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大孩子上幼兒園的那段時間,報紙媒體紛紛報導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一開始我並不擔心我家大孩子會在學校裡受到欺凌,可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必有江湖」,就算是在幼兒園也不例外。因此當我家寶貝踏入校門之前,我告訴她很多自我保護的知識與小技巧。值得開心的是寶貝在學校裡並沒受到欺負。
直到有一天,我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發現她苦著臉向我狂奔。
在回家的途中,我漸漸地跟大寶聊她今天發生的事情,清楚了惹她不開心的原因。事情是因為我家大寶貝去跟一個被他們同學排擠的小女孩交朋友,卻遭到班裡其他同學的孤立。事情起因是前不久,幼兒園準備舉行一場跳繩活動,有個女孩子不會跳繩,她們老師就叫她站在一旁看其他同學跳繩。在那以後,這位女同學也一直被老師冷落。甚至細心的同學發現自己老師都不搭理這位女孩,於是逐漸地大家也不願意跟她玩。還有愛捉弄人的同學開她玩笑,即使她把這件事情報告老師。老師也不願意搭理她就告訴她:為啥他們就只欺負你呢?
於是我孩子發現這位女孩在學校一直是孤零零的,過去陪她一起玩耍,但是出乎意料地是班裡的同學把我孩子一起排擠了。
我孩子也不是一個軟柿子,可以任人揉捏。她會把在幼兒園發生的不愉快的事跟我說。可類似的情況對於其他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只會把難過埋藏在心裡,獨自承受。就算事後家長來向孩子問清事情的緣由,孩子也選擇沉默。
類型1:受冷落
上文所提到的小女孩受冷暴力類型就是受冷落。因為在幼兒園裡小孩挺多的,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當其他同學發現自己老師對一個小孩不太友好,態度冷漠。孩子們也會效仿自己的老師來排擠這位同學。一來二去,這位同學不僅受老師的不待見,還會被班裡同學排擠。
孩子長期生活在被冷落的狀態下,他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會遭到強烈的摧殘。時間久了,孩子容易養成孤僻,多愁善感的性格。
類型2:過度指教孩子
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大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有時候做出來的事情會毫無邏輯可言。當老師看到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會顯得很沒耐心,甚至破口大罵:笨小孩。如果長期被人喊「笨小孩」,那個小孩容易產生自我暗示,會因此誤以為自己很笨,自己做任何事都會搞砸。當孩子內心產生這種心理的時候,他越是這樣想就會越糟糕,從而變成惡性循環,在孩子心中埋下自卑的種子。
類型3:被其他小朋友排擠
大多數人以為在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像大人一樣有那麼多的小心思,其實並不然。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必定有江湖!特別是性格怯弱,膽小的孩子更容易受欺負。當同學第一次欺負他不反抗,他就會被貼上可以隨意欺負的標籤。於是。班裡的同學各個都上前欺負他。
相信大多數做父母得知自己家的孩子正在遭受冷暴力就會立馬與老師評理。可是這樣的做法並不能杜絕冷暴力的發生,我們要做的是要讓自己家孩子學會並懂得基礎的自我保護技能。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處於那麼被動的處境。
寶爸寶媽們多多關注一下你家寶貝在學校裡的生活吧,如果發現他情緒有哪裡不對的地方,記得及時疏解與解決。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