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神奇的一篇文章:全文78字音調全一致,能讀對一半都是天才

2020-12-14 起叔讀史記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誕生出生無數的特有文化。其中文字便是流傳最為古老的一種,中國文字的有著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種類之一,同時也是最具文化特色的一種。比如今天所說的這篇文章,便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這篇文字通篇78個字,但是讀音卻都是一樣的,每個字所代表的含義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篇文章的便是《季姬擊雞記》,沒錯,連標題都是同一音節。而撰寫這篇文章的便是有著「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美譽的趙元任教授。

趙元任出生於1892年,是清朝著名的詩人趙翼的後人,父親也曾中過舉人,所以趙元任也算得上是出生於書香世家了。

而趙元任本人更是博才多學,即是數學家,又是造詣頗深的物理學家。但是術業有專攻,趙元任只要的成績都在語言學方面。

從1920年執教開始到1972年退休,趙元任不僅自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還給中國中國語言學的研究事業培養了一支龐大的隊伍。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朱德熙等人都曾是他的學生。

而趙元任在語言方面的主要研究,便是字調方面的認識。一開始「字調」這個名稱還是趙元任所初創的,所指的是大概是語言教學中所說的「聲調」的意思基本一致。

趙元任提出,漢語的口語不是讀書腔,其中也有重與輕的分別,而且輕重音在漢語的語調中非常重要。趙元任以此為基礎點,提出漢語語調構造雛形。

趙元任語言學理論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出過很多相關方面的書籍,比如說《現代吳語的研究》還有《國語新詩韻》。等等。

但是趙元任最為著名的卻還是他寫作的一篇78字的文章,全文78個字竟然音調全一致。但卻是一篇表達清晰,結構完整的好文章,可能看懂能讀對的卻很少。

原文是: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大致的意思是:季姬養了一些雞。雞餓了便唧唧叫起來,四姑娘於是用簸箕盛粟米給雞餵食。但是雞吃飽了便跳到了四姑娘的衣箱上。季姬更著急了,就借竹箕為趕雞的工具,投擊野雞。竹箕的投速很快,沒打中雞,卻打中了幾桌上的陶伎俑。季姬遷怒於雞,便脫下木屐鞋來打雞,把雞打死了。隨後便寫了這篇《季姬擊雞記》,記錄了自己這段養雞的經歷。

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文字的字數也不多,只有78個字音。可是讀起來卻像是繞口令一樣,初次讀的話別說讀懂,就連將音節讀對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片簡單的文章,也能看出趙元任教授對於漢字文化研究的深入程度,若不是博學廣識,也寫不出這樣一篇讓人連讀都讀不對的神奇文章了。

