是先算出4元×3的結果,再減去多算的部分。
師:這些方法中,你們更欣賞哪一種方法?為什麼?
【學情預設】學生通過比較可以得出,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但是方法三更簡便。
師:方法三通過單位換算,將小數的「元」轉化成整數的「角」,也就是將小數乘法轉化成了整數乘法,將新知識與我們所學過的知識緊密聯繫起來了。那麼下面我們通過實際問題來練習鞏固這種方法。
(4)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P2「做一做」。
師:第2小題你是怎樣想的?50元夠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以算出具體的錢數再判斷,也可以直接通過估算來解決:一隻燕子風箏的價格超過6元,7隻就超過42元,所以40元不夠。一隻燕子風箏的價格不超過7元,7隻不超過49元,所以50元夠了。
【設計意圖】教科書P2例1是結合具體量教學小數乘整數,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呈現不同的解題思路,尊重學生差異,鼓勵學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決問題。重點分析方法三,將小數的「元」轉化為整數的「角」來計算的思路滲透了轉化的思想,為後面脫離具體量、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打基礎。
2.教學教科書P3例2。
課件出示教科書P3例2。
師:0.72不是錢數,又該怎樣計算?能不能把它轉化成整數來計算?
師:請同學們根據導學提綱的內容自學教科書P3例2的內容。(課件出示導學提綱)
【教學提示】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並匯報。
【學情預設】由學生結合豎式的寫法講解算理,教師予以幫助和補充。
第一步:將0.72×5轉化為72×5,因數0.72轉化為72,擴大到原來的100倍,可用「×100」表示;另一個因數5不變,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是360。根據積的變化規律,這裡的積360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第二步:確定積的小數點,將360除以100,商是3.60。根據小數的性質,末尾的0可以去掉。
【設計意圖】教科書P3例2是脫離具體量教學小數乘整數,重點是幫助學生弄清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通過提供導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討論,探索豎式的寫法,解釋每一步的算理,經歷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學習過程,同時獲得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領。
3.梳理、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豎式計算要點。
(1)完成教科書P3「做一做」第1題。
指名板演,全班訂正。
師:對比每組中的兩道題,大家能說說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麼不同嗎?
【學情預設】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說出不同點:小數乘整數中有一個因數是小數,所以積一般來說也是小數,小數的位數一般與因數相同。
(2)完成教科書P3「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匯報。
師:說一說,通過這幾道題的練習,你認為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學情預設】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嘗試歸納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整數時的要點:①把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法,按整數乘法的法則進行計算;②處理好積的小數點的位置: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也應有幾位小數,小數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三、鞏固練習,提升技能
1.完成教科書P3「做一做」第3題。
指名板演,全班練習。檢查、訂正時著重關注小數點的位置。2.解決教科書P2例1情境中提出的其他數學問題。
如:買4個燕子風箏多少錢?買2個小金魚風箏多少錢?讓學生寫出豎式筆算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應用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計算正確率和速度,體會豎式計算的簡便性。
四、課堂小結,回顧反思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大家有什麼收穫?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我們知道了計算小數乘整數要轉化為整數乘法,按整數乘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再看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也有幾位小數,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1)
方法一:3.5×3=3.5+3.5+3.5=10.5(元)
方法二: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方法三:把3.5元看作35角,35角×3=105角,105角=10.5元
方法四:3.5元=3元5角,4元-3元5角=5角,4元×3=12元,5角×3=15角,
12元-15角=10.5元
①把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法,按整數乘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②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也有幾位小數,小數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小數乘法的起始課,在教學中注重了以下三點:一是依託情境展開教學,以買風箏的情境引入新課,學生感到自然、親切,而在情境中要求計算總價,呈現幾種不同的算法,並重點分析與整數乘法有聯繫的算法,順利溝通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的聯繫,利於學生將新知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二是關注小數乘法的算法和算理的知識的形成過程,因為數學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更要讓學生明白知識的形成過程,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所以本節課教師的教學重點是在啟發引導,幫助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自主學習和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三是加強知識的應用練習,進一步突破當整數末尾有0時,怎樣計算並正確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的這一難點,而在小數乘法知識的應用上,始終讓學生圍繞小數乘法的意義來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業設計
見「狀元成才路」系列叢書《創優作業100分》對應課時作業P1第一、五題。
一、填一填。
1.2.35+2.35+2.35=( )×( )
2.
3.4個0.37是( ),0.046×40的積是( )。
4.數學課本的單價是7.63元,買4本的總價是( )元,買15本的總價是( )元。
五、五(1)班的方老師為了表彰班級中的優秀同學,拿出班費去買獎品。她先拿出班費的一半買了獎狀,又拿出剩下班費的一半買了日記本,這時班費還剩20.7元。五(1)班原有班費多少元?
參考答案
一、1.2.35 3 2.100 100 100
3.1.48 1.84 4.30.52 114.45
五、20.7×2=41.4(元)
41.4×2=8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