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再釀悲劇:美2歲男童拿槍當玩具,子彈卻飛向自己

2020-12-20 全球每日趣聞

據《每日星報》12月17日報導,近日在美國發生了一起悲劇,年僅2歲的小男孩把槍枝當玩具,不小心中彈身亡。事故發生時,男孩的媽媽正在隔壁房間給另一個孩子餵奶,而其他家人則在忙著打牌,無人照看男孩。

出事的男孩名叫萊頓·希爾斯(Leighton Seals),今年才2歲,家住美國印第安納州。家中有他的父母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

事發當天,家中有親屬來訪,於是萊頓的爸爸便招呼來客,一起玩起了紙牌。而萊頓的媽媽,則要給小女兒餵奶。父母都無暇顧及小萊頓,所以他只能獨自待在房間裡玩耍。

眾人玩牌正在興頭上,突然槍聲響起。大家驚慌地跑去查看,但悲劇已經發生了。

2歲的小萊頓是怎麼拿到槍的呢?其中有位客人隨身攜帶了一把魯格手槍,而這把槍不小心掉出了他的口袋,沒人發現。小萊頓撿了起來,還以為是玩具,放在小手中不停擺弄。而後,小萊頓好氣地扣動了扳機,而手裡的「玩具」真槍實彈地擊中了他。

家人立即把倒在血泊中的小萊頓送到醫院,雖然醫生奮力搶救,但還是回天乏術。印第安納州警方也確認,萊頓的確是自己扣動扳機,中彈身亡,但拒絕向公眾披露更多細節。

此事在網上掀起熱議,網友們紛紛為小萊頓籌集喪葬費用,網站上寫道:「如果您認識萊頓,就知道他是個有趣的小機靈,愛家人,也愛生命。」

死亡無法挽回,只能痛定思痛。如果當時萊頓有人照看著,悲劇或許就能避免。

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和獨立意識的覺醒,不少母親意識到,自己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相夫教子。而丈夫,常常認為養育小孩是妻子天職,自己則做甩手掌柜。這就是「喪偶式育兒」。然而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親的積極參與非常重要。除了經濟支持,孩子還需要爸爸的陪伴和守護。

