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喪偶式育兒,這部豆瓣9.2的劇,寫的有多真實?|《坡道上的家》

2020-12-17 媽咪寶貝傳媒

花了幾天的時間,終於看完了一部豆瓣評分9.2的劇——《坡道上的家》。

看完的那一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很多人調侃說這是一部「不婚不育宣傳片」,因為它將「喪偶式育兒」,社會對女性的隱性歧視描寫的太深刻,太直接。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全世界都在催婚催育催二胎的時候,這部劇卻在默默的影響著你,告訴你—— 想好了再去做。

Part.1

她是兇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故事開頭是從一起沸沸揚揚的兇殺案開始的,名叫安藤水惠的媽媽親手將自己年僅八個月的孩子丟進浴缸,溺水而亡。

社會輿論變的瘋狂又恐怖。案發前,周圍人認為水惠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案發後卻說她因為女兒發育不如預期,就對孩子又掐又打;有過虐待孩子的前科,曾把枕頭壓在熟睡的女兒臉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母親,變成了一個惡魔,所有的人都說她不配做母親。

主人公裡沙子也是一個三歲小孩的母親,被抽中作為陪審員,一同審理這起兇殺案。公審一次次推進,安藤水惠經歷的痛苦也慢慢的被一層層剝開。

結婚前,安藤水惠是一個比丈夫賺錢還多的職場女性,結婚後成了全職太太,因為沒有奶水被婆婆嫌棄,因為孩子哭鬧被老公嫌棄,因為出身單親家庭,被老公認定不會成為一個好媽媽。

在老公和婆婆的眼裡,她經歷的所有的痛苦都是假象,都是故意為之,她是「十惡不赦」的罪人。面對育兒焦慮,婆婆沒有幫忙,丈夫也覺得妻子矯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4月,四川米易27歲的媽媽帶著3個孩子跳河身亡,跳河前曾留下遺書,稱自己「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連最基本的帶娃都帶不好」,「娃娃是我帶來的,現在我帶走他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沒隔多久,福建漳州一位年輕的28歲媽媽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出走溺亡,除了丈夫的不理解,婆媳矛盾更是這起悲劇的催化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我是說如果,當時丈夫或者家人能夠理解和體會她們的痛苦,是不是悲劇就不會上演?

Part.2

喪偶式育兒有多可怕

這部劇中,其實有很多條輔線,同樣是全職太太的裡沙子,很難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女法官,被老婆嫌棄沒有金錢和能力的出軌男人,還有想懷孩子卻懷不上的職場女強人。真的有人能夠完全兼顧事業和家庭嗎?完全沒有!

裡沙子是一個溫柔賢惠,全心全意照顧丈夫的全職太太。在當選陪審員之後,對安藤水惠的遭遇卻感同身受。完全就是24小時保姆,丈夫下班前一定要把飯做好,對於教育孩子哭鬧、浪費,在丈夫和公公眼裡卻是「虐待」。

丈夫不停的暗示她:你能力不行,就不要勉強去做陪審員。但裡沙子卻一直還想像著有一天自己能夠重回職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好朋友剛生完寶寶不到一個月,跟我吐苦水,說婆婆想把孩子抱走,因為擔心自己兒子會睡不好,影響第二天工作。閨蜜很無奈的說,生孩子之前覺得老公是一個特別體貼,事無巨細的人,但生孩子之後才發現並不是這樣。

喪偶式育兒,看似調侃,卻真實的就在自己身邊。

Part.3

原來,她就是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劇中,丈夫不停的否定裡沙子,慢慢的讓她感到自卑和無助,甚至差點離婚,變成第二個安藤水惠。

當裡沙子跟女兒捉迷藏,試圖讓發脾氣的女兒自己走路時,他的丈夫懷疑她「虐待」女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她因為當陪審員比較忙,婆婆卻擔心的是自己的兒子吃不上飯;

公公一邊說體諒兒媳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另一方面卻偷偷給兒童保護協會打電話說兒媳「虐待」孩子,並且讓兒子把兒媳送進醫院精神科。

裡沙子的母親,為了防止女兒會離開自己,從小就給她灌輸她做什麼不行的思想,不想放手,阻止她走向自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安藤水惠被判有期徒刑10年,主審法官說,導致這起悲劇的最根本原因,是包括被告人老公、婆婆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給被告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壓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像劇中心理醫生所說,社會中還有更多像安滕水惠這樣的媽媽在面臨育兒和婚姻關係的雙重困擾。

