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師資面臨「現實大考」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師資緊缺成學前教育最大「短板」 

    濰坊幼教特教師範學校,最近再一次上演了用人單位瘋搶畢業生的場面。為了能搶到幾名畢業生,山東省昌樂縣府機關幼兒園早早就趕到了學校,但依舊一無所獲。「顆粒無收」的遠不止他們一家,山東銀座集團英才幼兒園等也都空手而歸。

    師資緊缺,已經成為目前國內大多數幼兒園面臨的最嚴峻問題。《樂富教育研究院2010~2011年中國學前教育發展報告》相關數據顯示:

    北京市:未來3年需專任幼兒園教師3.6萬人,而目前只有2.14萬人,缺口1.46萬人。

    湖南省:目前在園幼兒數約142萬人,需21.3萬名幼師。但目前全省在職幼師總數不到4.8萬人,缺口達16.5萬人。

    湖北省:每年有近6000名學生學幼師專業,但幼師隊伍缺口近8萬人,幼教師資嚴重匱乏。

    重慶市:目前專業幼師有1.6萬餘人,但由於師資缺乏,市幼兒園目前師生比為1∶38,幼教缺口亦達上萬人。 

    「師資缺乏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拉法法兒童教育機構總裁葛文偉說。經常與幼兒園打交道的他發現,目前最缺老師的是兩類幼兒園:一類是集團幼兒園,由於加速建設新園所和擴張規模,目前的師資缺口很大。但相較這種「成長的煩惱」,自身規模比較小的公辦和民辦園,情況更糟。由於自身條件有限,這類幼兒園根本挑不到幼師專業畢業的學生,而更加小的個體園所連進門挑選畢業生的機會都沒有。

    現實如此,未來的情況更不樂觀。

    在日前舉辦的「新挑戰、新徵程——學前師資培訓之路」園長院長高峰論壇上,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原國家副總督學郭福昌列舉的一組數字表明,這個巨大的缺口,在未來10年的時間內,似乎都很難填上: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規定,到2020年,學前兒童毛入園率將達到75%,入園兒童將從2009年的2600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4000萬人。按每個班30個孩子計算,這意味著未來10年將新增47萬個班,按每個班要配備「兩教一保」(兩名教師、一名保育員——編者注)推算,未來10年需要新增140萬教職工,這還沒有考慮自然減員的情況。

    種種跡象表明,師資緊缺正在成為制約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最大短板。

    幼兒師範生源質量在急劇下降

    「每年學前教育專業畢業進入幼師隊伍的人數,與流出的幼師人數基本相等,這樣幼師奇缺的狀況永遠改變不了。」湖南岳陽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

    幼教師資隊伍不穩的背後,其實是待遇、編制、職業發展等一系列現實的問題。

    「幼兒老師的工資水平實在太低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王化敏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北京,一名普通幼兒園教師的月工資收入也僅有2000多元,「勞動和所得不匹配」造成願意當幼師的人越來越少,不得已,以每個月兩三百元的價格用實習生充當老師,已經成了很多幼兒園的權宜之計。

    「幼兒教師平均薪水達不到最低工資標準。」湖北省實驗幼兒師範學校校長周宗清強調。根據他的觀察,工資水平直接關係到幼兒教師的穩定性,收入高的幼兒教師穩定性強,反之流失率就高。

    除了收入還有編制問題。

    北京海澱區一所著名高校的校辦幼兒園,目前有60多名教師,但只有二三十個有編制。

    這並非個案。北京市政協委員的一次相關調研發現,2008年北京全市在崗幼兒教師1.8萬多人中,具有事業編制的教師僅為7543人。

    工資低,物質生活沒有保障;而沒有編制,沒保障的不僅是生活,還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除了收入上的差別外,心理上的壓力,也會在沒有編制的幼師中,劃出一道紅線,導致沒有編制的幼師難以安心。」長沙市一家公辦幼兒園的園長坦言。

    待遇、編制,加上令人迷茫的職業前景,導致幼師行業人才流動率高、幼師隊伍不穩定,幼師行業成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今年兩會期間,曾有一位在師範學院擔任院領導的政協委員公開表示,自己學院幼兒師資班培養的學生,很多畢業沒幾年就轉行了。葛文偉進一步印證了這位委員的話:「在幼師行業,一個人要能留三年,太難了。」

