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獨自提前下車,把12歲孩子丟在高鐵上:父母的冷暴力,像針一樣扎孩子的心!

2021-03-05 小學生家長慧

如果您需要中小學各年級電子課本,請點擊上方關注進入小學生家長慧,回復「課本」獲取哦!菜單內容「小古文」「閱讀練習」「英語學習」.內容多多哦

近日,一段短視頻刷爆網絡。

 

一個男孩獨自在蘇州北站出來,引起了民警和車站工作人員的注意。

 

民警尋問他原因時,小男孩有點唯唯諾諾,沒怎麼說話。

 

後來媽媽來到服務站接孩子,經詢問得知:

他們本來是去蘇州玩。在火車上,媽媽提議讓孩子看會書,小男孩拒絕,媽媽一氣之下就扔下孩子獨自下車。

 

視頻最後以孩子向媽媽道歉,民警對媽媽和孩子進行教育結束了這場鬧劇。

 

網友都非常心疼這個小男孩,紛紛評論這個媽媽太過分,太極端,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和安危。

 

 「你不聽我的話,那我就不理你」,媽媽的這種不管不顧的離開,不過是一種冷暴力。

 

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冷暴力是最差的一種。

 

可是很多父母會無意識選擇這種最差的方式。

 

自以為不打不罵,很溫和,很愛孩子,但是這種愛卻讓孩子如臨深淵。

 

冷暴力是種病,得治

 

蘇珊福沃德曾說:

 

「父母所造成的傷害效果,它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冷暴力就是扎得最深的一根針。

 

知乎上曾經有個問答:你被爸媽家庭冷暴力過嗎?

 

一位網友分享說:

 

「我第一次對冷暴力有印象的是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母親讓我上輔導班,她先問我願不願意,我表示不願意。

 

之後她一個暑假都沒理我,那個暑假我基本上沒有開口說過話,痛苦的用頭撞牆。最後我寫了封信給母親,說我知道錯了,我想去。

 

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母親看到那封信時臉上得意的神情,這是我一輩子的羞辱。」

 

各校推薦中小學暑假必讀書,請長按上方小程序碼進入家長慧噹噹店購買!

有家長常常自以為是:

 

「你看我一沒罵孩子,二沒打孩子,我只是不回應他,晾他一會,孩子就乖乖的聽話了,這種方式多溫和啊,哪裡算暴力?」

 

可是父母用這樣的冷暴力在孩子的心上狠狠的扎了一刀而不自知。

 

樊登在讀書會上說:「你是要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這種看似溫和的處理方式,看似「贏得」了孩子,其實是一種「雙輸」的局面,甚至背後隱藏的傷害是我們無法估量的。

 

你以為你的冷暴力贏了,

但那卻是孩子好不了的痛

 

有一項關於美國兒童被忽視的研究顯示,大約每1000個0-17歲的孩子中,就有270個被忽視。

 

2019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副秘書長劉正奎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對1511名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後,得出一個較為驚人的結論:

 

在針對兒童的四大暴力行為---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

 

忽視是冷暴力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孩子無論做什麼都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

 

法國有一部幼兒動畫片叫《汙點俱樂部》,講述的是4個被家庭暴力過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汙點。

 

另外幾個孩子的汙點都是又紅又紫,觸目驚心的。

 

其中一個小男孩的汙點和他們不一樣,他的汙點是藍色的,他曾經覺得這個汙點是夜晚的星辰落在了他身上,非常美麗。

 

而其他幾個小夥伴都覺得很醜,讓他藏起來。

 

他開始自我懷疑,去向終日沉浸在電視世界裡的媽媽求助,可是媽媽伸出手,冷漠地一把推開了他。

 

這一瞬間,小男孩的世界崩塌了,所有的「藍色星辰」湧向他,淹沒他。

 

他終於知道自己身上的汙點的確是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樣,因為那不是來自身體的虐待,而是來自媽媽的冷漠和忽視,是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虐待。

 