其實,不是是這部劇,現實生活中,「喪偶式育兒」隨處可見。

Part.4

愛她,就不要道德綁架

0 1

育兒和婚姻都是在爬坡

《坡道上的家》是育兒、婚姻生活的隱喻,每一對家庭的磨合,都是在爬坡,有爭吵、有辛苦、還有甜蜜和幸福。爬坡很累,尤其在有生活和孩子的雙重壓力下,太多的人選擇放棄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真正推動愛情的,不是濃烈的愛,而是瑣碎的光陰。

在瑣碎的生活中,你聽我絮絮叨叨育兒的苦惱。我聽聽你工作的喜悅和困楚。我們應該在家庭這道很陡的坡上,看到更多的扶持和理解,而不是,相互指責和嫌棄。

0 2

給她理解

研究表明:20%的產後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鬱是導致自殺的第一原因。

記得一個印象特別身的採訪,一位產後抑鬱的寶媽說,我好像得了一場病,但是卻因為我沒有咳出聲,家裡就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生病了,但我確實病得很厲害。

如果,你愛她,請理解她,理解她帶孩子的辛苦和焦慮。

不要嫌她煩,你的傾聽能「救贖」她。

(圖片來源於網絡)

0 3

一起分擔

劇中的女法官也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每天辛苦上班,下班後帶孩子,做飯,而丈夫回家,還會催他生二胎,家務不做,甚至連外賣就只點自己那一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你們有時間,請試著跟妻子一起分擔,分擔家務,分擔育兒的辛苦。

0 4

請別道德綁架

請不要道德綁架,《坡道上的家》裡安藤水惠的婆婆說,女人不管遇到什麼都要自己加油,但是那樣的日子很快就會熬過去的,之後就輕鬆了,什麼神經衰弱,都是騙人的。

不要對女性,新手媽媽進行道德綁架,他們不是天生就得無償付出的人,他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關愛。

是的,如果真的要讓一個女人完美的兼顧到丈夫、家庭、兒女、事業,那就必須得有人要犧牲,犧牲睡眠時間,工作機遇,或者對孩子的陪伴。

很贊成一種觀點,夫妻關係先於親子關係,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主要來自於父母。

希望,我們都可以熬過那道又長又陡的坡。

今日話題

你經歷過喪偶式育兒嗎?怎麼熬過來的?