    隊伍不穩,教師素質自然難以保證。

    教育部師範司副司長宋永剛在論壇上回憶起了「美妙的中師時代」,那時候,中師有「三好」:生源好、培養好、養成氛圍好。

    對那個幼師的黃金年代,王化敏的感受更直接,「那時候招的學生中考分數都得上重點線,當幼兒教師的女孩都特別好找對象。」

    時隔一二十年,情況已經有天壤之別。

    曾經作為中堅力量的「中師」被逐步取消,五年一貫制的培養體系被打破,幼兒師範學校無法從初中畢業生中選生源,只有高中畢業沒有出路的學生才會無奈選讀幼師學校,這一切直接導致了生源質量急劇下滑。

    而編制問題,更讓一些原來學習不錯、希望獲得幹部身份、「吃國家飯」的農村孩子放棄了讀幼師學校,加劇了生源的惡化。一些幼師學校校長忍不住大聲疾呼:「不是我培養不出優秀的師資,是我的生源有問題。」

    這三年是一場「現實的大考」

    去年,伴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出臺,學前教育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空前關注。

    去年年底,國務院頒布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國十條」,其中的第三條,專門針對師資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隨後,各地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當地的3年學前教育發展規劃。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按照政府的既定計劃逐步推進,從長遠看,幼教師資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但具體落實起來,依然有一些現實問題需要考慮。

    比如,「國十條」要求加快建設教師隊伍,但目前國內並沒有那麼多培訓幼兒教師的學校,且師資結構也不盡合理。據宋永剛介紹,2010年全國培養本科層次的幼兒教師院校有169所,當年畢業生5086人;專科283所,畢業生2.62萬人;中專(中職)2299所,中師幼師179所,畢業生一年有20萬。這些畢業生中有相當部分並沒有從事幼教行業。

    退一步講,就算現有學校全力擴招,學生也要3年之後才能畢業,遠水解不了近渴,這3年的教師缺口又如何彌補?

    有業內人士提出,雖然「國十條」提到了「公開招聘具備條件的畢業生充實幼兒教師隊伍。中小學富餘教師經培訓合格後可轉入學前教育」等多種補充幼教師資的途徑,但這些措施能解燃眉之急嗎?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保證在這種應急情況下培養的教師質量呢?3年的系統培養和幾個月的速成培訓,質量的高下顯而易見。如果教師質量不能保證,即便大量的錢投進去了,漂亮的園所也建起來了,恐怕3年後也只能低水平地實現既定目標。

    隨之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這幾年會有不少院校緊急上馬幼師專業,但幾年之後,當我們的硬體軟體都跟上了,生育高峰也過了,會不會又出現師資剩餘?

    「最難熬的,恐怕就是目前這3年。」葛文偉將這3年稱為幼教界一場「現實的大考」。如何熬過這3年?葛文偉非常贊成從社會人群中招募人員充實幼師隊伍,但他也承認,如何保證人員質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此外,對於如何擴大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他還有四條建議:一、取消對非專業人員報考幼兒教師的戶籍限制;二、延緩老教師的退休時間,老教師經驗豐富,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發揮餘熱;三、目前2000多所師專畢業的學生,只有20%的人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可以出臺一些措施調動這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四、引入第三方的力量,比如一些民間的幼師培訓機構,共同渡過難關。