看似美麗的汙點其實冰冷透骨,而這冰冷透骨的恐懼,會伴隨一生。

 

家庭心理學家基爾斯汀.達文認為:

 

「對孩子不理不睬,侮辱,蔑視,威脅,讓孩子承受超過他們承受能力的責任和工作,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這是另外一種暴力。」。

 

這種冷暴力,披著溫和的外衣,傷人於無形。

 

被冷暴力對待的孩子,要麼成為討好型人格,沒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為別人而活,要麼延續父母的冷暴力,對孩子,甚至對父母也使用冷暴力,代代相傳。

 

你看見孩子,孩子就會看見更多的人

 

精神分析領域也有句名言說:

 

回應,即是光;不回應,即是地獄。

 

我們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即使只是溫柔的看著他,即使只是簡單回一句「嗯」,孩子都會感覺到父母關注,內心都會充滿幸福感。

 

與孩子相處,做到這三件事真的很重要。

 

1.及時回應,多擁抱孩子。

 

陳美玲老師在分享她的育兒經驗時,曾經說到有一次她正在炒菜,孩子突然問她:「媽媽,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她沒有呵斥孩子不合時宜,也沒有不理孩子,而是對孩子說:「嗯,你這個問題很好,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陳美玲老師給了孩子足夠的關注和傾聽,她的孩子都非常自信陽光,三個孩子都考進了史丹福大學。

 

她能看見孩子並及時給予回應,那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

 

肯定越多,孩子越自信。

 

2.和孩子建立只屬於兩個人的美好時光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每個星期都會和女兒有一段兩個人的幸福時光。

 

如果這個時候電話響了,簡.尼爾森就會走過去,接起電話,也不問是誰,直接回答「現在是我和瑪麗的幸福時光,請不要打擾我們。」然後把電話「啪」一下掛掉了。

 

女兒就想「哇,媽媽竟然這麼愛我,我真是太幸福了。」

 

孩子在父母那裡得到很多的陪伴,他們的安全感才能建立起來。

 

他們知道遇到問題有父母給他們兜底。

 

這種安全感勝過一切,是無論用多少物質都換不來的。

 

3.學會道歉,平等對待孩子,學會溝通,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文章中的媽媽至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道歉的話,一直在指責孩子。

 

有的父母就是這樣,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

 

即使自己錯了,也不會向孩子道歉,「對不起」這三個字仿佛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道歉,不是認輸,是你在乎孩子,在意孩子的開始;溝通,不是認慫,是你走進孩子世界的坦途。

 

遠離冷暴力,讓冷暴力的源頭從我們這裡掐斷。

 

我們去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多一些寬容。

 

正是因為孩子的不完美,才需要我們成為孩子的引路人,伴他們成長。

 

讓我們一起摘下成人的「有色眼鏡」,無條件的去愛孩子吧。

 

被愛養大的孩子,心裡才有陽光,願你我都有心裡充滿陽光的孩子。

聲明 本文為家長慧家長原創文章,歡迎聯繫轉載!歡迎家長投稿!