我們評論區見

群聊

加入媽咪寶貝社群,和寶媽們一起討論育兒大法

小助手拉你進群

相關焦點

  • 日劇《坡道上的家》,喪偶式帶娃有多可怕
    近日,一部日劇火遍朋友圈,豆瓣高達9.2分, 這部片子堪稱2019年度不婚不育最佳宣傳片:《坡道上的家》。電視劇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專心在家育兒的主婦裡沙子正為了小惡魔期的女兒頭痛不已,育兒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見讓裡沙子日漸失去信心。正當裡沙子焦頭爛額之時,沒想到竟被選為候補的國民參審員,即使是候補,也得每天出席。無法拒絕國民義務的裡沙子,只好每天將女兒送去婆家,再至法庭聆訊。而這次的案件,是一位年齡和裡沙子相近的年輕媽媽安藤水穗將女兒溺斃的虐童案。
  • 豆瓣9.0,《坡道上的家》披露喪偶式育兒,是什麼壓垮了母親
    日本電視臺播出過一部名叫《坡道上的家》的家庭劇,雖然只有短短六集,但是豆瓣評分高達9.0,而且直戳廣大女性的痛點:劇中的各個家庭看似美滿幸福,實則家庭內部有很多問題,其中問題的根源就是喪偶式教育。我記得《奇葩說》裡也有過關於喪偶式育兒的話題討論,其中有一期話題是要求父親一星期最起碼陪伴孩子12個小時,否則就取消爸爸們父親的稱號。在節目上討論這樣的敏感話題,能看出現在很多媽媽都深受喪偶式婚姻的影響,對孩子也是守寡式育兒。
  • 《坡道上的家》推出小說版!日本作家角田光代揭露喪偶式育兒困局
    半島記者 黃靖斐 今年,日劇《坡道上的家》因為切中了日本社會「女主內男主外」家庭結構所造成的「喪偶式育兒」癥結,引發巨大關注,在國內影評網站上更是獲得9.1的高分。在書的封面上的話特別醒目,「我是媽媽,是妻子,是女兒,可是我也想做自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世界對女性最大的惡意。」2019年上半年,日劇《坡道上的家》一經播出,不但收穫一眾好評,還引發了激烈的社會討論。這股熱潮也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
  • 《皮胡》VS《坡道上的家》:喪偶式婚姻中哪位母親對孩子更殘忍?
    序言:近日,我在無意之間看到一個電影解說《皮胡》,主要就是講述由於喪偶式婚姻造成的家庭悲劇,這讓我聯想到了《坡道上的家》這部同樣是講喪偶式婚姻的日劇。藉此機會,我想分析兩個悲劇之間的聯繫,還有的就是影視作品中的兩位母親不同的做法,對孩子而言,哪種更殘忍?
  • 【專訪】角田光代: 從《坡道上的家》到「喪偶式育兒」,中國女性...
    完全沒想到……"——雖然在上海書展期間她已經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被問到了關於這部劇集的問題。她坦言,自己原先認為中國女性相較於溫順沉默的日本女性更加強勢,直到聽說《坡道上的家》在中國也反響熱烈時,才對中國女性的脆弱有所覺察。
  • 看完《坡道上的家》這部豆瓣9.1分的日劇,想說媽媽真是太不容易
    最近看了一部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1分的日劇——《坡道上的家》,看了以後,真是感慨頗多,讓人心情也有些壓抑,很多的網友也推薦了此劇,看了之後,戲稱不敢結婚和生孩子了,的確,這部神劇讓生活中的真相赤裸裸的展現在觀眾的眼前,也揭示很多家庭中,女性所處的環境,很難受,絕大多數的事實,都是
  • 豆瓣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重播,喪偶式育兒讓人對婚姻望而卻步
    豆辨評出9.0高分的日劇《坡道上的家》,4月29日在網絡平臺重播,該劇改編自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家庭主婦裡沙子(柴崎幸飾演)為了小惡魔期的女兒頭痛不已,雖然丈夫陽一郎(田邊誠一飾演)下班後會稍微幫忙,但育兒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見讓裡沙子日漸失去信心。
  • 「喪偶式育兒」的漩渦:別再把母親的付出看作理所應當
    日劇《坡道上的家》以極其現實的敘事手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什麼是喪偶式育兒? 指的是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大多數情況下,缺席的是孩子的父親。
  • 聽《坡道上的家》原著作者談育兒壓力與女性友誼
    原標題:日劇《坡道上的家》原著作者角田光代做客上海書展,與青年作家張怡微對談女性題材寫作——育兒壓力、友誼困境,孤獨背後是交流不易今年,日劇《坡道上的家》因為切中了日本社會「女主內男主外」家庭結構所造成的「喪偶式育兒」
  • 《坡道上的家》聚焦「喪偶式育兒」問題,看完確實心底發涼
    悲痛之下,丈夫把安藤告上法庭。這令人後怕的一切,發生在今天要講的這部日劇中。《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家》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圍繞著安藤謀殺女兒的案件展開。她埋怨安藤不會照顧孩子,家裡亂糟糟的不知道打掃,並且在言語上對安藤冷嘲熱諷。表面上安藤看起來很正常,但在長期的「喪偶式育兒」下,安藤已經情緒崩潰,終於釀成了這起慘劇。
