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市場裡金錢是目標,知識裡金錢是「分數」

2020-08-27 History思白生

熟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金錢是使用價值的替代品。使用價值代表的是人與物的關係,是商品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關係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係的總稱,即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進入古代社會之後,由於人類的生產生活經驗極大豐富且系統化、抽象化為專門學科,人類需要有人來傳承這部分知識,所以誕生了學校教育。

這是學校教育的起源,本質上來說是為了滿足人對於知識傳承與學習的需要。

這證明了,知識傳播的意義從不在於它的手段,知識的傳播即是滿足人類需求的。

即只要傳播的知識是相對正確的、非謬誤的,它即是可以換取金錢的。

再看貨幣,它的存在意義是將價值與使用價值區分。貨幣本身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是對於人類勞動成果的評價標準。

在「今日頭條」這一類app裡,因為滿足了人的需要,知識傳播效果獲得了貨幣作為評價標準。

從這點來看這一類app的盈利模式,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看似創新、「躺著賺錢」的盈利模式,它竟然是更趨近於人類需要的本質的。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曾一度形成許多社會規則,因為哲學的不受重視,人類社會曾一度活在欺騙與被欺騙之中。

很多人認為,從事某項職業是換取工資的手段,這種說法無異於「上學是為了考高分」。分數、金錢其實都只是一個衡量標準,一個評價標準。

分數很高,也不能證明個體就會有所成就;金錢很多,也不能證明個體就會對人類社會有價值。

這種價值觀其實是偏離了事物之間關係的本源。

再以今日頭條為例,它以傳播信息獲得廣告收入的方式讓用戶盈利。這其實暗地裡符合了現代教育的本質。

我們都知道,現代教育的本質和存在方式就是不斷變革。

在現代社會,知識的內涵也從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經驗擴大到了一切信息。現代社會因此是個信息爆炸的社會,知識的總量與古代社會相比相當於冰山一角下的冰山。

人類不再能對信息完全掌握了,沒有人能窮盡現代社會的所有知識,熟讀一切經典的「通儒」不存在了。所有人都有知識盲區,所以任何信息它都可能是有使用價值的。

只要滿足了傳播對象的需要,那麼社會就會給他的勞動「打一個分數」,即給予一定的金錢報酬。

當然,作者的觀點不是盲目鼓吹謬誤,作者的意思是傳播知識和知識創新一樣有價值,而傳播知識不僅局限於某些知識、而且不能以傳播能力來評級,而應該以傳播效果來評級。

對於傳播效果,體現的最客觀的就是金錢收入了。

從這個角度看,今日頭條仿佛成了現代教育的一種形式,從平臺上獲取知識的人學習的是陳述性知識,而發布知識的人學習的是程序性知識;獲取陳述性知識的人,他的評價標準是是否能記憶,獲取程序性知識的人,他的評價標準是是否能盈利以及盈利多少。