本文選題:little mango

本文編輯:哈瓦那

圖文來源:dailystar、必應

相關焦點

  • 「喪偶式育兒」再釀悲劇:美國2歲男童拿槍當玩具,扣動扳機射中自己
    據《每日星報》12月17日報導,近日在美國發生了一起悲劇,年僅2歲的小男孩把槍枝當玩具,不小心中彈身亡。 出事的男孩名叫萊頓·希爾斯(Leighton Seals),今年才2歲,家住美國印第安納州。家中有他的父母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
  • 美國2歲男童玩槍走火身亡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名2歲男童在家擺弄一把上了膛的手槍,不慎扣動扳機,釀成悲劇。美國《紐約每日新聞》17日以印第安納州警方為消息源報導,男童名為萊頓·奧因斯·西爾斯,家住格蘭特縣費爾芒特鎮。
  • 關於喪偶式育兒,這部豆瓣9.2的劇,寫的有多真實?|《坡道上的家》
    很多人調侃說這是一部「不婚不育宣傳片」,因為它將「喪偶式育兒」,社會對女性的隱性歧視描寫的太深刻,太直接。(圖片來源於網絡)當全世界都在催婚催育催二胎的時候,這部劇卻在默默的影響著你,告訴你—— 想好了再去做。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什麼都不管的爸爸,經常被吐槽「光知道工作掙錢,從來不關心家裡」;●幫忙做點小事的爸爸,通常被抱怨「你怎麼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偶爾想表達自己看法的爸爸,接受的差不多都是指責:「你知道些什麼,孩子都是我在管……」從隱藏式爸爸到喪偶式爸爸再到詐屍式爸爸,爸爸們好像是一屆不如一屆......
  • 喪偶式育兒簡直太太太太太太爽了
    一說喪偶式育兒,眾人腦海裡立馬浮現出一張苦大仇深的媽媽臉,和一個關我屁事的爸爸臉。仿佛喪偶,限定了只能是「喪夫」。這些天,我體驗了一把喪偶式育兒,重點是這次換我裝死。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爸爸們情願背著「喪偶」的罵名,也要將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到底,因為那感覺簡直是太太太太太爽了。
  • 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別讓「喪偶式育兒」成為家庭常態
    01二胎寶媽的「喪偶式育兒」生活,讓她身心俱疲王女士是一名二胎媽媽,如今一個孩子五歲,一個孩子兩歲。自從生了孩子之後,王女士再也沒有回過職場,把生活的重心全都放在了育兒上。而王女士的丈夫則擔起了掙錢養家的職責。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你的家庭是否也在承受喪偶式育兒?
    凌晨2:38,果果又一次例行夜醒開始了。果果出生已經8個月20天了,我也有260多個晚上沒有睡過完整的覺了。不過,現在聽到他醒來哼唧的聲音我也可以閉著眼睛繼續睡覺,因為他有個不會裝睡的爸爸。聽到很多朋友抱怨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就體驗到了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孩子完全是給自己生的。在孩子的養育上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參與感也幾乎為零。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參與立法的江蘇省婦聯負責人坦承,共同育兒假的目的是為了倡導男性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這一句話乍一看沒什麼問題,往深處一想又覺得哪裡不對,男性本來不就應該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嗎?是啊,本來應該,可現實卻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
  • 8歲孩子購買玩具槍 2米外能打穿17層A4紙(圖)
    8歲兒子手裡「收繳」一把玩具槍,能打穿18頁厚的作業本  小學附近不少商店裡,都有彈弓、飛鏢、玩具槍、臭屁炸彈等玩具  醫生稱,使用危險玩具而受傷的小患者不少  這類危險玩具,孩子手裡還有多少?類似的危險玩具,你家孩子手裡有嗎?  8歲孩子的玩具槍  能打穿17層A4紙  市民李女士稱,她8歲的兒子手裡,有不少這樣的危險玩具,其中一把玩具槍最危險。  李女士介紹,這把玩具槍是仿手槍式的,填裝的是直徑約5毫米的塑料子彈。「幾天前,8歲的兒子向我要了50元零用錢。
  • 兩天兩男童墜樓 這次是樓道通風縫隙大釀悲劇
    兩天兩男童墜樓,家長們別再大意了 分別發生在望城、瀏陽 這次是樓道通風縫隙大釀悲劇,長沙老舊社區類似設計不少 圖②:5月2日下午,瀏陽一名5歲男童從二三樓之間的樓道通風縫隙裡鑽出墜亡。
  • 「喪偶式育兒」的漩渦:別再把母親的付出看作理所應當
    女主角作為陪審團成員跟進了這起案件,他發現越是了解這起事件,越覺得與自己的生活類似。 劇集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我們也不陌生——喪偶式育兒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 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大多數情況下,缺席的是孩子的父親。
  • 「喪偶式」育兒,怎麼能帶出聰明孩子?
    一聽「喪偶式」育兒,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一定是在家庭環境中男性缺失的結構。但是,不褒不批,「喪偶式」的家庭,爸爸角色的缺失和媽媽角色的缺失都是存在的。只不過,爸爸角色的缺失相對比較普遍。總體上來講,夫妻雙方有一方讓對方感覺到沒有負起家庭責任,就會讓對方產生出自己身處「喪偶式」家庭的感覺。每天的交流非常有限。早上各自上班,下班回家後只沉溺與自己的世界,拿著手機,抱著iPad,似乎身邊的活人永遠比不上網絡那頭的虛無。家務不得不做,且只有一方做。
  • 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多少家庭不幸的開始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近些年越來越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出現在大眾眼裡。都說幸福的家庭靠兩個人不斷的經營,而不幸福的家庭有一個人不努力就夠了。對於有了孩子的家庭,守寡式婚姻更讓人絕望。因為他不但不管你,也不管孩子,整天還覺得自己是孩子,根本沒有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父親育兒的N種優勢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本期問吧題主@常爸:要解決「喪偶式育兒」問題,必須要父親先改變他們的固有觀念。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雙方共同參與,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是不完整的。和母親相比,父親可能會給予孩子不同的特質,母親通常更加溫柔細膩,而父親會帶來冒險的因子。
  • 讓男人背鍋的」喪偶式育兒」
    現在很流行喪偶式育兒說法,一提起這個說法,固有的思想就是這個喪偶一定值得是育兒中爸爸的缺位,而不是媽媽的缺位。自從有了娃以後,重新思考了下這個詞,發現這個詞實際是讓男人背鍋了。2、市面上大部分的文章幾乎都是關於孩子缺少母愛會怎樣,媽媽應該如何帶娃,媽媽如何度過產前產中產後的種種,包括之前刷屏朋友圈的恆河猴實驗也是圍繞母愛。但唯獨沒有告知準爸爸育兒中父親的缺位會產生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做。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媽媽的煩惱,爸爸的困境
    這種現象的名字叫喪偶式育兒。所謂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支持,比如早出晚歸、孩子事情都不管、與孩子互動很少甚至無語言交流等情況。除去父母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的情況不談,考慮到現實中的大概率情況,嘻遊君想來說說家庭中爸爸缺席育兒的情況。
  • 偽裝式帶娃,雙標式體貼,最新版的喪偶式育兒,你中槍了嗎?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會經歷喪偶式育兒,畢竟我的先生是那麼體貼,知書達理,思想先進,堅信著孩子成長中爸爸不能缺席的準則,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現實,讓我們啪啪打臉。第一次,早上孩子醒得早,老公帶他玩了會玩具,又看了會兒電視,總共不過40分鐘,然後他要吃飯,老公一定把我喊起來帶娃(前天晚上我一宿沒睡好,快天亮準備眯一下),我說我太困了,你把他放餐椅那看著就好了。老公動也不動,就說他不要在那玩,你快陪他,我要吃飯了。我就納悶了,你不在家的時候我自己就不吃飯洗衣拖地了?
  • 李萱:當我們在說「喪偶式育兒」時
    今年初,李萱在一席做了場名為「爸爸有啥用」的演講,通過現有的全國和地方調查數據數據,以及自己的研究,她在現場討論了父親與母親在育兒上的不對等付出、所謂「喪偶式育兒」背後的部分觀念,以及對父親角色理解的若干誤區。演講內容在一席公眾號推出後,不到24小時,閱讀量就突破10萬,留言區的討論很熱烈,以媽媽們的吐槽為主。
  • 「喪偶式育兒」的3大特徵,你中招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我聽說了一個新詞,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寶媽會有3個特徵,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帶孩子就是女性的責任,所以導致很多家庭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對於孩子的問題,通常都是寶媽一個人在帶孩子,寶爸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一概不問,漠不關心,甚至還覺得自己在外邊掙錢很辛苦,這樣的生活時間長了,寶媽的辛苦得不到理解,就會感覺特別的累,不過也有一些寶媽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對於一些比較愛面子的寶媽還會在朋友面前撒謊說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帶孩子,寶爸也是會管事的,然而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外人基本上一眼就能夠看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