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句子,讓我思考,什麼才是「生活的浪漫」

2020-12-19 閒時翻書君

文∣閒時翻書君(文章約700字,閱讀2分鐘,感謝閱讀)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寫道:

「要品味生活的浪漫,你得有點兒演員精神,必須像個旁觀者,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既超然世外又忘我投入。」

能夠跳出自己的見識來看自己,這樣奇特的能力,現實生活中怎麼會有。

毛姆竟然給找出了一個例子,他說的演員,確實就具備了這一對矛盾。

要想演活一個角色,必須在對角色理解之上,把自己投入到人物的悲歡離合之中,換句話來說,你得信你就是這個角色。

當幕布落下之時,演員又能在瞬間跳出這個角色,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我並不知道一個人是如何做到的,但據說有的演員,有時確實會有入戲太深的時候,需要花一段時間跳出扮演的角色。

也許,這並不是個問題,大約,大部分演員憑藉的熟練的技巧,並不會真正被角色束縛吧。

但你能想像,把自己生活,當成別人的生活來上演嗎?

說得更明白一些,應該是把現在和未來當成是自己的,把過去的生活,看作是別人的演出吧。

或許,毛姆所說的旁觀者,要求要更高一些,更像是一種即時的反應,在兩種狀態中,隨心切換。

如此一來,要品味生活的浪漫,怎麼看都不像是一件輕鬆的事。

依我看,很少人能夠既「超然世外」,又能「忘我投入」。

或許這需要極高的情商,這真是超出我的理解之外。

但是,之於「浪漫」,我倒是想說上兩句,我理解的「浪漫」,帶一點點的痴愚,智慧和情商太高的人反而做不到,是一種對現實的遲鈍,是一份對理想的固執。

這樣的人,大概不會在生活中去表演,他(她)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因為要用所有的熱情去熱愛生活。