相關焦點

  • 千古奇文《季姬擊雞記》:全文78個字讀音一致,讀完全是天才
    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
  • 最神奇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的讀音一致,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篇「神」級的文章,全文94個漢字(後擴充為103字,連同題目7字,共110字)讀音完全一致,卻絲毫不影響我們閱讀,體現了我們中國漢字和漢字發音的神奇之處。它叫做《施氏食獅史》(原題《石室施士食獅史》)。《施氏食獅史》原文: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 這是一篇「奇怪」的文章,全文78字讀音皆一致,讀完讓人甘暢淋漓
    這是一篇「奇怪」的文章,全文78字讀音皆一致,讀完讓人甘暢淋漓中國的文化可以說的上是博大精深,畢竟上下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時間,不管是在思想的沉澱還是創新追求上面都是得到了非常大地提升,在歷史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當中醞釀與沉澱出了非常多的作品。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一致,讀完後舌頭不會「打彎」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每讀起唐詩宋詞元曲,都不得不被古代文人的才情所折服。從古至今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少家喻戶曉代代流傳的絕世佳作,最近網上又出現了一篇堪稱神一般的文章,這篇文章全文僅78個字,讀音都是一致的,很多網友表示:讀完後舌頭都不會「打彎」了。
  • 最神奇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讀音一致,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中國文字是歷史較長,廣深,4000年多前倉頡氏「書契開始製作,代籤訂了繩子連接」和被從漢字出生的,但歷史學家們倉頡氏製造了字的只不過是神話傳說認為,漢字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是無法否定的今天的「神」級的文章,全文94字(後擴張到103字,題目的7字110字)完全一致的讀法,儘管我們沒有閱讀的影響,中國的漢字和漢字的發音的不可思議的體現者又名施氏食獅史
  • 讓人頭疼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全都一致,翻譯官都表示無法翻譯
    讓人頭疼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全都一致,翻譯官都表示無法翻譯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是一個文學者,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也無法去探及到深層的中國文化,更別說那些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了。他在我國有一首這樣的古文,它被稱之為是神一般的存在,讀起來讓人頭疼,那就是全文有78個字,讀音全部都一致,就連中國有名的翻譯家都表示無法理解和翻譯。這個讓人頭疼的文章就《季姬擊雞記》,通過文章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名字5個字讀音全部一致,而文章亦是如此。全文是這樣的: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的讀音一致,翻譯官表示無法翻譯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的讀音一致,翻譯官表示無法翻譯說到詩詞故事想必大家就會立馬聯想到李白、杜甫、王維這樣大名鼎鼎的詩人,詩講究四大要素,分別是押韻、四聲、平仄、對仗。另外還有詞、文言文等等,在古代不管是文章還是書籍都普遍的用文言文記載,今人看起來就會比較費勁,但是卻讓整篇文章風趣奧妙。民國時期出現了同音文,同音文沒有那麼普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其意思就是整個文章中的漢字只有一個音。最有名的恐怕要數《季姬擊雞記》。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他寫一篇奇文,全文96字都是一個音,能讀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問題
    有「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美譽的趙元任先生就曾經用同音的不同字寫過一篇文言文,通篇都是以一個音構成,讓人讀來大感神奇。這篇文章叫《施氏食獅史》,原文如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
  • 最奇特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的讀音相同,網友:讀完的都是天才
    其實各個地區的人在當官前都要學習官話。在周、秦、漢時期,朝廷使用的漢語稱「雅言」,南北朝時期稱「正音」,「官話」一稱出現在明清時期,都是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一回他在朝堂之上跟大臣們說話,講到「豬」字時,並沒有按照「洛陽讀書音」讀成「dyo(雕)」,而是按照長安的音讀「jyu(誅)」,結果遭到了恥笑,現今人人都知道「豬」的讀音是「zhū」,這源於漢語拼音。
  • 他寫一篇96字奇文,全文都是一個讀音,網友:能讀順的人都是天才
    ——《周易》 漢字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是中華人民最值得驕傲的發明之一。作為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漢字被多個國家使用,直到現在日本都離不開漢字。而漢字同時也是最神奇的文字,一個字有多個多音,同一個讀音也有許多不同的字。
  • 這篇文章共91個字,每個字發音都相同,網友:能讀出來的都是天才
    中華語言,博大精深,中文作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著實讓老外很頭痛啊。之前在網上還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笑話,在歪果仁的眼中,中國的鍵盤長這樣,所有的漢字都在一個鍵盤上,但漢字太多裝不下,所以要有很多鍵盤連在一起,他們全然沒想到我們我們也有拼音。
  • 我國語言專家,用「ji」這個讀音,寫出了一篇文章,共78個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就拿中國古代文學史來說吧,各朝各代都湧現出文學天才留下的文學篇章,其文字非常華美,可以說字字珠璣的,而且思想內涵非常豐富。失落的中國古代語音原來啊,這篇文章字數篇幅非常之短,全文一共只有78個字,而妙就妙在這篇文章的讀音全部都是同一個讀音,人們拿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能夠看得懂,但是卻聽不懂,這也是很奇怪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千古奇文《季姬擊雞記》。
  • 一篇文言文78個字,漢語讀起來都一個音,經典至極!
    哈佛教授寫了一篇文章,78個字的讀音一致,讀後酣暢淋漓!文/婉清雖然如今都說大白話,但文言文仍然屹立不倒,是中國歷史遺留的寶藏。不過雖然很多人覺得白話文通俗易懂而文言文晦澀,但文言文也同樣值得我們深刻學習,因為它也不乏有趣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一篇文言文78個字,但漢語讀起來78個字的讀音都一個音,讀後叫人酣暢淋漓贊一句經典至極!這篇文言文叫做《季姬擊雞記》,僅僅只用了78個字來講述了一個故事,但最奇妙的是因為讀音相同。
  • 一篇稱奇的文章,原文78字讀音完全一致,文學領域的突破!
    導語:一篇稱奇的文章,原文78字讀音完全一致,文學領域的突破!在世界當中中國是最為歷史悠久的四大古國之一,而中國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的是華夏文明最為基礎的更是充分整合全國各地的地域,還有各個民族的文化要素而組成的中國文化。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的讀音都一樣,讀完實在太爽了!
    文學也需要不斷創新,當一種文體到達巔峰之後,新一代的天才文人就會向另外的高峰發起挑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概莫能外。一直到近代,一直到現代,一直到當代,這種趨勢也從來沒有改變。比如有一位專家就曾經寫下了這樣一片奇文:
  • 神一般的文章,78個字的讀音一致,讀完大呼過癮
    文學也需要不斷創新,當一種文體到達巔峰之後,新一代的天才文人就會向另外的高峰發起挑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概莫能外。一直到近代,一直到現代,一直到當代,這種趨勢也從來沒有改變。比如有一位專家就曾經寫下了這樣一片奇文: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全文中78字讀音完全一致,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讀完後又直呼過癮
    其中有一篇備受爭議,一篇文章中78個字的讀音完全一致,讀完之後大呼過癮。現在就跟著小編去看看這個神一般的文章吧!這篇文章就是《季姬擊雞記》,這篇文章因為78字字音相同,又被叫做同音文,意思就是整篇文章中所有的字都是同一個音,唯一的區分就是聲調不同,但是它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押韻,而是有它獨特的主題,這也正是這篇文章神奇的地方。
  • 趙元任創同音文後,寫了一篇《季姬擊雞記》,全文78個字讀音一樣
    趙元任是清末民初的大才子,生於1892年,江蘇常州人,趙元任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大師,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凡的語言天賦,被大家視為語言天才。所謂同音文是指整篇文章所用的漢字都是一個讀音,當然對於字形、標點和四聲是沒有限制的。這樣的文章要求高,對於創作者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沒有足夠的文學積累、沒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是很難創作出這樣的文章的。
  • 這是一篇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同音字,讀過的人都說過癮!
    作為擁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化,在國際上漢字是中國很有代表力的國學,從唐詩宋詞到元曲明小說,再到民國新文學以至現代白話文學,在這裡P先生都不得不為之震撼!在這裡P先生想和友人們分享個非常神奇的佳文,當時發現後試著朗誦了一番,結果舌頭差點打結,若是不知情的人還以為P先生口吃極度嚴重!
  • 哈佛教授寫一神文,全文94字讀音相同,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讀音可以衍生出上百種字,就是所謂的同音字,而這種獨特的文化也讓不少人鬧出啼笑皆非的故事。 因為同音字加上捐官胸無點墨,鬧出了啼笑皆非的笑話,那你知道歷史上有一篇神文,全文94個字都是同音字,那就是趙元任寫的《石室施氏食獅史》,這篇全文乃至題目都是shi的文章,被稱為能看懂的都是天才