相關焦點

  • 幼教師資喊渴,光湊數還不行
    儘管師資蓄水池充足,但現實中幼教缺口依然較大,供不應求。  瀋陽師範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院長但菲說,2019年12月中旬學校舉辦的一場學前教育專場招聘會上,「七八百名畢業生,兩個小時內就被一搶而空」。北方某公辦幼兒園園長介紹,一般幼兒園班額為小班25名、中班30名、大班35名,實際上每個班都超額。「近幾年明顯感覺小班需求特別多,每逢入園季都有不少孩子不能入園,這反映出師資不足。」
  • 大愛幼教發布《中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與職業發展白皮書(2020)》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9月11日訊,昨日,新浪教育與大愛幼教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與職業發展白皮書(2020)》。大愛幼教聯合創始人、CEO李婷在發布會上說:幼教行業的時代變局其實已經醞釀在了歷史的深處,此次白皮書通過改革開放以來學前教育經歷四個歷史發展階段的詳細論述,來解密大變局的起點、支點、助攻和延續「白皮書」明確了學前教育行業的「不變量」——龐大的市場、持續的增長、品質的追求,以及最大的「變量」——不平衡與不充分,質量的差異與層級。
  • 上海3至6歲在園幼兒將突破60萬人 幼教師資缺口該如何補?
    原標題:上海3至6歲在園幼兒將突破60萬人,而本地每年幼教本科和大專畢業生約1500人 幼教師資缺口和短板該如何補?今年冬季長三角師資招聘專場上,嘉定區教育人才中心主任朱英透露,今年是嘉定區歷年來教師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一年,在全區招聘的800多名老師中,學前教育領域需求旺盛,預計招聘280名學前教育老師。「專業培養渠道畢業的供給少,幼教總體收入不算高,因此專業人才招聘出現瓶頸。」但松江區教育局託幼辦副主任何琳芳強調,幼教師資門檻不能降低,至少要求本科以上。
  • 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
    文/陳冬雲(編者按:2020年3月23日,讀銅陵市楊家山幼兒園陳冬雲園長《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文章。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特轉至「新時代君子學堂」與朋友們分享。總書記說疫情是危機,也是一場大考。它是對每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終極測試,它沒有標準答案,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填寫著答案。作為幼教人,疫情當下,該扛起怎樣的責任與擔當?楊幼人又該上交一份怎樣的答卷?「臨時老師媽媽」抗疫有你有我你在前線與病毒奮戰,我們在後方為你守護孩子!這是楊家山幼兒園園長和老師對支援前線家長的鄭重承諾。
  • 應對「疫情」大考 共商特殊教育發展之路 「疫情『大考』與特殊...
    荔枝新聞訊 「在疫情的大考下更需要我們改變觀念、變革方式,讓每一位特教學生都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
  • 湖南欲破公辦園師資瓶頸
    擴充學位靠投入,師資培養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周期。如何為這25萬個公辦園學位配足教師?怎樣「一攬子」解決幼教師資不穩、配備不足等難題,為師資隊伍建設探索一條提質升級的發展路徑?記者對此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走訪調查。▌幼教師資供需矛盾凸顯每到高校畢業季,不少幼兒園便會開始新一輪幼師招聘工作。
  • 紅黃藍更名轉型 上市幼教企業海外探路
    這一政策讓紅黃藍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股價當天暴跌超50%,期間兩度熔斷。   今年1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已經開辦的營利性幼兒園,將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相關手續。
  • 顧軍:國內民宿面臨洗牌 疫情讓「大考」關口提前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顧軍:國內民宿面臨洗牌,疫情讓「大考」關口提前 國內民宿經過六年發展,尤其是2018年以後數量快速增長,以江浙滬、雲南、廈門為重點區域,形成了規模化、連鎖化、高端化的趨勢。與此同時,由於同質化競爭嚴重,2019年國內民宿增長乏力,進入瓶頸期,面臨入住率持續下滑的困境。對國內民宿業來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春節預訂取消的損失,更是2020年的全面洗牌——關停、投資受挫,部分網紅民宿更面臨「眾籌」資金還款的壓力。但從長遠來看,民宿本來就是慢行業,此次疫情打擊了泡沫化的投資熱潮,反而可以讓民宿行業回歸本質。
  • 一次「特殊」高考,考生心理面臨另一場「大考」
    北京地區的考生正在面臨新一輪的疫情挑戰。這意味著,今年不少考生將會全程戴著口罩參加高考。無疑,這將是一次被歷史銘記的「特殊」高考。2020年高考面臨複雜形勢,教育部做好全面保障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2020年高考組織面臨複雜形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組織高考,對於考生和考務人員都有不小的困難和挑戰。
  • 慧凡教育:幼教以民生為本