如此,便是我心中的「浪漫」。

——

以文為心,歡迎關注 「閒時翻書君」,每日更新,與你相約(原創文字,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毛姆:你眼中的快樂對我來說很親切
    毛姆是現實主義小說家,一生創作了20部小說,每部都是暢銷書,其中《人性的枷鎖》是讀者人數最多的小說作品之一。然而他最喜歡的作品是他的自傳體小說《尋歡作樂》,他認為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帶著可愛笑容的女人又一次為我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她是羅西德裡領域的原型。
  • 靠寫作狂賺十幾億,毛姆:我的賺錢能力,全來自於對肉體的著迷
    婚後,西裡爾夫人成日變賣毛姆的財產,在毛姆眼中,這是一個只看得到錢的女人。《月亮與六便士》裡,毛姆借斯特裡克蘭德之口說過一句話:「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才沒有耐心成為她所要求的幫手、伴侶、陪同呢。」實則不然,與傑拉德·哈克斯頓相遇後,毛姆帶著這位小情人滿世界遊蕩,希臘、埃及、中國、印尼、馬來亞……英國作家伊夫林·沃對毛姆的生活羨慕極了,說他「活得值當,去過所有地方,見過所有人,吃過所有東西。」過起了逍遙自在的生活,狂賺10幾億。
  • 毛姆靠寫作賺了十幾億:我寫作賺錢的能力,來自於對肉體的執迷
    毛姆靠寫作賺了十幾億:我寫作賺錢的能力,來自於對肉體的著迷後來也出不斷創造出優秀的作品,逐漸有錢有名的他,開始追逐上流生活。他的私生活特別混亂,他自這樣描述:「我幾乎不停地戀愛,從15歲到50歲。」而事實上,毛姆對於情慾的追求,甚至一直持續到他80多歲。
  • 寫遍世界的毛姆:做一個流行但不廉價的小說家
    他根本沒覺得這是什麼墮落,相反他完全融入了當地生活,並且還喜歡上了島上的女孩。他甘願拋棄遠大前程和美貌的未婚妻,在海島上平凡地度過一生。■ 書房裡寫作的毛姆收錄於近期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引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一片樹葉的顫動》裡的這篇小說接近尾聲時,巴納德才20多歲。讓馮潔音感到好奇的是,如果毛姆繼續寫下去,巴納德今後的生活會怎麼樣?
  • 讀書摘記-毛姆:我的血液裡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渴望一種桀驁不馴的旅程
    猶記得上高中時,語文日常作業之一就是摘抄,當時的我並不熱衷於閱讀,更不懂得摘抄的意義。但如今想來,當初的不明所以,大抵是因為理解力和思考力的不足,閱讀的內容也鮮有刻骨之處。上大學以後,從《百年孤獨》伊始,我才領略到書籍的魅力,也才敢說,我張開了眼,望見了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
  • 毛姆《尋歡作樂》我所愛的人浮於表面,我愛過的人我希望他過幸福
    英國作家毛姆是一個有趣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富貴、安逸、舒服、閒雲野鶴般的游離生活,他從不忌諱談錢,也從不會虛偽的說:我寫作不是為了賺賺錢,我寫作是為了提升我自己的文學修養。坦白說像毛姆這樣出生在律師家庭,從小過著貴族生活的人,是不會隱忍自己貧窮的。
  • 毛姆很經典的語錄,道出了他用盡了全力想要過的生活,令人嚮往!
    我們現代的人,大多數人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如果問我們現代人,相信我們大多數人現代人都會這樣來回答;我們現代大多數人想要的生活便是住進大城市的高樓大廈,哪怕付出半輩子都願意。你看我們現代中有多少人都拼命在往大城市裡擠?太多太多了!為什麼都想要這樣的生活呢?因為也只有住進了高樓大廈,才有條件去談戀愛,才有條件去結婚。
  • 毛姆:視女人為享樂工具,終生放蕩不羈,最終孤獨離世,眾叛親離
    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才沒有耐心成為她所要求的的幫手、伴侶、陪同呢。——毛姆莎士比亞曾說,「你以為自己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尋歡作樂了嗎?」毛姆對這句話深以為然,並用一生踐行此舉。他終生放蕩不羈,情人無數,晚年又帶著男寵四處遊歷,卻最終孤獨離世,眾叛親離。
  • 《毛姆讀書筆記》用八卦的心態,大文豪的名著讀出了野史的味道
    01簡評: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總聽別人提到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也知道他是個大文豪,但他小說我從來沒看過,這是我第一次讀他的東西,原以為由於本人讀書少,那些個名著都沒看過,也許看這本書會沒什麼收穫,看了才知道閱讀果然是為了娛樂。
  •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浪漫
    這段感情的悲劇是在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的,而我卻花了很長時間才走出來。現在的我開始反思愛情,反思所謂的「浪漫」。鮮花、鑽戒、口紅、包包確實為我們營造了一種儀式感,讓我們有一種被偏愛的優越感。但這是真正的浪漫嗎?恐怕不是。
