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想讓孩子在自己的保護下成長,但孩子終有一天要長大的,他們需要自己去經歷外面殘酷的世界,到時候父母都算捨不得也要放手,雖然父母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在情感上還是很難接受,尤其是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時!
父母總是情不自禁地去想孩子,擔心他們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不適應陌生的環境、不合群等等問題,即使家長們做好的準備工作,但孩子在幼兒園難免會遇到不好的事情!幼兒園裡這3種"冷暴力",孩子可能在默默忍受,可父母卻不知情。
1、孩子被欺負,老師裝看不見
現在的孩子都像是「溫室中的花朵」,被寵溺得非常任性,不讓孩子經受一點苦,長時間下去,孩子的脾氣就會變得很不好,尤其是到了幼兒園的時候,這樣的孩子常常因為不滿足爆發脾氣,在班級裡經常和其他的小朋友鬧矛盾。
當孩子發生矛盾的話,按理來說來時會立馬阻止,避免孩子傷害到對方,但如果孩子經常亂發脾氣,老師也不可能經常會看得到,或者被去欺負的孩子假裝沒看見。長期下去,孩子就可能承受冷暴力,性格也可能變得很暴躁、易怒。
2、年紀小的孩子比較容易受到欺負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個「小社會」一樣,畢竟,孩子要接觸很多陌生的人,而且老師是很難照顧過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存在「冷暴力。」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就很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欺負,而老師不會將這種事情講出來的,所以,孩子放學回家之後,你要多了解孩子遇到的情況,如果存在這種情況,要及時跟學校溝通,已滿孩子受到更多的傷害。
3、不能正常的如廁
還有的孩子入園時候年紀比較小,他們不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有時候,老師組織孩子去上廁所不能獨立地完成,而自己又不能每次都幫著孩子,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尿褲子或者憋尿的情況,對這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每次上學前或者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那麼家長們要多注意了,你的孩子可能受到了「冷暴力」。
1、父母要敏感,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的情緒通常都很明顯,高興與不高興他們就會表現出來,家長平時要多多去觀察孩子的情緒,當看到他們有負面情緒時,一定要及時的引導和溝通,以免他們帶著壞情緒睡覺,這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2、教會孩子交朋友
如果你家孩子因為性格的問題無法跟別人一起玩,平時家長們多鼓勵孩子去跟同齡朋友打招呼,放假時一起玩,慢慢的教會孩子如何的融入集體。
根據研究證明,孩子人際關係比學習更能看出他長大之後幸福與快樂感,社交能力強的孩子,無論到哪裡,他就很容易跟別人打成一片,結交到新朋友,性格也會變得很自信,這樣的孩子自然不會受到校園暴力了。
3、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我經常會聽到家長抱怨:「孩子都8歲了,連衣服都穿不好,將來可咋辦啊?」其實,這就是孩子獨立性差的表現。
培養孩子獨立性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們不能著急,我們需要從生活中的細節開始做,孩子只有養成良好的獨立性,才能鍛鍊他們為人處世的能力,同時建立自信心,未來能更適應社會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