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文字的魅力真是難以估量。
且說北宋的著名詞人柳永,寫了一闕詞,詞牌名為「望海潮」,寫盡了北宋當時的錦繡繁華、歌舞昇平、物產豐饒: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是當時填詞的名家,在青樓內外名氣更是大得很,他的這闕詞一寫出來很快就在青樓內外傳唱開了。《鶴林玉露》裡記載,柳永的這《望海潮》一詞流播到金國,金主完顏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竟然起了投鞭渡江、侵佔中原寶地的念頭。正隆六年( 1161 )八月中秋,完顏亮賦《鵲橋仙·待月》:「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髯睰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此次中秋賞月後不久,完顏亮就起兵二十七萬,號稱百萬,分四路南下進攻北宋了。
我是從古人們的的詩文裡知道蕨菜的美味的。
《詩經·召南》裡有句:徒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陟彼南山,言採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讀起來感覺朗朗上口,質樸古雅,邊讀邊會腦補如此美好的畫面:一個衣著素樸、面容皎潔的女子,她挎著小藍,緩緩爬上小山坡,彎腰採摘鮮嫩的蕨菜,不時地抬頭張望,心愛的人從哪邊走過來呢?這麼說,早在三千年前,人們就開始採食蕨菜了。
唐代詩人林寬的《送謝石先輩歸宣州》一詩裡寫道:「天寒千尺嶽,頷白半聯詩。筍蕨猶堪採,榮歸及養期。」春筍與蕨菜,都是春天裡鮮美、可愛的菜蔬,深受人們的青睞,我猜測,可能自此以後,筍與蕨菜就成了詩人們的詩句裡形影不離的美食了。
宋代的詩人們對蕨菜的吃興比較大,據我所知道的,就有好多位,像蘇東坡、黃庭堅、梅堯臣等等。「箭筍蕨菜甜如蜜,筍蕨何妨談煮羹。」這是美食達人陸遊的詩句。陸遊還寫過關於蕨菜的不少詩句,但是,僅此兩句就已經讓我垂涎欲滴、急不可耐,急不可耐地想品嘗到甜如蜜的蕨菜了。
後來,讀林洪的《山家清供》,書裡「山海羹」一條寫道:春採筍蕨之嫩者,以湯瀹之,取魚蝦之鮮者,同切作塊子,用湯泡裹蒸,入熟油、醬、鹽,研胡椒拌和,以粉皮盛覆,各合於二盞內蒸熟。今後苑多進此,名蝦魚筍蕨羹。今以所出不同,而得同於俎豆間,亦良遇也。名山海羹,或只羹以筍蕨,亦佳。許梅屋棐詩云:「趁得山家筍蕨春,借廚烹煮自燃薪。倩誰分我杯羹去,寄與中朝食肉人。」筍與蕨菜都是春天裡的美食,而且,人家林洪先生很熱切地把吃食蕨菜的秘方都貢獻出來了。
宋代詩人姚勉《思江南筍蕨》一詩裡寫道:「先生亟去理山齋,筍蕨春甜味正佳。一夜東風催變綠,筍吹成竹蕨成柴。」竹筍和蕨菜有著較強的時令性,過了時令就老了,就沒法吃了。這是詩人在提醒人們食筍食蕨要趁早啊!親們啊,要快點去山林裡挖鮮嫩的竹筍,採摘鮮嫩水靈的蕨菜呀,晚了,那可就是「一夜東風催變綠,筍吹成竹蕨成柴」了!
「竹筍初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尋野菜炊春飯,便是江南二月天。」這是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的《春陰》一詩,初生的竹筍就像小牛犢的角,鮮嫩的蕨菜芽兒猶如小孩兒的拳頭,這比喻,真是太生動、太形象了!詩裡所描繪的江南的春天也太美好、太讓人嚮往了。
詩人楊萬裡也是興興頭頭的,記得他第一次吃到蔊菜時,還到處翻查有關植物圖譜之類的書籍,這不,他在春天裡第一次吃到筍和蕨菜,也是欣欣然地寫了首詩,題目就叫《初食筍蕨》:「庖鳳烹龍世浪傳,猩唇熊掌我無緣。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富貴天。稚子玉膚新脫錦,小兒紫臂未開拳。只嫌嶺外無珍饌,一味春蔬不直錢。」詩裡面情緒化也很嚴重,有牢騷,也有知足常樂。
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多分布於稀疏針闊混交林。蕨菜的這幾個名字都很生動形象,人們採摘來吃的是蕨菜的嫩芽,從外形上看,特別像小孩子的拳頭,也像貓爪和龍頭,《本草綱目》上,蕨菜還有一個別名,叫鱉,李時珍解釋說,(蕨菜)才生長出來的時候像鱉腳,因此得名。蕨菜在春天時的嫩莖是美味,蕨菜的根也可以食用,李時珍說,蕨菜的根呈紫色,皮內有白粉,搗爛後再三洗淨,待沉澱後,取粉做餅,或刨掉皮做成粉條吃,粉條顏色淡紫,味道非常滑美。饑饉年頭,蕨菜根還可以救荒。李時珍還反駁了食蕨菜短命的說法,這也見出李時珍的識見與明達。
可是,到哪裡去採蕨菜呢?或者說,到哪裡能品嘗到美味的蕨菜呢?
網上搜索一下吧。我們的大美山東居然沒有蕨菜。不過,沒關係,我們地兒大物產博嘛,我們不是還有遼寧蕨菜、黑龍江蕨菜、內蒙蕨菜、貴州蕨菜嘛,尤其是我們的鄰省,河北的承德蕨菜是河北省著名的野生蔬菜呢,全區年產量 1000 噸,還是國內蕨菜的主要出品基地。看到這裡,感覺心裡踏實了,承德不是有熟識的文友嘛,哪一天坐上開往承德的高鐵,會文友,品甜如蜜的蕨菜去。
像蕨菜這樣的時鮮野蔬,怎麼炒制才最為鮮香味美還賣相好?福建的吃貨朋友有妙譜:嫩蕨菜截成段,去掉莖上的絨毛、細葉,滾水裡焯上兩三分鐘,這樣就去掉蕨菜的土腥味和部分生物鹼,然後撈出控水,油鍋燒熱,蔥、姜、蒜蓉、花椒等爆鍋,倒進焯好的蕨菜,旺火快炒,這樣炒出來的蕨菜水靈肥嫩,色澤翠綠,鮮香滑潤,還略帶一點甜味。
只逢筍蕨杯盤日,便是山林富貴天。春天裡,春筍鮮香,蕨菜鮮嫩,也是吃貨們的富貴天啊!
關於作者雨蘭
七零後,在《詩刊》《兒童文學》《少年文藝》《十月少年文學》《文學報》《美術報》等報刊發表作品,著有作品集《乘著語言的翅膀》《大地的眼睛》《低音》等。作品獲獎四十多次,入選百餘種選本、圖書。大魚號、百家號籤約作者,天涯名博博主。真誠寫作,用文字與生命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