相關焦點

  • 媽媽把孩子丟高鐵上:父母的冷暴力,像針一樣扎孩子的心
    在火車上,媽媽提議讓孩子看會書,小男孩拒絕,媽媽一氣之下就扔下孩子獨自下車。 視頻最後以孩子向媽媽道歉,民警對媽媽和孩子進行教育結束了這場鬧劇。 「父母所造成的傷害效果,它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 幼兒園常見的3個「冷暴力」,孩子可能正獨自忍受,你卻不知道
    導讀:幼兒園常見的3個「冷暴力」,孩子可能正獨自忍受,你卻不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常見的3個「冷暴力」,孩子可能正獨自忍受,你卻不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位1歲孩子媽媽火了!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教養裡
    一對年輕夫婦帶剛滿一歲的孩子坐飛機去成都遊玩,飛機上這位媽媽給同艙的其他旅客每人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這個衝上熱搜被幾億人點讚的媽媽,火了!1歲的寶寶收到無數的祝福,網友紛紛估測她前途無量。是的,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教養裡。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 因為一句話,6歲男童慘遭親媽遺棄公交,全車人沉默了:比打罵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冷暴力!
    媽媽這一舉動,讓所有人感到愕然,沒人料到母親竟會直接丟下孩子不管。導致我到現在晚上還都經常做噩夢,夢到爸媽不要我了,夢到自己迷失在夢境怎麼哭喊也沒有人搭理,孤獨無助的感覺一直埋藏在潛意識裡。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太殘忍了?父母為掩飾自身的不足,便掩飾子女最大的長出……他們粉碎孩子的意志和批判精神,從而使孩子無法批判父母。
  • 那個把孩子扔在路上的父母,你的冷暴力是一種精神虐待
    早上在公司門口停車,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下車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位媽媽在訓斥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孩子背著書包帶著學生證穿著一身灰色的運動服,一邊摸著眼淚大哭著,一邊喊著媽媽。他媽媽大步流星的往公司旁邊的小區樓走去,孩子無助的眼神看著媽媽越走越遠,哭聲更大了,隨後跑著追媽媽。每次看到這種都特心疼孩子,有上去跟這位母親理論的衝動。
  • 幼兒園常見的3個「冷暴力」,孩子可能正獨自忍受,父母卻不知道
    每個父母都想讓孩子在自己的保護下成長,但孩子終有一天要長大的,他們需要自己去經歷外面殘酷的世界,到時候父母都算捨不得也要放手,雖然父母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在情感上還是很難接受,尤其是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時!
  • 山東女嬰被扎12針 嘴裡曾摳出圖釘(圖)
    當天下午1點多,記者在子萱姥姥家採訪時,26歲的子萱舅媽劉洪雲並未表現出異常,還和記者談論子萱的情況。子萱的姥姥透露,今年七八月份,子萱媽媽劉玉香發現孩子臀部上的第一根鋼針時,曾給她打電話問是不是沙發上有針忘記拿,被孩子坐上了。
  • 新型「冷暴力」在幼兒園瀰漫,孩子無法承受,家長卻毫不知情
    媽媽知道後心急如焚,像老師反映之後,老師也直言抱歉,班級上調皮的學生太多了她沒有及時地發現萌萌的狀態。其實,萌萌的情況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算是一種校園冷暴力了,只是父母都沒有察覺孩子身邊潛伏的冷暴力。在幼兒園裡,還存在什麼形式的冷暴力?
  • 孩子3歲前一定要跟媽媽睡?李玫瑾教授告訴你答案,溫暖又扎心
    導讀:孩子3歲前一定要跟媽媽睡?李玫瑾教授告訴你答案,溫暖又扎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前一定要跟媽媽睡?李玫瑾教授告訴你答案,溫暖又扎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常見的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承受,父母卻不知道
    可類似的情況對於其他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只會把難過埋藏在心裡,獨自承受。就算事後家長來向孩子問清事情的緣由,孩子也選擇沉默。常見的校園冷暴力分下列三種情況:類型1:受冷落上文所提到的小女孩受冷暴力類型就是受冷落。
  • 孩子的被子在小區被偷,媽媽發出一句髒話不說,卻字字扎心