其實,現代市場經濟也是這麼回事。只不過市場是純粹使用價值的、逐利的,而今日頭條這類信息傳播式app還承擔了一個知識傳播與學習的功能。

換句話說,市場是金錢的遊戲,而今日頭條是知識的遊戲。市場裡金錢是目標,知識裡金錢是「分數」。

相關焦點

  • 玩不動金錢遊戲的趣頭條:撕開了內容多元化口子
    玩不動的金錢遊戲 趣頭條曾創造神話,從APP上線到赴美上市僅用時2年零3個月,速度之快鮮少有人匹敵,連電商黑馬拼多多上市都需要3年時間,其他網際網路企業用時更長。而趣頭條創造神話的實力來自下沉市場紅利以及獨特的「網賺」激勵機制。 網賺是一場金錢和流量的遊戲。
  • 身邊的金錢心理學:3個方法管理金錢,讓你做自己與金錢的主人
    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身邊的金錢心理學》。不管是支付寶裡的錢還是白花花的現金,你的生活離不開金錢。你可能會覺得,金錢只是一種交換工具。事實上,金錢本身也有七情六慾,還會影響你的愛情、親情、友誼、家人、甚至你的道德水平。
  • 別讓師德迷失在金錢裡_文體娛教_紅辣椒評論
    在師德和金錢之間,他選擇了金錢。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名譽,更令整個教師行業蒙塵。在教師行業裡,絕大多數教師是在教學第一線嘔心瀝血,全國優秀教師賀儉桂,在江西省安福縣最偏遠的一個山區村莊裡堅持執教40載,哪怕拿著微薄的薪水也時刻銘記著師德,一個人留守在山村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是千千萬萬個賀儉桂,才匯成了整個行業頭頂上的光環。
  • 心理學: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比金錢更廉價
    但是,很多人寧願在硬座車廂裡東倒西歪,打坐式睡覺,也不願意花一百元舒舒服服地躺在臥鋪上玩著手機。舒適感只需要一百元,但在很多人心裡,自我的舒適感一文不值。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永遠比金錢更廉價。可當你實現金錢自由時,會發現並不是自己想得那麼美好。很多人月薪上萬,卻捨不得買幾十一斤的車釐子和一盒10多塊的榴槤,依然專注於商場的打折商品。
  • 了解金錢的本來意義,學會與金錢和睦相處!
    現在的社會,人們都受著物質主義的主宰和操控,不斷地以追求財富、積累金錢作為目標,認為擁有巨大的財富就是擁有了快樂。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而沒有金錢確實萬萬不能的。因為,我們的生活需要金錢的支撐,沒了金錢,我們什麼也幹不成。
  • 時間=金錢,金錢≠時間
    時間是條單行線,失去不再回來;金錢是輪迴的流水線,花光了可以再掙回來,只不過是你掙錢的能力與你擁有的專業技能是成正比的。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確,時間就是價值的載體,時間是體現價值的。時間可以換成金錢,金錢有時可以買斷時間。
  • 【療愈系03】: 金錢的療愈魔力
    最近在公眾號文章裡有個火了的文句:「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受疫情影響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一直低迷不振,大家似乎都在討論著今年如何生存,如何規劃,以及如何避險等焦慮話題。  在心理療愈的層面來看:一切情緒都是現象的解讀,所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一念執著,萬般無奈。
  • 深圳一帆心理: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比金錢更廉價
    但是,很多人寧願在硬座車廂裡東倒西歪,打坐式睡覺,也不願意花一百元舒舒服服地躺在臥鋪上玩著手機。舒適感只需要一百元,但在很多人心裡,自我的舒適感一文不值。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永遠比金錢更廉價。可當你實現金錢自由時,會發現並不是自己想得那麼美好。很多人月薪上萬,卻捨不得買幾十一斤的車釐子和一盒10多塊的榴槤,依然專注於商場的打折商品。因為他們經歷過沒有錢的日子,會計劃著過日子成年後,很多開銷加起來不止一萬塊。人處於某個階層就會有相對應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本錢也會提高,增添不一樣的生活煩惱。
  • 《富爸爸,窮爸爸》:對金錢的看法不同,擁有的人生就不同
    今日份推薦,《富爸爸,窮爸爸》描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對金錢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使他對認識金錢產生了興趣,最終他接受了朋友的父親的建議,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富爸爸」的觀念,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並由此成為一名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資家。
  • 金錢心理學: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悲劇都跟金錢有關|薦書