    近日,一家原本不為外界所知的幼教機構一夜之間成為行業熱點,這家以幼兒園一站式管理系統輸出為主營業務的教育機構藉助幼教新政東風,先是旗下數千家品牌聯盟園在全國範圍內共同揭牌,繼而攜全國範圍內的聯盟園啟動「點亮平凡的世界」大型公益行動,關注民生百姓,服務基層幼教,致力於讓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兒童都有獲得高端教育的機會
  • 幼教是老師卻被多少人認為是保姆,我國幼教缺口已超百萬
    但其中有這樣一部分人,雖然也是老師,但似乎從沒有被人們重視過,他們就是幼教。幼教其實也是教師,分為公辦和民辦,而公辦中又分為有編制和無編制的。別人眼中幼教的工作並不難,無非就是每天帶著孩子們玩,然後教導一些啟蒙知識,等到放學的時候,家長把孩子接走一天也就結束了,但真實的幼教工作並沒有這麼輕鬆。
  • 公辦幼兒園感嘆好教師太難招 郊區幼兒園師資緊缺
    每年的長三角聯合師資招聘現場都人氣火爆,但申城幼兒園和小學仍面臨著師資缺口。  昨天,「2014年春季長三角聯合師資招聘專場」在上海世貿商城舉辦,基本上所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的入門條件都包括上海戶籍,讓不少外地碩士求職者無奈轉投對戶口限制較少的郊區民辦學校,甚至連博士也放下「身段」,去應聘民辦初中教師。與此同時,上海不少幼教和小學教育則已出現師資缺口,尤其是地處偏遠地區的幼兒園更是感嘆「現在好教師太難招了」。
  • 賓果智慧機器人落地「KK英語」 戰略合作促「AI+幼教」深度融合
    近日,源自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AI幼教創業公司——賓果智能,已完成和紅黃藍集團旗下的少兒英語教育品牌「KK英語」的戰略合作籤約。未來幾年裡,賓果智能將作為KK英語的人工智慧技術專家,負責為其提供機器人和軟體升級服務,包括課程軟體的定製開發。目前已完成第一批產品的落地。
  • 下周二威爾藥業等3家首發企業面臨大考(附最新IPO排隊名單)
    (附最新IPO排隊名單) 摘要 【下周二威爾藥業等3家首發企業面臨大考(附最新IPO排隊名單)】下周二(8月21日)又將有3家首發企業面臨大考,分別是:北京金房暖通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威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恆銘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幼教集團揭牌成立
    本文來源 | 福州幼教集團 學前教育系7月29日上午,閩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隆重舉行福州幼教集團揭牌儀式。校黨委書記陳榮生、校長林賢、副校長黃耀榮、辦公室主任謝敏峰、黨委工作部副部長馬梅鈴、人事處處長葉華、教務處處長葛思華、學前系兼福州幼教集團黨總支書記吳春豔、學前系主任林毓君、幼教集團總園長吳敏以及福州幼教集團全體教職工到場參加。
  • 公辦幼兒園師資觀察·上篇|園長們的心頭之急
    ▲湘北某鄉鎮公辦幼兒園開展幼兒活動(資料圖片)要提升保育保教質量,招聘幼教專業生是她堅持的方向,但招聘遇到了現實難題:地處偏遠山區,進一趟縣城需要3個小時;本地的畢業生很少願意再回到鄉鎮;生活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年輕老師很難適應。「現在基本上靠自身人脈關係在招聘了。」
  • 5分鐘了解2021年幼教行業10大發展趨勢!(校長必讀)
    2021年,幼教市場競爭激烈,不符合規範的會面臨淘汰風險。3、法律完善,讓學前教育有法可依 2021年,國家將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法進程,逐步實現「園內有法」,讓法律為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4、高素質的幼師是市場硬核力量 隨著學前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大眾對幼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要求越來越高。
  • 2018亞洲幼教年會:USKid翟少成談「中央廚房」賦能少兒英語行業
    亞洲幼教年會暨亞洲幼教展覽會」,並以「如何基於中央廚房構建中美雙師學堂」在「在線教育分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深度分析了「中央廚房」對教育行業的影響及可行方案。  智課教育聯合創始人、USKid中美雙師學堂事業部總裁翟少成  據悉,本次 「 2018 亞洲幼教年會暨亞洲幼教展覽會」在蘇州舉辦,以「新時代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核心議題,聚焦當前國內外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及特色實踐課程
  • 襄陽市幼教聯盟2020年秋季聯誼會圓滿結束
    (通訊員 劉世波)為認真落實「襄陽幼教聯盟」目標和任務,積極發揮示範幼兒園的輻射帶頭作用,努力提高各聯盟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襄陽市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11月1日,襄陽市幼教聯盟2020年秋季聯誼會活動在襄城區臥龍鎮朝陽村月季花海隆重舉行。
  • 大咖團隊論壇發聲 搖籃智慧閃耀亞洲幼教年會
    11月10日,亞洲幼教年會進入第二天,各主題論壇相繼開幕,種種寶貴的經驗交流與分享為嘉賓帶來一場幼教行業的饕餮盛宴。  金色搖籃教育不僅在展位上精彩亮相,前來諮詢的嘉賓絡繹不絕,創始人程躍博士還率資深教育專家團隊出席「中國幼教企業50人論壇」、「特色幼教工作坊」、「幼兒園發展論壇」三大主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