    導讀:孩子的被子在小區被偷,媽媽發告示一句髒話不說,卻字字扎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被子在小區被偷,媽媽發告示一句髒話不說,卻字字扎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對孩子冷暴力嗎?父母的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朋友這才告訴我,小時候她媽媽是一個老師,對自己要求特別嚴,嚴厲到什麼程度呢?每次考試只要不是第一名,回家她媽媽就不會和自己講話。久而久之她就認為,自己還是做的不夠好,現如今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還是會想自己沒有別人做的好。
  • 冷暴力比暴力還可怕,對孩子不聞不問,傷的不止是孩子心
    好孩子突然跟人私奔,被找回後的一番話,讓家長更意外 小周家的孩子莉莉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孩子就特別獨立,特別讓家裡人省心。後來上小學上初中,孩子成績都很優異,小周和丈夫沒為孩子的學習頭疼過。
  • 幼兒園裡這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忍受,可父母卻不知情
    幼兒園裡這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忍受,可父母卻不知情所謂無形"冷暴力",就是不容易察覺,甚至很多家長不會特別在意的事情。1、孩子感覺被老師忽視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和在家不一樣,在學校裡都是一個老師負責好幾個小孩,自然不能把每個孩子照顧到位,如果孩子舉手時老師沒看見,或者尤其對某個孩子比較關愛,或讓孩子在內心感到被忽視。
  • 孩子多少歲可以獨自外出呢?父母記住這3個關鍵點
    這個暑假開始,9歲多的女兒每天晚飯後都會自己坐電梯,下去小區花園和小夥伴玩一二個小時。也是從這個暑假開始,我們放開了讓她獨自坐電梯,戴上電話手錶單獨在小區範圍內玩耍。3歲的兒子跑到馬路上,如不是二名民警發現指不定會發生交通意外。二名民警抱起孩子時發現孩子光著腳穿著居家服,一路諮詢找到孩子父親時,他仍然沉迷遊戲,完全沒有發現孩子走丟,這位父親的心是有多大啊?
  • 主持人王芳推薦的《胡小鬧日記》,針針扎向孩子的心!
    在我看來,這套書好就好在——它針針扎向了孩子的心!!針針扎到了成長的關鍵點!   為什麼說《胡小鬧日記》,像是一枚針,針針扎向孩子的心呢?   在我看來,好的文學作品,就是具有「扎心」的功能,甚至是原子彈的威力,一下子就能轟擊到孩子的心靈深處,茅塞頓開,這才是一讀就恍然大悟的境界!!
  • 幼兒園3種常見"冷暴力",孩子會發出4個信號,別讓他獨自承受
    孩子有沒有吃好?休息好?開不開心?3歲的小朋友說話磕磕巴巴的,又不能一五一十地把幼兒園的情況都告訴爸爸媽媽。警惕&34;身邊有個朋友就曾發現過一個不太尋常的小細節:女兒在家都是上午要拉便便,可是上了幼兒園之後,就變成晚上回家拉便便了。私下找相熟的其他家長一問,問出了好幾個孩子都這樣。這幾個家長就湊在一起琢磨,猜測:會不會是老師太兇,搞得孩子們不敢在幼兒園拉便便?終於有一次,朋友的女兒對媽媽說&34;。
  • 幼兒園這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正在默默忍受,家長卻毫不知情
    對於孩子這種性格,媽媽並不是很在意。最開始琪琪去幼兒園還很高興,對於上學並沒有牴觸心理。半個月之後,媽媽發現琪琪與之前不太一樣,關於幼兒園的事情,幾乎是閉口不談。另外,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老師脾氣比較急躁,當孩子做錯事時一下子就罵開了:「你怎麼像豬一樣笨!」這類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極其大的。
  • 幼兒園裡發生的3種「冷暴力」,很多孩子默默承受,父母毫不知情
    父母毫不知情牛牛是一個活潑可愛的3歲孩子,媽媽下班後經常拉著媽媽講一天的所見所聞,媽媽周末帶牛牛在小區玩的時候,還經常熱情的跟鄰居奶奶打招呼,和小區裡同齡的孩子也能玩的很好,所以媽媽根本不擔心牛牛上幼兒園的問題。
  • 父母對孩子冷暴力會讓孩子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有一種特別強烈暴力經常被人們忽略了,就是冷暴力。冷暴力指的是我不看你,不跟你講話等等。當孩子遭到懲罰或做事出現了錯誤的時候父母親需要要給孩子臺階下。很多的父母親在教育中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是孩子去求著父親。如果你經常讓孩子為了父母親的指責去認錯和求饒,那麼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呢就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其實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哪怕這種自尊帶有某種原始的品質,就是可能有點不真實,可能有點自我為中心,可能有點脫離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