    學者:周欣悅,教授,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金錢,幾乎是每個人都很難繞過的人生課題。雖然世界上有80%的喜劇都跟金錢無關,但是有80%的悲劇都跟金錢有關。它有時讓人捉襟見肘,有時讓人意亂情迷,有時讓人行為失當。不弄清金錢背後的人性,就有可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 知識就是力量,時間就是金錢
    知識就是力量若沒有知識的話,那面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一個標準去進行判斷和理解。同時,班傑明·富蘭克林說過「時間就是金錢」。也是大川隆法的另一個學習方針。知識就是力量出自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我堅信無論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孔子,都應該會認同這一句話。舉例,在象棋界,大家會以象棋高手編撰的「棋譜」為基本準則,裡面記錄著大約上百種攻守套路。
  • 富裕家庭孩子金錢觀念的養成與啟示
    齋藤茂太提出,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最初認識可以讓孩子幹家務,比如刷次碗20日元, 清掃浴室 30日元,最後加起來一個月共給孩子 1000多日元的零花錢。這樣,孩子花錢的時候就不會大手大腳了。另外,讓孩子做家務勞動好處多多。
  • 為什麼時間就是金錢?什麼樣的時間是金錢?時間用金錢衡量合適嗎
    時間可是金錢啊,抓住時間,我們可能才會有很高效的收益;《生活經濟學專欄》一直站在個人的角度和家庭的角度,以單個的「個體」為單元的經濟理論積累,對時間的看重 是很大的,我們今天就展開討論一下:為什麼時間就是金錢?什麼樣的時間是金錢?時間用金錢衡量合適嗎?為什麼時間就是金錢?
  • 金錢是萬惡之源?不,金錢可以是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媽媽,我要買這個」(小孩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 「不行,我沒帶錢」(媽媽不想買,覺得太貴不划算,且家裡有類似的玩具) 「你帶手機了,掃一掃二維碼就行了」(小孩對於行動支付的膚淺認知) 「掃一掃需要手機裡有錢才行呀」(媽媽試圖解釋,繼續假裝沒帶錢)
  • 積蓄知識比積蓄金錢更重要
    知識積累到一定數量,就會發揮應有的功能。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言,現階段所擁有的最可靠、最寶貴的財富,其實就是知識,而能讓年輕人出類拔萃的第一要素,其實就是學習。福特年輕時,曾在一家機械商店做店員,那時他的周薪只有2美元多一點,他卻每周都拿出2美元來買機械方面的專業書籍,從未間斷,孜孜不倦。
  • 「時間就是金錢」的新解讀
    諺語「時間就是金錢」的來歷可以追溯到 至少17世紀。我們在閒聊時也會說「花時間」 或者「浪費時間,」表示時間被無效使用。人們說「時間就是金錢」,往往是從 成本會計層面上考慮問題。
  • 積累金錢雖好,積累知識更重要,它是你成功的資本
    一個人無論他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他沒有知識,那麼這一目標只能是海市蜃樓。即使是一個智力平平的人,如果儲備足夠多的知識,並將之轉化為行動的力量,也同樣可以做出出類拔萃的事情來。福特少年時,曾在一家機械商店裡當店員,周薪只有2美元多一點兒。他自幼好學,尤其對機械方面的書籍更是著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2美元來買書,孜孜不倦地研讀,從未間斷。
  • 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金錢教育行之有法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金錢既可以滿足你的物質需求,也可以滿足你的精神享受。家長做好孩子的金錢教育,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本文將從讓孩子認識金錢,培養孩子理智的消費習慣,幫助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三方面來講述金錢教育。紅家長注意到,孩子們對掙錢、存錢和管理自己的錢了解的越多,他們將來就越不可能通過發脾氣、乞討、盜竊、販毒或者啃老的方式去解決自己的金錢問題。
  • 婚前不可或缺的金錢對話
    無論這些事情是大是小,金錢是影響婚姻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時導致夫妻經常性地公開吵鬧,有時會讓夫妻常年心生怨隙,雖然平時努力忍耐,但最終可能爆發出來,給婚姻劃上一個終止符。   發生問題的夫妻不一定明白的是:金錢往往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於缺乏溝通,而這多源於夫妻對彼此的理財習慣和觀念缺乏了解。
  • 金錢激勵機制的壞處是什麼?
    後者可以精心算計,也可以討價還價,商業行為裡用更好的付出,換取更大的利潤這件事本身,就是被推崇的。這兩種心理機制,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職場中金錢績效制度,如果在工作任務簡單的情況下,比如一些計件的體力活,因為清晰可量化可考核,問題不大。但是如果用在一些複雜的,難以量化質量的,長期才能取得成果的項目裡,就沒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