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與古代的百姓一樣,有著對神仙的敬仰,正因如此,道教擁有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他們會把自然現象或是世間的事物神仙化,認為世間一切的運作規律都由神仙掌管,當然,神仙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道教中的「蓬萊三仙」就是其中的幾位神仙。其實這三位神仙就是福、祿、壽,他們因為來自蓬萊仙島而被尊稱為「蓬萊三仙」。在民間,人們經常把福祿壽三位神仙放到一起祭拜,象徵著吉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過壽時常常尊奉這三位神仙。
福星
福是人們都嚮往的東西,大家都會在家的大門上掛著「福到」的對聯,以祝願自己福壽安康。福星的手中常常拿著一個福字,他會根據人的善行給予人們福報,福星也是福氣的象徵,據說,人們在家中祭拜福星便可福星高照,趨吉避害。
其實,福星的由來最早是根據星相學,福星在古代又稱歲星,就是現在的木星,因為木星所在之位有福,因此木星也叫福星。《天官·星佔》有所記載:木星照耀的國家,它的君王往往有福氣,這個國度往往福氣滿滿,國運昌盛,政權穩定。
祿星
祿星是掌管功名利祿的神靈,古代朝廷憑藉科舉制度招賢納士,網羅人才,然後根據成績賜予官職,祿星的「祿」指的就是官員的俸祿,身居高位的官員往往供奉祿星以保佑自己仕途通順。放到現在,祿星就像「考神」一樣,保佑大家逢考必過。
《史記·天官書》說:"曰文昌宮:一曰是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這句話中的「司祿」就是祿星,同樣,祿星最初也是星相學中的一顆行星,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就是祿星。
壽星
壽星常常拖著拐杖,手中端著一顆壽桃,他是長壽的象徵,老人們在過生日時常常說過生日的人是壽星,就是祈禱他能夠長壽。壽星鶴髮童顏,老而不衰,慈祥和善,為人謙遜,前額突出,象徵著長壽。
壽星與福星和祿星一樣,最初都是星宿的象徵。壽星又叫老人星,為南極老人。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北極星,是南極最亮的星星,壽比南山這個祝壽的賀詞就是由此而來的。相傳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之時,就在鹹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壽星,希望自己可以長壽不衰。
福祿壽三位神仙在道教文化象徵著吉祥如意,長生久視。他們都來自蓬萊,因此,人們也他們「蓬萊三仙」,以保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