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時翻書君(文章約700字,閱讀2分鐘,感謝閱讀)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寫道:
「要品味生活的浪漫,你得有點兒演員精神,必須像個旁觀者,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既超然世外又忘我投入。」
能夠跳出自己的見識來看自己,這樣奇特的能力,現實生活中怎麼會有。
毛姆竟然給找出了一個例子,他說的演員,確實就具備了這一對矛盾。
要想演活一個角色,必須在對角色理解之上,把自己投入到人物的悲歡離合之中,換句話來說,你得信你就是這個角色。
當幕布落下之時,演員又能在瞬間跳出這個角色,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我並不知道一個人是如何做到的,但據說有的演員,有時確實會有入戲太深的時候,需要花一段時間跳出扮演的角色。
也許,這並不是個問題,大約,大部分演員憑藉的熟練的技巧,並不會真正被角色束縛吧。
但你能想像,把自己生活,當成別人的生活來上演嗎?
說得更明白一些,應該是把現在和未來當成是自己的,把過去的生活,看作是別人的演出吧。
或許,毛姆所說的旁觀者,要求要更高一些,更像是一種即時的反應,在兩種狀態中,隨心切換。
如此一來,要品味生活的浪漫,怎麼看都不像是一件輕鬆的事。
依我看,很少人能夠既「超然世外」,又能「忘我投入」。
或許這需要極高的情商,這真是超出我的理解之外。
但是,之於「浪漫」,我倒是想說上兩句,我理解的「浪漫」,帶一點點的痴愚,智慧和情商太高的人反而做不到,是一種對現實的遲鈍,是一份對理想的固執。
這樣的人,大概不會在生活中去表演,他(她)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因為要用所有的熱情去熱愛生活。
如此,便是我心中的「浪漫」。
——
以文為心,歡迎關注 「閒時翻書君」,每日更新,與你相約(原創文字,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