  • 毛姆經典《月亮與六便士》讀客圖書再翻譯 一本書讓你學會遵從內心...
    我們到底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個問題任誰都無法迴避。小說所探討的正是與當下社會需求完美契合。用《皮囊》的作者 蔡崇達的話來說:「《月亮和六便士》探討了人生很核心的一個命題,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你怎麼和你的自我發現、自我期許、自我願望相處。」小說中的很多句子也常常被讀者拿來摘錄、借用,引以為鑑。
  • 毛姆到80歲,情人無數,妻離子散,財產被人覬覦,只能對簿公堂
    毛姆和王爾德就是如此,我們常常把《月亮與六便士》拿出來奉為佳作,實際上卻很少有人知道,毛姆和自己的朋友曾經有過三十年同性戀情。毛姆說他自己「四分之三直男,四分之一同性戀」20歲時,毛姆就清楚自己是個雙性戀者,他儘量說服自己:「我四分之三正常,只有四分之一是同性戀。」
  • 毛姆在《尋歡作樂》中重繪女神 該情感自傳系其最為得意喜愛之作
    1930年,毛姆開始在《時尚芭莎》連載自己的長篇小說《尋歡作樂》,好友休·沃爾玻爾因為故事中那個庸俗的流行作家阿爾羅伊·基爾與自己太過相像而感到驚恐和氣憤,毛姆於是向他解釋基爾身上糅雜的是許多人的特質,而更大的那部分則源於毛姆自己。但1961年沃爾玻爾去世後,毛姆給另一位朋友寫信,信中他卻如此說道:「休真是個可笑的傢伙,我寫《尋歡作樂》的時候當然想到他了。」
  • 愛是對的,但卻愛錯了人,毛姆的《面紗》完成了妻子精神上的救贖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 ———瓦爾特-01-作者的寫作背景一九一九年秋天,毛姆帶著他的好友哈克斯頓,途經美國,來到亞洲。甜蜜的相處-02-小說內容簡介及經典句子剖析凱蒂是一個漂亮但愛慕虛榮的姑娘
  • 22句話解讀張一鳴:獨立思考穿越喧囂才是浪漫
    做正確的事才是務實,短期投機不是務實。大力出奇蹟是務實,刨根問底是務實,抓住本質是務實,尊重用戶是務實,認識世界的多樣性是務實。18. 曬情懷故意感動別人不是浪漫,獨立思考穿越喧囂是浪漫。有生命力是浪漫,面向未來是浪漫,擁抱不確定性是浪漫,保持可能性是浪漫。19. 關於務實和浪漫,還有一對相關的概念:ego和格局。
  • 馮亦代、陸谷孫都曾譯過的毛姆:「辛辣毒舌」仍值得細細咂品
    毛姆曾經說過「故事是小說家為了抓住讀者的興趣而扔出的一根救生繩索」,小說家不是故事員,但小說家需要講故事,「通過所講述的事件、所選擇的人物以及對人物的態度,對生活作出批判」。毛姆小說語言樸素,且諸多機靈睿智之句,敏銳洞察人性和社會生活,在《吃忘憂果的人》一文中,他講述曾是銀行經理的威爾遜購買年金保險,以最後六年困苦的代價來換得前二十五年的快活日子,及時行樂,知足忘憂,耽於逸樂,畢竟工作的目的就是贏得閒暇。但這計劃有個難以預見的漏洞,「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性格會漸漸變得疲軟。
  • 關於毛姆《尋歡作樂》的解讀與思考
    羅西所以,直到最後我不得不尋找《尋歡作樂》的人物關係圖譜,才發現是她~謎一樣的女人。然而,流言蜚語正是由此而來,瑪麗-安口中的他與她,阿申登叔叔與他嬸嬸口中的他與她,還有『我』與他們的交往。誠然,一切他人口中的他與她,與『我』與他們的交往中所見似乎他們的生活就是如此,可談及她時,與『我』所見的她又有不同。
  • 毛姆靠寫作賺十幾億,愛女如命,卻將財產留給男僕也不給女兒
    毛姆靠寫作賺十幾億,愛女如命,卻將財產留給男僕也不給女兒毛姆,是英國著名作家,是世界級名著《人生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刀鋒》的作者。毛姆的一生與乏味無緣,絢麗的情感生活是他快樂的興奮劑。他這樣描述自己:「我幾乎不停地戀愛,從15歲到50歲。」而事實上,毛姆對於情慾的追求,甚至一直持續到他80多歲。年輕時,毛姆原本願當一名醫生,但當他發現自己的文學天賦後,便一頭扎進了文藝創作的海洋。他寫的劇本一經出版就成了劇場老闆的「搶手貨」,毛姆的聲望逐漸提升,這也使他的私生活變得放蕩。
  • WAVES TALKING | Valentina Li——「思考是一件很浪漫的事,而我喜歡浪漫」
    我覺得化妝和畫畫很像,無非它們媒介不一樣,一個是在紙上,一個是在臉上。在大二暑假的時候我去東田化妝學校學了一個暑期班,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個。WAVES: 大學畢業才重新去系統學化妝,24歲入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會不會有一定影響?之前人文社科類的教育背景,讓你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嗎?
  • 你是這樣的毛姆:他寫下《阿金》,一個中國人的名字
    在毛姆筆下,那些脫離了原本西方文明世界生活的西方人,來到荒僻偏遠的陌生環境中,往往為自己的情慾所左右,變得行為古怪,難以捉摸,幹出不同尋常的事兒,因而故事的結尾常常呈現一個個出人意外又發人深省的轉折性結局。毛姆再次書寫了英國文學中前人很少涉足的領域,豐富了毛姆小說的異域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