  • 豆瓣9.0高分日劇《坡道上的家》:壓垮女人的不是孩子,是丈夫
    《坡道上的家》這部日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0分,算是比較高分的作品了。講述的是,女人帶孩子的過程。該劇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帶過孩子的女人,更是能體會電影裡描述的種種心酸。是的,在《坡道上的家》這部劇裡,的確有個家庭主婦,親手把八個月的女兒扔進了裝著熱水的浴缸,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離開了世界。這樣的事,無疑令所有人感到震驚。孩子沒了之後,丈夫和婆婆把她告上了法庭。
  • 《坡道上的家》是一部撕開生活的面具,體會真實的日劇!
    喜歡看劇的朋友應該都有這樣一個認知,就是儘管眾人眼裡的韓劇很甜,但除了這個分類外,韓劇還喜歡拍一些面向真實的劇情。這樣的在內地見到的不多的設定,在韓劇中卻可以一探究竟。但除了韓劇外,日劇也是一樣的給人的感覺是純愛向較多,可是最近比較受關注的電視劇《坡道上的家》才讓人意識到,原來日劇中的劇情編寫也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這部劇在豆瓣的評分是9.1分,由此可見它的優秀之處了。這部劇的主要劇情是專心在家育兒的主婦裡沙子,正為了小惡魔期的女兒頭痛不已,雖然丈夫陽一郎下班後會稍微幫忙,但育兒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見讓裡沙子日漸失去信心。
  • 「喪偶式婚姻」如何寫?國劇和日劇給出不同破題法
    「喪偶式婚姻」「育兒」「離異」等話題引發觀眾討論,劇中男女主「斷舍離」的方式也給觀眾提供了另外的生活答案,以供參考。整體風格偏溫暖治癒,人生路上總有出口。同樣於5月底完結的一部日劇《坡道上的家》,也涉及了類似話題,但更加嚴肅、深刻與殘酷。
  • 聊日劇《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豆瓣:9.2導演:森垣侑大主演:柴崎幸/水野美紀/伊藤步/真島秀和類型:劇情/家庭>製片國家/地區:日本上映時間:2019年簡介:在這部坡道上的家劇情/家庭片中,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
  • 《坡道上的家》講述了一位典型的全職家庭主婦
    今天看完了《坡道上的家》,自從我喜愛的具惠善夫婦爆出離婚傳聞開始,就覺得應該看看這部劇。沒想到只有短短六集卻看了好幾天,幾度想要棄劇。並非是劇情的節奏過慢,而是太過壓抑。劇中人的遭遇,在我們的戀愛、婚姻、家庭道路上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再結合具惠善夫婦的離婚,仿佛我們為一個家庭就要耗盡我們生而為人的元氣。
  • 《坡道上的家》:坡道上的你和我
    —— 《母系社會》 最近有一部日劇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一開始我以為是刑偵片,或是反虐兒宣傳片,沒想到這個故事選取的是一個平時少人有探討,「新穎」又「平常「的角度。
  • 《坡道上的家》:低自尊的婚姻對她來說就像是一所監獄
    文/Z小獅前段時間,朋友推薦了一部劇,叫《坡道上的家》,看完之後,感覺像是身體被掏空,內心百感交集,情緒起起落落,因為太現實了,低自尊仿佛成了她的代名詞,而她像是被禁錮在裡面的一個囚犯。這部劇是由一位媽媽殺害自己的孩子,而被自己的丈夫告上法庭展開的劇情,女主作為這件案子的陪審員,仿佛從那位媽媽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可能大部分人都看到的是「喪偶式育兒」帶給女人的痛苦,而我更加看到了婚姻帶給女人的不幸,它表現出了很多婚姻帶給女性的隱形傷害。
  • 【日劇】《坡道上的家》有深度的不婚不育片!
    就像最近的熱點事件,一位母親抱著自己的兩個孩子跳河的新聞,令人為之惋惜而這部劇也恰恰探討了同樣的問題。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這似乎就是很多家庭育兒的真實情況:媽媽們全身心陪伴孩子,付出無數時間與精力。爸爸們卻仿佛消失了一般,不見蹤影。曾有一份有關家庭親子陪伴的調查,根據對2000個家庭調查之後的結果顯示,在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親,父親在工作日平均陪伴時間為2.9小時,在周末為7.7小時,遠低於母親的4.6小時與10.9小時。
  • 《坡道上的家》:「壓垮」媽媽的稻草不是孩子,而是「身邊人」
    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女性都辭職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但是喪偶式育兒,卻成為全職媽媽心裡的痛。「無差評」電視劇,反映媽媽真實的生活《坡道上的家》講述的是一個喪偶式育兒的故事,真實的反映了全職媽媽育兒的一個現狀,很多媽媽都從中看到了自己影子。裡沙子是一個全職主婦,性情很溫和,每天照顧家庭,負責孩子和丈夫的衣食起居,在外人眼裡,裡沙子是一個賢妻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