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黃庭堅描述「吃喝勝境」:蒸爛同州羊羔,澆上杏酪,不用筷子用刀割著吃,蒸上共城香稻飯,請江南廚子切松江鱸魚片,吃飽了,用康王谷泉水泡上福建曾坑茶,喝完躺在北窗下,聽人朗讀蘇東坡的《赤壁賦》,是人生快事。而說到吃喝,蘇東坡寫詩說:「三杯軟飽後,一枕黑甜餘。」知道啥意思嗎?「軟飽」其實就是喝酒,「黑甜」其實就是睡覺。而「黑甜」之前。再嚼一塊香味入骨,堅韌筋道、回味濃香、色味俱全的豆腐乾就更勝過活神仙。
五香豆腐乾是一道漢族特色小吃,用大豆、全大料、食鹽、醬色、五香粉等材料製成的一種食品。五香豆腐乾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且含人體所需的8種胺基酸,營養價值較高。
原料配方: 大豆50公斤 、全大料(即八角、花椒、小茴香、陳皮、桂皮等)500克、 食鹽、醬色、五香粉適量。
把這些配料和浸泡好的黃豆一起上磨,加水製成豆漿,煮熟,然後點漿。
1.點漿:一般採用滷水(氯化鎂、氯化鈉、氯化鈣)點漿,其濃度為波美25度。1公斤滷水兌4公斤清水,然後裝進滷壺裡。點漿時一手把住壺,一手把住勺子,把滷水緩緩地點入漿內,勺子在漿內不停地攪動,使豆漿上下翻滾,視漿花凝結程度,掌握點漿的完成情況。點漿後的豆腐花在缸內靜置15~20分鐘,使之充分凝集。
2.澆制:將豆腐乾木製方框模型放在模型板上,再在模型框上鋪上包布,把豆腐花快速輕輕地舀入模型內,再把包布的四角蓋在舀入的豆漿花表面上。
3.壓榨:把澆制好的模型框逐一搬到木製「千斤閘」架的石板上(用電動機制動的鐵製壓榨機也可),移入榨位,將模型框層層重疊,共放5~8層,在最上一層的模型框上鋪壓一塊面板,使豆腐閘的撬棍頭對正面板,再把撬棍另一端拴在撬尾巴上,用腳踩壓撬棍,撬頭就壓榨面板,使豆腐花內的黃漿排出,過一段時間再用腳踩一次,不斷收縮撬距,直至撬緊,黃漿水不斷排洩出來,大約壓榨15~20分鐘,就可放撬脫榨。
4.劃坯:將模型框子逐一取下,揭開包布,底朝上翻在操作面板上,去掉模型框,揭去包布,成型的豆腐乾坯即脫胎出來,用刀先修去坯邊,再把豆腐坯按5×5釐米閆小用刀切成整齊的小方塊。
5.滷煮:浸泡。先將500克精鹽放人3公斤清水中攪勻,再把晾涼的豆乾置幹鹽水缸內,浸泡半天后撈出,瀝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鍋內,放人100克精鹽、姜丁、桂皮(用紗布袋裝好)、醬油、香蔥、味精,製成滷水。切成小塊的豆腐乾放進盛有滷湯的鍋裡滷煮,煮後曬(或曬)幹,這樣反覆煮3次即成五香豆腐乾。滷湯的配料為:每1 000塊豆腐乾,用食鹽二兩,醬色一兩半,五香粉一兩,加適量的水,滷煮時間每次不得少於20分鐘。
6、煮幹。將已製成的滷水回鍋燒沸加入豆乾,煮30分鐘左右,取一豆乾觀察,如色呈棕紅,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責任編輯:劉芬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